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首個大型休閒農業項目大帽山境·寨仔尾裡田園綜合體,這個世外桃源就位於廈門的翔安寨仔尾村。從廈門島內往東北方向驅車一個小時,就能到達翔安區新圩鎮大帽山寨仔尾村。雖然一路都是山路十八彎,但是到了目的地,一下車,就被驚豔了!
青山綠水圍繞著「紅磚白石燕尾脊」的閩南紅磚古厝,迎面而來的是油菜花田、竹林菜園。古樸的村落,特色的民宿,還有農民漆畫展、山境集市、兒童牧場、鄉食手作、鄉村民謠、露天電影等活動體驗精彩紛呈,吸引眾多民眾前來觀光遊覽。
來到大帽山境已經是夕陽時分,一抹斜陽映照在閩南古厝牆上,彷如給閩南古厝塗上了一抹金色。通過介紹,了解到這裡不僅有精品民宿營業,還有精品餐廳、咖啡館、休閒茶社、生態農產品自助採摘區等首批特色配套項目,儼然是一處度假好去處。
今天的主要目的不是來玩的,而是為了過來品嘗翔安地道的十二道村味!早已經聽聞翔安的菜原生態超好吃,這次終於有機會真的深入翔安,在這個世外桃源之處好好品嘗一番地道翔安味!
鮑魚醬豬手,如其名,採用當地鮮活九孔鮑搭配放養的黑豬豬腳,整份看著就是膠原蛋白滿滿,超級誘人。海裡遊的陸上跑的,完美搭配,鮑魚肥厚鮮嫩入味可口,豬腳軟嫩爽口肥而不膩,一開場就已經足夠驚豔。
閩南煎蟳,其實就是煎膏蟹,採用金秋時節的優質肥美硬殼膏蟹,對半切開後下鍋用香麻油煎煮,最大限度地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當蟹殼似火焰一般的漂亮紅色,膏蟹的香氣也隨之散發出來。吃煎蟳是比較費手的,厚實的蟹肉,飽滿的紅膏,也只有上手才能吃得盡興了!
還有地道的番鴨烹煮而成的薑母鴨!這才是小時候的味道呀!有別於現在廈門島內的切塊薑母鴨,這種整隻的薑母鴨更加入味,肉質更加軟嫩,用筷子就能將肉輕鬆分開,吃的時候連皮帶肉一起吃,口感鮮嫩鹹香,十分感動的味道!
還有全廈門公認最好吃的翔安地瓜粉條,緊握泥土填滿食物,是土地與人情的連接。半透明的地瓜粉條,超級的Q彈粉嫩,加入肉和海鮮一起熬煮而成。吃起來Q彈軟嫩,滿嘴溢香,入味好吃!
醉鵝的翔安農家菜的一個代表,選用新鮮嫩鵝,在鵝肚裡填入當歸黨參等藥材,再加入是年份紹興黃酒,放入蒸籠裡蒸熟。吃起來軟嫩鹹香,清酥嫩滑滿牙鮮,肉香和酒香渾然一體,吃完讓人唇齒留香。
海蠣炸應該是來廈門的人都吃過的一道最最普通也最具有代表性的閩南小吃了,那是歷經歲月的風味,是餐桌上的甄選之味。採用鮮甜肥美的新鮮海蠣,加上地瓜粉等配料做成小團下鍋油炸至金黃酥脆,咬上一口,酥脆可口,鮮美極香!
佔據廈門小吃屆半壁江山的沙茶麵,最開始算是舶來品,融入廈門之後,更是加入了肉與海鮮,讓沙茶麵進一步升華。沙茶湯底色澤紅黃,味道是微辣醇厚的繁複感,但是鮮甜的感覺卻又很治癒。好吃鮮嫩的豆腐,有勁道的麵條,鮮甜的海鮮,每一樣都早已經成為最閩南的家鄉味。
廈門的薄餅,島內外有很大的區別,島內只包素菜,也叫做春卷,而島外的同安翔安地區卻叫做薄餅,而且一定會加入油飯搭配素菜一起食用!薄薄的一層餅皮,是享受手作的歡樂與美味,逢年過節同安翔安地區都要精心準備一大份薄餅供家人和客人食用,談笑之間,手指撥動,便是一口生活滋味!
新圩豆乾是翔安新圩的特產,它特別之處在於原料黃豆,純鹽點滷的工藝保證了豆乾的風味,吃起來肉質細嫩,韌而不硬,吃下一塊是樸實的味道,是一份無需言語的踏實的感覺。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大海是翔安紫菜養成的水上農場,備受青睞的小嶝紫菜,是大自然贈與的最美物產。採用頭水紫菜烹煮的紫菜煲,烏黑髮亮,顏值上雖說不上討喜,但是吃起來卻鮮甜爽嫩,那是海的滋味!
這一碗小小的白色豆腐狀食物,估計就不是有這麼多人品嘗過了,這是廈門特色小吃碗仔粿,也叫做碗仔糕。小小一碗,卻五臟俱全,採用大米研磨而成的米漿,加入油蔥、瘦肉、蝦米、香菇、鵪鶉蛋等配料下鍋蒸煮而成,吃起來Q糯軟綿,米香極濃。
而吃過這一道的人估計又是少之又少了,這道菜叫做煎麥兜,其實也就是煎麥疙瘩的意思。這是一道極具閩南特色的古早味小吃了,採用當季小麥粉,加入紅糖等下鍋煎煮,麥香濃鬱,Q彈可口。由於現在種植小麥越來越少,也導致這道菜越來越少見了,能吃上一口真的是回憶滿滿!
這麼十二道地道誠意十足的翔安村味,你是否已經在咽口水了呢?還不快約上家人朋友前來這個翔安的世外桃源避避暑,順便嘗嘗這十二道美味呢!
圖/文 影子君Kiro
#百城百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