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再點關 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天資聰穎的孩子們似乎都有一些不可理喻的「怪癖」,那麼一起來盤點一下屬於智力潛能的三種「怪癖」,你家的孩子們也「幸運中招」嗎?
1、 喜歡新鮮的事物
聰明的孩子們,總是被新鮮的事物所吸引,他們小小的腦袋裡總是充滿著各種好奇的想法。父母可能覺得孩子不夠專注,但是觀察新鮮事物是對孩子洞察力的一種體現。
而且部分孩子還會深入研究新鮮的東西,比如新買的玩具孩子恨不得把「底朝天」拆了研究清楚,對此家長也頭疼不已,其實這不是孩子淘氣,而是他們創造性的一種表現。
2、 留意細小的變化
高智商兒童總能注意到細小的變化,例如花園裡的花開了,牆上的釘子掉了,等等,許多東西在大人的眼睛裡都看不見,孩子們記在心裡,知道自己的變化,這樣的孩子觀察能力很強。
3、 對陌生環境很敏感
高智商兒童對環境非常敏感,當環境改變時,他們的情緒也會發生變化,幼年時期會表現為驚慌、哭泣。
遇上陌生的人,孩子會下意識地躲在父母身後,有些父母誤以為是孩子的怯懦,其實這種行為正好反映出孩子觀察力強,警覺程度高。
兒童具有正常兒童所不具備的「怪癖」,並不等於兒童有問題,相反上述三種怪癖恰恰反映出兒童具有較高的創造力、洞察力和警覺性。
對於具有高智商潛力的孩子,父母應該引以為榮,並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給予正確引導。
尊重孩子出現「怪癖」行為時的「怪癖」行為,父母不能粗暴打斷,要問孩子為什麼要這樣做,必要時要陪孩子一起探究。
要不然,硬介入的結果就是阻礙孩子集中注意力,即使後期用心培養,也很難讓孩子「再來」。
知道如何給孩子創造機會。
天賦雖然是天生的,但也需要後天的栽培。正如第斯多惠所言「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
父母發現孩子在某一方面表現出天賦和潛能時,不妨大膽地給孩子創造一些機會,引導孩子進行觀察、研究。而且父母要幫助孩子提高智力,促進大腦發育,就要把握不同時期大腦發育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開發。家長要把握從0歲到8歲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0-3歲的大腦發育訓練
0-3歲是大腦發育的高峰期,神經元連接的數量能發展到50%,可見頭三年對孩子的智力是多麼的關鍵!這就是為什麼早教的投資回報率可以高達1:18!
但現在很多早教中心的費用非常昂貴,很難判斷教師的實力。我建議父母可以選擇在家裡幫助孩子訓練,可以通過專業的早教益智繪本,省錢還實用!
第二個階段,3-8歲的孩子進行大腦開發訓練
對3-8歲的孩子來說,大腦發育已經進入第二個高峰,這時大腦神經元的連接可以達到80%左右。在這個階段,孩子們已經經歷了前期思維階段,進入了具體形象思維階段!
此時的教育應該從要從實際物體、形象出發,尤其是選擇大腦開發的益智讀物,一定要抓住這個思維特點!
著名的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也表示:0-8歲是兒童一生中最重要的大腦發育時期,也是最重要的邏輯訓練期。我們中國古人總結的經驗「3歲看大,7歲看老」,是有科學依據的。李玫瑾教授表示:8歲前應該更注重孩子邏輯思維的培養,幫助腦部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