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是歷史上著名的千古一帝,他的兒子也是歷史上最優秀的一批皇子,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優秀的皇子,使得皇位繼承人的爭奪變得非常激烈,最終低調的雍正成功繼承大統,而對於雍正的皇位是否名正言順,也是這二百多年以來歷史上最大的爭議。
後來甚至有人說雍正的皇位是篡位奪來的,皇位本應該是十四阿哥的,是雍正派人篡改了康熙的遺詔!這個說法最早源自一本名叫《胤禎外傳》的野史,據這本書中記載,雍正在康熙晚年病重時期帶領許多劍客回到京城,他知道了康熙已經留下遺詔的消息就派人去宮中偷出遺詔,把遺詔上原本寫的「傳位十四太子。」中的「十」改為「於」,這樣皇位就成雍正的了。正是這個看似荒唐的說法在民間流傳卻十分廣泛。可是事實真的如此嗎?雍正的皇位真的是篡改遺詔才得來的?
那麼真實的情況如何呢?在200多年後的臺北博物館裡,收藏著康熙當年的那份遺詔,關於這份遺詔最大的熱點就是「傳位」二字後面的那個字到底是於還是十。由於這份遺詔這完全是用滿文來寫的,而且滿文當中的這兩個字差別很大,所以這份遺詔的具體內容便是康熙皇帝最真實的意思。根據這份遺詔的記載,雍正皇帝確實是皇位的合法繼承人。
那麼謠言中的''十''和''於''字,這封詔書上並未有。而且只要仔細想想就能找出傳言的漏洞,在清朝時期人們書寫的都是繁體字,繁體字的''於''應該是這個''於'',而且詔書用的是兩種文字,即便是把漢字''十''改成''於'',那麼滿文要怎麼改?所以這根本就說不通。
但也就是這漏洞百出的傳言,反而被廣泛的流傳開來。而之所以會有雍正得位不正的傳言,這可能與雍正在位期間的雷厲風行的手段有關,多少文人墨客、封疆大吏死在他手中,對於他的一些行為,就連他的繼任者乾隆都頗有些不滿,所以,自然就會有一些有關雍正的流言蜚語傳播開來了。
後語:希望大家閱讀後在右下方「在看」處點個讚,以示鼓勵!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感謝!免責聲明:本文系本號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