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將為殘疾兒童「送教上門」 每位學生都有「個別化教學計劃」

2020-12-16 合肥網

  安徽商報 合肥網 無線合肥訊(記者 胡霈霖)日前,安徽商報記者從合肥市教育局了解到,從2018年春季學期起,合肥市將對現有符合條件的適齡殘疾兒童免費「送教上門」,每個服務對象原則上每周送教不少於一次、每次2-4學時。

  據介紹,按照省教育廳的相關規定,「送教上門」的對象為具有本省戶籍,經縣級殘疾人教育專家委員會認定,為不能堅持到特殊教育學校或者普通學校隨班就讀的、具有一定接受教育能力的義務教育階段6-15周歲重度殘疾少年兒童,包括在康復機構接受康復治療和在兒童福利機構的殘疾兒童少年。

  學習內容方面,由送教學校與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確定合適的送教內容,包括康復訓練、認知、語言交流、生活自理、學習能力、社會適應和特長培養等方面。每位學生都將有「個別化教學計劃」。

聲明: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註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吳曉雯

相關焦點

  • 殘疾學生「送教上門」實施計劃
    在政府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殘疾人全部接受義務教育,有一些因生活不能自理等客觀原因不能到校就讀的適齡殘疾兒童及少年,教育部門為保障他們的受教育權益,要求學校派專人負責送教上門幫扶殘疾學生。>組員:聯校全體教師* 摸清情況,將教育落到實處* 開學初,學校必須指定教師聯繫家長上門入戶,詳細了解殘疾兒童的情況,做好學生檔案,並做好學習動員工作。
  • 沅陵縣清浪九校為殘疾兒童送教上門
    沅陵縣清浪九校老師為殘疾兒童送教上門。然而,還有一群特殊的孩子——殘疾兒童,也正等待著汲取知識的養分。初夏,沅陵縣清浪九校開展了為殘疾兒童送教上門活動。該校組織教師為四位殘疾兒童送去了關愛,讓他們即使不在學校也能享受到愛的教育,使他們及家庭不會感到處在一個「被遺忘的角落裡」。
  • 殘疾兒童上學怎麼辦 「送教上門」一個也不能少
    馮奉林是一名患有先天性智力障礙的殘疾兒童,之前在一所培訓中心就讀,已經13歲的他超過了接收年齡,無法繼續在培訓中心上學。曾口鎮中心小學發現這一情況後,選派了6位思想、業務水平較高且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教師,通過「送教上門」的形式,幫助他接受特殊教育。
  • 為殘疾兒童送教上門 教師每年補助6千元 學生納入全國統一學籍
    曾經讓人動容的電影《一個都不能少》,講述了13歲的「小老師」魏敏芝把一個個輟學的孩子拉回學校的故事。在四川,也有一個現實版的《一個都不能少》,老師們為重度殘疾的孩子開設了「一對一」的「送教上門」。針對義務教育階段適齡重度殘疾兒童少年,峨眉山啟動了「送教上門」幫扶活動,為每一個「送教對象」辦理好學籍,確保他們的受教育權。
  • 漳州臺商投資區:探索「送教上門」 +「志願服務」新模式
    結合送教上門活動,組織志願者入戶送溫暖為切實保障殘疾兒童受教育的權利,努力讓每一個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2015年,漳州臺商投資區殘聯正式啟動「送教上門」試點工作,並出臺實施方案,成立以社會事業管理局局長為組長的「送教上門」領導小組,
  • 江背鎮梅花小學為適齡殘疾兒童送教上門
    近日,江背鎮梅花小學為符合情況的適齡殘疾兒童開展送教上門活動,保障殘疾兒童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把教育扶貧落到實處,。 劉雅寧、陳奕然兩位同學智力殘疾,生活無法自理等原因無法到學校接受教育。針對這一情況,校長胡苡每學期都會帶領學校送教小組,對這兩位學生進行送教上門服務活動。送教的老師們為殘疾學生精心準備了學習用具等慰問品,與殘疾學生和家長傾心交談,鼓勵家長們不要放棄殘疾學生,勉勵殘疾學生要頑強拼博,創造人生奇蹟。「送教上門活動不僅給殘疾兒童帶去溫暖,也給殘疾兒童的家庭帶去了陽光。」
  • 榆林開學第一天,鄉村殘疾女童迎來「送教上門」
    8月31日,榆林各中小學、幼兒園迎來秋季開學第一天,家住榆陽區麻黃梁鎮店坊村的殘疾女童段玉芹也如期開始上課。在該鎮教育黨支部的組織下,來自麻黃梁中學的黨員教師志願者劉帥、劉璐、折榆娜3人再次為段玉芹「送教上門」。
  • 儋州推行融合教育和「送教上門」活動 讓適齡兒童在教育路上一個不落
    「送教上門」活動就是把教育送到孩子家門口,記者從儋州市教育局了解到,近幾年來,儋州積極推行融合教育和「送教上門」活動,把教育送到特殊孩子的家裡,讓適齡兒童在教育路上一個不落,而開展「送教上門」活動的教師,正是儋州市特殊教育學校的老師們。
  • 送教上門,關愛到家
    《送教上門,關愛到家》——潁陽鎮新楊莊中心小學節假日送教上門側記 &34;是指對具有接受教育能力但因身體殘疾障礙過重,無法到學校接受正常教育適齡重度殘疾兒童,採取學校教師走進家門進行有計劃、有目的、個性化的個別化教育的教學方式。 身體健全、身心健康的我們可能很難體會到身體有缺陷的學生的痛苦。
  • 隨班就讀、特教學校、送教上門 讓殘疾兒童少年入學難成為過去式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教育部特殊教育教師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顧定倩認為,這是《意見》給全社會帶來的信號,「普通學校已經成為接收殘疾兒童少年就近入學的主要力量。」走進校園,只是第一步。黃權告訴記者,他們依託福州教育學院的專業研究人員為每個孩子進行初步評估,上午隨大班學習,下午上音、體、美等課程,建立和同伴之間的關係。
  • 沂南縣新一輪送教上門助力特殊孩子成長
    沂南縣新一輪送教上門助力特殊孩子成長 發布日期:2020年12月09日 瀏覽次數:2為讓每一個重度殘疾孩子都能享受到優質專業的特殊教育,滿足他們的個性化教育需求,自10月底以來,沂南縣依託縣特殊教育學校開始了新一輪的送教上門教學活動。
  • 送教上門,情暖殘疾兒童——北街學校送教下鄉活動
    在這美麗的九月,我們的送教隊伍也出發了,為全縣送教上門的學生送去了課本和學習用品!北街學校「送教上門」的適齡殘疾兒童共有17名,針對(她)他們的「上學難」問題,學校採取「一人一案」方式,由學校領導班子與教師組成服務組,定期到孩子們家中開展一對一的輔導與關愛。出發的前一天開展了培訓會,對送教工作進行了分工,各負其責,一人一檔做好自己的工作!
  • 送教上門,情暖殘疾兒童 ——北街學校送教下鄉活動
    在這美麗的九月,我們的送教隊伍也出發了,為全縣送教上門的學生送去了課本和學習用品!北街學校「送教上門」的適齡殘疾兒童共有17名,針對(她)他們的「上學難」問題,學校採取「一人一案」方式,由學校領導班子與教師組成服務組,定期到孩子們家中開展一對一的輔導與關愛。
  • 丹鳳縣建立健全送教上門長效機制
    來源:商洛市教育局丹鳳縣認真貫徹落實省市有關義務教育階段適齡重度殘疾兒童少年送教上門工作的知指導意見,建立健全評估認定、過程管理、教師培養、經費資助、指導督評、督導考評六項長效機制,較好地保障了不能到校就讀的適齡重度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 加區特殊教育中心:「送教上門」 讓愛溫暖每一個孩子
    為了讓所有殘疾孩子都能接受義務教育,加區特殊教育中心積極開展「送教上門」活動,旨在保障因身體及智力殘疾等原因不能到學校接受教育的殘疾兒童受教育的權益
  • 康縣:開展送教上門關愛殘疾兒童活動
    通訊員 燕兆林 李蓉教師的愛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靈也能甦醒。在康縣,有一群教師用送教上門的實際行動,為重度殘疾兒童和少年開啟了另一片陽光天地,更給這些孩子的家庭帶去了信念和支持,讓他們重拾生活信心。
  • 關愛特殊兒童,送教上門教學計劃供參考
    為貫徹落實上級部門的有關精神,我校已對重度適齡殘疾兒童XXX實施「送教上門」。在「送教上門」活動中,XXX同學還是有一些進步的。依據XXX同學的實際情況,本學期「送教上門」的工作計劃如下:一、服務對象:XXX,性別,XX周歲。是一個肢體殘疾和有智力障礙的孩子,以前上過學,但現在身體情況越來越差,不適合隨班就讀,同時家長沒有對他進行過學習方面的輔導。二、服務原則;遵循家長自願,免費教育,定期入戶的原則。
  • 給每個特殊兒童最合適的教育
    石道剛:目前,人們對於特殊兒童的態度正在從慈善救濟、幫助到注重潛能發展和個性需求的轉變。這也為我們辦好特殊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情況千差萬別,學校以「隨班就讀、集中就讀、隨班走讀和送教上門」四種形式來滿足適齡特殊兒童的入學需求,使每個特殊兒童接受教育的權利得到保障。
  • 西安符合條件殘疾兒童、少年可到普通學校就讀
    東方IC供圖  本報訊(記者任娜)實施覆蓋學前一年及義務教育階段殘疾兒童少年免費教育;符合條件殘疾兒童少年,按學區到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將特殊教育學校義務教育階段殘疾學生全部納入營養改善計劃  3 普通中小學校附設特教班  成立殘疾兒童少年入學鑑定委員會,按照視力、聽力、智力殘疾兒童少年輕度隨班就讀、中重度集中教育、重度無法就學的送教服務的原則進行分類,依據鑑定結果及學生實際表現對殘疾學生進行評估,提出安置和個別化教育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