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們這些普普通通的個體來說,一個社會最好的狀態,就是付出都會有回報,每個人都能各司其職,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價值,可是呢,這其中失業也是在所難免的事情。
那麼,當我們失業的時候,是應該承受住壓力,一直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為止,還是應該先隨便找一份工作有一定的收入,然後再騎驢找馬呢?
在討論這個選擇的時候,我們應該先考慮好兩個問題——目前的狀態和市場的需求。
所謂目前的狀態,就是摸一摸你的口袋還有沒有餘糧,也就是說,衡量一下自己手上的錢,足不足以支撐你一直找到合適的工作為止。如果說你連這個錢都沒有,口袋裡空空如也,甚至是外面欠了一屁股的債,在這種情況之下,就不要再眼高手低了,趕緊去找一份工作,有自己的收入來源以後再說。
所謂市場的需求,就是看一看現在是招聘的旺季還是淡季,在用人市場中你所尋求的職位多不多,因為只有在市場上有大量需求的時候,你才會有比較大的機會,否則花費的精力再多,也有可能最終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通常來說,招聘旺季出現在每年的三四月份和九十月份,這個時候市場上會有大量的工作崗位的需求,那麼相對而言,你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去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在這種情況之下,可以儘量去承擔一點壓力。
除此之外,我們先拋開這些要評估的問題,單純地聊一聊關於失業後再擇業的選擇。從我個人的觀點來說,應該承受住壓力,去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為什麼呢?
我們先從反面來說吧,就是說你在失業後,隨便找了一份工作,然後想著去騎驢找馬,在這種情況之下,會有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你隨便找的這份工作肯定是你自身不滿意,或者說不符合你未來工作規劃的。在這種情況下,其實就是在重蹈以前的覆轍而已,而且你走的方向是偏掉的,已經拐進了大路旁邊的小道,那麼,未來你想要去糾正這個方向,所需要花費的代價是非常之大的,結果一定是得不償失!
二、收入的問題。隨便找的一份工作,大概率收入是不會滿意的,因為沒有進行專項匹配,也就體現不出你的優勢,在這種情況下,與其說是在工作,不如說是「混日子」,你的注意力和工作積極性都會大打折扣,實際上這是在浪費時間。
三、對自身的職業經歷有很大影響。在我們的職業生涯中,每一次的選擇其實都是一筆記錄,記錄著我們的工作狀況。一份隨便選擇的工作,必然只是一個過渡,是幹的長久的。
而對於面試官來說,當他在招聘你的時候,肯定是要去考量量你的過往工作經歷的。如果說看到你之前的工作狀況,是幹了一兩個月離職了,那麼這個時候,你覺得對方會怎麼來看你呢?一定會覺得你不是一個可靠的人,這個影響就非常的壞了。
綜合這三個方面來說,如果你是堅持去找到自己合適的工作,優勢也就體現出來了,所以說,當我們在做職業選擇的時候,一定要堅持大方向是沒有走偏的。只有在這種情況下,工作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才會全部被調動起來,而且只有在對的方向上,你才能夠深入下去,那麼,獲得成功的可能性就會大上很多。
當然,與此同時呢,我們也要給自己預設一個時間上的期限,比如說一個月或者兩個月,在到了這個時間期限,還沒找到合適工作的時候,就不要再堅持了。
失業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沒有目標,沒有自己的職業規劃,永遠都是在得過且過,卻還幻想著有一天就突然成功了!
這裡是@老吳職場說,每天分享情商思維,解答職場和溝通中的一些困擾,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