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兒童上學怎麼辦 「送教上門」一個也不能少

2020-12-15 中國青年報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見習記者 張膠)「奉林,家裡來客人了,跟姐姐們打個招呼,好嗎?」在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曾口鎮秧田溝村, 馮奉林正在老師們的陪同下做遊戲,聽到老師的話,抬起頭來笑了笑。

馮奉林是一名患有先天性智力障礙的殘疾兒童,之前在一所培訓中心就讀,已經13歲的他超過了接收年齡,無法繼續在培訓中心上學。曾口鎮中心小學發現這一情況後,選派了6位思想、業務水平較高且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教師,通過「送教上門」的形式,幫助他接受特殊教育。

教學過程中,學校為馮奉林購置了小黑板、卡片、卡紙、彩色筆、積木等學習用品,老師們與馮奉林溫情互動,教他唱歌、跳舞、畫畫、打球,進行娛樂活動。同時,老師隨時觀察馮奉林的思想、學習、生活動態,針對他的生理、心理特點和殘疾類別,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教育教學內容,引導其健康成長。

曾口鎮中心小學的老師指導馮奉林搭積木。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見習記者 張膠/攝

「送教上門」的老師何靜表示:「我們在教學中發現,奉林是個注意力相對難以集中的孩子,他很難坐下來學習書本知識,但對手工、體育運動等課程比較感興趣,我們也在側重這方面的引導。」經過討論後,老師決定以書本知識教學為輔,生活類、社會類知識教學為主,不斷提高他的認知能力和適應生活、適應社會的能力。

如今,「送教上門」已經近兩年,在各位老師的耐心教育和鼓勵下,馮奉林有了非常明顯的進步。以前,他很難約束自己的行為,常常亂扔、亂砸東西,家裡的杯子拿起來就摔,甚至會向家門口來往的車輛扔石子。在各位老師的指導下,馮奉林知道文具用完要收起來、垃圾要放垃圾桶、客人來了要搬凳子,還能幫家裡餵雞、餵鴨。

曾口鎮中心小學的老師教馮奉林玩球。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見習記者 張膠/攝

看著和老師們玩球的馮奉林,爺爺馮德春非常感慨:「我們非常感謝各位老師的耐心鼓勵,奉林的變化很大。我們最希望的就是他能生活自理,可以相對正常的獨立生活。」

據悉,馮德春在2014年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小孫子馮斌同樣患有先天性智力障礙,因為殘疾程度較輕,目前正在曾口鎮中心小學隨班就讀。

在巴州區,像馮奉林、馮斌這樣的殘疾兒童還有很多,每位學生都享受著政府的教育扶貧政策。對於重度殘疾學生,巴州區各學校成立「送教上門」教師隊伍,實行「1對1」教學;對於中度、輕度殘疾兒童,動員其就讀特教學校或隨班就讀。通過綜合施策,今年巴州區423名殘疾兒童無一人失學。

為了避免適齡兒童因貧困而失學,巴州區專門設立教育扶貧救助基金500萬元,建立國家政策性資助、地方財政補助、部門學校扶助、企業群眾捐助「四重保障」機制,發放建檔立卡本專科生學費和生活補助、普通高中助學金、寄宿生生活補助等各類教育資助補助資金,貧困家庭學生資助救助實現全覆蓋。

相關焦點

  • 為殘疾兒童送教上門 教師每年補助6千元 學生納入全國統一學籍
    曾經讓人動容的電影《一個都不能少》,講述了13歲的「小老師」魏敏芝把一個個輟學的孩子拉回學校的故事。在四川,也有一個現實版的《一個都不能少》,老師們為重度殘疾的孩子開設了「一對一」的「送教上門」。針對義務教育階段適齡重度殘疾兒童少年,峨眉山啟動了「送教上門」幫扶活動,為每一個「送教對象」辦理好學籍,確保他們的受教育權。
  • 殘疾學生「送教上門」實施計劃
    在政府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殘疾人全部接受義務教育,有一些因生活不能自理等客觀原因不能到校就讀的適齡殘疾兒童及少年,教育部門為保障他們的受教育權益,要求學校派專人負責送教上門幫扶殘疾學生。孩子雖然殘疾,但是學校必須將孩子納入到正常的教學工作中,我們對殘疾兒童的學習工作一定要做的紮實有序,必須要底數清、情況明。* 送教上門實施方案* 安排專人負責送教上門,該教師要針對該兒童的特殊情況,即該生的生理、心理及殘疾類別和殘疾程度等,每學期都做一次詳細的教學計劃。
  • 沅陵縣清浪九校為殘疾兒童送教上門
    沅陵縣清浪九校老師為殘疾兒童送教上門。然而,還有一群特殊的孩子——殘疾兒童,也正等待著汲取知識的養分。初夏,沅陵縣清浪九校開展了為殘疾兒童送教上門活動。該校組織教師為四位殘疾兒童送去了關愛,讓他們即使不在學校也能享受到愛的教育,使他們及家庭不會感到處在一個「被遺忘的角落裡」。
  • 江背鎮梅花小學為適齡殘疾兒童送教上門
    近日,江背鎮梅花小學為符合情況的適齡殘疾兒童開展送教上門活動,保障殘疾兒童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把教育扶貧落到實處,。 劉雅寧、陳奕然兩位同學智力殘疾,生活無法自理等原因無法到學校接受教育。針對這一情況,校長胡苡每學期都會帶領學校送教小組,對這兩位學生進行送教上門服務活動。送教的老師們為殘疾學生精心準備了學習用具等慰問品,與殘疾學生和家長傾心交談,鼓勵家長們不要放棄殘疾學生,勉勵殘疾學生要頑強拼博,創造人生奇蹟。「送教上門活動不僅給殘疾兒童帶去溫暖,也給殘疾兒童的家庭帶去了陽光。」
  • 加區特殊教育中心:「送教上門」 讓愛溫暖每一個孩子
    為了讓所有殘疾孩子都能接受義務教育,加區特殊教育中心積極開展「送教上門」活動,旨在保障因身體及智力殘疾等原因不能到學校接受教育的殘疾兒童受教育的權益
  • ...教師將為殘疾兒童「送教上門」 每位學生都有「個別化教學計劃」
    安徽商報 合肥網 無線合肥訊(記者 胡霈霖)日前,安徽商報記者從合肥市教育局了解到,從2018年春季學期起,合肥市將對現有符合條件的適齡殘疾兒童免費「送教上門」,每個服務對象原則上每周送教不少於一次、每次2-4學時。
  • 隨班就讀、特教學校、送教上門 讓殘疾兒童少年入學難成為過去式
    原標題:隨班就讀、特教學校、送教上門 讓殘疾兒童少年入學難成為過去式遼寧丹東鳳城市特殊教育學校裡的「90後」特教老師。新華社發西施故裡「最美特教教師」。新華社發海口市雨潤特殊兒童教育培訓中心,特教老師在上課。
  • 榆林開學第一天,鄉村殘疾女童迎來「送教上門」
    8月31日,榆林各中小學、幼兒園迎來秋季開學第一天,家住榆陽區麻黃梁鎮店坊村的殘疾女童段玉芹也如期開始上課。在該鎮教育黨支部的組織下,來自麻黃梁中學的黨員教師志願者劉帥、劉璐、折榆娜3人再次為段玉芹「送教上門」。
  • 「送教上門」我們一直在路上
    「送教上門」,君山區西城九公裡小學已經堅持三年了。從2018年3月接到區教育局的文件指示,對西城九公裡小學招生範圍裡應該上學但由於身體原因沒有來上學的孩子們「送教上門」,即使今年新冠病毒疫情如此嚴重,也從未中斷。  接到任務後,易小蘭校長立馬親自上門了解孩子的狀態,然後組建由學校骨幹教師組建的團隊,再精心設計課程。
  • 送教上門,情暖殘疾兒童——北街學校送教下鄉活動
    在這美麗的九月,我們的送教隊伍也出發了,為全縣送教上門的學生送去了課本和學習用品!北街學校「送教上門」的適齡殘疾兒童共有17名,針對(她)他們的「上學難」問題,學校採取「一人一案」方式,由學校領導班子與教師組成服務組,定期到孩子們家中開展一對一的輔導與關愛。出發的前一天開展了培訓會,對送教工作進行了分工,各負其責,一人一檔做好自己的工作!
  • 送教上門,情暖殘疾兒童 ——北街學校送教下鄉活動
    在這美麗的九月,我們的送教隊伍也出發了,為全縣送教上門的學生送去了課本和學習用品!北街學校「送教上門」的適齡殘疾兒童共有17名,針對(她)他們的「上學難」問題,學校採取「一人一案」方式,由學校領導班子與教師組成服務組,定期到孩子們家中開展一對一的輔導與關愛。
  • 儋州推行融合教育和「送教上門」活動 讓適齡兒童在教育路上一個不落
    學校供圖儋州推行融合教育和「送教上門」活動 讓適齡兒童在教育路上一個不落「早出晚歸連續奮鬥三天,去最遠的鄉鎮,見到還沒有入學的小小少年們,感觸最深的屬中間這個13歲的小男生……問他:你想上學嗎?沒有片刻停留,用最透徹響亮的聲音堅定地喊出一個字:『想』……」8月14日,儋州市特殊教育學校陳曉靜等老師結束為期三天的送教上門活動,她發了一條微信朋友圈,記錄下三天來的心情和感受。
  • 教育路上一個都不能少!——赤壁市特殊教育學校為特殊兒童送教上門
    教育路上一個都不能少!——赤壁市特殊教育學校為特殊兒童送教上門哪裡有不能進入校園的殘障孩子,我們的課堂就開到哪裡。三年多來,赤壁市特殊教育學校的老師們被分成若干個送教小組,對十多名不便來校上學的殘障兒童開展了送教上門服務。老師們的腳步,踏遍了赤壁市的山山水水、溝溝坎坎。
  • 教育扶貧:衡山縣針對特殊學生開展「送教上門」服務
    為了讓每一位孩子都能接受教育,衡山縣教育局針對不能正常入學的特殊學生開展「送教上門」服務,解決了全縣56名殘疾學生的上學問題,讓他們也能像其他孩子一樣,享受學習的快樂。今年11歲的陳錦家是羅婷所教學生中最特殊的一個。由於患有先天性智力障礙,陳錦家無法像同齡孩子一樣與他人正常生活與交流。
  • 康縣:開展送教上門關愛殘疾兒童活動
    在康縣,有一群教師用送教上門的實際行動,為重度殘疾兒童和少年開啟了另一片陽光天地,更給這些孩子的家庭帶去了信念和支持,讓他們重拾生活信心。而康縣三河鎮學區校長楊金成、秧田小學校長馮國勇、趙曉明、母兵蘭、李蓉就是這一群教師其中幾位。
  • 同一片藍天下共築夢、上學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東鄉六中關愛殘疾兒童側記
    …… 在同一片藍天下 中國夢,是民族夢、國家夢,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夢,也是每一個殘疾朋友的夢。——習近平殘疾兒童同樣是祖國的花朵,學校作為一個大家庭給殘疾兒童溫暖和心靈的撫慰。 在教育中,我校採取了多項措施,保證了此項工作的正常開展,確保了學校作為教育主陣地的功能。一、多措並舉關愛殘疾兒童 每逢過節,學校都會為殘疾兒童送去慰問,使孩子們切實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 送教上門 殘疾兒童在家就能接受教育
    ■湘橋區教育局送教上門,讓殘疾兒童也能接受教育。如今,148戶貧困戶全部達到「八有」脫貧標準,湘橋區教育局的教育幫扶也亮點頻出,不但全涵蓋各年齡段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2017年開始開展的「送教上門」關愛殘疾兒童少年工作更有如「神筆」補足教育領域的「短板」。
  • 漳州臺商投資區:探索「送教上門」 +「志願服務」新模式
    結合送教上門活動,組織志願者入戶送溫暖為切實保障殘疾兒童受教育的權利,努力讓每一個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2015年,漳州臺商投資區殘聯正式啟動「送教上門」試點工作,並出臺實施方案,成立以社會事業管理局局長為組長的「送教上門」領導小組,
  • 成都市雙流區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召開「送教上門」培訓會
    四川行知教育網訊:為落實2017年《殘疾人教育條例》精神,全面推進融合教育的發展,確保兒童享受義務教育權利,培養緊缺的送教上門教師,提升送教上門工作質量,保證不能到學校就讀的適齡殘疾兒童、少年,通過提供送教上門或者遠程教育等方式享受義務教育權利,並得到專業支持。
  • 嘉祥新聞 |《濟寧新聞網》:送教上門!嘉祥縣167名重度殘疾兒童享受到學校教育
    9月16日,嘉祥縣老僧堂大靳村7周歲的腦癱兒患者靳文碩看到「送教上門」的縣特殊學校副校長,高興地眉飛色舞,用不靈便的小手比劃著。副校長為小文碩帶來了一年級課本及串珠教學用具,開始了每周兩次、三個課時的心理輔導、語文、數學等授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