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現代文明誕生之路 ·通往戰爭的路上》
安光系 編譯
五
看起來千年不變的事物,開始出現了動搖。
從自由黨競選獲勝開始接管政府權力時,幾個身著傳統服裝的保守黨人也坐不住了。他們正試圖尋找一切可能的機會進行改革。
1909年,當時還是首相H·H·阿斯奎斯財政大巨的大衛·勞合·喬治( Lioyd George ), 打算點燃英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政治改革之火。實際上,他後來所推動的改革,深深影響了英國的政治格局,直至今天。
大衛·勞合·喬治
實際上,大衛·勞合·喬治也是英國歷史上人所眾知的最激進的領導人。他也曾發誓,要把英國帶入一個暫新的福利型社會。他要讓「悲慘和人類墮落』這樣的詞語遠離英國。就象是野狼進入了原始森林,對有錢人而言,大衛·勞合·喬治就是一批活脫脫的野狼。
這匹野狼要改變英國有錢人的生活現狀。
1909年,英國經濟開始蕭條,失業率開始上升。人們沒有退休金也沒有養老保險。多數英國人仍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維多利亞時代遺留下來的貧窮、疾病和飢餓仍在纏繞著這個國家。大衛·勞合·喬治希望削減國防預算,從而推動社會福利改革。
是先要國,還是先要家?英國人也面臨著艱難的選擇。
受當地媒體的渲染,由於擔心德國人入侵,大衛·勞合·喬治不得不調整出更多的費用給軍事演習。當時的社會環境上,大街小巷裡,人們愛國熱情高漲,到處都在議論著這個國家的最新武器和軍事演習。
英國與德國間的造艦競賽於兩國國內均獲得廣大的民意支持。在競賽期間,英國民眾提出了「我們要八艘而且我們不願意等!」('We want eight and we won't wait!』)的口號;其中「八艘」指的是英國民眾希望政府建造的無畏艦數量。在強大民意的支持下,兩國政府都不約而同地擴大了造艦的規模。
對大衛·勞合·喬治而言,這樣的愛國熱情,讓政府的財政面臨著巨額的財政支出。是改善這些國民的基本生存條件?還是來滿足他們的愛國熱情來準備戰爭?面對這樣的難題,他設計出了一個解決辦法:人民財政預算。
為了應對戰爭預算和人們的社會福利改革,大衛·勞合·喬治推行了物業稅。比如,增加土地交易稅,即在土地換手時,引入完整的土地估價和增值稅的20%稅。此外,還有一項稅收是引入個人所得稅意在對高收入者針收高稅額。
稅收改革在有錢人中引起極大震動。很多有錢人甚至是自由黨人,也加入了反對的陣營。一位名叫羅斯伯裡的勳爵,極為有錢,也當過自由黨的英國首相。他憤怒地宣稱「人民財政預算」 方案實際上是一種赤裸裸的搶劫,並稱它否定了「忠誠、家庭、財產、君主和帝國」,改變了整個社會稅收形態。
保守黨聯盟主義者反對派,其中許多是大地主,自1886年自由分裂以來,上議院絕大多數是上議院的。 此外,保守派認為,通過引進關稅來提高資金,這將有利於帝國內的英國工業和貿易,並同時為社會改革提供收入( 保護主義 ); 但這樣的思路也會帶來一些問題。因為這意味著進口食品的價格會更高。
除了財政大臣 大衛·勞合·喬治,當時還年輕的溫斯頓·邱吉爾 ( Winston Churchill) 也參與了主持。邱吉爾的傳記作家威廉·曼徹斯特 ( William Manchester )稱人民財政預算案是一個革命性的概念,因為這是英國歷史上第一個預算,意在將財富重新分配給英國人民。 自由政府與保守派 上議院之間的爭論是一個關鍵問題,導致了1910年的兩次大選 ,並頒布了「1911年議會法」 。
與此同時,英國的國防也在得到發展。
英國的國防政策要求皇家海軍的規模至少要與世界次二大海軍(即規模第二大與第三大的海軍)相加的規模相等。然而,由於戰爭的迫近導致國家財政與後勤補給的困難以及美、德兩國海軍的快速擴張,20世紀初的英國海軍始終無法達到這項目標。不過,當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4年爆發時,英國仍然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
英國設法於14個月內建造出了無畏號戰艦。當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英國皇家海軍擁有49艘戰艦,而同時期的德意志帝國海軍卻僅有29艘。雖然海軍競賽仍持續進行著,但以德國的財政狀況而言,要在戰爭爆發前追趕上英國海軍的規模幾乎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