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感恩「一哭二跪三洗腳」,寶媽:扣半天工資不是來聽娃哭的

2020-11-28 糖果媽媽

感恩是一種修為,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心態,不需要被強制灌輸。

執筆:歐陽比文

讓孩子從小擁有感恩的心態,能更加珍惜眼下的幸福生活,懂得知恩圖報,更有擔當。

然而如今很多學校和幼兒園的感恩活動,卻讓一份感動變了味兒,感恩會成為「比慘會」,仿佛誰哭得最慘,誰對父母的感情就最真!

寶媽:扣半天工資,不是來聽娃哭的

如今東西方文化融合發展,許多外國的「洋節」,中國人也在過。感恩節,幼兒園組織「感恩會」,要求父母至少一人參加,還說有意外之喜

樂樂媽趕緊請了半天假,專程過來陪孩子。一進來就被老師的陣仗給嚇住了。「坐下來,摸摸媽媽的手,是否因做家務而變得粗糙?媽媽的兩鬢日漸斑白……」

樂樂媽是95後,平時保養得也不錯,一下子被老師給說「老了」,可還是儘量配合她。

「媽媽生你的時候是順轉剖,遭了兩茬罪,那個疼啊……」樂樂媽越聽越不對勁,怎麼連隱私都給暴露了。而那位寶媽也是面露尷尬,臉張通紅。

在幼師聲情並茂地講述下,一個孩子首先哭了出來。突然撲通一聲,這些娃好像事先演練過,齊刷刷跪在父母面前,緊接著是「冬天足浴」項目,由寶寶給家長洗腳

這下樂樂媽可受不了了,她一把拽起孩子,「敢情我扣了半天工資,就是來聽你哭的?」經她這麼一說,幾位家長也提出了反對意見。

這麼小的孩子,又跪又哭的,看著都揪心,何來的感恩呢?幼兒園搞活動也太過火了吧!

一年中「感恩教育」爆發的幾個節點

感恩教育在一年當中,也是有「旺季」和「淡季」的,看看你經歷過哪些?

1)開學季:一年之計在於春,開學時為了鼓舞士氣,不少學校就會搞「感恩教育」,以班會或「國旗下的講話」形式,來培養學生感恩心態。

2)重大考試前:中考、高考前,動員會很多變成了「感恩會」,旨在從情感上再打動孩子一回,能再加把勁兒。

3)感恩節:西方的感恩節,是個不錯的學習「感恩、感謝」的機會,一般幼兒園組織較多,也顯得幼兒園「國際化」。

4)變相「賣書」:最後一種是心照不宣的,請名人來演講,一頓操作猛如虎,最後賣書,眼淚為誰而流呢?

「另類的憶苦思甜」流於形式,家長很多不買帳

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滅——蘇聯諺語

舉辦這種感恩會的初衷是好的,但請不要流於形式。一年哭一次,一作(作妖)作一年,孩子只是當時愧疚、心酸、心疼爸媽了,回家眼淚一抹,該幹嘛幹嘛。

一項針對城鎮居民子女的調查顯示:經常做家務的孩子僅佔5.4%,絕大多數孩子不做或者不會做家務。

這裡面不僅有孩子天生愛玩、偷懶的原因,也有很多家長大包大攬,只讓孩子專心學習,根本不讓碰髒活、累活。

面對學校花樣百出的「感恩」,有家長就明確反對,還和孩子說「敢跪就打折你的腿」「彆氣我比啥都強,少整那些花裡胡哨的」。

還有那種攛掇孩子一把鼻涕一把淚,跪了半天就是賣書的,更是直接舉報,毫不留情!啥是教育,別忘了初心!

怎樣讓孩子懷有一顆「感恩之心」呢?

哈佛大學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表明,愛做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做家務的相比,就業率為15:1,收入比後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

不忘初心,要怎樣做才能讓孩子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態呢?

第一,不要溺愛孩子,放手讓孩子學會「飛翔」

凡事父母都要幫忙,孩子就會覺得是理所當然,不但缺乏自理能力,還缺乏感恩的心態。現在不及時糾正,長大很容易成為白眼狼。

在安全的範圍內,父母有義務讓孩子學會去自己動手,讓孩子了解獨處的難處,才能理解父母的苦心。

第二,儀式感不是「作秀」

儀式感能增強孩子的幸福感,但絕不是「集體作秀」。在日常生活中,趕上傳統節日或老人的生日,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去表達孝心

給老人捶捶背,陪著老人看看他喜歡的電視劇,常回家看看。這些生活中的小事,都會形成孩子的童年記憶,並去身體力行地實現。

第三,從小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從小培養孩子一顆善良的心,還要具備幫人的能力,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帶孩子去做義工,幫助養老院的人,在其他地區遭受災難時伸出援助之手。送人玫瑰,手有餘香,這樣才能培養出一個感恩的娃。

互動話題:你對於學校組織的「感恩教育」怎麼看?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洗腳水拿來洗臉?「豬隊友」寶爸如此帶娃,寶媽看了心裡很複雜
    說起坑娃的爹,很多寶媽都有一肚子可以吐槽的事,不過,家裡的那位,真的是最坑娃的嗎?咱們先別下結論,先來看看,別的寶爸,是怎麼坑娃的?果然,媽媽的判斷沒有錯,只見寶爸上一秒給娃洗腳,正常,下一秒拿條毛巾在洗腳水裡擰乾
  • 寶寶一上幼兒園就哭,其實是專門哭給家長看,寶媽別被「套路」了
    幼兒園的老師卻對此頗有經驗,她對我說寶寶都是「專門」哭給家長看的,讓我直接走了,回家之後我忍不住給老師發消息,詢問小糖果的狀況。老師拍了照片,我一看糖果正在乖乖的玩玩具呢。寶寶一上幼兒園就哭,其實是專門哭給家長看,寶媽別被「套路」了孩子上幼兒園哭鬧是很正常的現象,尤其是第一次上學的孩子們,第一次離開熟悉的環境和熟悉的人,心裡肯定會有恐懼感,哭正是他發洩情緒的途徑之一。
  • 一睡二哭三攢肚,寶媽們都明白其中含義嗎,乾貨知識趕緊了解一下
    "一哭二鬧三上吊"是古代形容已婚女子的一種貶低之語,它體現了父權社會裡對女性的歧視。拋開歧視含義不談,這句話本身,倒是蠻順口的。其實在育兒界裡,也有一些類似的順口溜,比如近些年開始流行的"一睡二哭三攢肚",也同樣順口,可就是會讓一些寶媽摸不著頭腦,尤其是"攢肚",究竟是指的什麼東西呢?
  • 你家娃上幼兒園哭嗎?老師建議給娃報個表演班,說她哭戲爆表
    你家娃上幼兒園哭嗎?老師建議給娃報個表演班,說她哭戲爆表剛看了一篇文章,說有的孩子上幼兒園不哭鬧是因為啥啥,說了一堆優點兒。現在又說不好,該信誰?我覺得剛開學哭鬧幾天很正常,不哭不鬧的孩子也不一定有問題。這個看情況分析吧!只要不是天天哭的沒法上學,哭幾次又何妨?
  • 寶媽生娃記
    ——前言寶媽生娃記01天黃禹林,暱稱二寶貝,2019年11月5日農曆十月初九剖腹產,出生在大石橋市中心醫院,體重2千7百克,體長50釐米,母子平安大寶說:「嗯,還要聽。」然後一邊、兩遍、三遍……直到視頻裡傳來爺爺的聲音「睡著了。」
  • 上幼兒園像「歷劫」?那些不哭不鬧的娃,多是父母提前做了三件事
    「歷劫」,為啥有的娃就那麼乖?小吳從好幾個月之前就犯愁,寶寶從出生以後就基本沒離開過自己的視線範圍,和自己黏得不行,上幼兒園了可怎麼辦啊。果然不出小吳所料,本來在家說得好好的,到了幼兒園女兒就變了臉,哭得上氣不接下氣,嘗試了好幾天才勉強在幼兒園能安心待上多半天,困難指數堪比「歷劫」,其餘的小朋友大多如此。
  • 孩子內心深處是否抗拒幼兒園,不能只看娃哭不哭,還得看三個方面
    如今九月已經過去一半,孩子們都陸陸續續邁進了幼兒園,有的寶媽高呼「神獸歸籠」,而第一次進園的寶寶們,卻給爸媽出了一道大難題。孩子哭鬧,每天送園都宛若一場硬仗,爸媽捨不得、娃大哭不止,場面一度堪比影視劇中的狗血情節。孩子哭鬧就一定是牴觸幼兒園嗎?
  • 一哭二跪的「感恩教育」,真的教會孩子感恩了嗎?
    孩子們的表情,是痛苦的,不是感動哭的,他們明明才十來歲,為何看著像犯人一樣,痛苦難安。鏡頭下,孩子們低頭坐在小板凳上,一個個哭成淚人。舞臺背景板裡顯示演講會主題為「家庭教育·立德樹人·感恩圓夢」。很多網友並不買帳,紛紛表示:「洗腦教育,傳銷邪教」「舉辦者不是賣書就是壞」「我花著父母的錢,讓你來教我怎麼感恩父母?」
  • 家長必讀:成為白眼狼的孩子,缺的並不是感恩教育!
    刷手機時,看見一個朋友曬出了孩子在幼兒園過生日的幾張圖片,其中有一張,是幾個三四歲的孩子一起跪著向媽媽們敬茶!朋友的文字寫的是,幼兒園提倡過中式生日,今天寶貝吃了壽桃包、長壽麵、紅雞蛋,而且給媽媽敬茶,這個生日很有意義。
  • 孩子第一天上幼兒園哭了嗎?寶媽:閨女沒哭,她爸哭的稀裡譁啦!
    有網友寶媽表示這幾天開學,送女兒去讀小班,結果算是長見識了,50多個小傢伙圍在門口哭,就等著幼兒園開門,只要一開門就往外衝,老師就在後面抓,典型的老鷹捉小雞啊!讓從小到大都沒離開過家人的小寶貝獨自待在幼兒園確實有點難為他們了,畢竟第一次面對陌生的環境,您家孩子第一天讀幼兒園也是這樣的情景嗎?
  • 寶媽朋友圈曬娃被懟哭,娃還能曬不能曬?
    當媽有點歪,育兒非常正!(文|歪媽)歪媽的一個好友最近生娃了,疫情影響下也沒有辦滿月酒,歪媽就帶著禮物去了朋友家裡看看寶寶,聊天之餘,朋友就跟我討論起了前兩天她身邊發生的一件事。」氣得朋友表妹當場就哭了起來,還把朋友圈設置成了三天可見,現在點進去什麼內容都看不到了。朋友因為這件事,一直小心翼翼地選擇了不曬娃。可是朋友圈不就是分享自己的快樂、難過,記錄自己生活的地方麼?寶寶慢慢一天天長大,作為寶媽記錄下小傢伙的閃光時刻不好麼?這娃還能不能曬了?
  • 孩子突然不想上幼兒園,一直哭?廣州寶媽:用對交流方式很重要
    作為寶媽每天早上要哄娃上學是一個巨大的工程,而且會發現,你越是哄孩子去上幼兒園,孩子會哭得越兇,有的孩子甚至在上幼兒園的前一天就開始陷入上幼兒園的負面的情緒之中,哭鬧不止,讓父母看著心疼,父母要了解清楚原因之後,才能對症下藥,幫助孩子愛上幼兒園,孩子不上幼兒園,父母越是鼓勵孩子哭得越兇,說明父母對孩子的交流方式有誤,採取正確的交流方式很重要。
  • 0-3個月齡寶寶:一哭二鬧三認母,寶媽帶娃要做到「兩勤三不要」
    有的人認為是3歲以後,因為孩子上幼兒園,媽媽不用24小時照料了;也有人認為是中學以後,因為孩子住校了,跟父母的交集很少;也有人認為是成年以後、成家以後......其實,最好帶的階段,應該是0-3個月齡的時候。0-3個月的寶寶,每天除了睡覺就是喝奶,不會跑不會跳,父母也不用消耗體力。0-3個月的寶寶,身體發育速度最快,父母不用擔心孩子的營養和身體發育。
  • 「媽媽真的第一個來接我了」,萌娃邊哭邊表揚媽媽,太可愛了
    相信每個孩子上幼兒園時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媽媽第一個來接自己。當看到媽媽的身影出現在校門口時,孩子會高興得不得了,甚至比拿到新玩具還幸福。&34;,萌娃邊哭邊表揚媽媽一位寶媽分享了一則視頻,網友看到後紛紛忍不住直呼&34;。
  • 小侄兒上幼兒園快二周,嗓子都哭啞了,病了!
    表弟上周在朋友圈發文「糖寶昨天上幼兒園,還沒怎麼哭,就以為他對幼兒園生活適應得挺快!沒想到今天從進幼兒園開始,就一直哭。我下班回到家,發現他聲音都哭沙啞了。然後他到聽媽媽說周一至周五都要上幼兒園後,連最愛的棒棒糖都沒興趣吃了………」。
  • 上幼兒園第一天,為何有的娃哭有的不哭?不哭的娃多出自這些家庭
    導讀:上幼兒園第一天,為何有的娃哭有的不哭?不哭的娃多出自這些家庭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上幼兒園第一天,為何有的娃哭有的不哭?不哭的娃多出自這些家庭!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一哭二鬧三說不要,這是娃打針常態?
    剛脫口而出:「媽,我不想打...」,就無情被駁回。最後手續辦理完成,被媽媽拖著往護士站方向走,此時,五官已經逐漸被揉搓扭曲,仔細一看,眼淚在眼眶裡打轉。還有些垂死掙扎,猴哥附身,上竄下跳,若不是周圍人幫忙,恐怕早已逃脫站點結界,奔向自由。
  • 送娃上幼兒園,一哭二鬧三不要,可能是家長說「再見」的方式不對
    孩子一哭二鬧三不要,很多時候可能是因為家長不懂得怎麼說「再見」造成的。送孩子入園也是個技術活兒,方式不對可是會大大增加孩子的入園適應期。錯誤方式一:一步三回頭面對一個哭的撕心裂肺,或梨花帶雨楚楚動人的娃,呼喊著「媽媽不要走,不要丟下我」,我想媽媽要沒點心理素質估計是走不成的。
  • 孩子一上幼兒園就哭,這位媽媽的做法,值得借鑑
    這是第2封粉絲來信,信中的寶媽講述了自己送女兒去上幼兒園,結果被保安當成賊,抓起來的經歷。到底是什麼情況,寶媽會被當成了賊給抓起來呢?我的女兒小名叫荔枝,前幾個月剛滿了3歲,終於可以把她送去幼兒園了,我興奮地一晚上沒有睡著覺。
  • 幼兒園萌娃「大佬坐姿」看其他孩子哭火了,網友:娃是去監工的
    前段時間,廣東佛山有一位寶媽,分享了一段她寶寶上幼兒園的視頻。剛開始寶媽還擔心,寶寶是第一次上幼兒園,可能會出現較大的不適感,但後來寶媽卻發現,原來是自己多慮了。別的小朋友,在上幼兒園的時候,都是哭哭啼啼的,只有這位寶寶,在被送到幼兒園老師手裡之後,既不哭也不鬧,甚至還用大佬坐姿霸氣地坐在小凳子上,一臉平靜地看著別的小朋友哭,那副鎮定自若的模樣,感覺就像一個上了很多年學的「老油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