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創事記
歡迎關注「創事記」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燃財經(ID:rancaijing)原創
文/唐亞華 編輯/魏佳
來源:燃財經(ID:rancaijing)
「套路貸」到底有多可怕?
借1500元兩個月後要還50萬,借1萬元三個月後變成60萬,陷「套路貸」網紅「花姐」被逼跳樓自殺……
近日,央視推出公安系統打擊套路貸的專題報導,再次引發大眾對於套路貸的關注。燃財經採訪多名網貸用戶發現,借幾千元在短短數月變成欠款幾十萬是常事。而很多人直到走投無路還不知道這就是所謂的「套路貸」。
套路貸手段兇殘,浙江溫嶺警方此前破獲的「套路貸」單體公司,一年中向9萬人累計放貸2.9億元,至少6人在越滾越大的債務和「軟暴力」催收下自殺身亡。黑龍江七臺河警方曾通報,很多小貸App都來自一個名叫「阿爾法象」的系統開發商,最高時該平臺同時有855個小貸App上線運營,小貸公司只要租他們的系統,就可以量身定製「套路貸」App,並提供催收等一條龍服務。
即使公安部門強力打擊套路貸,但燃財經發現,還是有眾多放貸平臺通過QQ群、貼吧等各種形式活躍,甚至衍生出一批已經上了徵信黑名單,長期「擼口子」的羊毛黨。
多位業內人士提示,用戶最初借套路貸時,往往是受到平臺「無利息、無抵押、放款快」廣告的誘惑,隨後越陷越深,這和用戶的貪婪心態也有關係,所以廣大用戶首先要樹立理性的消費觀,借貸時選擇有牌照的正規公司,同時仔細核對合同內容,拒絕「陰陽合同」和高於36%利率的任何形式的服務費,一旦被套,應及時報警挽回損失。
01
借款1萬元,三個月內多次借貸滾到60萬
近日,餘力向燃財經講述了自己借款1萬元,在三個月內多次借貸後利滾利漲到60萬元的經歷。
最初,他在一些借貸平臺順利完成過幾筆借貸,經常能收到一些平臺的簡訊或電話,稱「無審核、低利率、下款快」。
今年3月,他終於動心了,在某平臺上借了1萬元,扣除各項費用以後,到手僅7000元,7天還清,逾期1周每1000元加300元展期費。按此推算,如果他1個月不還,僅展期費就有12000元,一共要還22000元。也就是說,月利率為120%,年化利率是1440%。
他高估了自己的還款能力,還款時間到了,他不得不再去別的平臺上借新款還舊債。在高利率之下,一周後的欠款變成了13000元,要想還上這個錢需要再借20000元,到手14000元。再往下,還上20000元的窟窿需要再借30000元,才能到手21000元,以此類推……
「前期金額不大,感覺自己能還上,臨時周轉一下就好,後來就走到了一個被迫推著往前走的局面。錢還不上,他們各種威脅,我不想讓家人朋友知道,只能繼續借新的還舊的。人被逼得走投無路,顧不上看利率高低和附加條件,就想把能借的都借了還上去。」餘力說。
在這個過程中,餘力感覺自己在不斷被「套路」。
有一次臨近還款時,客服詢問他有沒有還款壓力,有的話可以加微信諮詢解決。解決辦法是幫他推薦另外一名放貸人,還清了上家,更大額度的新債務又堆在了他頭上。
還有一次,餘力已經把某平臺上的錢按時還了,但對方不給他消除借貸平臺上的借條,又收了他3000元逾期費。也經常有聯繫人故意失聯,造成他逾期,再逼著他還款。
三個多月的時間,他陸續借了30多個平臺的錢。第一筆借款的1萬元,經過多次借貸到六七月時已經累計到60多萬元,光利息每周就要還18萬。因為各個平臺的借款日期不同,餘力天天都在還款。實在還不上了,對方就開始催收,餘力每天提心弔膽,就怕有人打電話,去哪裡手機都調成靜音,吃不下也睡不著。
終於,催債人還是開始恐嚇他家人和朋友了。「丈母娘和丈人讓我媳婦跟我離婚,家人朋友一邊責怪一邊幫我湊錢,最終把錢都還上了。這輩子哪怕去睡大街,也不能再碰這個玩意了。」餘力算了算,他借到手裡的錢大約有15萬元,另外有近百萬都是利滾利出來的利息,被放貸者「吃」走了。
套路如出一轍,悲劇一直在繼續。
2018年9月,張女士急需用錢,她在網上聯繫到一名叫小王的人,稱可以快速放款,而且免擔保、利息低,當日審核成功第二天就能收到錢。不好意思向親戚朋友張口的張女士聽信了小王的介紹,踏上了網貸之路。
張女士提供了手機通訊錄、身份證、戶口本以及支付寶信用分等個人信息後,首次借款7000元,到手4900元,扣除的2100元為利息,借款7天。第二次,她借款10000元,到手7000元;一直到2019年五六月,張女士總計借款35000元,到手24500元,利息高達10500元。張女士終於發現自己已經還不上錢了。
圖 / 視覺中國
隨後,放貸人開始向她推薦其他公司,金多多、億多多、叮噹口袋……張女士的信息被推給了100多家放貸公司,張女士以貸養貸,不停地填窟窿,終於在今年7月徹底崩潰。放貸人開始通過電話、簡訊、微信等各種方式,辱罵、恐嚇張女士和她的親屬、同事。最終,張女士選擇了報案,截至報案前,她一共還了26萬元。
張巖則是因為一臺分期付費的手機走入了「套路貸」的坑。他告訴燃財經,最初,他在一名手機店店員的推薦下,貸款購買了一部2600元的手機,分了12期,每個月還400元。接著,他又借了6000元,每個月還700多元,分12期還清。
這兩筆錢還能按時還,於是張巖又分兩次各借了1萬元。但這已經超出他的承受範圍,由於這兩筆款同時在還,中間曾有過兩三次逾期。在第一筆款還到八九期的時候,系統顯示他還有4000元-5000元的缺口。
要還的款變多了,張巖打客服溝通,對方表示是系統核算,增加了滯納金。他只能又去辦了兩張信用卡,透支了去還錢,最後實在沒辦法周轉了,有一筆款項逾期接近一個月。
對方開始打電話催收,態度也比較惡劣,後來就給他發信息說本金加違約金、滯納金要還3萬多,張巖覺得太離譜就沒管。到逾期三個月多的時候,對方通知張巖稱需要還款數變成了14萬。
也就是說,張巖借了2萬元,還了大約1.5萬元,剩下的錢逾期三個月變成了14萬。
02
「套路貸」的套路有多深?
所謂「套路貸」,指的是犯罪團夥利用借款人短期內無法獲得資金的急切心理,以借貸為幌子,通過設置隱形條款、還款障礙、平帳等途徑使小額借款演變為巨額債務。
根據此前公安部的通報,套路貸團夥表面上與借款人籤訂的是年利率24%的借條合同,而實際還款中往往是按照超過2000%收取利息。
那麼,「套路貸」是怎麼把普通人拉下深淵的呢?
借貸寶「獵豹行動」團隊負責人於先生向燃財經總結了套路貸的幾個典型套路:
通常,非法機構或個人會在微信群、貼吧、QQ群等各大流量平臺打出「誘人」廣告,貸款方會以「低利息、無抵押」的名義招攬生意。隨後以 「保證金」、「行業規矩」等名目誘使或迫使債務人籤訂「陰陽合同」,產生虛高債權額,甚至有的包括房產抵押借款、房產買賣委託書等。
他提到,有些人明面上簽訂最高年化24%的合同,私底下又籤了一個合同,通過微信、支付寶、線下見面等方式放款,放款的時候以服務費、砍頭息等為由進行扣除,可能3000元的借款到手就剩2000元了。
然後,債權人會故意製造違約或肆意認定違約。假設他們約定好的還款日期是一個月,但在實際案例中,有人當天中午跟債務人提出中午12點之前必須還錢,財務下午就不上班了,不給就算違約。 還有人會通過還款日故意不接電話、系統故障等原因使借款人無法準時按期還款。
第三步,就是惡意壘高借款金額。違約之後,債權人會強行要求債務人支付高額違約金,可能高達30%。如果還不上錢,債權人會主動安排關聯的人員幫債務人「償還」借款,表面上是幫債權人平帳,實則是與債務人籤訂金額更大的虛高借貸協議。通過這種「轉帳平帳」,債務就轉到下一個人手裡,一個擊鼓傳花的遊戲就此開始。
最後,債權人開始軟硬皆施瘋狂索債。他們一方面不斷介紹新的「下家」來「接盤」,一方面以暴力或軟暴力形式催收,對當事人和親屬朋友進行電話轟炸、辱罵、謾罵、恐嚇,甚至PS照片,指其賣淫或感染愛滋病、性病等,分發到其親友的手機上。
圖 / 視覺中國
為了讓每一位借款的人都能中招,放貸的人甚至會研究客戶的喜好和性格,有針對性的去「套路」。
於先生介紹,一名犯罪嫌疑人向警方交代,他雖有經驗,手上也有客戶資源,但也擔心套路失敗「虧本」,於是專程去境外學習審核客戶信息資料,通過分析受害人網購記錄、網絡消費信用額度等個人數據,評估放貸「風險」和可套路的「潛力」。
隨後,他會根據受害人性格、心理等特點,有針對性的設計個性化「套路」方案:針對心理素質較好的客戶,側重前期吃砍頭息、展期費等「整息」;對於憨厚老實的客戶,除「整息」外,更側重後期「軟暴力」詐取。
03
「擼口子」續命
其實,近兩年公安機關對於「套路貸」的打擊一直都沒有停止。
2019年4月,最高法等四部委發布關於辦理「套路貸」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界定了「套路貸」與民間借貸的區別,明確提出「套路貸」刑事案件管轄相關規定,有關部門將持續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準確甄別和依法嚴厲懲處「套路貸」違法犯罪分子。
即使嚴厲打擊,換著馬甲放貸的平臺仍然不在少數。與此同時,還衍生出一個龐大的「反套路」群體,在圈內稱「擼口子」。這群人以借錢為職業,賴債是常態,在一切能借到錢的地方瘋狂套現。
據燃財經了解,「擼口子」的鏈條涉及到搭建網站、成立網貸中介、教人如何「擼口子」等。放出「口子」的既有小貸公司的員工,也有賺取服務費的中介。
在燃財經加入的一個名為「金融學習口子」的QQ群裡,每天不間斷有人發出放貸消息,言語極具煽動性且滿是「黑話」。
「雙黑今日新出,一審多放,不看芝麻、無視雙黑、無前期,無套路,秒過秒到,群裡下款十幾個老哥了,高炮口子,下款就是發工資。」一位群成員稱。其大意是,這個平臺審核門檻低,申請人即便上了徵信黑名單也能通過,且能立即到帳。
圖 / QQ群裡發出的「擼口子」信息
兩天時間,群裡出現的可借貸連結多達幾十個,包括多來貸、好享金、小花花、星河娛樂、易貸、安心貸、財源寶、西瓜小包、小點金庫、誠意錢包、曹操錢包、借錢花、熱乾麵、貸米金卡、諸葛分期、快易有錢、小點金庫、吉祥如意等。
圖 / QQ群裡發出的可借貸連結頁面極為相似
除了產品名稱不同,這些連結的頁面極其相似,輸入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即可申請貸款,有的連結隔一段時間就會顯示頁面加載失敗。
QQ群中,還有一些是貸款中介,甚至表示未成年借款、黑戶貸款都可以接。
一名中介聲稱:「通宵操作,不管你多黑,人人5500,實際到帳5390,通過後,我收費350,自備38元大數據評測費。」
燃財經聯繫對方後,對方先問了資質,即有沒有上徵信黑名單,也就是所謂的「黑戶」。對方提到,目前其它的借款方式都關閉了,手上只有5500元的這一種,而且隨時會關閉,並催促燃財經手持身份證拍照,將銀行卡、綁定的手機號、朋友手機號發給他,20分鐘後即可提現。當燃財經問到放貸的是什麼平臺時,對方表示「現在不能告訴你,黑戶能搞到錢很困難」。
互金行業從業者海寧告訴燃財經,不少借貸公司有放出量和用戶增長要求,放貸部門和貸後部門是分開的,放貸部門如果達不到要求的量,也會默認一些擼口子的人來貸款,借貸連結的頁面相似是因為一個公司有幾百個甚至幾千個馬甲。而還不上的債務就歸債後部門管,所以借貸公司內部也有不調和的地方。另一種是有人偽造資質成立中介公司或個人做中介,尋找「口子」,收取服務費。
至於擼口子的人,大部分是長期老賴,欠了很多平臺的錢,屬於破罐子破摔,換電話號碼,提供朋友的或者錯誤的電話號碼,來騙取貸款。一旦平臺放款,對他們來說就是「賺了」。
對於小貸公司來說,「通常是開始借出很少的錢,還款狀況良好再提高額度,放幾期之後即使遇到賴帳,從你身上賺到的錢也能覆蓋本金了。況且這類公司利率極高,還會有大量違法收入,有一些壞帳也在承受範圍之內,有60%的人還款他們就不虧本。」海寧提到。
04
識別套路,及時止損
「套路貸」一入坑就環環相扣,不少用戶被「套牢」,被逼到財產散盡、家破人亡。頻發且危害性極大、借款本金和利息都不受法律保護的「套路貸」為何屢禁不止?
多位行業內人士表示,利益的驅使下,即便一些套路貸被查,還會有其他人頂風作案,另起爐灶。另外,放貸人常常團夥化作戰、套路成熟,相互配合平帳,普通人很難識別。另一方面,借款人出於不理性消費或被逼無奈,缺乏防範和自我保護意識,不詳細核查合同內容,甚至在套路之下幫助貸款方製造不利於自己的證據,很難申辯。
用戶如何避免被「套路」呢?
於先生認為,首先要有理性的消費觀,其次一定要選擇正規的平臺,要看放貸機構是否持有合法證照,可以通過工商局查閱機構經營範圍是否有借貸業務,正常的金融機構和借貸機構往往需要資質審核進行風控,而套路貸會以「無抵押、迅速放款」為條件吸引人。
圖 / 視覺中國
另外,約定利息的時候要了解哪些點是詐騙的行為,注意各種名目的收費,如果貸款機構通過管理費、中介費、手續費等規避36%的法律紅線就有詐騙之嫌。最後,如果發現被「套路貸」了,要及時聯繫公司、報警、挽回損失。根據最高法院相關規定,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的,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
寧人律師事務所金融與科技委員會副主任馬軍對燃財經表示,套路貸與平等主體之間基於意思自治而形成的民事借貸關係存在本質區別,民間借貸的出借人是為了到期按照協議約定的內容收回本金並獲取利息,不具有非法佔有他人財物的目的,也不會在籤訂、履行借貸協議過程中實施虛增借貸金額、製造虛假給付痕跡、惡意製造違約、肆意認定違約、毀匿還款證據等行為。
他還提到,司法實踐中,應當注意非法討債引發的案件與「套路貸」案件的區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具有非法佔有目的,也未使用「套路」與借款人形成虛假債權債務,不應視為「套路貸」。因使用暴力、威脅以及其他手段強行索債構成犯罪的,應當根據具體案件事實定罪處罰。
「實施套路貸過程中,未採用明顯的暴力或者威脅手段,其行為特徵從整體上表現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通過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被害人財物的,一般以詐騙罪定罪處罰;對於在實施「套路貸」過程中多種手段並用,構成詐騙、敲詐勒索、非法拘禁、虛假訴訟、尋釁滋事、強迫交易、搶劫、綁架等多種犯罪。」馬軍指出。
借錢一時爽,親人兩行淚。燃財經在此提醒,珍愛生命,遠離「套路貸」。
*題圖來源於視覺中國,應採訪者要求,文中餘力、張巖、海寧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