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工程學院辦學歷史悠久,近四十年來學院始終堅持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中心的辦學定位,立足江蘇、面向全國,圍繞我國信息化發展戰略和南京市「國際級軟體名城」建設對人才的需求,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理論基礎和專業知識紮實、創新創業和工程實踐能力強的高水平應用型人才。目前學院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網絡工程、數字媒體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五個專業。其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是江蘇省特色專業,江蘇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首批試點專業;軟體工程專業是全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首批試點專業,江蘇省一流專業,校級重點建設專業;網絡工程、數字媒體技術專業是校級重點建設專業培育點。由以上專業組成的計算機專業類已建成為江蘇省高等學校重點專業類。
學院擁有一支結構合理,水平過硬的教師隊伍。目前,學院現有教職工90人,其中專任教師74人,高級職稱41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7人。江蘇省特聘教授1人,江蘇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1人,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5人。校學術帶頭人1人,校中青年優秀骨幹教師4人,校青年學術骨幹教師1名,校教學名師培養工程首批優秀教學骨幹教師2人。
學院的「軟體工程」一級學科為江蘇省「十二五」、「十三五」重點建設學科。近五年來,學院緊密圍繞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堅持人才培養、科技創新、服務社會相結合,承擔國家級項目7項、省部級項目16項、市廳級項目13項,完成企業委託項目160餘項,累計到款3600餘萬元,發表論文350餘篇,其中SCI/EI收錄論文80餘篇,申請專利70餘件,教師先後獲省部級及以上科技獎勵6項,其它科技獎勵3項。學院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成果轉化與應用,取得了一定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在國家及江蘇省產業結構升級改造、企業科技難題攻關、人才支撐等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
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注重專業核心能力的培養,注重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體現應用型特色;注重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現職業發展需求;注重職業道德培養,體現立德樹人;注重個性化培養,體現因材施教。培養方案的實施過程中,學院改革傳統三段式課程體系架構,構建「模塊化」課程體系,優化整合教學內容;改革傳統實踐教學模式,將多學科知識綜合應用,實施系列化、項目化教學,以實際項目強化學生的工程能力;開展「普及化」學科競賽,普遍提升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改革學習評價方法,實施「多樣化」考試考核,使學生從重結果轉變為重過程,從重成績轉變為重能力;改革師資隊伍建設模式,建設「多元化」師資隊伍,彌補新興應用型大學師資隊伍專業實踐經驗不足問題。
校企融合共育英才,按照新工科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新要求,學院與騰訊等業內知名企業在培養方案、師資、平臺、課程等方面深度合作,形成了全過程、全方位的校企協同育人模式,強化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和就業競爭力明顯增強,專業的行業影響力得到提升。學院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網絡工程、數字媒體技術和大數據及數據科學5個專業均獲批江蘇省高等學校軟體服務外包類專業嵌入式人才培養項目立項。學院各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完整,設施先進。
國際合作成效顯著,我院與國際接軌,引進先進教育理念和教學資源,探索人才國際合作培養新途徑。與芬蘭奧盧大學聯合舉辦的軟體工程專業本科「4+0」教育項目,在人才培養、師資引進、教學團隊等方面進行了深度合作。學生國際視野更加開闊,國際合作辦學優勢進一步彰顯。
學院培養的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歡迎,就業率和就業質量都位於全國和全省同類院校前列,近五年年均就業率穩定在96%以上,就業前景廣闊,畢業生就業去向分布於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信息傳輸、金融、電力、機械、能源及其生產和供應業、製造業、建築業等行業的機關、企事業單位。麥可思研究調查報告顯示,計算機類畢業生的就業薪酬在國內同類高校中名列前茅,遠超本省非重點高校本科畢業生薪資平均水平。升學出國率近三年連創新高,我院2019屆59名升學(含出國)畢業生中,近7成考入南京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大學、東南大學等「雙一流建設高校」攻讀計算機、軟體、人工智慧等專業碩士學位,多名畢業生留學英國伯明罕大學、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等國際知名高校。數名畢業生迎著網際網路+創業浪潮,秉承「學以致用」的校訓開辦了自己的公司。
專業名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嵌入式培養)
本科,學制4年。
江蘇省特色專業,江蘇省重點專業類建設專業,江蘇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首批試點專業,江蘇省高等學校軟體服務外包類專業嵌入式人才培養項目。
🔽 核心課程:
程序設計方法學,計算機組成與結構,實用軟體工程,嵌入式微處理器,嵌入式作業系統,嵌入式軟體設計等。
🔽 核心實踐環節:
電子實習、數字系統設計、軟體系統設計、企業認識實習、計算機工程項目訓練、企業技術實習和畢業設計等。
🔽 就業去向:
本專業畢業生可在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政府機關從事計算機硬體系統設計與調試,軟體系統開發與測試;在通信、信息家電、工業控制、移動計算設備、網絡設備等領域相關企業從事嵌入式系統設計規劃、嵌入式產品應用開發、測試和維護等工作。優秀學生可報考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自動化等專業碩士研究生進一步學習深造。近年來,畢業生就業質量穩中有升,就業率和就業層次逐年提高。學生初次就業率92%以上,2018年達到98.70%。其中,升學、出國(境)深造比例12%以上,2017年、2019年分別達到19.18%、15.25%。
專業名稱:軟體工程。
本科,學制4年。
江蘇省一流專業,全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首批試點專業,江蘇省重點專業類建設專業,校級重點建設專業。
🔽 核心課程:
軟體需求工程、軟體設計與體系結構、人機互動的軟體工程方法、軟體質量保證與測試、軟體項目管理。
🔽 核心實踐環節:
資料庫原理及應用課程設計、JAVA語言程序設計課程設計、數據結構與算法課程設計、WEB應用開發技術課程設計、軟體設計與體系結構課程設計、企業技術實習、軟體工程項目訓練、畢業設計。
🔽 就業去向:
本專業畢業生主要在信息產業、軟體行業、政府機關、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等企事業單位,從事信息系統研究、分析、設計、開發和測試以及軟體工程項目的組織和管理工作。優秀學生可報考軟體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專業碩士研究生進一步學習深造。近三年升學人數與升學率:2017年,升學14人,升學率為11.38%;2018年,升學14人,升學率為11.02%;2019年,升學14人,升學率為11.67%。
專業名稱:網絡工程(嵌入式培養)
本科,學制4年。
江蘇省重點專業類建設專業,校級重點建設專業培育點,江蘇省高等學校軟體服務外包類專業嵌入式人才培養項目。
🔽 核心課程:
WEB開發技術、TCP/IP協議、路由與交換技術、Linux作業系統分析、網絡程序設計。
🔽 核心實踐環節:
數據結構課程設計、JAVA基礎課程設計、計算機網絡課程設計、資料庫原理及應用課程設計、路由與交換技術課程設計、WEB開發技術課程設計、TCP/IP協議課程設計、網絡程序設計課程設計、企業認識實習、網絡工程實習、企業項目訓練、企業技術實習、畢業設計。
🔽 就業去向:
本專業畢業生可在網際網路行業、網絡公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政府機關、電信公司、銀行、科研機構等企事業單位,從事網絡技術開發、網絡信息系統開發、網絡運營、網絡維護和服務、網絡安全管理等工作。優秀學生可報考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軟體工程以及相關專業的碩士研究生,進一步深造,升學率近10%。
專業名稱:數字媒體技術(嵌入式培養)
本科,學制4年。
校級重點建設專業培育點,江蘇省高等學校軟體服務外包類專業嵌入式人才培養項目。
🔽 核心課程:
多媒體技術、計算機圖形學、虛擬實境、高級建模與動畫、數字圖像處理技術人工智慧、計算機視覺、多媒體編程基礎、Unity3D遊戲開發等。
🔽 核心實踐環節:
多媒體技術課程設計、數字圖像處理技術課程設計、計算機圖形學課程設計、高級建模與動畫實習、多媒體編程基礎課程設計、C++程序設計課程設計、資料庫原理及應用課程設計、企業認識實習、企業技術實習(校外企業)和畢業設計等。
🔽 就業去向:
本專業畢業生主要在文化創意行業、軟體行業、企事業單位、網際網路公司、科研、教育等單位從事數字媒體技術及智慧信息化項目設計、開發、維護、管理等工作,也可進入國內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繼續深造,也可自主創業。近三年的就業率超96%,每屆均有優秀的畢業生被國內雙一流高等院校錄取繼續攻讀碩士學位。
專業名稱: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嵌入式培養)
本科,學制4年。
江蘇省高等學校軟體服務外包類專業嵌入式人才培養項目。
🔽 核心課程:
Python語言程序設計、數據採集技術、數據存儲技術、數據清洗技術、大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統計過程與數據挖掘、數據可視化分析等。
🔽 核心實踐環節:
JAVA語言程序設計課程設計、資料庫原理及應用課程設計、數據結構與算法課程設計、統計過程與數據挖掘課程設計、企業認識實習、企業技術實習、畢業設計。
🔽 就業去向:
本專業畢業生主要在信息產業、軟體行業、政府機關、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等企事業單位從事大數據管理、研究、應用開發等工作。優秀學生可報考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人工智慧、應用統計學及相關專業的碩士研究生或出國學習深造。
開發成功軟體,
編寫人生程序!
快來選擇計算機工程學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