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丨「辣椒大王」楊意紅:湖南人能吃辣椒還會種辣椒

2020-12-20 紅網

紅網時刻記者 汪衡 實習生 羅翠 瀏陽報導

「夢想是什麼,夢想就是一種讓你感到堅持就是幸福的東西。」借用電影《中國合伙人》的一句臺詞,瀏陽市湘天科技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楊意紅的夢想就是培養更加優良的辣椒品種,同時讓自己實驗選育的「雞腸子辣椒」能像「老乾媽」一樣衝出國門,走向世界。

楊意紅77年的人生旅途中,有53年都在種植辣椒。改革開放四十年期間,他從個體戶到全國人大代表,然後到現在的「辣椒大王」,一路走來,他所有的成功,除了時代的助力外,更多的是他一顆不改的初心。

1982年楊意紅創辦了中國第一個民間果蔬實用技術研究所後,騎著單車到處銷售果蔬。

從個體戶到全國人大代表

1956年,年僅15歲的楊意紅成了瀏陽縣葛家鄉青年農業實驗場的場長。作為一名農民的兒子,他也是從那個時候立志要成為一名新型農民,希望通過自己所學,讓農民收穫更多,收入更多。

1975年至1981年,楊意紅在當地公社任農業技術員,搞科學種田的勁頭更大了。只有小學六年級學歷的他,雖然起點比別人都低了很多,但是他的幹勁卻十分的足。他向高手學習,向書本學習,向科研院所專家教授學習,時常鑽研到深夜,攻讀到雞鳴。

隨著改革的春風從沿海吹到瀏陽,楊意紅也開始了自己下一步的謀劃。他在國家開始支持閒散勞動力發展個體經濟的改革開放大潮中,開始利用土地發展果蔬種植事業。

1981年10月,楊意紅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瀏陽市葛家鄉金源村黨支部的一名黨員。有了黨員身份後,他搞科學種田的勁頭更大了。1982年分田到戶後,楊意紅在葛家及鄰近鄉鎮給150多戶農民種西瓜,包製種、包技術、包銷售。1986年,他創辦了中國第一個民間果蔬實用技術研究所。

隨著楊意紅取得的成績越來越好,他幹個體的手腳放得更寬了。在他的帶動下,瀏陽出現了幾位蔬菜收入萬元戶。楊意紅也因此被評為全國農村致富能手,並在此背景下,被選為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

在楊意紅的家中牆上,掛了很多照片,其中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的合影照片被他放在最醒目的地方。

楊意紅去外省參加辣椒種植觀摩會。

「火辣事業」傳三代,楊家辣椒種遍十多個省份

楊意紅跟辣椒的緣分實在是不淺。1986年以後,他組建了瀏陽市果蔬協會。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他每年帶領上千人趕赴海南,在海南建立反季節蔬菜基地,繁育辣椒種子19萬千克,運回內地辣椒13萬噸,年產值超過億元,使農民增收3000多萬元,為農民增收、緩解湖南省內淡季蔬菜供求矛盾和降低市場價格作出了重要貢獻,是「候鳥農業」的領軍人物。

楊意紅在辣椒種植和品種培育上頗有造詣,現在很多人都習慣稱他為「辣椒大王」。多年以來,他先後成功培育出湘椒33號(紅秀2001)、湘椒42號(紅秀2002)、湘椒43號(紅秀2003)等辣椒新品種,其中10個品種通過了品種審定,在全國範圍內廣泛種植。其中,培育的「雞腸子辣椒」獲評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為當地農業生產轉型及美麗鄉村建設提速帶來了綠色機遇。

記者見到楊意紅時,他雖然已是77歲高齡了,但身體卻很硬朗,衣著十分樸素,因為剛從大棚中出來,雙腳還沾了一些泥土。他告訴記者,現在他每天凌晨5時許都會準時起床,跑到大棚裡照看自己的辣椒「寶貝」。

7月20日,瀏陽市葛家鎮金源村,記者看到楊意紅的辣椒研發基地分布著大大小小近60個大棚,大棚裡,一株株辣椒被栽種在一個個盆子中,並整齊擺在多層架子上,植株上掛著各種辣椒。

「溫度、溼度、光照、通風,都有講究。」楊意紅自豪地說,別看這些大棚看上去不起眼,其實科技含量還挺高。

原來,這些蔬菜大棚的改進都得益於他的孫子楊劍鋒。1986年出生的楊劍鋒從小耳濡目染,對辣椒的感情非同一般,2010年從湖南農業大學畢業後很自然地就加入了家庭的「火辣事業」。

楊劍鋒充分發揮年輕人知識面廣的優勢,畢業沒多久,就對當時普遍應用的鍍鋅鋼管裝配式大棚來了一次升級換代,改善了原有裝置溫度調節能力不足及成本過高的缺陷,並先後獲得4項實用新型專利。

在辣椒選育方面,楊劍鋒也已經成為爺爺楊意紅和父親楊以龍的得力助手,這幾年「辣青114辣椒」「永綠119辣椒」等品種的選育與審定都有他揮灑的汗水。

如今,楊意紅在瀏陽老家的研發基地坐鎮,楊以龍在海南的生產基地駐守,新時代青年農民楊劍鋒則主要負責市場對接、推廣。據了解,楊家研發的30多個辣椒品種已銷往湖北、四川、廣東等十多個省份,每年種植面積超過20萬畝,其中湖南本地6萬畝。

77歲的楊意紅,每天都會到大棚內照看他的辣椒「寶貝」。

初心不改,一身成就回饋農民

活到老,學到老。楊意紅一生勤於治學,善於思考,在他的書櫃裡整齊地擺放著《蔬菜生產實用新技術》《中國蔬菜病蟲原色圖譜》《新編農藥商品手冊》《現代溫室工程》等專業書籍,他時常會翻一翻,看一看,琢磨琢磨,每次都受益良多。他常說:「勤學習,多思考,技術才能緊跟時代跑呀!」

2010年,年過七旬已經退休的他回到家鄉,組織成立了瀏陽市湘天科技種植專業合作社,希望把自己所掌握的種菜技術與方法,教給當地鄉親,同時促進當地蔬菜產業的發展。現在合作社人員達100多人,種植面積達到333多畝,帶動周邊農民1000多人,年新增產值2000多萬元。

2013年,楊意紅聯繫湖南省農業信息與工程研究所在蔬菜基地裝上了監控平臺,足不出戶就可以監測和控制大棚內的通風、採光、溼度、溫度等生產環境。

通過3年多的信息化試驗,楊意紅幫助研究所提出了一些平臺改進的建議,並期待著信息化在農業轉型升級過程中更好更快地發揮作用。下一步,研究所將與漢壽縣進行大規模的合作推廣,以求在實踐中提高田間管理能力,加強監測監控,降低勞動成本,尋找信息化投入與產出的平衡點,將平臺更快地推廣出去。

在楊意紅的大棚裡,除了辣椒外,還有黃瓜、西葫蘆、絲瓜等10多個蔬菜品種全都掛滿了果,但楊意紅就是不摘,他說,要等觀察一段時間後,再採摘了送人。

附近村民都說楊意紅不會做生意,但楊意紅心裡有著自己的盤算,他說,等科研成功後,他要讓村民們都種上自己培育的蔬菜品種,解決當前蔬菜存在的適應能力差、抗病能力弱、口感不佳的難題。

一輩子與農民打交道,熱愛農業,奉獻於蔬菜研究事業,楊意紅的這一生註定與農民、蔬菜、土地分不開。他一直認為自己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能取得今天的成績得益於國家的政策和親友的支持,他不知如何表達自己的感恩之心,唯有盡力將自己的品種、技術、設施等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幫助農民增收。

甘於助農,不求回報,這就是楊意紅的心願。60年來,楊意紅共培訓雜交制種技術人員1000多人次、豐產栽培能手5000多人,技術諮詢服務8000人次以上,配套提供品種說明書及豐產栽培技術資料9萬份以上,辣椒栽培技術手冊5000多本。

「為什麼年青人不願意從事農業工作?因為風險太大,如果農產品沒有獨特性,沒有市場意識,很難保證穩定收入。」楊意紅對如今的農業有著清醒的認識,他現在還時時關心著農業的發展。他希望通過自己這名老黨員的努力,能為鄉村振興戰略貢獻一點兒力量,推進辣椒事業再上新臺階,幫助更多的農民致富。

相關焦點

  • 辣與趣聞丨辣椒大王:「土匪是不會難為辣椒迷的」
    五花八門的「世界之最」由此誕生,有些令人驚嘆不已,有些卻叫人無言以對。比如:天后王菲靠自己的歌唱實力在1989年到2000年的時候被金氏世界紀錄確定為「亞洲最高銷量的華語流行女歌手」。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今天想給大家講一個「辣椒與吉尼斯」的故事~1996年夏天,一名叫做蘭迪·懷特的美國人向《世界吉尼斯紀錄大全》申請了「世界辣椒大王」的光榮稱號。編纂組為此特派一名工作人員到他住處觀察他的生活。
  • 那個被叫「辣椒大王」的李永志,一天吃5斤辣椒不喝水,如今怎樣
    每個人的口味都不同,有人喜歡吃甜的,有人喜歡吃鹹的,有人喜歡吃酸的等等,自然也有人喜歡吃辣的。我國的某些地方人口普遍都是以辣為歡,比如湖南、雲南等地,都是非常喜歡吃辣的一個地區。有人說無辣不歡,對於喜歡吃辣的人來講的話,如果一頓菜裡面沒有辣的話,或許是非常難以下咽的。
  • 當年他被稱為「辣椒大王」,一頓吃5斤辣椒不喝水,現狀怎樣了?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些人因為喜歡吃某類食物,就一直專注於吃這一種食物,但是沒有想到的是,吃同一類食物不能夠過量,吃得越多,可能對身體還會造成一定的損害,所以應該均衡的搭配飲食,而不能夠只把某一個東西作為主食,像之前的「辣椒大王」李永志就是如此,他本來很愛吃辣椒,也靠吃辣椒出名、賺錢,
  • 貴州人吃辣椒與湖南吃辣椒有什麼區別呢
    貴州人吃辣椒與湖南吃辣椒有什麼區別呢其實大家都知道,最能吃辣椒的,一定是湖南人;吃的是指天椒讓你辣得沒法說,說實話,全中國我接觸過最難辣的辣椒,辣的滿口,不知道怎麼說,我們貴州人的辣椒是香的,湖南人吃辣椒,完全就是一個字辣所以從吃辣椒的地方,四川人吃麻辣,貴州人吃香辣,湖南人吃辣辣辣有一年我是因為出差要去湖南,我去到當地吃正宗的辣椒,他們炒紅燒肉也要放辣椒,炒任何東西都要放辣椒,你知道他是怎麼放的嗎?
  • 瀏陽市場上的辣椒,你為啥這麼貴?
    ,但近段時間以來,居高不下的辣椒價格讓不少「無辣不歡」的人忍不住吐槽「吃不起辣椒了,比肉還貴。」 市民張女士說:「我們一家人都喜歡吃辣,炒菜總要放點紅辣椒、青辣椒才好,但現在辣椒這麼貴,買幾隻算了,只要菜裡面有點辣味就行了。」
  • 辣椒樹能活多少年?我們常吃辣椒的人知道嗎?
    辣椒是茄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喜溫暖、怕霜凍、忌高溫;它原產於墨西哥和哥倫比亞,明代時期傳入我國,湖南等地最早開始吃辣椒的時間是在清朝乾隆年間,「無椒芥不下箸也,湯則多有之」,這就表明清朝末年湖南人食辣已經成性,連湯裡都要放辣椒了。那麼,辣椒樹到底能活幾年呢?下面鄉村似歌將與大家一起探討。
  • 當年爆紅的「辣椒大王」李永志,一天吃5斤辣椒,後來成怎樣了?
    當年爆紅的「辣椒大王」李永志,一天吃5斤辣椒,後來成怎樣了?蘿蔔白菜各有所愛,有時候你所熱愛的東西別人並不喜愛,甚至會討厭,這就是各有各的口味,各有各的歡喜。最直接的例子就是中國幅員遼闊,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特色,在菜方面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雖然有些地方吃辣,但是吃辣這一個飲食習慣並不是每一個地方都有,而且吃辣的程度也是不一樣的。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那個被叫辣椒大王的李永志,一天吃5斤辣椒不喝水,如今怎麼樣了呢?說起天生吃辣的人要數中國辣椒大王李永志,據傳五斤辣椒下肚不在話下。
  • 中國最能吃辣的三省:把辣椒當零食生吃,舉辦辣椒溫泉賽邊泡邊吃
    中國最能吃辣的三省:把辣椒當零食生吃,舉辦辣椒溫泉賽邊泡邊吃說起來辣椒真是一種神奇的植物,它給我們帶來的味覺體驗真是叫人又愛又恨。辣味有時候叫人覺得激情澎湃活力四射,有時候叫人覺得瀕臨爆炸生不如死,前一天吃了辣椒,第二天往往都是"痛不欲生"。有人離了辣味吃不下飯,有人就能做到一點辣都不吃。說起能吃辣的地方,四川往往都是第一個被提及的,實際上你知道嗎,和接下來的這三個地方相比,四川人吃辣真的可以用小巫見大巫來形容,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正是我國最能吃辣的三個省,鮮辣椒當零食吃,感覺他們的胃都是鐵打的!
  • 吃不完的青辣椒這樣「曬乾」,第二年都不用種,也能有辣椒吃!
    在農村幾乎每家每戶都會種上一些辣椒,每年到了該種辣椒的時候,鄰居就會種很多的辣椒苗,等到他們稍微長大一些,就可以把它們移栽到地裡了,每年都會送給我家好多棵,今年媽媽種的辣椒特別多,就算是今天吃,我們也吃不完,媽媽還做了很多的辣椒醬,但是這些辣椒還是吃不完的,於是媽媽就想著把這些辣椒都儲存起來
  • 「辣椒大王」李永志,一天吃5斤辣椒,現在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如今很多人對於辣椒都青睞有加,能吃辣的人也有很多。提起能吃辣的人來,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湘潭地區和川渝地區的人們。不過,在河南鄭州地區卻出現了一位「辣王」,勝過無數嗜辣的人,他的名字叫做李永志。而他的嗜辣程度堪稱「恐怖」,讓人聽了都覺得味覺發麻。而這位奇人,一天吃的辣椒能夠有5斤,而且中途都不用喝水。在2014年的時候,因為「能吃辣」而被人們稱為「辣王」的李永志前往印度尋找常人無法接受的號稱世界之最的「魔鬼辣」,接受更高難度的吃辣挑戰。
  • 辣椒炒肉火了!費大廚榮獲「全國小炒肉大王」稱號!
    此情此景,不禁讓紅餐網心生疑問:辣椒炒肉不過是湖南當地一道稀鬆平常的家常菜,何以吸引這麼多餐企為之「瘋狂」? 湘菜的經典單品並不少,為什麼這些年辣椒炒肉能脫穎而出?對於湖南人而言,辣椒炒肉意味著什麼?
  • 掌握種辣椒的方法,不用買,也能有新鮮的辣椒吃!
    一年能吃不少辣椒,今年開始打算自己種,那應該從這一步開始對於蔬菜辣椒來說,平時做菜時可能不會大量的吃或者純吃,一般都是與其它的蔬菜混在一起吃的,每次炒菜的時候加上一些辣椒,可以適當的調節一下味道,更加的好吃,更加的入味
  • 北京每天「吃辣」650噸 「辣椒大王」帶你看懂市場
    辣椒價格近期的漲漲跌跌,讓那些愛吃辣的市民有點看不懂,記者趕緊採訪了新發地市場「辣椒大王」王福娟,聊了聊北京市場的供應情況。王福娟每天能賣出50噸辣椒,而北京市場一天的銷售量能達到650噸。手拿「長劍」辣椒的王福娟。
  • 辣椒對身體好不好要看條件!不適合吃辣椒的人多吃辣椒有害無益!
    說到辣椒真的是讓很多人又愛又恨。既喜歡辣椒帶來的刺激和愉悅,又痛恨辣椒帶來滿臉痘痘和身體不適的感覺。有的人說,吃辣椒對身體好,排毒養顏還養胃,不信你看看四川、湖南那些如水一樣的妹子。有的人說,吃辣椒一臉痘還傷胃,轉頭就給你拿出一大堆身邊的例子。那麼吃辣椒到底對身體好還是不好呢?
  • 吃辣椒好還是不好?有三類人,確實不適合吃辣椒
    辣椒之所以會辣,是因為其含有十餘種具有辣味的物質,其中,辣椒辣味的主要來源是辣椒素和二氫辣椒素[1]。 當人們在吃辛辣食物時,辣椒素會刺激三叉神經。所以,在你吃完辣椒後,通常會感覺到一種隱隱作痛的灼痛感。 至於為什麼不同的辣椒辣味不同,這和「辣度」有關。 在國際上,辣度最早的使用單位是史高維爾單位(Scoville Units)。我國2007年頒布了新的測定標準-GB/T 21266-2007[1]。
  • 墨西哥人最愛吃辣椒,中國人辣椒消費量世界第一
    瑪雅人把可可豆的種子磨成糊,然後往這個糊糊裡加熱水和香料,其中包括辣椒、香草、肉桂、胡椒、蜂蜜及和鮮花等,這就是最早的巧克力。在墨西哥可以找到140種辣椒,在這裡辣椒不僅僅是調味品,它還可以蒸、烤、醃製或者掏空塞入其他食材。
  • 世界上最辣的4種辣椒,海南黃燈籠辣椒上榜,圖四辣到嗓子起泡!
    酸甜苦辣鹹,這五種味道,很多人都特別的喜歡吃辣吧,畢竟辣味讓人感到很刺激,雖然會被辣的眼淚直流,但是,辣味的感覺就就會讓人感到很舒服。我國最能吃辣的省份就是四川、湖南、江西、重慶等地的人,他們基本上是無辣不歡,即使是喝湯,也要放入一些辣椒,所以,對於不能吃辣的人來說就非常的難以接受了。小編家除了母親不能吃辣,其餘的人都非常的愛吃辣。所以,每次做飯的時候,都要盛出一部分放在旁邊,然後剩下的再放入辣椒調味。辣椒是辣味的來源,越辣的辣椒,越讓人感到很刺激。小編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幾種非常的辣的辣椒,你敢挑戰哪一種?
  • 《魔鬼的晚餐》改變世界的辣椒和辣椒文化
    為了更好地解讀,我還會結合另外一本《中國食辣史》,幫你補充辣椒在中國的故事。接下來,我從生理和歷史文化兩個方面為你具體講一下,辣椒是怎麼進入人類社會,並讓人類上癮的。首先,我們從生物學角度,重新認識一下辣椒這個「老熟人」。既然辣椒給人帶來那麼多痛苦,為什麼人們還會對它上癮呢。
  • 湖南人年均消費辣椒100斤 不愧是最能吃辣第一名!中國各省吃辣能力...
    有商戶表示,今年辣椒的價格相對往年要降低百分之三四十,小米椒去年這個時候賣四五塊錢,今年賣兩塊多。湖南是辣椒消費大省,每年人均消費的辣椒量在100斤左右。特色品種辣椒價高量少,如何增產提質成為當地發展辣椒產業的關鍵。長沙縣的黃興鎮是當地特色品種光皮辣椒的種植基地之一。
  • 【生活地理】辣椒除了吃,還能幹啥?明年辣椒也成了考點?一文分析中國辣椒地理!
    比較公認的中國最早關於辣椒的記載是明代高濂撰《遵生八箋》(1591年),曰:「番椒叢生,白花,果儼似禿筆頭,味辣色紅,甚可觀」的描述。據此記載,通常認為,辣椒即是明朝末年傳入中國。史料記載貴州、湖南一帶最早開始吃辣椒的時間在清乾隆年間,而普遍開始吃辣椒更遲至嘉慶、道光以後。而當人們真正熟悉辣椒之後,發現它算得上是適應性極強的蔬菜,既容易種植,又便於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