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的遺詔公布後,乾隆皇帝為何不停地哭?

2020-12-20 密探零零發

雍正皇帝的遺詔公布後,遺詔到底寫了什麼,乾隆皇帝為什麼不停地哭,這其中到底隱藏著什麼秘密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其中的歷史秘密。

雍正離奇去世

雍正十三年八月,雍正皇帝還生龍活虎,在圓明園處理政務,絲毫沒有要死的徵兆。然而,在8月23日晚上,雍正皇帝就離奇去世,終年58歲。對於雍正皇帝的離奇去世,關於他的死因一直爭論不休,其中關於呂四娘為父報仇,將雍正皇帝砍了腦袋的說法流傳最廣。

實際上,關於呂四娘刺殺雍正皇帝的說法很扯,簡直就是天方夜譚,不足為信。據專家們結合大量的史料,研究發現雍正皇帝很有可能是吃丹藥,中毒而死。因為這是宮中的醜聞,所以一直是秘而不宣,官方一直說雍正是病故的。

雍正的遺詔公布,乾隆皇帝不停地哭

家不可一日無主,國不可一日無君。在雍正皇帝駕崩後,最緊要的一件事就是確定皇位的繼承人。雍正皇帝在經歷了九龍奪嫡的殘酷爭鬥後,為了避免皇子們內鬥,建立了秘密立儲的制度。雍正皇帝在生前,就將皇位繼承人選寫好,一份隨身攜帶,將另一份密封的錦匣收藏於「正大光明」匾後面。

在雍正去世後,張廷玉以及內侍拿出了雍正皇帝遺詔,在王公大臣的見證下宣讀。雍正的遺詔原文如下:寶親王皇四子弘曆秉性仁慈,居心孝友,聖祖皇考於諸孫之中最為鍾愛,撫養宮中,恩逾常格。雍正元年八月間,朕於乾清宮召諸王滿漢大臣入見,面諭以建儲一事,親書諭旨,加以密封,收藏於乾清宮最高之處,即立弘曆為皇太子之旨也。其後仍封親王者,蓋令備位藩封,諳習政事,以增廣識見,今既遭大事,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

實際上,雍正的遺詔的內容很簡單,就是宣布由他的兒子弘曆繼承皇位。《清高宗實錄》記載在雍正的遺詔公布後,乾隆皇帝「痛哭失聲,擗踴無數」。張廷玉也在《年譜》中回憶說:「新皇帝乾隆聽到是自己繼承大位後,立刻伏地大哭良久,王公大臣再三勸解,新皇帝仍不起來。」

乾隆皇帝不停地哭的原因

雍正的遺詔公布,乾隆皇帝不停地哭,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孝道,形勢所逼。古人特別講究孝道,而作為帝王更是天下的表率,乾隆皇帝必須要不停地哭,要哭給大臣看,更要哭給天下的百姓看。當然,雖說帝王之家無親情,但是雍正對乾隆不錯,不排除是真情流露。

二是喜極而泣。弘曆稱得上清朝歷史上取得皇位最簡單的皇子,不用經歷他老爸雍正皇帝九龍奪嫡的殘酷爭鬥,不用擔心被自己的兄弟奪走,早就是內定的。雍正皇帝當了13年皇帝就去世了,乾隆25歲就繼承皇位,乾隆本打算跟自己的老爸雍正皇帝一樣熬到四五十繼承皇帝。萬萬沒有想到幸福來得太突然了,自己25歲就當上皇帝,喜極而泣。

綜上所述,雍正的遺詔公布後,弘曆不停地哭,無論是真情流落,是情勢所逼,還是喜極而泣也罷,但他哭得有點過了,更像是一場政治家的表演。各位,你們認為呢?

相關焦點

  • 康熙遺詔在200年後被發現,揭開了當年雍正奪位的真相!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康熙是歷史上著名的千古一帝,他的兒子也是歷史上最優秀的一批皇子,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優秀的皇子,使得皇位繼承人的爭奪變得非常激烈,最終低調的雍正成功繼承大統,而對於雍正的皇位是否名正言順,也是這二百多年以來歷史上最大的爭議。
  • 乾隆皇帝得知他繼位後,為何大哭不止?
    弘曆也就是乾隆皇帝,在他知道自己繼承皇位後痛哭有什麼好奇怪的呢?我們要知道,他的繼位一定是在他父親雍正死亡的前提下,他的父親去世了,乾隆作為人子,他不難過,卻只為他自己繼承皇位而高興,這也不正常呀!再說中國歷來是以「仁、孝」治天下,乾隆如果對他自己的父親的死活都不在意,他還怎麼做皇上?所以,在弘曆得知自己繼承大統時痛哭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 雍正皇帝篡位之謎揭開了?十四爺後人:雍正篡位的證據找到了!
    前幾年康熙傳位遺詔又公開亮相,其中明確寫著傳位四皇子雍親王,看完這份遺詔之後,關於雍正皇帝的即位之謎似乎已經揭開了,根本不存在篡位之說,於是很多人便猜想雍正皇帝之所以背負了幾百年的篡位罵名,主要是因為登基之後大肆打壓兄弟,又因為新政太苛刻
  • 雍正皇帝的23萬軍隊都做不到,為何乾隆平定了準噶爾部?
    從清朝康熙皇帝在位的中期開始計算,清朝開始了與準噶爾部的戰爭,歷經雍正皇帝時期,直到乾隆在位的中期,才最終平定了準噶爾部。也就是說,準噶爾部與清朝對抗了將近70年。認真的說,準噶爾部的軍隊戰鬥力強悍。當年,乾隆皇帝的大將兆惠最終平定了準噶爾部。
  • 雍正臨終前為何專門要求善待果親王?現在看來,雍正是真英明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一日,為大清王朝殫精竭慮、宵衣旰食的雍正皇帝突然患病,但仍能正常處理處理政事;二十三日,「上疾大漸」,召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領侍衛內大臣公豐盛額、訥親、內大臣戶部侍郎海望共同承接遺詔。
  • 乾隆不是長子,為何能被雍正皇帝立為儲君?關鍵是這個人
    雍正剛登基不久,就秘密將弘曆(乾隆)立為了儲君,並將詔書藏在了太和殿的牌匾後面。這裡就產生了一個疑問,弘曆並不是長子,為何雍正會選擇他當太子呢?弘曆出生之前,雍正就已經出宮居住了,直到十歲才第一次入宮見自己的爺爺。此次相遇直接決定了弘曆的命運,康熙對聰明過人的弘曆極為喜愛,破例將他留在了宮中,親自教導他的功課。
  • 坊間多傳雍正得位不正,說他曾篡改康熙遺詔,那真相到底如何呢?
    說到雍正皇帝,很多人的心裡都存有這樣的質疑:雍正到底是通過篡改康熙的傳位遺詔來當上皇帝的呢?還是康熙的傳位遺詔上本身就是寫著要傳位於雍正呢?畢竟雍正在歷史上並不那麼招他的母親孝恭仁皇后和父親康熙待見,縱使他個人的能力再怎麼強悍,按理來說,也不該有機會成為皇帝。
  • 雍正最器重的大臣,死後葬在雍正墓旁,為何乾隆卻推平其墓葬?
    這些大臣或是因為對國家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比如漢武帝朝的衛青和霍去病兩位大將軍;或是因為對皇帝忠心耿耿,深得皇帝的喜愛,比如乾隆朝的和珅;又或者是對皇帝推崇備至,將皇帝想要實施的政令完成得妥妥噹噹的,比如雍正朝的田文鏡。
  • 雍正皇帝的繼位之謎,死亡之謎
    雍正皇帝畫像而我們今天的主角雍正皇帝卻兩邊都不沾,母親是德妃烏雅氏,出身低微,也不怎麼受康熙皇帝的待見,所以便不能給雍正皇帝帶來皇子中的特殊地位,此外,清初時後宮也不允許生母撫育自己的兒子,因此胤禛滿月後由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撫養
  • 雍正看不上的抱月瓶,為何會受到乾隆的推崇?
    目前傳世最多的是乾隆年間的抱月瓶,抱月瓶在乾隆年間產量也是最多的。清雍正 青花鳳雙耳抱月瓶很多人可能並不清楚,乾隆大規模燒制抱月瓶,某種程度上其實是違抗父命。雍正年間抱月瓶的數量並不多,少數為仿製前朝的作品。
  • 雍正皇帝死亡之謎
    比如,最早記載雍正之死的第一手資料《起居手冊》是這樣記述的:8月21日,上不豫,仍辦事如常。。22日上不豫。子寶親王、和親王朝夕侍側。戍時,上疾大漸,召諸王、內大臣及大學士至寢宮,授受遺詔。至23日子時,龍馭上賓。大學士宣讀硃筆諭旨,著寶親王繼位。
  • 雍正皇帝去世後,乾隆是如何對待李衛的?
    李衛是雍正的寵臣,也是三朝老臣,李衛自康熙時期開始做官,雍正繼位後開始權傾朝野,直到乾隆三年因病去世。 李衛剛開始做官不是像別人一樣通過科舉,考取功名後為官,而是直接花錢買官。
  • 乾隆皇帝為啥禁了他爹雍正編纂的《大義覺迷錄》?
    張熙被任命為觀風整俗使,到處以身說法,講解雍正皇帝多麼偉大高尚、一貫正確,自己怎麼誤解又怎麼轉變,怎麼痛改前非等等。他搖身一變,反而成朝廷官員了。借著幾件轟動的大案,雍正很快成功地在士人心目中樹立了一把檢查自己作品的尺子,而不必等著官方來查禁或刪改。而當地官員和士大夫不願再生事端,「恐幹聖怒,波及有司」,所以也都閉口不言了。
  • 雍正的帝王心術:對鄂爾泰用了一招「苦肉計」,換回大清10年安穩
    可即使領導小組如此強大,苗疆叛亂依然「苗患日熾,焚掠黃平、施秉諸地」,平亂工作遲遲不得進展,惹得雍正皇帝震怒。雍正皇帝所給出的「有功則受,無功則辭」的懲治理由,為何獨獨對鄂爾泰生效,而張廷玉、允禮、弘曆、弘晝四人卻未得任何懲治?其實,這非但是雍正皇帝的無情,而是雍正皇帝為保護鄂爾泰而施行的「苦肉計」,這一點在《雍正王朝》中,也有著類似演繹。
  • 乾隆皇帝的第二個皇后烏拉那拉氏,為何遭到乾隆皇帝討厭厭惡?
    烏拉那拉的第二個皇后便是雍正帝的孝敬憲皇后,要說雍正的至愛那一定是這位孝敬憲皇后。在雍正還是王爺的時候烏拉那拉氏便是他的嫡福晉,在之後的奪嫡鬥爭中烏拉那拉氏也是毫不猶豫的相信雍正並站在她身後。相比較前兩位烏拉那拉氏的皇后來說,第三任皇后就有些悽慘了,不僅沒有受到皇帝的寵愛,還遭到皇帝的厭惡,這位便是乾隆的第二個皇后那拉氏。那拉氏在乾隆還是寶親王的時候就嫁給了乾隆,不過此時的乾隆已經有了嫡福晉富察氏,所以當時的那拉氏只是一個側福晉。
  • 雍正繼位後,老十四能躲過一劫重見天日,而老八下場卻如此慘?
    老十四胤禵雖是雍正的一母同胞,但黨同八爺胤禩,又聽傳聞說康熙臨終前傳位給他,是雍正篡改遺詔,老十四胤禵遠在八爺黨的忽悠下,認為皇位是傳給他的,所以二人成了不共戴天的冤家兄弟。首先被雍正整頓的是十四阿哥胤禵,十四阿哥是雍正最後的對手,也是「熱門」競爭對手,一度認為他會當皇帝,因為晚期被康熙冊封為大將軍王,並獲得了軍權,只不過一手好牌被他打爛了。
  • 年輕乾隆太狂妄,認為史上合格的皇帝僅3人,父親雍正不在其中
    一、歷史幸運兒,一生功績斐然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湧現出無數皇帝,但是要說最幸運的還屬乾隆皇帝。為什麼說他是最幸運的呢?因為他年紀輕輕就繼承了皇位,一般來說年輕皇帝繼位前幾年都不容易掌權,要先編制自己的權力網,慢慢地將權力集中在手裡,但是乾隆在繼承權力方面幾乎沒有受到任何阻礙。而且他接手的是經過康熙和雍正辛辛苦苦經營了七十多年的清朝,可以說就算是他混,也可以順便混個好名聲。
  • 乾隆皇帝上臺以後,為何對自己的皇后,下手會那麼狠?
    首先需要說一點,雍正皇帝的皇后是烏拉那拉氏。乾隆皇帝的第二位皇后也是烏拉那拉氏,這兩個烏拉那拉氏的女人是表侄女與表姑的關係。乾隆皇帝登基之後,冊封富察氏為皇后,冊封烏拉那拉氏為嫻妃。乾隆皇帝與烏拉那拉氏的關係應該不是很好,在電視劇甄嬛傳中,甄嬛的話說的很明白「娶回來養著就行了。」乾隆的其他妃子陸續剩下了兒女,可是入宮比較早的烏拉那拉氏卻一點動靜都沒有。由此可見,乾隆不喜歡這個女人。
  • 乾隆弒兄計之跟著我爹學
    略過雍正談戀愛的情節,這部劇還是挺有看頭的。大家都知道康熙帝死後的帝位之爭歷來都是個謎,有傳言說,是四阿哥(後來的雍正)偷偷改了皇帝留下的遺詔,把「傳位十四子」改成了「傳位於四子」,「十」字加了一橫一鉤就奪得了皇位,成了人生大贏家。不過這當然是笑談了。當時還沒有如今的簡化字,「於」字尚未出現,只有「於」字,所以也不可能篡改遺詔。至於雍正用什麼手段得到了皇位,我們也無從知曉。
  • 專家為什麼要用水泥封住雍正的墓?莫非墓中,埋藏著什麼秘密?
    胤禛,康熙末年九子奪嫡的勝出者,在位13年,被英國學者稱為中國歷史上最勤勉的皇帝。其一生充滿了傳奇,傳說雍正的上位並不合法,所以死得也很蹊蹺,傳說是被呂四娘刺殺而死,並且腦袋還被人給割掉了。據史料記載,乾隆皇帝覺得父親沒有腦袋,下葬不好看,所以命人用黃金打造了個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