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個人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
可能對於2020年來說,很多人都把活著排在第一位。
可是開學之初,發生了這麼令人惋惜的事情。
學習不好可以補救
但是生命無法回頭
4月13日,江蘇無錫,一名12歲的女孩,在開學第一天竟跳樓自殺,搶救無效,不幸身亡。
4月13日,安徽合肥,一名15歲學生因學習問題與父母發生爭吵後,爬出陽臺揚言要跳樓。幸好被派出所營救。
4月12日,陝西商洛,一初三女生,從教學樓三樓跳下,搶救無效,不幸身亡。
4月7日,江蘇南通,一名15歲初二男孩從19樓墜落,搶救無效,不幸身亡。
3月24日,河北邯鄲,一名9歲學生,因未按時完成作業,曾被老師踢出「釘釘群」,從15樓跳下,搶救無效,不幸身亡。
3月3日,河北石家莊,一名12歲學生,因上網課不積極,被家長嚴厲訓斥了幾句後,一時想不開,從樓上跳下,搶救無效,不幸身亡。
·····
同樣是開學,為何有的孩子笑得像朵花,有的孩子卻選擇了結束生命就此凋零。為何差距那麼大?
孩子的輸不起
緣於家長輸不起
這些孩子,都是受到外界帶來的壓力很挫折時,因承受不住,而後用極端的方式——死亡,來回應愛TA們的家人,留下的是無盡的悲傷與眼淚。
《中國兒童自殺報告》指出:中國兒童自殺居世界第一,每年約有10萬青少年死於自殺。每分鐘就有2個孩子死於自殺,8個自殺未遂。(人民網)
師生衝突、家庭衝突、學業壓力、抑鬱症、都是致孩子瞬間崩潰,自殺的典型誘因。
基於今年疫情原因,孩子們經過漫長的居家網課學習方式,面對開學,難免有些不適,再加上學習壓力大,才導致這一次一次悲劇的發生。
而當這些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孩子,無法承受住外界的壓力時,就可能選擇自虐甚至自殺,而這種狀態就是逆商低的表現。
逆商低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稍微遇到點挫折就膽怯、不知所措、停滯不前,甚至會自暴自棄。
學習不好可以補,但是生命沒有辦法補;
成績不好可以教,但是一味的壓力和責怪只能帶來不好的結局。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唯有經歷過風雨的人,才能抗擊風雨。
現在很多的孩子缺少逆商:
一方面因為生活太平順,如果突然遭變故,也容易無法面對挫折;
另一方面缺乏釋放情緒的方式,容易在自己的世界裡走不出來;
其次,缺乏生命教育,不懂得自己的生活的意義,容易走上極端。
讓孩子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積極的心態,是孩子一生受用的基石。
很多人可能第一次聽到逆商這個詞語,逆商到底是什麼呢?
逆商(Adversity Quotient,簡稱AQ)全稱逆境商數,一般被譯為挫折商或逆境商。它是指人們面對逆境時的反應方式,即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
逆商指的就是人們在面對逆境時候的反應方式,就是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逆商、情商以及智商這三樣別並稱為決定人生成功的三大商。
有專家曾斷言,100%的成功來自於20%的智商加上40%的情商加上40%的逆商,逆商對於一個人在一生中的重要性。高逆商是一個人未來獲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先決條件,因為逆商是衡量一個人的超越人生挫折的能力。
逆商缺失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會比較差,一旦遇到了不如意的事情或者人,就會開始變得不知所措或者開始任性胡鬧。面對挫折就會表現出膽怯懦弱,停滯不前甚至還會自暴自棄。
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的逆商的缺失呢?
法國盧梭就曾說過:「你知道用什麼辦法,一定就會讓你的孩子的成為不幸的人嗎?這個辦法就是對他百依百順。」
父母對孩子過度的保護和溺愛
在很多的時候父母會擔心自己孩子處理不好事情,乾脆就直接自己動手幫孩子。這樣孩子就沒有任何實際參與的經驗,無法可以了解成功過程是會充滿困難。
那麼這個就可能讓孩子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就會和容易想要放棄或者發脾氣,或者過度的依賴成人的幫助。
家長的過度的溺愛,就會導致他們長期依賴別人來幫助解決問題,自己就會懶到去思考,同時也會缺乏克服困難的意志力。
當事情發生不可控的狀態發生在孩子的面前,孩子就會不知所措、情緒得到失控,開始沒有理智思考和解決問題,甚至還會做出過激的行為。
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下來的孩子,要不就會成為一個平凡依賴別人,自己無法生存的廢物,要不就會被慣成以無法無天的的「大魔王」。
古人早有「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愛之,其實仇之」的說法,這樣的道理就是在警示後人對孩子這樣的溺愛的後果。我們應該該給孩子的是真正的愛,應該是有邊界的自由與有節制的管教。
過分的呵責孩子與家長不合時宜、不正確的「讚美」
在很多個家庭,家長會對自己的孩子有著很大的壓力,渴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為「人上人」,比如在孩子學習上,家長對自己的孩子有很多的規則,家長對孩子的期望越高,孩子的心理壓力就會越來越大。
過分的苛責
每個孩子從出生下來就有一個潛意識,這個潛意識就是孩子認為自己做的不夠好,會從心底生出一種想要想要自己做的更好的內驅力,慢慢的就是這種與生俱來的自卑感在推動孩子的成長與發展。
孩子為了可以得到老師、家長和其他人的認可與讚許,就會在內心生長出一個內在的驅動力。
作為家長我們需要了解到孩子的心理成長規律,也不要去忽略孩子的敏感與脆弱。
不要對孩子的期望給的太高,當家長給孩子設定了過高的目標的時候,就是相當於在告訴他們,只許成功不可失敗。這樣的一個命令會讓孩子感到害怕也會讓孩子產生恐懼,這樣的恐懼會讓孩子害怕犯錯,因為這樣做會讓家長失望。
不合適的讚美
一味地讚美、沒有理智的讚美、不正確不合時宜的讚美,都會讓孩子的逆境力變低,不敢努力的孩子也會越來越多。讚美是會帶來一定的效果,讚美孩子的努力,會比讚美孩子的才華更容易激發孩子的成長思維。
當孩子被稱讚「聰明」的時候,他就會為了達到別人的期待,刻意的選擇一些容易完成的任務,相比較對於讚美孩子的「努力」,孩子就會想到更加的努力,開始選擇有挑戰的,難度較高的任務。在孩子整個成長過程中,讚美與表揚是不可缺少的,但是讚美也是要有辦法的。
允許孩子輸,孩子更容易贏
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口號是「影響一代人」。當時有記者問:「體育怎麼影響一個人?」
倫敦奧組會的回答是:「體育教會孩子如何去贏,同時,也教會孩子們如何體面且有尊嚴地去輸。」
節目《脫口秀大會》中,呼蘭講述了兒時練習桌球的經歷。
他說他從小是桌球運動員,學的全都是輸。
呼蘭用了兩年的時間學會了輸球不摔拍子,又用了兩年時間,學會了輸球不找藉口,再用了兩年時間,學會了輸球不哭。
他說,這全都是爸爸的功勞,爸爸允許他輸,卻不允許他為輸找藉口。在爸爸的督促下,呼蘭學會了努力贏,也學會了優雅面對輸。
有時候,我們無法控制輸贏,但我們卻可以控制面對輸贏的態度。從某種角度來看,坦然面對輸,就是一種成功。
正如白巖松所說:「每個人都想贏,但不怕輸才是真正的關鍵。只有你不怕輸的時候,你才能贏。」
家長怎樣培養孩子的逆商?
1-3歲階段的孩子適當地進行鼓勵
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家長適當地給予鼓勵更加有助於增加孩子面對困難的決心和耐心。
比如說在學步期時,孩子不小心摔倒了,家長在一旁的鼓勵會使孩子更加有學習走路的熱情。
適當的鼓勵比馬上把孩子扶起來更加有助於逆商的培養。
3-6歲的孩子可以通過遊戲的方式進行
這個階段的孩子獨立意識表現得更加明顯,單純的說教並不能夠得到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
這時候家長可以通過遊戲的方式進行引導。比如說情境模擬的方式,當孩子受到負面情緒困擾無法緩解的時候,家長可以通過情境模擬引導孩子說出內心真實的情感狀態。
幫助孩子正確的認識困難與失敗
很多時候困難並不等同於失敗,當孩子遭遇困難時,勇敢地去解決問題就很有可能會換來成功。當孩子把困難和失敗畫等號的時候就很容易產生畏難情緒,過早地放棄使得孩子無法做到突破自我。
尊重孩子的情緒狀態
當孩子遇到挫折時,在父母眼裡可能不值一提。父母應當換位思考,從孩子的角度去感受,理解孩子的情緒表達是家長對孩子的一種心理支持。當父母諷刺孩子的承受能力差的時候,很容易給孩子帶來的消極印象。
給予孩子接受環境刺激的機會
父母的庇護是對孩子的一種關愛,但是過多的庇護就很容易成為孩子成長的阻礙。給予孩子更多接觸新環境的機會,孩子更加能夠以平常心應對外界的環境刺激。適當地給予孩子獨自應對挫折的機會,能夠使孩子更好地獲得成長。
在孩子的逆商培養過程中,對孩子抗挫折能力的培養以及處理問題的獨立性都非常的重要。這就需要家長適當的放手,減少對孩子的過多幹預,相對寬鬆的成長環境更加有助於孩子的逆商教育。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挫折時有發生,可能不經意間的摔倒或許考試成績不理想。家長保持對孩子的同理心,對孩子的情緒表示理解和接納,這不僅有助於孩子的安全感的建立也有助於孩子逆商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