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租貸"借回租手機"套路"學生:借2千元"滾"到1萬

2021-01-20 網易新聞

「回租貸」平臺方給出各類手機評估價

「回租貸」受害人講述借款經歷

眼下,「校園貸」的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部分網絡借貸平臺「換穿馬甲」,將小額現金貸款業務偽裝成「回租貸」,名為租賃,實為借貸,通過讀取通訊錄等方式控制和威脅借款人。北京青年報記者探訪得知,目前,這一新型借款方式瞄準在校大學生,甚至讓部分學生陷入「套路貸」的圈套。近日,教育部發文提醒廣大學子,提高對不良「校園貸」業務及其變種形式的甄別和抵制能力,保護好個人信息和隱私。

講述

借2000元「滾」到1萬元

劉羽(化名)是一名大四學生,去年年底陷入了「回租貸」的圈套。「其實我家境還不錯,平時父母給的生活費和零用錢也挺多的,去年年底,看到身邊的朋友都換了新手機,我也想換一部,但那段時間花銷有點大,手頭緊,我就先跟同學借錢買了手機,想等到年後攢夠了錢再還他。」

剛買完手機不到一周,劉羽的同學突然告訴她「出了點事情」,要劉羽提前還錢。劉羽手頭沒有現錢,同學便向她推薦了一款「回租貸」的App。「他告訴我,同意把手機『抵押』出去就能換一筆錢,而且可以以『回租』的方式繼續使用手機,只不過每周要付一些『租金』。」

劉羽覺得這樣做「很划算」而且「沒有風險」。「我的手機是iPhone X,管理員評估之後,告訴我能拿到2000元的借款。」之後,她按照「回租貸」平臺的指引,一步步填寫個人信息。讓劉羽不解的是,除了填寫個人信息,平臺管理員要求:將她的蘋果ID和密碼告知他們,之後,對方修改了她的蘋果ID密碼,並要求她登錄平臺客服的ID。此外,對方還要求調取劉羽3-6個月的通話記錄。「我當時也不明白他們要幹什麼,可能怕我賴帳吧」。

劉羽說,儘管是借款,但和普通小額現金貸款不同的是,她和平臺之間,籤的是租賃合同。2000元借款金額,實際上劉羽只拿到1600元。扣除的400元,被平臺方以「租賃費」的名義收取了。

一次「回租」的周期為7天。一周後,劉羽沒能籌到2000元,眼看著就要逾期,平臺方的客服人員打來電話說,只要繳納續期費,就可以繼續使用這1600元。就這樣,在不斷續期、從其他平臺借款填「窟窿」、再花錢續期的惡性循環中,短短3個月,當初的2000元借款已經「滾」到了1萬元。

影響

有欠款學生淪為「回租貸」代理

「他們先是改了密碼,鎖住了我的蘋果手機。接著,按照我給他們的通話記錄,一遍遍騷擾我的家人、朋友,發一些很難聽的話。最後甚至根據我填寫的家庭地址,上我家堵門威脅。」一開始劉羽怕被家人責怪,打算瞞著父母,隨著電話轟炸和堵門,劉羽只好跟父母交代實情,最後,父母幫她還上了所有的貸款。

和劉羽有類似遭遇的人不在少數。不過,一旦在「回租貸」平臺上借款不還,很可能遭遇一系列「套路」。來自四川的大學生李芳(化名)在「回租貸」平臺上借了錢,「還不上了,平臺的客服主動給我打電話,告訴我可以續期,我說暫時沒有錢,他就推薦了另一家對信用要求不高的平臺讓我去借款,但手續費更高。」

在第二家平臺借款後逾期,平臺方會推薦下一個平臺供申請人去借款,服務費、手續費會一家比一家高。最終,李芳打零工和省下的生活費怎麼也填不滿這些「窟窿」。而她實際上還的錢,早已遠遠多於從各個借款平臺借來的錢。

深陷「套路貸」之後,有借款平臺向李芳拋出「橄欖枝」,「他說我可以做代理,每推薦一個人可以提成,而之前借的錢,可以少還一部分『服務費』,說白了就是減少一部分『利息』。我身邊有不少人就成了代理。」

成為代理,每拉來一個申請人,會獲得申請人被扣的服務費的30%-50%,李芳表示,比起社會上的申請者,這些「套路貸」平臺更喜歡大學生用戶。「可能他們相對沒有什麼經驗,而且提供的信息很準確,迫於壓力,他們不得不還錢。逾期之後,有的貸款公司還會直接派人去學校抓人,恐嚇、毆打,什麼都幹。」

探訪

「回租貸」鑽法律「空子」

所謂「回租貸」,即申請人以「抵押」手機的形式借款,但實際上手機仍在申請人手中。平臺評估手機後,給出申請人可以借款的額度和需要支付的服務費,但雙方籤署的並非借款合同,而是租賃合同。借款後,申請人還款以支付租賃費「回租」手機的名義,付出高額費用。這樣做,一方面避免了借款合同中年利率的限制,另一方面,通過要求申請人改換ID帳號和密碼、讀取通訊錄等做法,掌控了申請人的隱私信息。

北青報記者檢索社交平臺上的信息,發現提供這種「回租手機」的貸款、「手機分期現金貸」的商家不在少數。隨機添加後,對方先詢問:現在用的手機是什麼品牌、型號,實名制多久,是否同意綁定iCloud(蘋果公司提供的雲端服務)等。根據手機型號,對方發來可以借款的額度,從2000元到4000元不等。緊接著,對方又發來10多款可以做「回租手機」的貸款App。

記者體驗發現,這些App上可以借款的範圍從700元至3000元不等,日利率為0.067%,借款周期為7日。不少人疑問:這算不算高利貸?自2015年9月1日起最高法《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施行後,判斷是否為高利貸,以年利率是否超過36%為標準,超過即為高利貸。但按照App上提供的日利率,其年利率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實際上,平臺私底下收取的高額費用,都是以「租賃費」「手續費」「服務費」等名義收取的,鑽了法規的「空子」。

提醒

教育部提醒謹防「回租貸」陷阱

對此,近日,教育部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發文稱,近年來,隨著金融監管等多部門重拳出擊,不良「校園貸」問題得到有效遏制。但為逃避制度監管,部分網絡借貸平臺「換穿馬甲」,將「現金貸」業務變身為「回租貸」,名為租賃,實為借貸,並將對象瞄準在校大學生,嚴重威脅到學生權益,形成校園安全隱患。

平臺要求學生提供手機帳戶信息,以便於遠程掌握手機儲存信息。平臺通過類似此種模式變相向大學生發放高利息「現金貸」,最終可能會使學生陷入「套路貸」「高利貸」陷阱。目前,已有學生因此上當受騙。

為此,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提醒廣大學生:一要高度警惕。提高自己對不良「校園貸」業務及其變種形式的甄別和抵制能力。二要理性消費。三要知法用法。保護好個人信息和隱私,注意留存相關憑據。當合法權益遭受損害時,第一時間與同學、老師和家長商量,要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本文來源:北青網-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 程鋼_NN7377

相關焦點

  • 借2000元「滾」到1萬元 「回租貸」陷阱「套路」大學生
    講述   借2000元「滾」到1萬元   劉羽(化名)是一名大四學生,去年年底陷入了「回租貸」的圈套。2000元借款金額,實際上劉羽只拿到1600元。扣除的400元,被平臺方以「租賃費」的名義收取了。   一次「回租」的周期為7天。一周後,劉羽沒能籌到2000元,眼看著就要逾期,平臺方的客服人員打來電話說,只要繳納續期費,就可以繼續使用這1600元。就這樣,在不斷續期、從其他平臺借款填「窟窿」、再花錢續期的惡性循環中,短短3個月,當初的2000元借款已經「滾」到了1萬元。
  • 女子深陷「套路貸」欠款越還越多,借2千到最後還13萬
    低利息,無抵押這些看似簡單的貸款條件,背後卻是滿滿的都是套路。在最近一網友小華深陷套路貸無法自拔,在去年八月份小華在外面看了則小額貸款 的廣告,聲稱利息低,不用抵押,到帳快,於是就在某網貸貸款公司借了2千元,可是在約定的到期還款日小華沒能還上這借來的2000元。
  • 比「裸貸」還暴力 大學生陷「套路貸」借5000還30萬
    這是民警在繳獲的嫌疑人手機裡獲取的視頻,他們在東莞向一位學生家長討債時,手持棍棒等兇器,踹門入室。在另一名嫌疑人的手機裡,還存有逼迫受害人所謂裸貸的視頻,一名學生全身脫光,向他們承諾還款時限和逾期處罰方式。
  • 大四女生疑陷「套路貸」借2000元半年滾成20多萬
    近日,合肥一大四女學生因輕信無抵押網貸遭遇「套路貸」,借款2000元後,半年時間竟「滾」成20多萬元,最終整個家庭傾其所有還是補不上這個「窟窿」,網貸出現逾期,女學生甚至遭遇暴力催款。  輕信網絡貸款 借了2000元  小方(化名)今年22歲,現在是合肥一所高校大四學生,家住六安。
  • "套路貸"盯上大學生 有女大學生借5000元要還30萬
    近期,山東長清一批大學生深陷「套路貸」引起網友關注,其中一女大學生借5000元被逼還13萬,還寫下30萬欠條。一名大學生魏某,其中一筆借款是5千元,最後以各種續期費、滯納金的形式,讓她實際還到了13萬多。警方表示,放貸團夥的規則一般是借款一萬元,要打兩萬元的借條。這叫借一押一,也有借一押二的。催還款時,通過電話進行聯繫,以語言要挾的方式要求大學生本人進行還款。
  • 「殺人」套路貸:借1萬,3個月後要還60萬
    借1500元兩個月後要還50萬,借1萬元三個月後變成60萬,陷「套路貸」網紅「花姐」被逼跳樓自殺……近日,央視推出公安系統打擊套路貸的專題報導,再次引發大眾對於套路貸的關注。燃財經採訪多名網貸用戶發現,借幾千元在短短數月變成欠款幾十萬是常事。而很多人直到走投無路還不知道這就是所謂的「套路貸」。
  • 「只借5000元卻損失一套房」 「套路貸」的「套路」在哪裡?
    安陽警方抓獲「套路貸」犯罪嫌疑人□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邵可強文圖2月26日上午,公安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全國公安機關打擊「套路貸」新型黑惡勢力犯罪的有關情況。現場,公安部新聞發言人通報了警方偵辦的多起典型案例,其中,我省安陽公安機關打掉了一個主要侵害對象為在校大學生的特大「套路貸」黑惡團夥,受害大學生達1.8萬多人,抓獲涉案人員129人。
  • 比「校園貸」更可怕!借5000還30萬,究竟是什麼套路
    近期,山東長清一批大學生深陷「套路貸」引起網友關注,其中一女大學生借5000元被逼還13萬,還寫下30萬欠條。
  • 創業貸、培訓貸、求職貸……禁令之下校園貸「披馬甲」依然橫行!
    大學生黃鵬在「先花一億元」「分期樂」「閃銀」等平臺上都有借款。他告訴記者,雖然校園貸是明令禁止的,但有很多自稱幫忙「清帳上岸」的人在知乎、微博、微信上推廣,表示可以幫忙貸款借新還舊,吸引了很多身負貸款的學生。有的校園貸披上了「馬甲」,比如回租貸、創業貸、求職貸等,花樣百出。
  • 「套路貸」套路深: 借一萬元寫三十萬借條 受害者親身經歷揭騙局
    未出嫁的小陸和她的父母、祖父母三代人共同居住在杭州市蕭山區鄉下一幢普通的民宅裡,小陸說,自己被套路的故事還要從一部蘋果手機說起。受害人 小陸:那個時候(蘋果)手機價值是7200,他們說是三筆貸一個手機,當時貸了三筆,差不多12000元,到後面還不上了,就到杭州去借零用貸,慢慢就多了。
  • 小夥借1000元背債150萬 警方詳解套路貸及破解法
    借錢隨份子,欠下150萬小趙是河南鄭州人,2016年7月,他的一個朋友要結婚,因剛上班不久手頭有點緊張,就想找人借1000元隨禮,可又覺得找人借錢很沒有面子。正在這時,小趙手機接到一條可以無抵押貸款的信息。小趙想著反正貸款又不多,發工資了就可以還,就馬上回覆信息說想貸款,隨後他被拉入一個「無抵押貸款」QQ群。
  • 【仲利國際 · 車主財】帶你一起重新認識原車回租
    不少人談到原車回租,有些人一頭問號不知所云,也有些人誤解甚深,以為就是「車抵貸」。這個隔閡的產生,在於外界對作為新興業態的融資租賃存在認知上的盲區。雖然可上網搜索,大部分也只能獲得一些看起來非常專業,但實際卻看不明白的金融專業詞彙與數據報表,今天我們就來解讀一下,關於原車回租的那些事。
  • 手機下菜譜App搖身一變竟成套路貸陷阱
    近期,在公安部的統一領導指揮下,甘肅省蘭州市公安局成功偵破了「2·12」特大網絡「套路貸」專案,一舉搗毀外省6個犯罪窩點,共扣押、凍結涉案資金、財物價值10億餘元。那麼,這種網絡「套路貸」究竟有哪些「套路」?
  • 借了「套路貸」的錢要不要還?終於有定論了!
    也就是說,因套路貸背負上的債務,借款人一分錢都不!用!還!例如:「男子借7000元遭"套路貸" 一年連本帶息滾到300萬」。這裡,無論是本金7000元還是利滾利得來的300萬,統統都不用還了。家住安徽合肥的汪女士遭遇了「套路貸」,被「套路貸」徹底毀掉了生活。起因是她相信了電梯裡的一則小廣告,隨後,她從最初的打算借款7000元錢,幾個月後變成了被要求還款70萬。汪女士說,今年3月,她在電梯裡看到一則「零用貸」的小廣告,因為當時正急需一些資金周轉,於是,汪女士試著聯繫對方借款。
  • 新華社點名批評:分期樂、速貸錢包等仍違規做「校園貸"
    大學生黃鵬在「先花一億元」、「分期樂」、「閃銀」等平臺上都有借款。他告訴記者,雖然校園貸是明令禁止的,但有很多自稱幫忙「清帳上岸」的人在知乎、微博、微信上推廣,表示可以幫忙貸款借新還舊,吸引了很多身負貸款的學生。  有的校園貸披上了「馬甲」,比如回租貸、創業貸、求職貸等,花樣百出。
  • 【以案釋法】名為售後回租實為借貸的合同性質甄別和效力認定
    》,約定備胎公司以60200元價格購入郭江威名下汽車一輛,後租於郭江威;郭江威需支付租金65988元。張麗媛知曉郭江威向備胎公司借款60200元,並向備胎公司出具擔保書,為郭江威應支付租金等提供連帶責任保證。合同籤訂後,備胎公司向《融資租賃售後回租合同》約定的案外人(系備胎公司合作方)交付60200元,案外人向郭江威交付44400元。備胎公司以郭江威違約為由訴至法院,要求郭江威支付租金、違約金,張麗媛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 校園貸成「校園害」 學生借6000元變百萬巨債
    原標題:校園貸成「校園害」 學生借6000元利滾利後欠百萬巨債最近,各大中專院校都陸陸續續放暑假了。但是,一些學生在學校時欠下了巨額的「校園貸」,很多人從最初只借6000元錢,到「滾雪球」般利滾利,欠債甚至累計超過百萬元。近期,深圳警方偵破了一個詐騙了300多名學生的詐騙團夥,涉案金額超過1000萬元。
  • 學生借校園貸五千需還2萬多 輔導員談判砍成7500
    當年,胡永清得知,其在武漢一所高校上學的外甥小亮(化名)欠了別人8000元。小亮每月生活費1000元,在當時算較高的。原來,小亮想買一部手機,自己原有的手機並非不能用,不好意思向家裡開口,便私下找人借了4000元。在分期還款時,小亮一時還不上導致逾期,連本帶息滾至8000元。
  • 借8萬高利貸,利息高達14萬!廣西「套路貸」團夥7人被拘
    兩年前,北海的駱先生因為購房急需資金,向高利貸人員借了8萬元。以為很快就能還完這筆款,可沒想到噩夢剛開始:錢越還越多,借8萬元還14萬,竟被告知14萬全是利息,還有9萬本金未還!>借1萬塊錢,要扣除1千塊錢出來,到手只有9千;借條上寫的是借了8萬,扣除砍頭息、利息之後,實際上到手的錢只有7萬。
  • 借6000還100萬?校園貸究竟如何套路學生
    雖然修的是金融學,但也很少會接觸到信用卡和貸款。貸款這塊,在書本上倒是有所講述,不過也只是理論性的東西而已。那會兒,用的是諾基亞手機,根本就沒有華為和小米什麼事兒。就連上網買個東西,都要使用電腦。轉眼十年過去了,變化之大令人咋舌。仿佛一晃之間,一部手機已經可以解決一切問題了。現在,走到校園周邊,隨意打聽一下,就會有各種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