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技巧丨免疫相關預後模型如何發4分+2區期刊?

2021-01-07 沃斯智研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文獻是2020年10月發表在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IF=4.124)雜誌上的一篇文獻。文章利用GEO和TCGA資料庫中的早期肺腺癌患者的數據,分析並確定了免疫相關的預後特徵並進行驗證。

題目: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robust immune-related prognostic signature in early-stage lung adenocarcinoma

早期肺腺癌免疫相關的預後特徵的開發與驗證

摘要

背景:隨著高危人群篩查計劃的進行,Ⅰ期和Ⅱ期肺腺癌(LAUD)的發病率可能會有所增加。作者的目的是開發一個免疫相關的預後特徵用於輔助早期肺腺癌患者的個體化治療。

方法:從GEO和TCGA資料庫中下載LUAD數據集。使用Cox比例風險回歸模型篩選預後基因。使用風險評分防禦開發預後特徵。K-M曲線和ROC曲線評估預後特徵的性能。此外,使用驗證集驗證預後特徵的穩健性。

結果:使用訓練集構建一個包含21個免疫相關基因的免疫預後特徵。根據總生存期(OS),將患者分為高風險組和低風險組。多因素Cox回歸分析表明,這21個基因可以作為OS的獨立預後因素。ROC曲線表明免疫特徵對預測早期LUAD的OS的性能較好。此外,將免疫特徵和腫瘤分析結合可以為預後預測和治療提供更精確的分類。

結論:作者的研究提出了一種預測早期LUAD患者總生存期的免疫相關預後特徵,有助於對早期LUAD患者進行精確的生存風險分層和個體化臨床治療。

流程圖

1. 數據的獲取和整理

本文從GEO資料庫中篩選早期LUAD患者的晶片數據包括訓練集GSE30219,GSE31210和GSE50081以及驗證集GSE72094。從TGCA資料庫中篩選TCGA-LUAD的轉錄組數據用於驗證。

2.鑑定訓練集中21個免疫相關預後基因

分析數據集共包含413個患者的訓練集數據和678個患者的驗證集數據。在innateDB數據集中得到的1051個免疫相關基因中,在驗證集中鑑定到920個。分別在GSE30219,GSE31210和GSE50081中鑑定到173,300和146個與OS顯著相關的基因。其中有21個共有基因,包括14個風險基因和7個保護基因。

3.21個基因的免疫相關預後特徵

根據風險打分作者將患者分為高風險組和低風險組。K-M生存曲線表明高風險組患者的OS較差(圖1a)。此外,GSE30219數據集1年、3年和5年的AUC分別為0.75、0.80和0.82,GSE31210數據集的AUC分別為0.78、0.75和0.81,GSE50081數據集的AUC分別為0.73、0.75和0.74(圖1b),表明這21個基因的預後特徵在預測早期LUAD生存情況方面性能較好。對合併數據集進行K-M生存曲線分析,結果表明高風險組患者的OS較差(圖2a)。其1年、3年和5年的AUC分別為0.66、0.66和0.7(圖2b),表明這21個基因的預後特徵在合併數據集中有較好性能。

21個基因的預後特徵和訓練集總生存期之間的相關性

4.21個基因預後特徵的驗證

為驗證這21個基因預後特徵的穩健性,作者計算了TCGA-LUAD和GSE72094數據集的風險打分。根據優化閾值作者將患者分為高風險組和低風險組。與訓練集的結果一致,TCGA-LUAD和GSE72094數據集的低風險組OS較差(圖3a)。TCGA-LUAD的1年、3年和5年的AUC分別為0.61、0.66和0.62,GSE72094的AUC分別為0.70、0.64和0.94(圖3b),結果表明預後特徵在預測OS方面有良好的的性能。以上結果表明,這21個基因的預後特徵在早期LUAD預後預測中性能較好並且可用於晶片和轉錄組測序數據集。

21個基因的預後特徵和驗證集總生存期之間的相關性

5. 21個基因的預後特徵可以作為獨立的預後因子

使用單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研究這21個基因的預後特徵是否可以作為早期LUAD患者的獨立預後因子。單因素回歸分析和多因素分析表明預測特徵與OS顯著相關(表1和表2)。以上結果表明,基於21個基因的預後特徵可以作為早期LUAD患者的獨立預後因子。

表1 單因素和多因素Cox回歸分析訓練集中21個基因特徵和OS

表2 單因素和多因素Cox回歸分析驗證集中21個基因特徵和OS

6.結合21個基因的預後特徵和腫瘤分析進行預後預測

多因素分別表明預後特徵和腫瘤分期都是獨立的預後因子。因此,作者構建一個結合預後特徵和腫瘤分期的預後模型用於預測生存期。根據基因風險打分和腫瘤分期將患者分為六組,分別為1組(ⅠA期和低風險),2組(ⅠA期和高風險),3組(ⅠB期和低風險),4組(ⅠB期和高風險),5組(Ⅱ期和低風險)和6組(Ⅱ期和高風險)(圖3)。對各組進行K-M生存分析,結果表明2組,3組,4組,5組和6組患者的預後比1組差,而1組預後最好6組預後最差(圖3)。2組和3、4、5組患者的預後沒有顯著區別。這些結果表明,ⅠA期高風險組和ⅠB期、Ⅱ期低風險組患者的預後相似。此外,根據早期LUAD患者的腫瘤分期和預後特徵的分組情況可能為早期LUAD患者的預後預測特供更精確的治療方案。

K-M生存曲線

7.21個預後基因的功能注釋和富集分析

為鑑定這21個基因參與的生物學過程和通路,作者進行了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結果表明,這些基因主要富集在細胞因子正調節(GO:0001819),免疫效應過程調節(GO:0002697)和內在凋亡信號通路(GO:0097193),這些基因主要富集在癌症蛋白多糖等通路(圖5)。

21個預後基因

結論

作者基於GEO和TCGA數據構建了一個免疫相關基因的預後特徵,可以預測早期LUAD患者的總體生存期。此外,作者將預後特徵和腫瘤分期結合構建預測模型可以準確評估患者預後。這些發現可以為LUAD患者的治療提供新的治療靶點並有希望提高早期LUAD患者的生存期。本文的亮點在於使用免疫相關基因構建了預測模型預後肺腺癌患者的預測情況,得到了較好的預測效果並使用外部數據及進行了驗證。

版權聲明:本文轉自「生信發文助手」,文章轉載只為學術傳播,無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修改或刪除。

沃斯(WOSCI)由耶魯大學博士團隊匠心打造,專注最新科學動態並提供各類科研學術指導,包括:前沿科學新聞、出版信息、期刊解析、論文寫作技巧、學術講座、論文潤色等。

相關焦點

  • 論文模板丨這篇8分+基於免疫細胞特徵預後模型
    腫瘤浸潤淋巴細胞是乳腺癌患者重要的預後生物標誌物。本文基於腫瘤免疫微環境的腫瘤浸潤淋巴細胞特徵,在訓練數據集中開發了風險評分預後模型,用於乳腺癌患者的風險分層和預後預測。在兩個測試數據集和TCGA數據集中也驗證了此風險評分預後模型的預後價值。在訓練和測試數據集中建立了列線圖,以驗證該模型的臨床用途。
  • 發sci三區論文技巧匯總-英輯編輯
    我們都知道sci期刊根據影響因子高低劃分為四個區,其中一區影響因子最高,四區最低,對於大多數普通作者來說,能發表二區期刊就已經很不容易了,一區難度確實很大,三區四區也是可以發表的,但認可度與二區期刊相比要稍顯遜色,有作者打算發表三區論文,三區的刊物在sci期刊中算是難度適中的刊物,但與國內期刊相比難度依然要出好幾階,發sci三區論文需要作者掌握一定技巧,發sci三區論文技巧匯總:
  • 基於共刺激分子的純生信分析發2區5分+期刊
    建立了一個可靠的,臨床上可行的預後特徵模型,命名為CMS,並確定了該特徵潛在的免疫相關機制。重要的是,CMS與經過充分驗證的免疫療法生物標記物密切相關。CMS的預測能力將有助於患者的個性化治療。請掃描下方二維碼
  • 這本小2區4+分雜誌審稿快年刊大!值得關注!
    今天選刊說來給大家分析一本期刊,名為:Journal of Immunology。小編主要從雜誌分類,編委介紹,發表內容,近期發表,年刊量,近五年影響因子,文章類型,發表國家,發表機構,高引論文,版面費和網友投稿評論來解讀!
  • 發SCI論文有技巧?不同的期刊接收率不同,大數據下發SCI有捷徑?
    網絡數據的真實性如何?如何獲取SCI期刊投稿的難易程度?,造成了一種這個雜誌好中的假象,這就需要多次尋找一些科研論壇,從不同的論壇中獲取不同的信息,擴大數據採集信息,你會找到最準確的數據,因為3區的期刊不會有100%接收率的容易,也不會有15%接收率的難度!
  • 國外頂級期刊發論文技巧拿走不謝
    這裡說的國外頂級期刊,是貨真價實的頂級期刊,比方說《腫瘤生物學》雜誌。隨便去查查就知道,這本雜誌是國際腫瘤及生物標記物學會(ISOBM)的官方期刊。 如何才能夠更方便地在這家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呢?他們有一個在我們看來弱智到極點的程序漏洞,名字叫做「同行評議制度」。
  • 好發的SSCI期刊(4)
    精準選刊 當我們談論起論文發表這個話題時,很難繞開的問題通常是「某某領域/方向有哪些好發的期刊」,或者更加具體一些,「某某期刊是不是好發」。那麼,如何去識別「好發的期刊」或者定義「期刊的好發程度」呢?這當然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
  • 核心期刊論文投稿技巧;如何快速發表核心論文?
    很多作者都感覺發核心期刊實在是太難了。   那麼,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真的很難嗎?其實不然!只要領悟到核心期刊的投稿方式和技巧,作者本人的學術論文質量達到一定標準,就可以做到快速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自己的學術文章。
  • 最全面的財會核心期刊論文寫作技巧,核心期刊審稿人帶你詳解財會論文寫作路數
    如今青年教師要評職稱和碩士、博士要順利畢業,絕大多數單位要求必須有核心期刊論文發表,而且越來越注重期刊質量。高校要畢業和評職稱的人越來越多,但是核心期刊的數量卻很少,而且稿件審核嚴格,「僧多粥少」,這讓發表核心期刊論文成了大家畢業和科研路上的一道難關。和其他專業一樣,財會審專業的老師和學生也同樣面臨論文發表的問題。
  • 如何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
    有些學校博士的科研成果獎評選就是根據你發表論文的級別來評定的,比如說,你發的是A類期刊,核定的級別和獎項要比其他期刊高些。只是,A類期刊很難發表。 言歸正傳,怎樣才能發表核心期刊呢? 一、論文準備 發核心期刊,首先你得有一篇拿得出手的論文才行,否則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
  • 如何寫期刊論文:備忘錄丨Springer 作者和審稿人教程
    Springer 作者和審稿人教程是一系列免費的線上學習模塊,主題包括:撰寫期刊文稿;向期刊提交稿件及同行評審;英文寫作;如何做同行評審;開放獲取。現在為您獻上包含重要內容摘要的課程備忘單。在開始寫作之前你是否已經確定了研究問題?
  • 模板丨藥物性肝損傷研究也能發在4分+SCI期刊?
    前言: 最近我們一直在幫朋友們找好的抑鬱研究論文,以供朋友們借鑑。看到一篇論文令我們大跌眼鏡。非常簡單的研究,竟然發在了4分+期刊。所以分享給大家,感覺大家肯定能從中獲得啟發。本研究回顧性地分析了德國六個中心住院患者的自然臨床樣本中與DILI相關的因素。
  • 論文攻略丨國產醫學SCI期刊合集,趕緊一睹為快-英輯官網
    當髮際線節節敗退的科研人還在與論文鬥智鬥勇的時候,南方科技大學的本科生們已經在全球知名學術期刊上發表好幾篇論文了,最高分值達到9.8分!小編不禁落下了辛酸淚:現在本科生都流行發頂刊了,這叫「一線工作者們」如何是好……  愁歸愁,SCI還是要發的。不過,我們不需要一味追求國外期刊——高水準、高分值的SCI期刊,國內也不少~  近年來,國產 SCI 雜誌不斷發展壯大,勢頭強勁,讓人眼前一亮。
  • 高質量期刊論文寫作的「秘籍」都在這了!
    在不藉助軟體與數據模型的基礎上實現案例與論文的高度契合,最終提升論證的深度與技巧。手把手教你發到SSCI/SCI高水平學術期刊課程簡介:國際期刊審稿人教你找到好的選題與研究方向;帶你了解熟悉外文期刊的寫作和投稿流程
  • 科學研究與論文發表利器——結構方程模型
    但是也正因為大部分研究者為了拿學位、評職稱、獲獎等因素去寫論文,很少有人去研究如何真正地寫好一篇學術論文,因此就導致熬了很久寫出的論文卻發表不了、找不到合適的研究方法、不知如何下手等各種問題。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種適合小白髮刊的量化研究方法——結構方程模型。
  • 學霸小姐姐直博清華:以第一作者在國際期刊發論文
    大學期間曾獲國家級獎學金,浙江省政府獎學金,SAIL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優秀獎,浙江省挑戰杯大學生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第三屆北京大學唐孝炎環境創新獎學金,在SCI權威期刊上發表4篇論文。然而,你以為只有直博清華和本科期間的4篇sci?還不止……最近,學姐又發力了!我的天!竟然是以第一作者在國際高水平期刊發論文!還與「癌症研究」有關!到底是多厲害?快來看
  • sci論文如何分區和影響因子
    1、sci論文如何分區sci論文分區,與sci期刊分區有關,一篇論文,選定幾區的sci期刊,發表的就是幾區的SCI論文。sci期刊分區包括JCR分區和中科院分區,兩個分區標準是有差異的,這樣會導致同一本sci期刊,可能處於不同的分區。
  • 好發的SSCI期刊(17)
    那麼,如何去識別「好發的期刊」或者定義「期刊的好發程度」呢?這當然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面對中文CSSCI期刊版面縮減、機構壟斷等形勢,發表記一直倡導面臨考核壓力的人文社科研究生和「青椒」們樹立國際視野,採取混合發表策略,嘗試向SSCI期刊投稿並爭取發表。
  • sci期刊可以快速發論文嗎
    sci期刊可以快速發論文嗎?當然可以。一個領域的sci期刊,都不止一本,每本sci期刊都有其既定的發行周期和排刊要求,只要投稿發表的論文水平與投稿的sci期刊要求一致,就能夠比較順利的安排發表,否則會耽誤不少的時間。
  • 百度李彥宏權威學術期刊發醫學論文 聚焦食管鱗狀細胞癌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百度李彥宏權威學術期刊發醫學論文,聚焦食管鱗狀細胞癌去年衝刺中國工程院院士落選的李彥宏近日參與完成了一項重要研究。研究報告了食管鱗狀細胞癌(ESCC)基因組分析的最大圖譜,對508例食管鱗癌患者進行全基因組測序,發現與預後不良相關的關鍵分子特徵,認為該數圖譜對於開發ESCC特異性的診斷和治療生物標誌物非常有用。值得注意的是,這篇論文有3位通訊作者,百度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李彥宏(Yanhong Li)位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