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了,還沒找到工作,我要不要「騎驢找馬?」

2021-02-14 成功就業

小薇:

你好!

感謝你對《成功就業》公號的信任!

「騎驢找馬」這件事,一直是一個頗有爭議的觀念。

用人單位很反感學生的這種行為。

一位HR憤慨地說,這是非常不負責任的行為!一個單位在招聘的時候是很認真的,一旦選擇了應聘者,就會著力去培養他,把他從一個職場菜鳥培養成一個成熟的職場人士,可是對方完全對工作不尊重,只想著找到更好更合適的工作後一走了之。那我們交給他的工作怎麼辦?我們為了培養他付出的資源與心血誰來買單?我們因為招聘了他而錯失了那個真正想來這個崗位上工作的人的機會成本誰來彌補?

 

所以幾乎所有的單位都會用盡力氣預防一不小心招到這種「不專一」的「騎驢找馬」的人。

他們會在招聘時問他對公司文化的了解、認可度,會問他對要應聘的職位的了解、對未來發展的預期。

一旦發現應聘者並不太了解,他們便會拉緊「騎驢找馬」這根弦。

但是學校就業指導中心的老師並不認同單位的說法:


一個人哪能一輩子從事一份工作的?換工作是必然的,人往高處走嘛,如果一輩子呆在一個地方,那說明這個人沒有成長。

而且,很多大學生在畢業時都沒能明白他到底想幹啥、能幹啥,職業探索尤其需要實踐,只有在真實的職場中,他才知道這份工作、這個行業是不是他喜歡的、他能幹得了的。他不在實踐中去探索,光靠想,能想明白嗎?社會要給大學生職業探索提供機會呀!

正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該聽誰的呢?

實踐是檢驗一切的真理,毛主席他老人家講過,不吃梨子,你是不知道梨子的滋味的。不入職場,你確實不能知道自己想的跟實際有多大差距。

確實你得親自去職場探索,而且確實如果你發現你所幹的並非你喜歡的和你幹得了的,那也要及時止損,去找另一匹真自屬於你的「馬」。

聽了上面的話,你覺得就業sister是不是在鼓勵你「騎驢找馬」?

其實不是,「騎驢找馬」是明知你並不喜歡,也知道自己並不適合眼前的這份工作,但是為了目前不「空窗」,有一份工作「備胎」,好讓你安心地找第二份工作的「不得已而為之。」

而探索自己是你確實不知道你真正的職業興趣、你的能力所在,有一份或幾份感覺應該是自己能幹得了的、也喜歡幹的工作,經過你的慎重選擇,你決定進去試試的。

1、「騎驢找馬」是你沒有選擇的選擇,而職業探索是你不太清楚方向,但並非沒有選擇;

2、「騎驢找馬」是你明確知道現在的工作不是自己所愛,而職業探索是你不確定現在的工作是不是你的最愛;

3、「騎驢找馬」是你要一邊幹著這個一邊要找著另一個,而職業探索是你要專心致志地幹下去的一份工作,直到發現它並不適合你。如果你在工作的過程中明白它確實是你想要的,那你可能會跟這份工作在一起相處很久。

所以不要混淆了「騎驢找馬」和「職業探索」,更不要打著「職業探索」的名義「騎驢找馬」。

可是正如你所說,我到現在還不知道自己想幹什麼、能幹得了什麼,那怎麼辦呢?

那也不能到明知不喜歡的崗位上浪費你自己的時間和單位的資源,還會搭上你自己的信用,而且,這份你並不滿意的工作並不能對你的第二份工作有任何加分,可能還會減分,對你未來的職業生涯並沒有好處。

首先,在校期間不要傻玩,大學期間是最佳的探索職業探索時機。

大學為你提供了吃飯住宿的地方,為你試錯的成本買單,可是你到了畢業了再試錯,你要付房租、你要吃飯,你沒有機會再試錯。

除了上課,大把大把的時間還有校園廣告欄裡那麼多的實習機會便是讓你去探索的,你可別浪費了時機。

如果你到畢業了還不知道你該幹什麼,這個代價有點大。

別的同學早就知道了自己的職業方向,甚至在實習的過程中早早和用人單位籤了約,在實習的過程中把自己鍛鍊成了一個成熟的職場人,一畢業就進入職場,平步青雲,一步一個臺階地往上走,三年之後已經重任在肩、前程一片大好,可你還在探索,你不急誰急?

就算不跟同學比,可是生存的壓力還是有的。

從二三線城市甚至更加偏遠的農村來的同學要想留在一線城市,更是要提前探索自己的職業之路了,如果你到畢業了還沒找到方向,你在一線城市能活下去都成問題,還談何理想呢?

其次,如果你也努力探索了,還是搞不明白方向,那就要求助於專業人員。

每個學校都有就業指導老師,會為你提供一對一的諮詢,在諮詢中通過各種專業測試和活動來讓你了解你的興趣、能力何在?

什麼對你來說是最重要?

你想實現什麼樣的人生價值?你覺得怎麼樣能實現?

迄今為止你做過的哪些工作最有成就感?這對你未來求職有何幫助?

你的性格和哪一類的工作匹配?

你有哪些資源?你能得到哪些工作機會?

……

想信專業的諮詢會讓你對「我是誰?我想幹什麼?我能幹得了什麼?什麼會讓我的人生價值得以實現?」這些問題的考慮越來越清晰。

再次,如果你還是不太清晰,或者不想這麼稀裡糊塗地進入職場,「GAP YEAR」也是不錯的選擇。

Gap Year百度解釋為間隔年、空檔年,是西方社會通過近代世界青年旅行方式變遷總結出來的概念。大概意思是西方國家的青年在升學或者畢業之後工作之前(近幾年越來越多21到23歲、已經獲得學位的年輕人也開始給自己一個空檔年)做一次長期的旅行(通常是一年),讓學生在步入社會之前體驗與自己生活的社會環境不同的生活方式。

間隔年可以培養學生的國際觀念和積極的人生態度,學生通過Gap Year可以學習生存技能,增進自我了解,讓他們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工作或者找到更好的工作,為將來更好地融入社會做好準備。空檔年在西方國家非常流行。有的學生在初中或高中階段就有了Gap Year的經歷。


Gap Year主要以旅行為主並通常結合以下幾種進行:

1. 做志願者工作

到發展中國家如印度,中國,尼泊爾等地進行關於教育,醫療,環保等方面的志願工作。

2. 打工賺錢或旅行

有些學生把時間用在旅行上,有些則用在工作上。而更多的則邊工作邊旅行,用工作賺來的錢支付旅行的費用,到了一個城市住下來找一份工作,體會不同的職場生活和人生百態,很多的Gap Year的學生有一個普遍的選擇,那就是參加國際志願服務。

3. 投身於全球教育

另一個正在興起的趨勢是投身於全球教育,包括語言教學,居住在當地人家,文化傳播,社區服務和獨立學習。這些實踐存在於像印度、中國、摩洛哥、巴西丶印度這樣的國家。

我第一次聽說Gap Year是從一個名校畢業生哪裡聽來的,她家境良好,而且父母都很支持她Gap Year,她花了一年的時間去雲南落後的山區做支教,收穫良好,回來後創辦了自己的公益機構,專門做支教工作。

她跟我說這一年收穫良多,她從支教中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

條條大路通羅馬,只要你想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你想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夢想,你一定能!

你走過的彎路,都會為你的未來添加更多的光彩!

相關焦點

  • 失業後,是應該騎驢找馬,還是承受住壓力堅持找到合適的工作?
    那麼,當我們失業的時候,是應該承受住壓力,一直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為止,還是應該先隨便找一份工作有一定的收入,然後再騎驢找馬呢?如果說你連這個錢都沒有,口袋裡空空如也,甚至是外面欠了一屁股的債,在這種情況之下,就不要再眼高手低了,趕緊去找一份工作,有自己的收入來源以後再說。
  • 「本科畢業,想從3千的服務員幹起」:想騎驢找馬?先搞清3個字
    作者丨焱公子 編輯丨水青衣朋友老莫的表弟今年剛本科畢業,小夥子諮詢我:面試了好幾家大中型企業,都不太合適,我想先去個餐館,從月薪3000塊的服務員幹起,騎驢找馬,這想法靠譜嗎?我問他,你本科什麼專業?是覺得服務員門檻低,容易找到成就感?我搖頭,不妥。剛畢業的第一份工作,對一個人影響深遠,它會很大程度影響你的工作觀乃至價值取向,不慎重的話,後患無窮。一、騎驢找馬沒錯,但你確信自己準備騎的是驢?
  • 【璐語文】​「騎驢找馬」走四方
    我以為在「對比中」才可能找到「對的」,在「不斷淘汰」中,才能離「對的」越來越近,所以我主張「騎驢找馬」走四方。在找到「更接近正確的答案」時,把以前「相對錯的答案」加以否定,沿著正確的答案繼續前行。每個人都想在選擇時是「火眼金睛」,能夠「一錘定音」,想「一蹴而就」,「畢其功於一役」,而這在現實中,是完全脫離實際的,是不可能真正實現的。
  • 細數求職者「騎驢找馬」的5種動機,你中了幾條?
    作者|重燃石 編輯|彼崖邊上我在做招聘工作時,每次篩選簡歷,總能看到有少部分求職者的簡歷上寫著「仍在職,想尋找更好的機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騎驢找馬」。我很少會給這類人打邀約電話,原因如下:1、騎驢找馬的人通常較難赴約。由於他們仍在職,若想參加新公司的面試,就需要先向領導請假。假如他們請假失敗,或中途發生變數,他們只能爽約。
  • 招聘攻略-海底撈取消大學生打折,校招季如何騎驢找馬?
    可能這個學校保就業班的領導就要多花點心思重新尋找企業合作,學生也要積極動作起來另尋高就罷了。而其他專業的同學,自然有自己的目標企業,只要做好準備,按部就班在秋季招聘旺季尋找合適的。用我的話來說就是:我還不至於沒有吃海底撈就餓死(還不至於沒有一汽大眾就會找不到工作),不必大驚小怪,自尋煩惱!
  • 說說我剛畢業找工作那些事
    ,是做網絡銷售的,但是剛進去沒多久我就感覺有點不對勁(當時對傳銷還不了解,很怕進了傳銷組織,後來發現不是~~),當時和我一同進入公司的新員工就有幾十個,目測大部分都是剛畢業的應屆生,那時我們這些人每天活動就是做培訓,說白了就是我們這些新來的分成幾個組,每個組都有一名老員工帶著,然後通過做遊戲、辯論等形式各組之間進行競爭,說是培訓,我想現在叫團建活動應該更合適吧,持續了有幾天,最後公司給每個組表現最好的成員頒了獎
  • hr:為什麼求職者確定要來但是又找理由不來?騎驢找馬,遠離火坑
    之前有一個粉絲問:我是做HR工作的,我想知道最近求職人員已經確定要來了,然後又各種理由不來,是什麼原因?我認為在收到一個公司的offer後,如果從求職者的角度來看是這樣的:我手裡現在有四個(舉例)offer——地理位置北京上海杭州西安,薪資都在月薪15-18k,待遇都差不多….我試試能不能找到更好的,但是這四個也不能放棄,先和hr說好了一定能去,確定要來,到時候再反悔也不遲。
  • 員工在公司列印簡歷,被辭退,「騎驢找馬」一定要避免的三件事
    粗心的她沒注意到,有兩份簡歷還擺在印表機上面。不幸的是領導看見了她的簡歷,並且把她叫到辦公室,狠狠的吐槽了一頓,最後的結果當然是直接被辭退了。糜夫人感覺很疑惑,所有的領導都不喜歡員工在職期間,準備其他的面試嗎?對於糜夫人的吐槽,網友們表示:「你為什麼要在公司列印自己的簡歷?就為了省點列印的錢嗎?」
  • 應屆畢業生求職圖鑑:從焦慮走向理性,「騎驢找馬」心態者多
    受專業、市場以及個人規劃等方面的因素影響,有部分高校應屆生選擇畢業轉行、跨行就業;也有不少人為緩解就業帶來的心理壓力,以「騎驢找馬」的心態選擇了先就業再擇業。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銷售」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銷售。」今年畢業於河南某二本院校機械類專業的本科生王馨在自己的社交帳號中談及自己的求職心得時,如此調侃道。
  • 工作一年多感到很迷茫,想辭職又害怕找工作,我該怎麼辦?
    我畢業2年了,畢業後,我跟隨著男友在北京發展,男友的姑姑在北京開了一家公司,隨後安排我進他姑姑的公司上班。一開始,我是從事檢測工作,儀器的使用等等。3個月後,我順利轉正了,其實,我不太確定是靠我自己的能力順利轉正的,還是靠關係轉正的,這一點我沒有多問,就這樣繼續幹下去了。
  • 離職前一定要找好下家嗎?對於裸辭和騎驢找馬,分別會被公司如何看待呢?
    每個職場人應該自信,相信自己能夠找到更好的、至少不比現在供職企業差的用人單位。這一點精神是要有的。同時我們也要承認:個人的能力、業績、求職技能高低、機遇.等等綜合因素的影響下,誰都不能保證自己離職才開始找工作的話,到底多久能夠求職成功!多數職場朋友們,並沒有太多的閒錢供自己瀟灑的、慢慢悠悠的去找工作。求職的過程也是有成本的。
  • 2020屆應屆生怎麼找工作?應該關注這幾點,輕鬆找到心儀工作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的不只是職場一方面,高考時間延遲、大學開學時間被推後,大學的校招大部分被取消,很多企業的招聘計劃直接終止,就連到現在可能還有部分應屆生因為找不到心儀的工作而在家待業。就業真的就等於失業嗎?也不一定,應屆生找工作應該關注這幾點,幫你輕鬆找到心儀的工作!
  • 畢業還沒找到工作,怎麼辦……
    比如,成績好的,就是好學生;畢了業,就一定要找到工作。甚至在很多人眼中,如果畢業你沒找到工作,不是啃老,就是廢材。特別對於從北方小縣城靠讀書走出來的小宇來說,這種外界的壓力更大。因為她大學畢業後,在家待業1年了。小宇說:」沒人能理解畢業未就業的尷尬處境,當年一心想圓名校夢,誰能想要兩年時間,夢醒時分,沒經驗,沒實習,沒學歷。還工作還不算應屆生,自降「身份」去實習,用人單位招未畢業的都不招我...
  • 交通類專業就業火爆 招聘會上不少人「騎驢找馬」
    儘管年前東營一家做輪胎的企業向他拋出了橄欖枝,但受身邊同學籤約單位的刺激,他決定「騎驢找馬」,來看看有沒有更好的機會。「我們班裡有10個同學籤了保險行業,主要做汽車保險理賠。」肖青峰過去一直認為交通運輸專業只能做技術活,沒想到還可做銷售。當然,更讓他動心的是保險行業的高收入。「工資除去五險一金,拿到手的都有3000元以上。」和做技術相比,做保險顯然待遇更高。
  • 有些道理沒人告訴你,應屆畢業研究生找工作的三大誤區
    人生便是如此,你我莫不相干,HR何必對你坦露真心?在這裡,總結下應屆畢業研究生找工作的三大誤區,也許並非完全正確,但是也可以聽聽。畢竟有些道理生活中沒人會告訴你。工作不好找,不如先找份工作 養活自己,然後再騎驢找馬。這聽起來像是最妥當最合適不過的選擇,看似在幫助年輕人,其實它是一場騙局,是人為編織的迷夢。做著一個不喜歡的工作,浪費的不光是你的青春,還讓你的生活到處充滿戾氣與乏味。
  • 不裸辭的情況下,怎麼去面試找工作?跳槽須知
    當下工作太痛苦,一刻都不想再呆下去,可理智又告訴自己不能輕易裸辭,最好找到下家後再辭職。可問題是,如果不裸辭,哪有時間和機會去面試找工作? 為什麼說儘量不要裸辭?裸辭看似瀟灑舒坦,實則會對接下來的求職造成很大的影響。
  • 人到中年,失業在家,還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就先做好以下四件事
    人到中年,失業在家,還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就先做好以下四件事。學會看清現實,然後才有機會擺脫困境。你要相信,事在人為!01不要一直觀望猶豫,先找一份簡單的工作,創造騎驢找馬的機會。人到中年,要儘快找到工作,不能夠讓自己長期失業在家。先委屈一下自己,找一份簡單的工作,能夠賺到錢就行了。有一個成語叫「騎驢找馬」,意思是說,沒找到目標之前先將就著,能用就用,等找到了再把現有的換掉。
  • 大學生一畢業就失業的四大原因,懂了,才能找到好工作
    導讀:畢業等於失業,這是最近幾年大學生畢業,社會比較認可的現象。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大學生一畢業就失業的四大原因,懂了,才能找到好工作。第一:大學擴招,大學已經成為大眾教育。大學生不用擔心工作問題呢?一方面國家包分配,另一方面那時候的大學教育是精英教育。現在隨著大學擴招,很多公辦民辦大學包括專科學校,擴大生源招生人數不斷上升。我上大學的時候,我們學校最大的變化就每年都會多蓋1棟學生宿舍樓。學校的擴張大學就變成了大眾教育,沒有社會競爭力。第二:書本知識與崗位需求脫節嚴重。
  • 為什麼有些大學生畢業後,找的工作既不需要學歷也不是專業對口?
    專業並不是他喜歡的 首先,因為上大學之前,你還沒有見過什麼大世面,很多人所學的專業並不是社會需要的熱門專業或者學生自己並不清楚自己喜歡什麼樣的專業,更不確定這個專業是做什麼的那麼他選擇這個專業,上大學後發現並不喜歡這個專業,也就會導致將來工作,不會往這個方向發展。
  • 畢業生找工作在哪找靠譜?
    2.招聘網站這個算是比較靠譜的方式了,也是現今比較主流的求職方式,不過要找知名的招聘網站,可以集中在兩到三個左右的網站上投遞簡歷,簡歷要簡潔、美觀,要在簡歷上把重要的工作經驗和經歷體現出來,如果還沒有工作經歷,可在上面寫過去在校園的一些能力的體現或經歷,或者自己的特長愛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