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元鞋業上半年裁了2.4萬人,寶勝關店近400家

2020-12-22 騰訊網

點擊閱讀:熹寶科技 紡織品色牢度智能檢測自動評級系統簡介

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阿迪和耐克等多家國際運動品牌業績步入「寒冬」。而製鞋業巨頭裕元,上半年裁員2.4萬人,寶勝關店近400家。

裕元集團截至6月底的中期營收同比下滑19.4%至40.86億美元,並錄得1.368億美元的淨虧損,優於上月盈警的預測下限1.5億美元,而去年同期該集團實現淨利潤1.659億美元。

寶勝國際營收亦下跌12.2%至117.4億元人民幣,淨利潤暴跌97.1%至1,231.4萬元人民幣,比上月盈警預測的1,700萬元人民幣還低超過1/4。

裕元集團指出中國和東南亞國家前所未見的封城和社交疏離措施不僅導致當地工廠暫時關閉,供應鏈亦短暫受阻,損害了製造業務營運效率,部分地區的實體零售業務也幾乎完全停擺。

而此後全球性的消費者需求下降令客戶不得不削減甚至取消訂單,他們為此進一步調整產能配置,在關閉湖北生產設施的同時亦讓東南亞工廠暫時減產。

截至上半年末,寶勝國際覆蓋大中華區的零售網絡包括5,597家直營店和3,839家加盟店,這半年間淨關閉了286家直營店和111家加盟店。

員工總數較12月31日減少5.3%至5.42萬。

多家鞋業巨頭陷巨額虧損

阿迪達斯8月6日發布的財報顯示,其2020年二季度淨銷售額下降35%至35.79億歐元,淨利潤虧損2.95億歐元,上年同期則實現利潤5.31億歐元。

四月是全球封閉的高峰期,阿迪達斯關閉了除亞太地區外幾乎所有門店,超過全球範圍內所有門店數量的70%。自五月起,阿迪根據各地政府的防疫規定,開始逐步恢復亞太地區以外的門店運營。六月底,83%的門店已恢復營業,其中部分門店縮短了營業時間。

耐克的情況更為「糟糕」。

其2020財年第四財季實現營收63.13億美元,同比下降38.14%;淨利潤虧損7.9億美元,同比下滑179.88%。

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在過去的8年中,業績僅兩次未達盈利預期。為應對虧損局面和市場的不景氣,耐克決定在全球總部進行永久性裁員,同時大舉強化電商和直營業務。

二季度巨虧近億歐元,彪馬三折中國清庫存。

德國運動品牌彪馬(Puma)近日發布數據顯示,該集團今年第二季度陷入虧損,季度淨虧損金額為9560萬歐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第一季度彪馬淨利潤大跌62%,全球約有八成門店關閉。

目前,清庫存依舊是彪馬的首要任務,記者發現,目前彪馬在中國市場的產品已開始三折出售。

據悉,彪馬今年第二季度的銷售額為8.31億歐元,同比大跌30.7%。其執行長比約恩·古爾登(Bjorn Gulden)表示,今年第二季度是他經歷過的最困難的季度。

虧損10倍,「從不打折」安德瑪向中國市場低頭,「從不打折」安德瑪鬆口了。

疫情影響下,儘管大部分線下門店已經恢復營業,但此前幾個月的關店使得安德瑪2020年Q2銷售額同比下降41%,淨虧損同比翻了10倍。

這份成績已經超出了分析師們的預期:上一季報發布時,安德瑪預計本季營收將下滑五成至六成。

現實遠比預期骨感,安德瑪還預計,2020年下半年收入可能繼續下跌20%-25%,而且第四季度的跌幅會更大。

從2020年1月至今,安德瑪的股價已經從21.85美元跌至9.93美元,跌幅超過一半以上。

這個曾是全球第三的運動品牌公司,如今風光不再。按市值來算,它已經排在了五名開外。前面排的是耐克(1211億美元)、Lululemon(427億美元)、阿迪達斯(279億美元)、安踏體育(2040億港幣,約合263億美元)、Vans母公司VF集團(231億美元)。

業績下滑是主要的原因,但「癥結」不只是疫情。

某服裝行業內部人士表示,國際品牌越來越注重在線上與消費者的互動交流,因為目前的線上銷售已不僅僅是通過網絡平臺售賣這麼簡單,更需要與消費者的深度接觸。

來源:本土零售觀察、中國商報、經濟觀察網、鞋界教授

相關焦點

  • 鞋業巨頭裕元遷移背後:人口紅利漸行漸遠
    在經歷了4月中下旬那場因社保糾紛而起的長達近半月的工潮事件後,一些長期以來累積的難題正在考驗著裕元工業,在這個全球最大的製鞋OEM巨頭身上,折射出中國多數製造業面臨的普遍困境。人口紅利漸行漸遠,隨著原材料、勞動力和能源等成本不斷攀升,製造業的經營變得日益艱難,利潤空間也變得十分微薄。
  • 鞋業代工廠裕元集團前9個月營收75.2億美元!
    行業新聞裕元集團前9月純利增12.16%近日裕元集團(00551.HK)公布,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9個月,公司營業收入75.2億美元,同比增5.14%;毛利18.67億美元,同比增長4.47%;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2.29億美元,
  • 人民幣貶值無法挽留港資鞋業外遷 中國鞋業加速東南飛
    即使近段人民幣貶值利好出口,但依然無法留住臺資、港資鞋業外遷的腳步。受訪的150家企業中,超過6成企業表示,2014年的接單量下降。訂單利潤下滑的企業佔比達到69.34%,32%企業表示虧損經營,難以維持。近9成鞋企的用工成本都在上漲,近半受訪企業用工成本上漲在10%至30%的區間。此外,49.33%受訪企業表示,2015年的訂單同比2014年將繼續下滑。高達9成鞋企不看好未來,擔心經濟形勢進一步惡化,將有更多鞋企倒閉。
  • 【行業】東莞鞋業現狀:產業鏈完整,持續轉型升級,對接新零售
    在一些縮減規模或倒閉的大型工廠原有廠房裡,演變成三五家甚至十來家幾百人或幾十人的微小鞋廠,貌似一個小型的工業區,訂單直接對接淘寶、微店等新零售端。東莞鞋業持續處於轉型升級中。大型代工廠仍處於寒冬在外需沒有明顯復甦以及勞動力等成本不斷增加的情況下,中國鞋類出口訂單並沒有明顯好轉。
  • 鞋業觀察|運動巨頭寶勝9月銷售重拾增長,裕元製鞋業務持續收縮
    ——全球最大運動、休閒鞋製造商裕元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的9月銷售均呈現改善。 2020年首九個月該零售商實現營收183.412億元,比去年同期的199.971億元減少8.3%,減幅較上半年的12.2%有所收窄。
  • 人民幣貶值難留住鞋廠外遷的腳步 中國鞋業加速「東南飛」
    即使近段人民幣貶值利好出口,但依然無法留住臺資、港資鞋業外遷的腳步。受訪的150家企業中,超過6成企業表示,2014年的接單量下降。訂單利潤下滑的企業佔比達到69.34%,32%企業表示虧損經營,難以維持。近9成鞋企的用工成本都在上漲,近半受訪企業用工成本上漲在10%至30%的區間。此外,49.33%受訪企業表示,2015年的訂單同比2014年將繼續下滑。高達9成鞋企不看好未來,擔心經濟形勢進一步惡化,將有更多鞋企倒閉。
  • 鞋業OEM遷移產能背後
    在經歷了4月中下旬那場因社保糾紛而起的長達近半月的工潮事件後,一些長期以來累積的難題正在考驗著裕元工業(00551.HK),在這個全球最大的製鞋OEM巨頭身上,折射出中國多數製造業面臨的普遍困境。人口紅利漸行漸遠,隨著原材料、勞動力和能源等成本不斷攀升,製造業的經營變得日益艱難,利潤空間也變得十分微薄。
  • 溫嶺鞋業借「網」尋路 100多家鞋企涉足電子商務
    產業名片  溫嶺鞋業  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經過近四十年的發展,溫嶺製鞋業形成了以民營企業為主體,社會化合作、專業化分工為特徵的產業發展格局,並已成為溫嶺市的支柱產業之一。  截至2014年5月底,溫嶺製鞋企業從1.1萬家降至6053家,下降45%,從業工人減少10.5萬人。而到了6月底,溫嶺鞋業總家數為4351家,同比減少48%。
  • 大潤發上半年新開11家店 門店總數即將突破400家
    聯商網消息:大潤發門店數即將突破400大關。據《聯商網》統計,大潤發2018年上半年新開設11家綜合性大賣場,其中5家位於華東,2家位於華北,3家位於華中,1家位於華南。截止上半年末,大潤發在華共有395家綜合大賣場,總建築面積達980.9425萬平米,門店遍布於全國29個省市。
  • 裕元員工停工維權 "世界工廠"東莞遭遇轉型陣痛
    該廠從1988年在東莞市高埗鎮投資設廠以來,目前已形成多個廠區﹐為全球30多家著名品牌鞋類產品公司進行代工。據裕元集團25日對外發布的消息顯示,集團在高埗鞋廠聘用員工總數約4.5萬人。為解決員工訴求,裕元集團17日宣布調整員工福利金。
  • 裕元涅槃:正是東莞加快轉型升級、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生動縮影
    隨著近年裕元產能外遷,這裡多數廠房已經閒置,曾經的繁榮景象已然不再。但今年,高埗鎮加快了裕元閒置廠房的盤活速度,目前,已有3家企業租下10.1萬平方米的閒置廠房。它們的進駐,不僅終結了裕元20多年以來只有1家企業的歷史,更宣告了裕元由傳統產業邁入新興產業的新時代。對於熟悉東莞產業發展的人們來說,裕元變身的意義絕不僅僅在於裕元本身。
  • 裕元集團(00551)背靠耐克阿迪,股價能否繼續駕上七彩祥雲?
    其股價自2009年至今上漲了近10倍。裕元集團近5年業績表現裕元集團5月12日公布2017年一季度業績,於截至2017年3月31日止3個月,該公司營業收入21億美元,同比增長3.6%;該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1.24億美元,同比增長30.6%。
  • 由東莞裕元鞋廠停工 看「中國製造」的困局
    4月中旬發生的廣東東莞裕元鞋廠上萬名停工事件讓「中國製造」再次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  「跟風」的停工  裕元鞋廠,東莞最大的工廠,隸屬於裕元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母公司又為臺灣寶成集團,為耐克和阿迪達斯等國際知名品牌代工。在東莞高埗,裕元鞋廠有三個廠區,包括上江城裕元工業區、稍潭裕元工業區、低湧裕元工業區。
  • 裕元集團(551.HK):運動界富士康的輝煌與苦惱
    20世紀70年代中期,美國對臺灣地區實施了長達4年的反傾銷,出口配額導致許多小企業死亡。蔡氏扛過了這段艱難,1978年起進入了運動鞋製造領域。企業成立10周年時蔡其瑞在鹿港投資建成第一座現代化工廠,員工增至萬人。這吸引了阿迪達斯,阿迪達斯不久後給了寶成第一筆訂單,這是寶成與國際運動鞋品牌巨頭合作的開始。當然,在國際市場上,那個時候寶成還面臨韓國代工企業的強勢競爭壓力。
  • 幾萬人的東莞高埗裕元鞋廠,現如今人去樓空一片荒涼
    曾經隸屬全球最大運動鞋製造商臺灣寶成集團的東莞裕元鞋廠,離開東莞高埗鎮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小編最近走訪了一下這個曾經號稱「國內最大的鞋廠」遺留下的廠區,發現整個工業區已經是人去樓空,一片荒涼。東莞裕元鞋廠於1989年落戶高埗鎮,在它最輝煌的時候,擁有超過十萬名員工,號稱「中國最大的鞋廠」,也是全世界最大的鞋廠之一。裕元鞋廠頂峰時期,園區有自己的幼兒園,商業街,歌舞廳,甚至還有自己的消防隊。每天下班的時候,數萬名穿著裕元工衣的工人,浩浩蕩蕩進出廠區大門,那場面是無比的震撼。
  • 盤點:2013年度中國鞋業十大品牌新聞
    數據顯示,截至5月,紡織業已公布的2012年年報的上市公司有50家,庫存合計約570億元。相比2011年,庫存增加36.09億元,同比增長6.76%。更加悲哀的是,打折視乎成了中國鞋業品牌唯一消化庫存的方法,電商不失時機地瞄準了這一「財道」。
  • 鞋業巨頭寶成逐漸清空國內資產?
    寶成生產線則悄悄從中國市場撤退,不僅東莞裕元廠區已停工,寶成在中國其他廠區也陸續縮編,蔡家在中國以私人名義投資的崑山和東莞裕元酒店
  • 東莞高埗裕元為武漢返崗員工開歡迎會
    4月13日,為歡迎平安返崗復工的最後一批湖北武漢籍員工,一場簡單卻無比溫馨的歡迎儀式在東莞市寶成(上江城)先鋒號職工服務中心舉行。裕元集團東莞寶成鞋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成鞋業)為剛從武漢回來的30名員工及家屬準備了一束束鮮花和暖心禮物。
  • 東莞裕元鞋廠罷工人數已超6萬
    裕元(00551-HK)旗下東莞裕元鞋業工潮未了,昨有更多工人加入罷工,有報導指罷工員工總數達六萬之眾,佔到該公司逾七成的員工,令這間世界最大的國際品牌運動鞋商陷入全面停產狀態。裕元公布,其位於東莞市高埗鎮鞋廠,部分員工於本周一(14日)發起罷工,爭取調整社會保障金及住房公積金(員工福利金)的訴求。
  • 鞋業代工大王蔡其瑞:很多人拜他為師,連郭臺銘都要向他取經
    寶成集團創辦人蔡其瑞(左2)蔡其瑞的父親蔡裕元,祖籍福建漳州,早年在臺灣鹿港小鎮,靠放工編織由藺草製成的大甲鞋帽起家。所謂「放工」,就是「代工」,找一些家庭手工編織草鞋帽,再包銷至各地。上世紀70年代,正是臺灣工業起飛階段,做鞋子的工廠扎堆而起,可到中後期,由於美國對臺灣地區實施了長達4年反傾銷,受出口配額限制影響,導致很多臺灣中小企業紛紛關閉,蔡氏家族的裕元集團也深受重大打擊。扛過那一「黑暗」時刻,蔡其瑞咬咬牙堅持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