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慢性代謝疾病,其發病率一直都是居高不下,根據國家衛健委的最新統計,我國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已經高達11.6%,患者人數超過了1.14億,無疑是危害我國國民健康的重要殺手之一。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想要減少血糖升高,給身體帶來的傷害,控制血糖尤為重要,自然一日三餐的飲食管理成為了控糖的重要環節,甚至有不少的糖友,採取不吃晚飯的方式來控糖,那麼這種方式真的正確嗎?
糖友不吃晚飯,很危險!
糖尿病患者晚上不吃飯來控制血糖的,這種行為其實是非常危險的,尤其是那些靠胰島素和促泌劑來控制血糖的患者,在使用藥物之後沒有定時吃晚飯,很容易會出現血糖偏低的現象。
不吃晚飯很容易會在睡覺前產生較強的飢餓感,如果選擇在睡前進餐,很可能會是第2天早上的空腹血糖急速飆升,一天可能都會處於高血糖的狀態,使血糖極其不穩定,給患者的健康帶來極大威脅。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原本血糖的代謝就出現了異常,如果長期空腹不進食,血糖得不到及時的補充,很容易會引發低血糖,甚至可能會出現頭暈出冷汗,眼前發黑的不良反應,嚴重時還可能會威脅人們的生命健康。
所以糖尿病不吃晚飯的這種控糖方式是不可取的,晚飯還是要吃,只要你掌握了吃晚餐的技巧,或許也能夠讓你血糖穩定,而且還能吃飽,不容易升糖。
晚餐怎麼樣吃,更有利於血糖穩定
葷素搭配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在飲食方面應該注重總量的控制,合理搭配營養,最好不要出現飲食單一的現象,可以選擇葷素搭配,更別忘了給身體補充蛋白質,這樣才有助於增加身體的新陳代謝,體內血糖的穩定。
少油少鹽
雖然說糖尿病患者可以吃晚餐,但是在吃飯的時候也要注意少油少鹽,儘量選擇用清蒸或者是水煮的方式來做菜,避免過多的油脂攝入,使得體內脂肪增加引發高血糖。
進餐調整順序,先喝一碗湯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進餐的順序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想要穩定體內的血糖,可以選擇先喝上一碗湯,再進食蔬菜類,在食用肉類,最後吃主食,這樣既有助於食物消化,同時還能增強飽腹感,避免血糖出現飆升。
兩餐時間別隔太久
我們都知道胃部是一個非常守時的習慣,同時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在吃飯的時候也要注意兩餐的時間,最好不要隔太長時間,一日三餐一定要規律,按時進行,如果兩餐之間時間間隔太久,也不利於血糖的控制。
進食量保證七分飽
糖尿病患者在吃每一餐的時候都應該注意,最好不要吃太飽,每頓飯保持在七八分飽即可,這樣既能夠吃飽同時還有助於血糖的穩定,同時還能減少肥胖現象的發生。
日常多喝水,嘗試調理血糖茶飲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日常生活中,除了注重飲食的調節之外,也要養成多喝水的習慣,這樣不僅能夠增加身體的新陳代謝,同時也能夠有助於血糖的穩定,而且在喝水的時候,也可以適當的加入一些調理血糖的花草茶,這樣空調效果會更好一些。
在扁鵲的《扁鵲內經》中記載,蒲公英、苦丁、大麥、羅漢果、甘草、茉莉花、薄荷、苦瓜、金銀花搭配起來煮水喝,能夠幫助清理血液當中的垃圾,起到活血降糖的作用。藥食同源的原理如下:
蒲公英:清火涼血、消炎消腫、清理血液垃圾
苦丁:清熱解毒、祛血毒、祛風溼
羅漢果:止咳化痰、殺菌消炎、活血潤肺
百合: 理脾健胃、利溼消積、寧心安神、促進血液循環
大麥:緩解便秘、提高免疫、預防中風
將上面這些食材搭配起來制茶的過程比較繁瑣,如果不知道如何製作,今天給大家帶來一款成品茶包。綜合了蒲公英、苦丁、羅漢果等食材,每一個都是獨立小包裝,取出一包用熱水衝泡即可飲用,非常適合血糖高的人。
如果你不想成為家人的負擔,不想自己在病痛中度過,點擊下方↓↓↓卡片獲取,健康值得你這點付出!
結語:若體內出現了血糖偏高的問題,大家在平時一定要多加注意,不要一拖再拖,要及時改掉不良的飲食習慣跟生活習慣,也要適當進行運動,多喝水,嘗試降糖茶,身體也會越來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