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教育為何成功?孩子「逆商」很重要,只有先輸得起才能贏得起

2020-07-30 七媽很忙

明明(化名)是學校籃球隊的一名隊員,從小就很有天賦,在學校也參加過很多比賽,成績也都挺好的。

但在最近這一次比賽當中,明明因為錯過了一次投籃的機會,在比賽場上有些沮喪,整場比賽都心不在焉的,最終他們這支隊伍比賽失敗了。

等到下場之後,媽媽看出來明明的心情有些不好,於是去詢問明明原因。明明有些不耐煩的說簡直丟死人了,以後再也不打籃球了。

芬蘭教育為何成功?孩子「逆商」很重要,只有先輸得起才能贏得起

由於這一場比賽的失利,明明受到了新球員,還有隊員之間的壓力,讓明明感覺有些挫敗感,使他對之後的比賽也失去了信心。

因為明明從小都沒有受到過什麼打擊,不會消化挫折帶來的壓力。

孩子經受不住失敗,是因為他從小就沒有受到過逆商的教育。巴爾扎克曾經說過:「挫折就是一塊石頭,對於弱者來說,它是一塊絆腳石,讓你卻步不前。女強者是一塊墊腳石,讓你站得更高。」

逆商

逆商就是指你在逆境當中面對挫折的處理方式,巴頓將軍說: 「衡量一個人的成功標誌,不是看透登到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彈力。」這就是逆商。

現如今是一個拼逆商的時代,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新聞學生因為一次考試成績沒有考好,受到了家長和老師的指責便選擇輕生,就是孩子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差,不能勇敢的面對挫折。

芬蘭教育為何成功?孩子「逆商」很重要,只有先輸得起才能贏得起

逆商高的人在面對挫折會勇敢的站起來,盡全力走出困境,而逆商低的人則會認為失敗是一生當中最大的恥辱,覺得自己註定是失敗者。

在芬蘭這個國家特別注重孩子的教育問題。從小就會給孩子們接受一種逆商的教育,就是教育孩子們承受壓力,面對打擊和失敗,讓孩子們在逆境當中也能夠勇敢前行。正是因為從小的這種教育模式才使芬蘭的教育事業如此的成功。

芬蘭教育成功的秘密

1.挫折教育

很多人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取得好的成績,在將來獲得一個高的學歷。但是在芬蘭從小的教育就是讓孩子們從體驗失敗開始。

老師在教孩子們滑冰的時,也許我們會想到先告訴孩子們標準的動作是什麼,但在芬蘭會先告訴他們失敗的動作是什麼樣的,孩子們會學習老師失敗的動作。、

芬蘭教育為何成功?孩子「逆商」很重要,只有先輸得起才能贏得起

在他們真正開始滑行的時候再次失敗,他們會當做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一樣。這樣的教育能夠讓孩子們明白真正的成功是需要自己去體會的。

很多孩子們在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會給孩子們發一張自我評價表,上面有很多方形的小框,每個框裡都寫著一個技能,比如說滑冰,幫助其他小朋友等。老師會告訴他們不要以為自己比其他人強,只有明白自己的短處,才能夠獲得成功。

2.製造失敗機會

在孩子們年齡稍大一些,學校會制定很多能力培養的作業,讓孩子們去完成。比如說,讓孩子們自己動手造一個小木船。

首先,他們需要自己畫好圖紙,之後拿電鑽之類的工具去製作。在這個過程中,家長會有些擔心孩子受傷,但是學校會告訴家長們沒什麼大不了的,受傷了包紮一下就可以了。

芬蘭教育為何成功?孩子「逆商」很重要,只有先輸得起才能贏得起

在這個過程當中,學校要求必須是孩子們自己動手完成的,在學校做不完就第二天繼續做,不能夠拿回家去尋求家長的幫助。有些任務並不是這個年紀的孩子所能夠完成的,學校的真實目的就是要讓他們感受到失敗。

3.設立「國際失敗日」

從2010年起,芬蘭的這個節日,這個節日並不僅是為了孩子的教育而設立,更是芬蘭人民的一種解壓日。政府會鼓勵人民將自己的短處發布到網絡上和大家一起分享。

甚至教人們怎樣去失敗,比如發一張自己最醜的照片,做一頓飯之後用火把他們全部燒焦,說一件自己所經歷過最尷尬的事情。人們將失敗看作是生活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自然不會去害怕面對失敗。

芬蘭教育為何成功?孩子「逆商」很重要,只有先輸得起才能贏得起

我國家長們更重視學習成績,孩子的主要壓力也都來自於學業的繁重,忽視了學習的真正價值是什麼。芬蘭的逆商教育也提醒著我們注意孩子能力的培養和心理的教育。

就像馬雲說的一樣:「逆商,也就是一個應對挫敗的能力,觸底反彈的能力,真正決定了一個人最後的高度。知道怎麼贏的人,最後不一定會贏,而扛得住失敗的人,才能笑到最後。」

怎樣培養孩子逆商

1.認清自我

很多父母從小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要求別人家孩子會的自己的孩子也必須會。給孩子營造出了一種必須贏的心理,孩子承擔了父母給的壓力,讓孩子變得害怕失敗。

芬蘭教育為何成功?孩子「逆商」很重要,只有先輸得起才能贏得起

父母需要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用一顆平常心孩子明白學習的價值是什麼。讓孩子學會失敗的意義在哪裡,直面失敗才能夠讓孩子更快的成長。

2.懂得堅持

我們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有時候會因為孩子缺少堅持的勇氣而選擇放棄,這對孩子也是一種失敗,這件事情會讓孩子們覺得自己比不上其他人。

芬蘭教育為何成功?孩子「逆商」很重要,只有先輸得起才能贏得起

父母可以激勵孩子,讓孩子明白如果選擇放棄,那麼結果一定是失敗的,但是堅持下去會得到不一樣的成果,至少自己曾經做過沒有什麼遺憾了。

3.收穫失敗帶來的財富

失敗不可怕,失敗和成功並不是相對的,只有經歷過失敗的人才能夠體會到成功的快樂。父母要允許孩子失敗,並且要讓他們承擔所帶來的責任。

芬蘭教育為何成功?孩子「逆商」很重要,只有先輸得起才能贏得起

當孩子受到了一些挫折,父母要去激勵孩子尋找原因到底是什麼,對於自己的短處要盡力彌補,規避在將來面對同樣的挫折。

就像雨果說的那樣:「人生是一次航行。航行中必然遇到從各個方面襲來的勁風,然而每一陣風都會加快你的航速。只要你穩住航舵,即使是暴風雨,也不會使你偏離航向。」

相關焦點

  • 芬蘭教育為何成功?重視孩子的「逆商」,輸得起的孩子才能贏得起
    芬蘭這個國家離我們似乎有些遙遠,有些人甚至在有生之年都沒有去過芬蘭,但是這並不影響我們對這個國家的了解。特別是芬蘭教育的成功,真的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它重視孩子的逆商,教會孩子珍惜失敗的寶貴。美國著名學者保羅·史託茲明教授提出:智商、情商固然重要,但人生成功的程度取決於"逆商"的高低。什麼是逆商?它是指人們對待逆境的態度和戰勝逆境的能力。浩浩是學校足球隊的一員,經常代表學校參加各項比賽,成績也都一直不錯。
  • 芬蘭教育為何成功?重視孩子的「逆商」,輸得起的娃才能贏得起
    芬蘭這個國家離我們似乎有些遙遠,有些人甚至在有生之年都沒有去過芬蘭,但是這並不影響我們對這個國家的了解。特別是芬蘭教育的成功,真的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它重視孩子的逆商,教會孩子珍惜失敗的寶貴。美國著名學者保羅·史託茲明教授提出:智商、情商固然重要,但人生成功的程度取決於&34;的高低。
  • 做好挫折教育,孩子成長更有利!逆商培養讓孩子贏得起也輸得起
    逆商低的常見表現愛發脾氣,遇到困難一蹶不振,容易自我傷害等。逆商低的原因父母的溺愛,捨不得讓孩子吃苦,對孩子一切事的大包大攬,教育方式不對,學習環境差等。父母不能對孩子事事包辦,應該放開手讓孩子學會生存和自立。即使跌倒了,也要勇敢爬起,懂得如何保護自己。02 培養忍耐力和自制力忍耐力強的孩子成功率大大高於不能忍耐的孩子,在心理學上,這個叫做延時效應。孩子遭遇困境,家長不要立刻伸手幫助,讓他先忍受挫折帶來的不快,並鼓勵他設法擺脫。
  • 逆商教育很重要
    一個人除了智商、情商,還有逆商也很重要,逆商不足,也很難適應社會、適應生存,很難成功。所謂逆商,就是正確認識失敗、嘲笑打擊、不被認同等等消極負面的狀況逆商不足的人很難適應社會。他們很容易被困難、挫折、失敗、嘲笑打擊或不被認同擊倒或打垮,有的甚至走向極端,造成無可挽回的痛苦和遺憾。逆商好的孩子,不怕失敗,不怕嘲笑打擊,不怕不被認同,他們更容易適應社會,更容易成功。逆商不好的孩子,很難接受失敗、不順、被嘲笑打擊、不被認同,更容易崩潰甚至走極端,走向失敗。
  • 孩子的逆商培養有多重要
    不少人開始討論起「挫折教育」。是什麼讓這些年輕的孩子們那麼輕易就放棄了生命?1近幾年在我們常說的智商(IQ)、情商(EQ)之外,多了一個逆商(AQ)。逆商,是美國職業培訓大師保羅·斯託茨提出的概念,它的英文全稱是Adversity Quotient ,簡稱AQ,指人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
  • 培養孩子的逆商到底有多重要?
    ····· 同樣是開學,為何有的孩子笑得像朵花,有的孩子卻選擇了結束生命就此凋零。為何差距那麼大? 逆商指的就是人們在面對逆境時候的反應方式,就是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逆商、情商以及智商這三樣別並稱為決定人生成功的三大商。 有專家曾斷言,100%的成功來自於20%的智商加上40%的情商加上40%的逆商,逆商對於一個人在一生中的重要性。
  • 現在流行的逆商教育,到底重不重要?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智商和情商一直被提及,甚至被許多爸爸媽媽奉為教育孩子的真理。父母總是認為:只要有高情商、高智商,孩子就能無憂無慮的快樂成長。但近幾年流行著一種逆商,很多父母都很疑惑,逆商是什麼,重不重要?
  • 芬蘭教育為何全球矚目?
    來源標題:芬蘭教育為何全球矚目?芬蘭教育發展水平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特別是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實施的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測試中, 芬蘭學生成績表現非常優秀,整體排名長期名列前茅。
  • 開學沒幾天,全國發生多起學生自殺事件!孩子的逆商到底有多重要
    同樣是開學,為何有的孩子笑得像朵花,有的孩子卻選擇了結束生命就此凋零。《中國兒童自殺報告》指出:中國兒童自殺居世界第一,每年約有10萬青少年死於自殺。每10分鐘就有2個孩子死於自殺,8個自殺未遂。(人民網)師生衝突、家庭衝突、學業壓力、抑鬱症、都是致孩子瞬間崩潰,自殺的典型誘因。
  • 原來這才是芬蘭教育成功的原因
    在2003年歐洲經合組織(OECD)組織的有「教育界的世界盃」之稱的PISA(國際學生評量)國際評比中,芬蘭連續兩年奪冠。是什麼原因促成了人口只有500萬的芬蘭,在教育方面創造了這些引人矚目的奇蹟呢?追根溯源,「國之根本,在於教育」。
  • 芬蘭教育的「無為而治」
    ;——芬蘭作家山穆利·帕洛南芬蘭教育信奉的是公平和平等,沒有誰是特別的,亦或是每一個人都是特別的,沒有人優秀或者糟糕。特殊群體的孩子也能被平等的接納,學校會讓特需的老師來幫助這些孩子更好地融入學校生活,將其引入正常的學習軌道。學生和學生之間是平等的,沒有好壞低劣之分,學生和老師之間也是平等的,沒有高低強弱之分。芬蘭的學校完全都是免費的,午餐直到高中都是由國家承擔的。芬蘭中小學沒有入學考試,他們可以平等地進入學校學習。在學校裡無論出生背景如何,他們都能得到相同的待遇。
  • 逆商決定了人生的高度,有多少家長忽視了孩子的逆商培養?
    導致孩子產生這種懼怕失敗的原因有很多,但對孩子來說比較重要的,就是家長會以怎樣的態度來看待孩子的失敗。如果孩子一失敗,家長就對孩子進行斥責,或是其他的消極行為,那麼孩子自然會懼怕失敗。換而言之,不是孩子本身的逆商低,而是家長將孩子的逆商培養低了。
  • 芬蘭教育為什麼成功?
    蘭,人口僅五百多萬,國土面積只有三十多萬平方公裡。其教育發展水平在短短幾十年躍居世界前列,芬蘭中學生在世界 OECD 組織的PISA 項目測試中表現優秀。芬蘭教育何以讓全球教育界如此關注呢?其成功給了我們什麼啟示呢?2016 年 9 月 12 日至 9 月 28 日,成都市教育局組織了 21 名本市「未來教育家」項目成員,對芬蘭基礎教育進行了實地考察。
  • 孩子的逆商到底有多重要?
    同樣是開學,為何有的孩子笑得像朵花,有的孩子卻選擇了結束生命就此凋零。為何差距那麼大???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能夠取得的成就,在智商和情商類似的情況下,「逆商」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具有較高逆商的人,往往擁有很高的控制感,出現困難時傾向於從自身找原因,不會延伸放大挫敗感,具有百折不撓的精神,用一句古話說,也就是鳳凰涅槃的神力。而較低的逆商,卻可以使天資聰慧的人一蹶不振、泯然眾人。
  • 孩子的逆商到底有多重要?
    ·····同樣是開學,為何有的孩子笑得像朵花,有的孩子卻選擇了結束生命?為何差距那麼大???這些孩子,都是受到外界帶來的壓力和挫折時,因承受不住,而後用極端的方式——死亡來回應愛TA們的家人,留下的是無盡的悲傷與眼淚。《中國兒童自殺報告》指出:每年約有10萬青少年死於自殺。
  • 為啥孩子不能吃苦?家庭教育應補上「逆商教育」這一課
    為啥孩子不能吃苦?家庭教育應補上「逆商教育」這一課為啥孩子不能吃苦?於此,我不禁想問,其它孩子能吃這樣的苦,為啥這名男孩吃不了?這恐怕要從孩子的家庭教育中尋找原因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除了要培養孩子的智商、情商、財商外,還有一種「商」對孩子的成長也很重要,這就是逆商。逆商是指面對逆境時的反應方式,即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具備了這一能力,孩子無論面對怎樣的困境,都能安之若素,甚至以苦為樂,朝著既定的目標奮勇前進。
  • 別只顧著孩子的智商,逆商教育更重要
    「他還是個孩子,你讓一讓他唄。」「小孩子不懂事,你別跟他計較。」你肯定聽過家長們的這句「萬能金句」,大部分人只能打碎牙齒和血吞,自己默默承受一切委屈。在某些家長眼中,孩子是天真無邪的,一切過錯都可以被原諒。
  • "我命由我不由天」,與孩子學習成績相比,培養孩子的逆商更重要
    這也給每個父母敲起了警鐘,在重視孩子學習成績的同時,逆商的培養也很重要,父母應該讓孩子學會積極面對生活中的遇到的各種困難,及時擺脫負面情緒,去迎接命運的各種挑戰。二. 孩子的逆商低是如何形成的?1.有的家長經過無數生活的磨練,無論是事業蒸蒸日上的成功人士,還是普通的草根階層,都不希望孩子將自己的路重新走過一遍,他們盡其所能給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質條件,溫室中的花朵經不起外面的風吹雨打,遇到一點打擊就會一蹶不振。3.
  • 逆商高的孩子往往更優秀,抓住五個關鍵點,讓娃的逆商贏在起跑線
    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明白,逆商對孩子發展的重要性了。逆商,其實就是孩子面對挫折的能力,如果一個孩子不具備一定的逆商,那麼將會很難成功。因為任何一條通向成功的道路,都是存在一些困難的,沒有逆商也就意味著孩子遇到困難就退縮,當然也是很難走向成功的。
  • 教育第一的芬蘭沒有考試?阻礙教育真的只有考試制度嗎?
    在教育界,這個評估預言學校教育的水準和層次。在PISA的測試中,芬蘭一直名列前茅,成為全球教育者矚目的焦點。更讓人們驚詫的是,芬蘭孩子的學習時間只有其他國家的70%~80%。不存在競爭的教育競爭,在某些程度來來講,的確能激發人們學習的動力,但這種外在推力如果過多,就會損耗內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