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發現囊腫怎麼辦?定期複查!醫生詳解肝腎囊腫「大家族」

2020-12-22 西安發布

「大夫,體檢時發現腎上長了2cm的囊腫,這是個什麼腫?嚇死我了……」

隨著健康體檢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超聲、CT、MRI等影像檢查的普及,「囊腫」這一名詞越來越多地進入老百姓的視野。當體檢報告中出現「囊腫」二字時,很多人會把囊腫與腫瘤產生聯想,那麼囊腫是什麼?有什麼危害?又該怎麼處理?記者就此採訪了西安交大二附院健康管理部白茹醫生。

據白茹醫生講,囊腫多是一種良性疾病,是一個封閉的囊腔裡面充滿液體,就像小水泡,它可以長在皮膚表面,也可以長在內臟裡,如:肝、腎、卵巢、乳腺、胰腺、腱鞘等都會發生。通常體積較小、且沒有明顯生長趨勢的囊腫一般沒有症狀,對身體沒有影響,無需特殊處理,定期隨訪就好。但當囊腫超過5cm以上或者位置特殊時,尤其是較少發生囊腫的部位出現囊腫,比如某些部位的腫瘤通常就是長成囊性的,如「胰腺囊腫」,就需要高度警惕了。

發現囊腫怎麼處理?白茹醫生告訴記者,隨訪很重要,B超是診斷以及隨訪囊腫的首選檢查方式,可以直接觀察囊腫的大小、形態、部位、數目、性質,具有準確、無創、方便、低成本的優勢。而CT或核磁共振成像,在診斷及鑑別診斷中意義較大。在超聲複查時,囊腫的大小是在超聲影像下通過多個切面測量的綜合結果,不同醫生測量時出現大小偏差是正常情況,過於糾結細微的大小改變是沒有意義的。對於1cm以下的囊腫,有些超聲醫生可能會因為囊腫對身體無影響,而存在不報告囊性發現的情況,此時也不必過於糾結。

醫生表示:在囊腫這個大家族中,肝、腎囊腫是指肝臟、腎臟出現囊性病變,是較常見的良性疾病,就像是長了小水泡,大小不一,從幾mm到幾cm不等,可單發,也可多發,大體可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單純性肝、腎囊腫

囊腫生長緩慢,如果不是超聲、CT,它可能會在身體裡長几十年,我們也不知道。對於單純性肝腎囊腫,如果大小<5cm,無不適症狀者,無需治療,但是每半年或一年複查超聲必須要有,以觀察囊腫大小。

如果肝囊腫≥5cm,可壓迫鄰近臟器,甚至並發囊腫出血、破裂、扭轉等情況,因此若出現腹痛、食後飽脹、噁心、嘔吐、右上腹隱痛不適等症狀,應及時於肝膽外科就診,在外科醫師的指導下進行治療。若無上述症狀,則應密切隨訪觀察。如果腎囊腫直徑超過5cm,要記得檢查腎功能,看看腎臟組織有沒有被水泡壓傷壓壞。一旦產生壓迫,引起腎積水,或囊腫有出血、感染、破裂等情況,需要及時在泌尿外科就診。

2.多發性肝、腎囊腫

多發性肝、腎囊腫有兩種情況,一種就是肝、腎上有多個水泡,而每一個水泡都是單純性囊腫,處理方法與單純性肝、腎囊腫一致。

而另一種情況就要引起注意了,就是先天性的多囊病,這是一種家族遺傳性疾病,先天存在的囊腫會不斷增大增多,擠壓正常肝、腎組織,引起肝、腎功能異常。此時,需要結合是否有家族史,同時應檢查其他臟器有無囊腫,密切隨訪觀察。

3.其他囊性疾病

體檢大多數發現的囊腫為良性,不必緊張,但有些少見的疾病也可能披著囊性的「外衣」出現,如囊性肝癌、囊性腎癌等。所以這個囊腫是否「單純」,體檢時一定要去正規的體檢機構,避免誤診。一旦超聲發現囊腫形態不規則、密度不均勻、有分隔、鈣化等表現,則是發出了強烈的暗示,要引起重視、及時就診,進一步行CT或增強CT檢查來鑑別和診斷。

醫生最後提醒,肝、腎囊腫大多屬於不需處理的良性病變,以定期複查隨診為主,但少數需要鑑別診斷,建議患者找專科醫生就診,避免漏診誤診發生。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王超 張黎娜)

相關焦點

  • 發現卵巢囊腫怎麼辦?不要恐慌,這些知識你需要知道
    經常有人拿著b超單緊張地跑過來和我說:「醫生,你看,我的卵巢這裡長了個囊腫,怎麼辦呀,是不是需要手術呀,是不是癌症呀。」請各位女性不要太恐懼,並不是所有的卵巢囊腫都是病變,所以並不是所有的卵巢囊腫都需要手術。這裡,唐醫生來告訴你有關卵巢囊腫的一些相關知識。
  • 體檢發現卵巢囊腫,怎麼辦?需要馬上摘除嗎?
    #百裡挑一#許多女性,是在體檢報告中在醫學界,只要卵巢超過正常體積,就認為是卵巢囊腫。卵巢囊腫,嚴格意義上講,並不是1種疾病,而是通過超聲波檢查觀察到的結果。因此,看到體檢報告上的卵巢囊腫,不必過於緊張,不要以為是自己的卵巢已經長出了很大的腫塊。卵巢囊腫,可以是生理現象,也可能是病理表現;有良性的,也有惡性的,需要結合其他的檢查,比如腫瘤標誌物、激素水平、病理檢查等,才能明確囊腫的性質。
  • 體檢發現卵巢囊腫,會是卵巢癌嗎?
    體檢發現卵巢囊腫,會是卵巢癌嗎?本文審稿醫生:陶陶醫生很多女性拿到體檢報告後吃驚地發現,B超報告單上寫著四個大字:卵巢囊腫什麼!卵巢上居然長了個東西!
  • ...體檢發現肝囊腫怎麼辦?會不會變癌?要不要吃藥?醫生給你說清楚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體檢發現肝囊腫怎麼辦?會不會變癌?要不要吃藥? 一、什麼是肝囊腫? 肝囊腫在一般人群的健康體檢中較常見,其實質就是肝臟裡面長了個小水泡,這個水泡有大有小,可能是一個也可能是多個。肝囊腫的形成原因,其實與一般人所擔心的日常飲食行為關係不大,一般認為這是一種先天的問題。
  • 檢查發現自己有乳腺內有囊腫怎麼辦?應該怎麼預防呢?
    檢查發現自己有乳腺內有囊腫怎麼辦?應該怎麼預防呢?乳腺囊腫形成的原因大多與內分泌紋紊亂相關,當雌激素相對增高,刺激乳腺導管上皮細胞增生,致使導管延伸、迂曲。上皮細胞增生過度,在復原的過程中細胞脫落,造成管腔堵塞,分泌物排出障礙,積聚於管腔,管內壓增高而形成囊腫。
  • 肝囊腫以及這兩種囊腫「纏身」,可以不用管嗎?有些情況只須複查
    其實大部分肝囊腫根本不需特殊治療,只要定期做複查即可,不妨來具體了解一下。肝囊腫不用管嗎?肝囊腫屬於肝臟的囊性病變,分為多種類型,如單純性的肝囊腫和多發性的、囊腺瘤以及先天性肝內膽管擴張或包蟲病,也包括罕見的惡性腫瘤以及肝內膽汁瘤。
  • 出現結節、息肉、囊腫、增生怎麼辦?
    不得不說2020年,大家變得更注重體檢,與此同時,「結節」「增生」「息肉」「囊腫」等檢查結果也頻繁出現在體檢報告上。 看到這樣的「異狀」,大家多多少少心裡感到不安,擔心自己的身體從小問題發展成大病痛。 今天,就一次性講清楚——結節、增生、息肉、囊腫的來龍去脈!
  • 體檢發現結節、增生、肌瘤、囊腫怎麼辦?這張「特效方」頭到腳都能...
    關於結節、增生、肌瘤、囊腫類的科普文章,三甲平時發布過很多,由於最近科普中在原有西醫視角的基礎上加入了中醫的內容,很多人留言想了解中醫有沒有好的辦法應對結節、增生、肌瘤、囊腫等。今天,就從中西醫角度系統給大家介紹一下。
  • 囊腫的定義是什麼?如何確定自己是否存在囊腫?今天告訴各位答案
    我們同樣也需要知道的是囊腫的定義:囊腫是一種良性類的疾病,它可以長在我們人體的表面,當然也可以生長我們人體的內臟之中;囊腫就是長在我們自身體內的某一臟器、囊狀的良性包塊,而其內容物的性質是液態的。一般的來說,比較常見的囊腫有「腎囊腫」、「肝囊腫」、「單純性的卵巢囊腫」和「巧克力囊腫」。
  • 囊腫都是良性的嗎,會不會發生癌變?了解一下這3種常見的囊腫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自己的身體健康,很多人也都加入到了體檢的行列,但是關於體檢報告,有時會顯示肝囊腫、腎囊腫等等的檢測結果。很多人看到之後開始慌亂無神了,因為對於腫瘤知識的匱乏,看到囊腫的字眼就害怕了,心想這是不是癌變的前兆呢?
  • 這種囊腫,千萬別亂治...
    ,無意間做婦科超聲發現了卵巢囊腫。小姑娘就會非常擔心:「醫生什麼是卵巢囊腫?會是不好的毛病嗎?會不會癌變啊?能不能切掉?」生理性囊腫的形成,和月經有關,需要在月經的第5-7天(是從月經來的第一天算,不要弄錯哦)複查婦科超聲。如果囊腫消失,那麼往往是生理性囊腫,對人體沒有危害,就不用管它,不用治療!
  • 結節、息肉、囊腫……到底哪個才是癌症的「定時炸彈」
    如果結節大小在1釐米~4釐米,一定要定期做檢查。如果結節的活動性很差,且檢查中顯示血流量比較大就一定要當心,要按照醫生的建議做穿刺活檢。此外,如果良性的結節,但結節比較大,且對氣管周圍器官造成壓迫症狀,也需要考慮手術。
  • 結節、息肉、囊腫是癌症先兆嗎?北腫專家們說出了真相!
    向左滑動查看報告示例 但如果經醫生判斷惡性可能不大,很多病人僅定期觀察即可,沒必要盲目地做手術切除。肝囊腫 應對策略 小囊腫無症狀定期複查即可; 直徑大於5釐米,且出現了腹痛腹脹等症狀,則需要治療。
  • 享生寶:備孕遇到巧克力囊腫怎麼辦?
    雖然有著一個「巧克力」做修飾,但依然掩飾不了它是囊腫的事實。巧克力囊腫可不像真正的巧克力那麼美好。卵巢巧克力囊腫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一種病變。具體就是指,月經期脫落的子宮內膜碎片,隨著經血逆流進盆腔,落在卵巢表面,形成異位囊腫,如果這種病變發生的卵巢上,使卵巢增大,就會形成含有陳舊性積血的囊腫,看上去就像巧克力一樣,因此得名「巧克力囊腫」。
  • 體檢發現婦科囊腫?別慌,首先要做的是……
    體檢發現婦科囊腫?聽聽婦科專家怎麼說……作為婦科常見疾病,囊腫常常出現在體檢報告當中,對此並不需要過分緊張,某些小囊腫具有自限性,有時並不需要經過處理就可以自愈,對於女性朋友來說,客觀認識該類疾病是前提。
  • 什麼是囊腫 囊腫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當去醫院體檢的時候,我們經常會查出自己某個身體部位會長出囊腫,於是,擔心害怕,不知道這個囊腫到底是什麼,嚴不嚴重。下面,我們將為大家介紹什麼是囊腫,不妨看看囊腫是怎麼形成的吧!什麼是囊腫囊腫是一種良性疾病,它可以長在人體表面,也可以長在內臟裡;囊腫就是長在體內某一臟器、囊狀的良性包塊,其內容物的性質是液態的。
  • 新生寶寶患卵巢囊腫,產檢時就發現了
    現代快報訊「產檢時就發現這個孩子腹腔有一個巨大的佔位,出生以後又複查了B超,發現這個佔位仍然存在。」11月25日,醫生為出生僅7天的女嬰切除了娘胎裡帶出來的卵巢囊腫。△ 嬰兒腹部CT 通訊員供圖淮安市婦幼保健院小兒外科主治醫師杜永春說,到醫院以後,醫生給新生兒查了一個全腹部的CT,佔位偏向右側下腹部,一個巨大的囊性佔位,考慮卵巢囊腫的可能性最大
  • 結節、息肉、囊腫、增生……哪個才是癌症的先兆?
    很多人體檢時,有時會查出各種「結節」「息肉」「囊腫」「增生」等,於是看到自己身體內長了一些多餘的東西都會惴惴不安,甚至擔心這些會發展成癌。 結節、息肉、囊腫、增生...這些到底哪個才是癌症的先兆?
  • 懷二胎,子宮裡發現囊腫,我該怎麼辦?
    卻發現意外懷孕。今天去醫院檢查,孕8周多。同時右側附件有囊性包塊,還不小,我該怎麼辦?家人,朋友,同事都勸說自己生命更重要,還有大寶要照顧,大寶5歲半。但作為媽媽,面對自己肚子裡的一條生命,真的不舍。1.上個月底,忙工作時意外摔傷,從樓梯上摔下來,屁股著地,她沒有離開我。
  • 體檢發現卵巢囊腫沒在意,3年後手術意外發現竟是卵巢癌
    三年前查出卵巢囊腫沒在意三年後手術發現竟然是惡性一個多月前,小何來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就診。但當時並不是因為卵巢癌,而是因為查出宮頸癌前病變。浙大婦院婦科腫瘤科副主任陳亞俠主任醫師在詢問病史時注意到,小何三年前體檢時曾查出卵巢囊腫,但她沒有放在心上,未做任何處理。陳亞俠說,卵巢囊腫不像宮頸囊腫以觀察為主,不需要特殊治療,「卵巢囊腫很難判斷是良性還是惡性,一旦是惡性,往往發現了就是晚期,所以我們通常會建議手術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