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低落煩躁厭學?三招教你解決加強版「假期症候群」

2020-12-19 新華網客戶端

特別聲明:本文為新華網客戶端新媒體平臺「新華號」帳號作者上傳並發布,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華號的立場及觀點。新華號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

5月25日,廣州市小學一、二、三年級學生陸續返校。當學生們滿心歡喜地等著回校時,又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出現了——剛過完「史上最長」的假期,會不會又迎來「史上最強」的假期症候群?一時之間,開學的欣喜變成了不安,睡不著、心裡躁等症狀仿佛已經提前降臨,讓人忍不住想大喊一句:「史上最強版」假期症候群,請你離我遠點!

採寫:本報記者 梁茹欣 實習記者 李鑫宇

假期放得有多長,開學就有多焦躁

小何是一名小學六年級的學生。三月,學校組織起了網課,可網課並沒有在校時的任務多,大量的空餘時間讓小何深刻地感受到了網課的「美好之處」。5月學校陸續開學,父母開始督促小何按上學時間規範作息了。這突如其來的「束縛」開始讓小何變得煩躁不安,經常夜不能寐。

小何的表現便是典型的「假期症候群」。「假期症候群」又稱「節後症候群」,是指人們在長假之後出現的各種生理或心理的表現。人們重新進入常規生活學習狀態時,難以適應和調整,導致對工作、學習厭倦,提不起精神,學習效率低,注意力難以集中,出現焦慮、失眠、頭痛等症狀。

在經歷了長達四個月的「宅家」假期後,「假期症候群」更是來勢洶洶。小何的父母表示,他已經從一開始的不安和焦慮,逐漸變成恐懼上學,每每談起這件事他就會哭鬧並帶有強烈的抵抗情緒。當下,如何安撫好孩子的心理儼然成為了父母們的一大難題。

「假期症候群」始於難以建立「動力定型」

為何會有「假期症候群」呢?從心理上來講,是受「動力定型」的影響,即身體外部和內部的條件刺激依一定順序不變地重複多次後,大腦皮質上的興奮和抑制過程在空間和時間上的關係固定下來。一個長假下來,自然形成了一個動力定型,尤其是這種懶惰的、相對不受約束的動力定型,從而導致開學回歸正常作息後就很難適應了,因此會對開學出現焦慮、恐懼等不適應的心態。

而受疫情影響,學生們一下子擁有了接近四個月的長假,在這漫長的時間裡,學生們對於在校學習的「動力定型」早已散落得零零碎碎,開學意味著孩子需要改變自己在這幾個月內形成的種種習慣,這對許多孩子來說都是無法快速適應的。所以,當孩子們無法調整好自己的狀態來迎接開學時,「假期症候群」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

父母要耐心勸解,規範孩子作息

當孩子對於開學產生抵抗情緒時,父母首先應該冷靜下來,保持平和的情緒跟孩子進行溝通。有些家長一發現孩子有厭學心理就認為孩子在偷懶,甚至因此暴跳如雷,對孩子進行責罵,似乎很難理解孩子出現負面情緒的原因。其實,經過「加長版」寒假和長期宅家生活,孩子們開學後要從原來的網課模式調整為常規課堂模式,再加上疫情防控的影響,他們還要面對校園環境發生的變化。因此,孩子出現「假期症候群」是可以理解的。此時父母若以責罵回應孩子,其實是在孩子的情緒上「火上澆油」,這並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在了解到孩子出現「假期症候群」的症狀時,父母應耐心地跟孩子進行溝通,找出孩子不願上學的根本原因;然後再對症下藥,引導孩子逐步克服這一心理。

其次,父母也應協助孩子調整作息時間,儘量做到與學校的時間同步。在假期,不少孩子的作息時間已經完全混亂,這種長時間的不規律作息本身就會使孩子的精神萎靡、食慾不佳、情緒波動大。只是當假期快要結束時,這一系列問題都被放大了。此時,父母應提前讓孩子進入到正常作息的狀態,給孩子定下生活作息表,督促孩子執行規律的作息時間。這樣,當正式開學時,孩子就不會因為無法適應學校的作息時間而精神不佳。

除此之外,孩子的飲食也十分重要。春節期間,許多家庭都是大魚大肉,即使春節過了,為了孩子的身體,各個家庭的餐桌上也是肉類繁多,不停歇地「吃吃吃」可能會導致神經性厭食。為此,家長可以適當減少餐桌上的肉類,多為孩子準備一些穀類食物和綠色蔬菜,清腸胃的同時還能讓營養更加均衡。

學生要放鬆心情,制訂計劃

學生們在面臨「假期症候群」帶來的負面情緒時,萬不可就此萎靡不振。要知道,「喪」情緒並不難改變什麼,假期始終會結束,該開始的學習還是會開始。此時,學生們更應該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聽聽喜歡的音樂、看看喜歡的電影、想想開學就能見到的好朋友們,努力使自己變得積極起來,以愉悅的心情迎接學校生活。

若是心情實在難以平靜,還可以選擇利用運動舒壓。在揮灑汗水的過程中分泌多巴胺,也可使心情變得輕鬆。適量的運動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可以使人能更好地適應在返校上課的運動量。

最後,一份合理的學習計劃是必不可少的。每天制定一個小目標,並給自己設定好完成目標後的小獎勵,既能規範自己又能鼓勵自己,何樂而不為呢。

老師布置學習任務應適量,多多鼓勵學生

開學以後,本是在家「當主播」的老師也要重返三尺講臺,面對面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了。面對有「假期症候群」的學生,老師又該如何做呢?

返校後,學生們將面臨學習壓力、競爭壓力,特別是畢業班的學生,升學的壓力較大。而且受疫情影響,學生們還將面臨返校後學校新的規章制度和新環境,這都對學生形成一定的壓力。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湖南省腦科醫院)兒少心理科主任馬靜建議,老師不要在開學之初就給學生施加太大的學習壓力,應給孩子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多嘗試著去鼓勵學生,給予學生一定的學習自信,引領學生發現學習的樂趣,從而消減學生的焦慮與壓力。其次,老師要促進學生間的互動,調動學生間的互幫互助,充分建立學生間的親密友好關係,讓學生能儘快適應新的環境,緩解學生內心的不安。

來源:新華號 廣州青年報

相關焦點

  • 學會這三招 跟「假期症候群」說再見
    休息了這麼長時間,你有沒有突然覺得自己有點食睡不安、疲憊倦怠、情緒不高,你有可能患上了「假期症候群」。什麼是"假期症候群"?別怕,記住這三招,讓你快速「滿血復活」第一招:調整作息時間 保證睡眠質量很多人在節假日期間,生物鐘完全被打亂。所以,假期結束後首先要及時調整作息時間,定好鬧鐘,早睡早起。睡前一個熱水澡、一杯熱牛奶都是助眠的好辦法。
  • 學會這三招,跟「假期症候群」說再見
    休息了這麼長時間,你有沒有突然覺得自己有點食睡不安、疲憊倦怠、情緒不高,你有可能患上了「假期症候群」。什麼是"假期症候群"?別怕,記住這三招,讓你快速「滿血復活」第一招:調整作息時間 保證睡眠質量很多人在節假日期間,生物鐘完全被打亂。
  • 學會這三招,跟「假期症候群」說再見!
    休息了這麼長時間,你有沒有突然覺得自己有點食睡不安、疲憊倦怠、情緒不高,你有可能患上了「假期症候群」。什麼是"假期症候群"?別怕,記住這三招,讓你快速「滿血復活」!所以,假期結束後首先要及時調整作息時間,定好鬧鐘,早睡早起。睡前一個熱水澡、一杯熱牛奶都是助眠的好辦法。另外,用熱水泡泡腳,睡前聽聽音樂也有助於睡眠。晚上提前2小時躺在床上,並且不要在床上玩手機。
  • 小心「假期症候群」!記住這三招,讓你快速「滿血復活」!
    休息了這麼長時間,你有沒有突然覺得自己有點食睡不安、疲憊倦怠、情緒不高,你有可能患上了「假期症候群」。什麼是"假期症候群"?指節假日之後出現的各種生理或心理表現,感覺提不起精神,上班和學習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噁心、神經衰弱等症狀。
  • 孩子厭學,教你一招搞定
    這是發生在我身上的一個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我的小外甥,他現在上小學四年級,由於父母忽視了小時候對孩子的啟蒙教育,導致孩子對學習的興趣低落,學習成績差,進而使他產生了一種厭學的心理。今年四月份,我姐把他孩子送來讓他跟我學習。由於一、二、三年級的基礎很差,導致他找不到學習的興趣,剛剛來到我家,我先觀察了他兩天的學習生活。
  • 拯救「假日症候群」,上班第一天,8招教你滿血復活
    你是不是也是這樣?5、眼睛不適,沉溺網絡症候群假期沉溺於網絡,節後只覺得頭重腳輕,眼睛發乾,澀痛不適,看東西發花,還成了雙影。7、恐懼上班經過連續幾天的吃喝玩樂,好多人到了上班第一天還有些不適應,一些上班一族還出現了焦慮、鬱悶、煩躁等情緒,甚至對上班懷有恐懼的心理。
  • 教你幾招幫寶寶擺脫"假期症候群"
    身體乏力、睏倦、焦躁不安或失眠……長假過後,這些「假期症候群」找到你了沒?其實,對於即將回歸幼兒園的寶寶來說,假期同樣顯示「餘額不足」……家長們也不要忽視了我們的寶寶們,他們也面臨假期的結束和幼兒園生活的開始,尤其是一些剛剛上了幾個月幼兒園、第一次放寒假的寶寶們,他們也會和成人一樣出現「假期症候群」。
  • WikiHow: 八招教你快速擺脫「節後症候群」
    每當一個長假後,一些人的情緒可能會很低落,甚至發現自己很難回到日常的節奏,無法正常工作……如何應對這種「節後症候群」?國外科普網站WiKiHow推薦了以下八個方法。做好情緒低落的準備長假過後,你是否總是感到情緒低落?如果在過去兩個以上的假期後都出現了長時間的情緒低落,那麼這次國慶長假結束後,也很可能會再次出現這樣的狀況。
  • 孩子厭學家長做好這三步,幫孩子成功擺脫厭學情緒,家長無需頭疼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生活中,孩子難免會出現,倦怠、厭學的情緒。這是孩子,一種自我調節的正常現象。但有時,孩子的厭學,卻是被逼無奈下所出現的一種反應狀態,是可以完全避免的。我就是不想學朋友越越就曾這樣講述過出過她的求學經歷。
  • 孩子小動作不斷……避免開學症候群 家長可試試這些招
    孩子小動作不斷……避免開學症候群 家長可試試這些招 2020-08-23 09:04:01 來源:大河網  |  作者:李志遠可是,你知道嗎?再有不到10天的時間,一天8至10節課密集轟炸的校園生活就要開啟了!那麼,在開學前,學生和家長需要注意些什麼?今天,考學君就和大家聊聊「開學症候群」。小動作不斷、課堂犯困多是患上了這種「病」開學在即,懶散一個假期的孩子們就要緊張起來了。不過,緊張歸緊張,不少孩子還沒有從假期的放鬆狀態緩過來。
  • 新生避免「節後症候群」 易出現厭學和分離焦慮
    原標題:新生避免「節後症候群」 易出現厭學和分離焦慮 特別是剛升入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在幼升小的適應期還沒有調整過來的情況下,經過中秋、國慶假期,開學時很多都會出現厭學的情況。老師和專家提醒,不僅是大人,孩子也有節後症候群。家長要合理地安排假期的娛樂、休息與學習時間,注意「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步讓孩子收心。
  • 得了「假期症候群」,能靠請假續命嗎?
    中秋+國慶的 8 天 Plus 版假期結束,各位童鞋都回來上班了嗎?根據英國《鏡報》在 2017 年的一篇文章稱,有 57% 的英國人在假期回家後,會產生沮喪感。而這種沮喪感短則幾天,長的可以持續幾個星期……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人們在假期後容易低落?
  • 假期症候群請走開
    藝趣優選提醒:寶貝們多半患上了假期症候群,接下來的日子可能還會有上學恐懼症、睡眠紊亂症、美味症候群、旅遊後遺症……它具體表現為:難以集中學習、情緒低落、昏昏欲睡、失眠抑鬱、胃口欠佳甚至心悸、肌肉酸痛等等。 假期症候群往往是寶貝們假期出遊過度勞累造成的。
  • 孩子厭學怎麼辦?5招教你搞定孩子厭學情緒—睿智燈塔教育
    孩子厭學怎麼辦?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厭學是家長最頭疼的事情。厭學的孩子常常都會有這種表現,不想上學,對學習沒有興趣;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總是東張西望;寫作業拖拉磨蹭,常常敷衍了事,考試成績不理想;甚至還會有逃學的念頭。睿智燈塔家庭教育指導老師說,當孩子產生厭學情緒後,他會把學習看成一種負擔。
  • 孩子厭學該如何教育:1個最快解決孩子厭學情緒辦法,務必轉發
    相信很多家長已經看過我前面寫的關於厭學好幾篇文章了,你肯定會很好奇孩子厭學該如何教育這個問題,我是採用了什麼解決辦法?具體過程中我又是怎麼運用的?最終開導孩子的效果如何?很多家長看了我的文章後直接聯繫我,詢問我能否跟他們家已經厭學的孩子電話或者語音聊天溝通,讓厭學的孩子心結能夠打開,我回答說:非常抱歉,我做不到。
  • 如何解決「假期綜合症」?
    春節回來,網際網路人,你老闆喊你回來上班啦!春節假期只有短暫的一周(個人認為很短,),剛回家沒兩天又要馬不停蹄的趕回公司上班,面對節後的工作,不少人都有些無力和不情願。在春節長假期間,絕大多數人的情緒應該是興奮的,當馬上要轉入正常的工作狀態時,難免會心情煩躁、精力難以集中;沒有堅強的意志,是難以克服的。現在我就來教你幾招,讓你滿血復活!如何去迎接新一年的工作呢?
  • 三招教你滿血復活
    然而好景不長,短時間在家吃飯睡覺玩手機還可以被接受,然而隨著開學通知的遲遲不下發,爸媽看我們的眼神逐漸發生了變化,語氣也悄悄有了變化,這時你心裡想著就是趕快開學,逃離爸媽快要吃人的眼神,最後眼看著快放暑假了,終於最後一絲希望破滅了。此時你已成為爸媽的「眼中釘肉中刺」,如果再不幫家裡幹點活,恐怕都沒有臉再吃家裡的大米了。
  • 炎炎夏日煩躁易怒 你或許是得了「情緒中暑」!
    圖片來源於網絡炎炎夏日,天氣悶熱,人的情緒容易受到高溫影響而變得浮躁。情緒不穩定、煩躁易怒、焦慮不安、總是發脾氣……如果這些症狀常困擾著你,那可得多加小心,你或許是中了「情緒中暑」的招!張女士察覺到這樣的狀態影響到了生活,應該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畢竟老是生氣煩躁對工作、家庭都不好,所以特地來諮詢醫生。」聽了張女士的述說,諸暨市人民醫院心理門診的陳國統副主任醫師認為,張女士是遇到了「情緒中暑」。「情緒中暑」,又叫夏季情感障礙綜合症,正常人中約有16%的人在夏季會發生情緒中暑,尤其當氣溫超過35℃、日照超過12小時、溼度高於80%時。
  • 孩子厭學不上課,原因不一定就是成績差,三招讓孩子告別厭學情緒
    文丨小哥(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最近小明的媽媽發現小明的厭學情緒非常嚴重,她和小明溝通了很多次也沒有解決問題,這讓小明的媽媽感到非常苦惱。小明媽媽發現了這個問題之後第一反應就是他的學習成績下降了,因為不能接受這個結果所以對學習產生了厭煩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