【璐語文】​「騎驢找馬」走四方

2021-03-04 璐語文

說起來連自己都有些不信,我們的確時刻都面臨著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不同選擇;也許就是當時那腦中「一剎那」的決定,就讓我們相互彼此之間,產生了截然不同的結局。就選擇中的「對錯」來說,在當時是看不出來「明顯差別」的,但時間長了,我們把一個人「所有的對錯」都串聯起來,就形成了一條人生的軌跡,這軌跡令人思索,讓人感嘆。於是,為「避免」選錯,現在就有人開動了腦筋,想一直選擇「對的」,不選「錯的」,但這是不可能做到的。還有人想把「錯的」全改過來,重新回到「對的」路上去,但人生都是現場直播,也是不可能返回重來的。

那面對以後的各種選擇,我們該怎樣把握,才能減少失誤,選擇上能夠「比較正確」呢?我以為在「對比中」才可能找到「對的」,在「不斷淘汰」中,才能離「對的」越來越近,所以我主張「騎驢找馬」走四方。在找到「更接近正確的答案」時,把以前「相對錯的答案」加以否定,沿著正確的答案繼續前行。

每個人都想在選擇時是「火眼金睛」,能夠「一錘定音」,想「一蹴而就」,「畢其功於一役」,而這在現實中,是完全脫離實際的,是不可能真正實現的。因為時空「時刻在變」,機遇「分秒即逝」,雖說大的機遇看準了,能減少不少的麻煩,但過不了多長時間,它又會起很大變化的。所以在動態變化中,我們想這樣省心,是很難做到的。相反,如果我們把「變化」看成是「螺旋式上升」的過程,那麼卻可以在「上升」的過程中,分「階段」的調整自己的選擇,這樣「大錯」不會出現,卻離「正確的選擇」並不會太遠,這樣做是可行的,並且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人和人之間是有很大不同的,同樣一件事,對這個人是合適有利的,但對另一個人來說,就不一定是合適有利了。所以究竟該怎樣選擇,這是要根據實際狀況,才能慢慢下結論的。也就是說,它是有一定的講究的,是要看每個人的特點、能力和愛好,再加上問題的不同,而大有區別的。我們對於自己內心的活動,是有所掌握的,平時就要多多注意自己具有哪些獨特的能力、愛好和長處,在了解充分的基礎上,我們再去配合具體情況去做出正確的選擇,這樣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好效果,如果是反著來,「哪壺不開提哪壺」,就會費很大的力氣,可結果卻是一團糟。

小時候我就很喜歡聽電臺的廣播,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這樣一來,我就可以順著愛聽廣播的這條線,懂得了不少的知識,認識了不少的字,也慢慢對朗誦有了興趣。不管是在課堂上朗誦範文,還是下鄉勞動時晚上講故事,我都會引起大家的注意,獲得上下左右的好評。久而久之,想當電臺的播音員,就慢慢成了自己的一個美好的理想。後來高中畢業去了鄉下接受再教育時,我每天都還要抽空苦練自己的播音功底。後來夢想順利實現,我在20歲時,順利考進了新疆人民廣播電臺,成了一名專業的電臺播音員。

理想的實現,這只是萬裡長徵走完了第一步,下一步該怎麼發展?應當有什麼樣的選擇?這又成了我面臨的最大問題。好在我已經從事了新聞事業四年多,對電臺的各個部門的記者、編輯工作也慢慢有所了解。我醒悟到新聞工作中,最牛氣的人並不是播音員,而是文筆好,見過世面,有敏感性的採訪記者;就眼光犀利,品位高潔,能在一大堆文字中選擇出精華的人來說,又非編輯莫屬。所以能當一個記者和編輯,才是更上一層樓的追求。在機遇和努力的雙重影響下,我如願以償,後來做了記者、編輯和主持人。有了這方面的鍛鍊,我的進步是明顯的,是跨越式的;這種不離開新聞這個大範圍,卻又有所調整的工作選擇,確實對我一生的成長,都是起了關鍵和決定性作用的。

後來,我的作品果然在三十而立之年喜獲豐收,在全國拿了大獎,成了行業中的後起之秀。但事物有時候是有變化的,正當你要大展宏圖時,卻有絆腳石和我過不去了。是留是走?我又得重新做新的選擇。1992年我在36歲時,選擇從電臺調到了電視臺工作,當時電視發展很快,比廣播的影響要大得多。從事電視工作後,才深深後悔「轉行有點晚了」,如果能提前五年,在廣播發展的高點時,急流勇退,那就會是一個最佳選擇。可是當時總想著一輩子中把一件事做到極致才好,結果拖了幾年才轉行,把大好的時光荒廢掉了。還好,儘管轉得晚了,但還是比不轉好。這樣我在新疆幹了8年電視以後,又在42歲時,來到深圳電視臺搞電視系列片的拍攝,最後還調進了深圳電視臺,在深圳又幹了18年電視,直到60歲退休。

從新疆人民廣播電臺的播音員到記者、編輯和主持人,再到新疆電視臺從事電視行當,這是一個比較大的轉折;然後又從新疆電視臺調入深圳電視臺工作,這又是一個大的轉折。這兩次大的轉折,讓我從電臺的播音員、記者、編輯和主持人轉變為了一個電視工作者;第二個轉折,又讓我從邊疆來到了特區工作。這樣60年的工齡裡,我是從高中畢業生走向鄉村接受再教育的普通農工,一步步轉變成了新疆的電臺和電視臺的新聞工作者,最後又變成了特區的電視人。儘管有很大的變化,但也有不變的大範圍,那就是我一直是一個新聞工作者,而且是一個能播音、能拍攝、能寫作的老新聞工作者。這中間雖然有無數的選擇,但都是「騎驢找馬」走四方的,也就是說,不管幹什麼,我都是在一個已有的基礎上,再去找「周邊更好的發展方向」去選擇的,這樣就形成了良性循環,不光老的技藝沒有丟,反而又增長了新的能耐和本事。總起來說,「騎驢找馬」是比較靠譜的,它讓我少走了不少彎路,能一步步向上攀登,並積累了更多更好的專業知識。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大方向只要選對了,注意不要錯過機會,因為動作慢了,就會有所後悔「自己動手太晚了」。

「騎驢找馬」走四方,不光在退休前有用,就是在退休之後,也同樣適用。退休以後,當自己無事可幹時,要注意千萬不要與社會隔絕,要想方設法去接觸新的事物和新朋友。本來我沒有打算退休後「去寫什麼東西出來」,一次一位喜歡朗誦的朋友來家相聚,她突然問我:老師你是一個什麼性格的人?性格與朗誦的關係是什麼?我說:用幾句話來說我的性格,還真有點難,不過我給你講個「36隻小雞」的故事,你就會對我是什麼樣的人,能夠進行更全面的了解了。

當「36隻小雞」的故事講完後,她說這個故事太精彩了,回去一定要把這個故事寫出來,讓大家來分享。我自己晚上想了半天,猛然感覺不對,我自己的故事,幹嗎要讓別人來寫呢?第二天一上午,我就把「36隻小雞」寫成後脫稿了,給大家一看,都說寫得挺好,自己看了,也覺得滿意,於是又動手寫了幾篇別的東西。這一寫,就文思泉湧,收不住手了。去年我寫了70多篇詩歌和雜文,今年才到十月份,我已經又寫了100多篇東西了。我寫的東西,基本上都是從身邊事說起的,它們都有原型,都是真實的存在的,是與老百姓的生活直接有關的。這些東西,用我的觀察和我的思考,再用我的文筆來表達出來,就又是另一番感覺了。很偶然的啟發,讓我走上了寫作的道路,這要感謝生活,也要感謝身邊的朋友的點醒。

我剛在深圳朗誦詩歌的時候,也是很偶然的,有個老闆是搞睡眠治療的,他想通過聲音來促進人們的睡眠,並且拿來別人的錄音讓我聽,聽後我就試著也朗誦了幾篇作品。後來幾經傳播,有人介紹我進深圳的朗誦群,很快就有了反饋和好評。這時就有人把我抬得很高,讓我成為專職指導,可後來發現這些人並不是很好的合作者。我是一個老新聞工作者,退了休就圖個快樂,所以要在我面前指手畫腳,就顯得過分了。其實對方只是想利用一下我而已。既然不同路,也不想被利用,就繼續「騎驢找馬」走四方唄。

告別了不同路者,現在我的朗誦贏得了更多人的喜歡,我也在「騎驢找馬」中,尋找到了更多的「志同道合」的合作者,在合作中也會發現,有些人慢慢變得不那麼真誠和願意合作了,那就慢慢的進行相互淘汰就行了。這沒有對錯之分,只有合適不合適之分。合作感覺有障礙,還是早早分開為好。我們現在需要的,是抓緊時間,跟更好的合作者合作,不好合作的人,也會慢慢遠離我們的,這是相互的選擇,是勉強不得的。

我們一直在前進的路上走著,但這條路中有很多的選擇,在考驗著我們,在原有的基礎上,去尋找更好的工作方向和更好的合作者,我們才會開心愉快的活著。相反,有些人要麼把一切全扔了,每次又去重新開始,這是一種很不明智的作法,因為我們的時間有限,資源有限,優勢不能隨意丟了,而且小的改變調整,不會出現大錯,也可以保證我們離「理想目標」越來越近,總之,「騎驢找馬」走四方,不失為我們尋找前進方向的一種好的方法。它是循序漸進的,是穩當可靠的,也很符合螺旋式上升的客觀規律,因此我們一定不要去怠慢它,而要重視它,用好它。

(版權專屬,如刊發,須告知13682444807,如違規必追責)

聲明:文中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涉侵權告知立刪。

相關焦點

  • 細數求職者「騎驢找馬」的5種動機,你中了幾條?
    作者|重燃石 編輯|彼崖邊上我在做招聘工作時,每次篩選簡歷,總能看到有少部分求職者的簡歷上寫著「仍在職,想尋找更好的機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騎驢找馬」。我很少會給這類人打邀約電話,原因如下:1、騎驢找馬的人通常較難赴約。由於他們仍在職,若想參加新公司的面試,就需要先向領導請假。假如他們請假失敗,或中途發生變數,他們只能爽約。
  • 畢業了,還沒找到工作,我要不要「騎驢找馬?」
    「騎驢找馬」這件事,一直是一個頗有爭議的觀念。用人單位很反感學生的這種行為。一位HR憤慨地說,這是非常不負責任的行為!一個單位在招聘的時候是很認真的,一旦選擇了應聘者,就會著力去培養他,把他從一個職場菜鳥培養成一個成熟的職場人士,可是對方完全對工作不尊重,只想著找到更好更合適的工作後一走了之。那我們交給他的工作怎麼辦?
  • 招聘攻略-海底撈取消大學生打折,校招季如何騎驢找馬?
    騎驢找馬,永遠都是正確的近來兩則新聞多少引起了關注:《大學生再也吃不到6.9折的海底撈了!》用我的話來說就是:我還不至於沒有吃海底撈就餓死(還不至於沒有一汽大眾就會找不到工作),不必大驚小怪,自尋煩惱!那我們換一個更深刻的話題:面對突發情況,校招季怎麼及時調整,最終順利達成目標?如何騎驢找馬,這值得我們深度分析。
  • 失業後,是應該騎驢找馬,還是承受住壓力堅持找到合適的工作?
    那麼,當我們失業的時候,是應該承受住壓力,一直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為止,還是應該先隨便找一份工作有一定的收入,然後再騎驢找馬呢? 我們先從反面來說吧,就是說你在失業後,隨便找了一份工作,然後想著去騎驢找馬,在這種情況之下,會有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你隨便找的這份工作肯定是你自身不滿意
  • 「本科畢業,想從3千的服務員幹起」:想騎驢找馬?先搞清3個字
    作者丨焱公子 編輯丨水青衣朋友老莫的表弟今年剛本科畢業,小夥子諮詢我:面試了好幾家大中型企業,都不太合適,我想先去個餐館,從月薪3000塊的服務員幹起,騎驢找馬,這想法靠譜嗎?我問他,你本科什麼專業?一、騎驢找馬沒錯,但你確信自己準備騎的是驢?是的,我們經常說騎驢找馬,很多人會用這句話來寬慰自己、也寬慰別人:管它什麼工作,先幹著嘛,邊幹邊找,啥都不耽誤。可是我們仔細想想,這個成語為什麼不叫騎龜找兔,騎貓找虎,偏偏是騎驢找馬?
  • 驢背上的詩人:李白、陸遊等人為何都喜歡騎驢?
    錢鍾書說,驢子仿佛是詩人特有的坐騎文人似乎只有騎驢才像是個真正的文人正所謂"馬背上出將軍,驢背上出詩人"為什麼詩人都偏愛騎驢呢雖然驢長相一般不入流,不比馬高端大氣上檔次,但是在很多人心裡,騎驢才是高端風尚。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
  • 【璐語文】寂 語
    投稿要求、讚賞說明和獎勵辦法★ 作品投稿注意事項❶「璐語文」平臺唯一統一投稿郵箱: 847825757@qq.com.❹投稿成功發表,視為原創授權璐語文,轉用需經璐語文授權。
  • 【璐語文】追 夢
    投稿要求、讚賞說明和獎勵辦法★ 作品投稿注意事項❶「璐語文」平臺唯一統一投稿郵箱: 847825757@qq.com.❹投稿成功發表,視為原創授權璐語文,轉用需經璐語文授權。
  • 【璐語文】時光拾貝
    投稿要求、讚賞說明和獎勵辦法★ 作品投稿注意事項❶「璐語文」平臺唯一統一投稿郵箱: 847825757@qq.com.❹投稿成功發表,視為原創授權璐語文,轉用需經璐語文授權。
  • 外國使者有經驗:不要乘馬,一定要騎驢
    崎嶇的斜坡令馬和騾子舉步維艱,尤其是路上的霜雪,使它們不止一次地失足滑倒在地上。當關隘的路越來越往上時,路也越來越難走。通過居庸關後,芮尼感到他們已經被群山包圍了,偶爾見到駱駝隊、出殯的隊伍和拿著籮筐四處收集肥田料的農夫們,他只覺得無限的蒼涼。差不多同一時間,普魯士東亞外交特使團也走上了跟芮尼一樣的道路前往八達嶺長城。
  • hr:為什麼求職者確定要來但是又找理由不來?騎驢找馬,遠離火坑
    這種心理就透露出了下面幾個意思:01 找工作不易,備胎安排需抓緊近幾年就業形勢一直不太好,今年又因為疫情的原因,導致對求職者來說本就供不應求的人才市場競爭更是火上澆油,危機意識直接拉滿,都想著多找幾個工作,貨比三家,如果已經和hr說好但是最後去不成,很可能是:1.這個單位並不是自己首選,尤其是和另外幾個單位條件差不多的時候,那這個單位只能劃到備胎名單裡了
  • 交通類專業就業火爆 招聘會上不少人「騎驢找馬」
    儘管年前東營一家做輪胎的企業向他拋出了橄欖枝,但受身邊同學籤約單位的刺激,他決定「騎驢找馬」,來看看有沒有更好的機會。「我們班裡有10個同學籤了保險行業,主要做汽車保險理賠。」肖青峰過去一直認為交通運輸專業只能做技術活,沒想到還可做銷售。當然,更讓他動心的是保險行業的高收入。「工資除去五險一金,拿到手的都有3000元以上。」和做技術相比,做保險顯然待遇更高。
  • 員工在公司列印簡歷,被辭退,「騎驢找馬」一定要避免的三件事
    「騎驢找馬,還沒找到馬,就先被驢踢倒了。」這件事情,提醒了我們,在職期間想要準備跳槽的話,是要注意以下這些問題的。一、做好保密工作不要把跳槽的事情告訴同事。如果你不希望自己的領導知道這件事,那麼首先就要做到對同事保密。
  • 應屆畢業生求職圖鑑:從焦慮走向理性,「騎驢找馬」心態者多
    受專業、市場以及個人規劃等方面的因素影響,有部分高校應屆生選擇畢業轉行、跨行就業;也有不少人為緩解就業帶來的心理壓力,以「騎驢找馬」的心態選擇了先就業再擇業。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銷售」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銷售。」今年畢業於河南某二本院校機械類專業的本科生王馨在自己的社交帳號中談及自己的求職心得時,如此調侃道。
  • 騎上了驢,你就不會再去找馬
    騎驢找馬,這是絕大多數應屆畢業生的真實寫照。關鍵是騎上了驢,你確定你還能再去找馬? 2 驢子騎久了,就不想找馬了就拿我自己來說吧,大學畢業的時候我還信誓旦旦的告訴自己,我要追尋自己的夢想,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成為自由撰稿人。
  • 離職前一定要找好下家嗎?對於裸辭和騎驢找馬,分別會被公司如何看待呢?
    一、離職前最好開始找下家甚至找到下家,但有些時候不是我們能夠掌控的。
  • 細雨騎驢入劍門:說說中國古詩文中的驢文化
    這一時期,出現了「騎驢」文化和「黔驢」文化。「騎驢」主要代表文人的失意落魄,「黔驢」則指以批判黔驢為代表,典型的是柳宗元的《黔之驢》。其貌不揚、飼養成本低廉的毛驢,成為了失意詩人的精神伴侶。在李白、杜甫、賈島等人的詩文中,多次出現了騎驢的意象。
  • 《東京戰紀Re》第15集:有馬吊打絢都,董香和四方蓮示出場救援
    在昨天老白單獨發了董香和雛實還有金某的娛樂文,想看的可以去找找。標題:東京戰紀Re:雛實扇了金木一巴掌,董香見到後親手打雛實。董香和絢都應該有三年沒見了,再次相見的時候,絢都比她都要高了。昨天老白在找吃貨音樂的時候,看了第二季金木在青銅樹的生活,感慨很多,等寫完24集,老白會從新看吃貨,寫吃貨故事,就像寫現在的「刀劍神域」一樣。
  • 求職者找好房子,offer卻還在走流程,網友:不要信口頭通知
    最近在職場論壇看到一位求職者的煩惱,就說HR給了口頭offer,入職時間也說了,還找好了房子,但是HR說offer還在走流程。如今另一家公司已經摧入職,這邊正式offer又沒下來,真不知道怎麼辦了。
  • 讀幾首詩詞,騎驢的詩人,都是什麼級別
    我們在欣賞古詩的時候,經常會碰到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詩人騎驢吟詩。最有名的當屬唐朝詩人鄭棨,他有一句話歷代傳誦,那就是當別人問他最近有詩否,他回答說「詩在灞橋風雪的驢背子上」。據說在唐朝詩人中,最早騎驢吟詩的當是孟浩然,他不但騎在驢背上冥思苦想,吟詩作賦,還騎驢踏雪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