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家寨:物質、精神齊豐收 幸福生活有奔頭

2020-12-15 天眼新聞

蔣家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是開陽縣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自2019年6月群眾全部搬遷入住以來,當地政府通過一系列強有力的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舉措,不斷提升搬遷群眾精神風貌,幫助搬遷群眾儘快融入安置點生產生活,促進搬遷群眾全面發展,為搬遷群眾可持續發展和安居樂業提供了良好文化條件。經過一年時間,小區配套設施不斷完善,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讓安置點變成了宜居、和諧的大家庭,不斷提升著搬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記者來到搬遷群眾周訓芬家裡時,她正帶著四個孩子學習唐詩。新環境、新生活,讓周訓芬對未來生活充滿了希望。現在,周訓芬的四個孩子就在家門口上學,照顧家庭和工作兩不誤。

在搬遷戶李文碧家中,雷斌熟練地架起簡易樓梯,十多分鐘就給李文碧換好了家裡壞掉的四個頂燈。燈光再次點亮,李文碧老人感動萬分。

這位義務修水電的搬遷戶雷斌,今年47歲。他是開陽縣毛雲鄉魯底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得益於易地扶貧搬遷政策,雷斌一家有了新房,幹活回來的他終於有了一個固定的家。

在生活物質方面吃下了定心丸,雷斌發現身邊的搬遷群眾有很多也是殘疾人,於是主動利用業餘時間,免費給困難群眾維修水電。自2019年12月至今,雷斌已經免費上門維修水電300餘戶。他希望通過實際行動,與小區的愛心人士形成一個團隊,以更大的力量來幫助更多小區的困難家庭。

記者採訪了解到,周訓芬和雷斌作為小區的先進典型事例之一,他們勤懇愛家、助人為樂的舉動,感染了身邊許許多多的搬遷群眾,也為安置點創建文明社區注入了積極的力量。

據了解,為更好地助力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服務工作,全力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開陽縣政府從教育、醫療、住房和飲水安全「3+1」保障,通過構築文化服務體系「五大體系」建設建設、「共築行動」等工作引導群眾。

「一方面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道德講堂等平臺,組織群眾以居民會議、壩壩會等形式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培育搬遷群眾自尊自信、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和精神面貌;另一方面以感恩教育激發脫貧致富內生動力,通過樹立先進典型,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身邊事感染身邊人,增強群眾不等不靠思想。 同時,促進搬遷群眾社會交往和社會互動,進一步增強搬遷群眾對社區的歸屬感和對身份的認同感,讓他們更好更快地融入城市生活。」開陽縣東湖社區籌備工作組組長何琳璐介紹。

目前在安置點越來越多居民積極主動參與各種技能培訓,自主創業。社區工作組還定期舉辦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和文化活動,提升搬遷群眾的文明素質。

接下來,蔣家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將繼續把精神文明建設納入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後續工作總體規劃,重點聚焦感恩教育、文明創建、公共文化、文化傳承「四進社區」,不斷增強文化引領能力。

來源丨開陽縣融媒體中心

記者丨王金鑫

編校丨洪雨同 劉藝

責任編輯丨王胤木

值班編輯丨賀安康

終審籤發丨李必興

相關焦點

  • 既有物質生活 又有精神生活 這才是幸福和完美的人生
    人生的幸福,不單單是物質,也不單單是精神,而是物質和精神的綜合體。人生,其實有多重含義:有人追逐名利,有人貪圖安逸;有人懷抱理想,有人不懈奮鬥。而現實生活中,我們能否實現自己的心願,能否過上幸福的生活,這就因人而異了。有的人,有理想,有追求,並為之而努力,最終成功了。有的人,只有理想和追求,而不願付諸行動,結果只能是美麗的空想。
  • 人類幸福生活以物質為基石、精神為食糧
    育鄰夢人類幸福生活以物質為基石、精神為食糧。《道德經》:「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確,世間萬物生靈一生一世、來去匆匆,天地並不會因為憐憫而優待誰,當然也不會因為傲慢而對誰有所怠慢。全世界新生嬰兒降生之時幾乎是完全相同、平等的,他們都擁有同樣機能健全的身軀、他們的生活方式也完全相同。但是,隨著孩子們在家長的陪伴、輔助下不斷成長,他們的生活開始出現了越來越大的差異,他們開始有了民族和國家認同,有了窮人和富人之分、貴人和賤人之差,愚人和賢人之別。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羊下村——物質精神雙脫貧,幸福生活有奔頭
    所以我們的幫扶主要還是在基礎設施援建和消除『兩不愁三保障』工作存在的短板和硬傷方面,另外就是精神幫扶,要讓鄉親們的物質生活富起來的同時,精神生活也要充實起來。" 市委直屬機關工委駐羊下村幫扶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趙斌說。(整治後的河道)橫貫全村的乾淨河道就是村民們感受到的最深刻的變化。
  • 蘇格拉底:幸福是精神體驗,物質的目的是使精神得到滿足
    安提豐譏笑他的生活狀態為「即使讓一個奴隸來過這樣的生活,他也會因為不堪忍受而逃跑」。蘇格拉底的相貌醜陋,因此有人把他比作賽列努斯的神像。蘇格拉底的妻子不能理解他的追求,所以他的婚姻也不美滿。人們很難把「幸福」與蘇格拉底的生活狀態聯繫起來,但就是這種生活狀態,讓蘇格拉底有了對幸福不一樣的理解和認識,形成了他所特有的幸福觀。
  • 人生的幸福,是物質需求還是精神需求
    很多人這麼說:「我的人生是很成功的,可為何感覺不到幸福?」幸福是需要自己去發現的。人的一生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可以自由選擇的,一種是非選擇性的;對應的是,幸福也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物質上的直觀,一種是精神上的感受。
  • 人的生活包括:屬於客觀的物質社會生活與精神生活
    馬克思主義倫理學提供的支持對物質利益關係的重視與集體主義的價值取向是馬克思主義倫理學的兩個最顯著特徵,這一特徵也表現在馬克思主義倫理學對幸福的界定之上。在馬克思主義倫理學看來,人的生活包括屬於客觀的物質社會生活與精神生活,因而幸福也被作為了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統一,而精神生活的最重要構成部分就是道德實踐。在道德取向上,基於整體高於部分的系統論原則,馬克思主義倫理學認為社會相對個人具有更高的重要性與優先性,因而馬克思主義倫理學所提倡的道德也是一種以社會和集體優先考慮的集體主義道德。
  • 物質生活好了 我們用什麼追求精神幸福?(圖)
    城市晚報訊 餐桌之上,金錢與性成了飯後的談資;肚子飽了,心靈與精神卻沉浸在空虛之中,人們開始變得恥言理想、蔑視清高,我們與幸福似乎愈來愈遠。那麼,追求幸福,我們需要的到底是什麼?
  • 瀘水市:幸福新家園,小康有奔頭
    幸福新家園,小康有奔頭。供圖 「居民在哪裡,支部就要建在哪裡」12月8日一大早,社區衛生監督員文又鳳扒就來到社區便民服務大廳,將巡查衛生情況時撿到的身份證交給高德蓉。「搬遷群眾進城入鎮,不僅是人來了,更重要的是思想觀念要融入城鎮生活,作為一名黨員,應該以身作則,更好地帶領群眾融入新家園」。文又鳳扒說。和諧社區居住著2556戶1萬多名搬遷群眾。如何把居民力量發動起來,引導大家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共同建設幸福美好的新家園?
  • 未來15天,幸福生活有保障,日子安穩有奔頭,福氣進宅的3個星座
    本期給大家帶來的星座主題是未來15天,幸福生活有保障,日子安穩有奔頭,福氣進宅的3個星座。第一,金牛座金牛座的人雖然有時候看起來憨厚,但其實他們很活躍,金牛座寶寶們永遠不會讓別人為自己擔心,他們也不會選擇被動的態度面對生活。
  • 2020年十二星座生活有奔頭,愛情嘗甜頭,幸福無盡頭
    在5月份會有很多的行星逆行,2020年十二星座生活有奔頭,愛情嘗甜頭,幸福無盡頭!你們都知道哪些星象事件呢,首先就是昨天金星逆行,不過金星逆行的時候不適合對自己的外表進行整改,也不適合舉辦婚禮,一切還是等金星順行過後再說吧,希望每個星座和伴侶都要幸福下去啊。5月11日到9月29日會迎來土星逆行,5月13日到6月25日金星會逆行,5月14日到9月13日木星逆行。
  • 村民生活有奔頭……
    村民生活有奔頭…… 2020-12-14 21: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對物質要求不高,追求精神生活的三大生肖
    我們都在為了更好的生活努力奮鬥著,但有時候會陷入一個誤區之中,一味地追求單一的生活。物質生活是基礎,精神生活是食量,兩個要達到一個平衡才好。那麼在十二生肖中,哪三個生肖對物質要求不高,追求精神生活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 追求物質生活的豐富,得到精神生活的高雅享受
    也許人有說,讀書可以增長知識學問;讀書可以改變人生的命運;讀書可以培養高雅的情趣;讀書是為了自己生活過得更好一些,更快樂一些。讀書的好處多多,讀書是人生最美好的一件事情,人生只要與書籍交上了好朋友,就會從中獲得幸福和快樂,使自己的人生活得更加精彩而有意義。
  • 物質生活是基礎,還要追求精神與靈魂生活
    導讀:豐子愷在《我與弘一法師》中說道:「我以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層:第一,物質生活,第二,精神生活,第三,靈魂生活。追求更好的物質生活沒有錯,但追求過程中衍生的攀比心和虛榮心,最後可能會毀了你。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對生活的追求都是循序漸進的,理所當然的。先滿足物質,才會追求精神、靈魂上的滿足。當然也有一些真正視錢財為糞土的人,他們自己也許對物質追求不是很高,但難免會受世人影響,最後被同化。
  • 物質VS精神,用英語給你心中的幸福下定義吧!| WeMeet
    Vivi X:不同的人對幸福有不同的定義。真正的幸福是什麼?答案確實取決於我們的生活態度,生活經驗和我們所處的時刻。它可能是一次收到禮物的瞬間,也可能是完成艱巨任務時的成就感。因此,真正的幸福是不確定的,但它一定在某時某地存在著。我認為,我們從物質中獲得幸福,同時物質也為我們帶來了精神享受。
  • 物質生活條件決定不了人的精神,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解決不了文明的...
    君子,指有學問的人,能看淡各種榮華富貴的飽學之士。孔子的意思有三個:一是有學問的人不在意物質生活條件的簡陋。物質生活條件不重要嗎?非也。物質生活條件可以分為基本的物質生活條件和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基本的物質生活條件是必要的,沒有這些物質生活條件,連生存都成了問題,什麼也幹不了,什麼也幹不成。無論多麼有學問有才能的人,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物質生活條件一定要有保障。
  • 《棋王》:我們需要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但如何活出價值才更重要
    但是,物質生活只要能解決溫飽就好,並不需要多麼奢華,標準是只要「一簞食,一瓢飲」足以。王一生對吃並沒有過高的要求,「只要實在就好,頓頓飽就是福。」凡事有個度,不能過分在乎物質的東西。物質生活太豐富,人就會迷失自己。所以,人要知足,知足常樂,也是一種幸福的心態。
  • 一是物質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靈魂生活
    一個是物質生活,另一個是精神生活,第三個是精神生活。說起豐子愷,我是指他對生活的敬畏。讀著他們這一代文人的作品,我開始有點困惑。豐子愷在《秋》中寫道,「30的概念似乎從日曆上撕下了一頁秋天的開始。」他說————我認為人的生活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物質生活,第二,精神生活,第三,精神生活。豐子愷是一個有趣的人,我認識他很久了。現在我看到了他的嚴肅性,他那一代人的普遍嚴肅性,在這種嚴肅性的背後,有一種精神在支撐著。我認為這是豐老's對人類生活的三層隱喻。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北孫村:讓農民生活越來越有奔頭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北孫村:讓農民生活越來越有奔頭 2020-08-31 15: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婚姻生活物質重要還是精神重要
    人的一生,總要經歷不同的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會有不同意義。從娃娃墜地,到蹣跚學步;從滾地打扒,到奮進上學;從學有所成到養家餬口。無論男女,都渴望一段真摯的感情生活,希望一直保持下去……天底下的愛情基本都沒有長久的可能,只有短暫的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