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這麼說:「我的人生是很成功的,可為何感覺不到幸福?」幸福是需要自己去發現的。人的一生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可以自由選擇的,一種是非選擇性的;對應的是,幸福也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物質上的直觀,一種是精神上的感受。
人類的願望不同,對幸福的要求也往往因人而異。或以有錢為幸福、或以有地位為幸福、或以長壽為幸福、或以健康為幸福,或以成家為幸福、或以獨身為幸福、或以居住在繁華的鬧市為幸福,或以居住在清靜的鄉村為幸福。因為人們的觀念不同,對幸福的境界要求也不一樣。
一些人選擇幸福時倒向了物質,這樣活著並不輕鬆。當物質的擁有滿足他們內心的渴望,他們會有一時之歡;直到物質消亡之後,這些人又很容易感到自己一無所有。也許物質會長時間存在著,然而隨著歲月的侵蝕,那種滿足的感覺還是會越來越淡,最後所剩下的只是一點意義渺小的殘留,還是相當一無所有。
而精神上的不會如此,它同樣給予我們滿足感,可它不會壓抑著我們,亦不會讓我們感到身心疲憊、一無所有。那種幸福感可能也會越來越淡,但它所剩下的殘留並不是意義渺小的,若我們正視它,它所給予我們的東西不會讓我們感到遺憾。敞開心扉接受它,我們的思想也會隨之升華,升華的思想會讓我們成為一個高尚的人,這是物質無法做到的。
其實,我們選擇了物質上的幸福,人生也許也就是非選擇性的了。我們會物質化的向著名譽、金錢,會現實化的朝著利益、獲取;當我們年長了,勢必會感到自己是多麼愚昧。因為這樣子得到的幸福是可憐,而且是虛假的。他搖搖欲墜,容易消失,擁有者自然誠惶誠恐。
如果我們選擇的是精神上的幸福,那麼我們的人生是可以選擇的。可以選擇讓我們生活輕鬆美好,充實快樂。那時的我們不會受限於物質的框架中,能夠更清楚的看清世界。只可惜,意識到這些,怕是已經老年了。
在人的一生中,要追求自己的幸福,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幸福?幸福是人們嚮往追求的精神與物質結合的東西,人們在得到幸福後還會不停地追求更高層次的幸福。所以只能說,幸福是人們追求和嚮往的境界。所有的人都渴望幸福,並追求幸福,但人們往往忽略了幸福其實只是點點滴滴的心靈感受。人,不管他物質生活充實或貧乏,只要他心裡非常安詳,就是在過著幸福的生活。不管他是處在什麼樣的地位,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如果心裡紊亂不安,這種生活就無異是對生命的一種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