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理由告訴你:"崑山砍人案"為何認定是正當防衛!當事人感謝公正裁判

2021-02-18 人民網海南頻道

正當防衛?防衛過當?還是故意傷害致死?備受社會輿論關注的崑山市「8.27」於海明致劉海龍死亡案有了結果。9月1日下午,崑山市公安局和檢察院相繼發布通報,認定於海明的行為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案件經歷了什麼,有哪些你所不知的細節,為什麼認定正當防衛,這裡有江蘇檢察的意見和聲音。

2018年8月27日21時30分許,崑山市震川路發生一起寶馬轎車駕駛員持刀砍人反被殺案。公安機關接警後及時趕赴現場調查處理,並於當日立案偵查。檢察機關對此案高度重視,崑山市檢察院第一時間派員依法提前介入偵查活動,查閱案件證據材料,對偵查取證和法律適用提出意見和建議,並依法履行法律監督職責。江蘇省檢察院、蘇州市檢察院及時派員進行指導,最高人民檢察院也對此案表示關切。

公安機關查明,案發當晚劉海龍醉酒駕駛皖AP9G57寶馬轎車(經檢測,血液酒精含量為87mg/100ml),載劉某某(男)、劉某(女)、唐某某(女)行至崑山市震川路,向右強行闖入非機動車道,與正常騎自行車的於海明險些碰擦,雙方遂發生爭執。經雙方同行人員勸解,交通爭執基本平息,但劉海龍突然下車,上前推搡、踢打於海明。雖經勸架,劉海龍仍持續追打,後返回寶馬轎車拿出一把砍刀(經鑑定,該刀為尖角雙面開刃,全長59釐米,其中刀身長43釐米、寬5釐米,系管制刀具),連續用刀擊打於海明頸部、腰部、腿部。擊打中砍刀甩脫,於海明搶到砍刀,並在爭奪中捅刺、砍擊劉海龍5刀,刺砍過程持續7秒。劉海龍受傷後跑向寶馬轎車,於海明繼續追砍2刀均未砍中。劉海龍跑向寶馬轎車東北側,於海明追趕數米被同行人員拉阻,後返回寶馬轎車,將車內劉海龍手機取出放入自己口袋。民警到達現場後,於海明將手機和砍刀主動交給處警民警(於海明稱拿走劉海龍手機是為了防止對方打電話召集人員報復)。

劉海龍後經送醫搶救無效於當日死亡。經法醫鑑定並結合視頻監控認定,劉海龍連續被刺砍5刀,其中,第1刀為左腹部刺戳傷,致腹部大靜脈、腸管、腸繫膜破裂;其餘4刀依次造成左臀部、右胸部並右上臂、左肩部、左肘部共5處開放性創口及3處骨折,死因為失血性休克。

於海明經人身檢查,見左頸部條形挫傷1處,左胸季肋部條形挫傷1處。

我國刑法第二十條第三款規定:「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姦、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根據本案事實及現有證據,檢察機關認為於海明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1. 劉海龍挑起事端、過錯在先。

從該案的起因看,劉海龍醉酒駕車,違規變道,主動滋事,挑起事端;從事態發展看,劉海龍先是推搡,繼而拳打腳踢,最後持刀擊打,不法侵害步步升級。

2. 於海明正面臨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現實危險。

本案系「正在進行的行兇」,劉海龍使用的雙刃尖角刀系國家禁止的管制刀具,屬於刑法規定中的兇器;其持兇器擊打他人頸部等要害部位,嚴重危及於海明人身安全;砍刀甩落在地後,其立即上前爭奪,沒有放棄跡象。劉海龍受傷起身後,立即跑向原放置砍刀的汽車——於海明無法排除其從車內取出其他「兇器」的可能性。砍刀雖然易手,危險並未消除,於海明的人身安全始終面臨著緊迫而現實的危險。

3. 於海明搶刀反擊的行為屬於情急下的正常反應,符合特殊防衛要求。

於海明搶刀後,連續捅刺、砍擊劉海龍5刀,所有傷情均在7秒內形成。面對不法侵害不斷升級的緊急情況,一般人很難精準判斷出自己可能受到多大傷害,然後冷靜換算出等值的防衛強度。法律不會強人所難,所以刑法規定,面對行兇等嚴重暴力犯罪進行防衛時,沒有防衛限度的限制。檢察機關認為,於海明面對揮舞的長刀,所做出的搶刀反擊行為,屬於情急下的正常反應,不能苛求他精準控制捅刺的力量和部位。雖然造成不法侵害人的死亡,但符合特殊防衛要求,依法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4. 從正當防衛的制度價值看,應當優先保護防衛者。

「合法沒有必要向不法讓步」。正當防衛的實質在於「以正對不正」,是正義行為對不法侵害的反擊,因此應明確防衛者在刑法中的優先保護地位。實踐中,許多不法侵害是突然、急促的,防衛者在倉促、緊張狀態下往往難以準確地判斷侵害行為的性質和強度,難以周全、慎重地選擇相應的防衛手段。在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上,司法機關應充分考慮防衛者面臨的緊急情況,依法準確適用正當防衛規定,保護防衛者的合法權益,從而樹立良好的社會價值導向。本案是劉海龍交通違章在先,尋釁滋事在先,持刀攻擊在先。於海明面對這樣的不法侵害,根據法律規定有實施正當防衛的權利。

崑山「反殺案」關鍵證人講述案發全過程

2018年8月27日晚上9:36,於海明騎著自行車在路口等紅綠燈,寶馬車駕駛人劉海龍強行駛入非機動車道。

當時寶馬車上坐著四個人,劉海龍、劉強強、他們兩人的女性朋友。劉強強說,劉海龍駛入非機動車道後,以為撞車了,就在車裡跟於海明吵架。

△ 劉強強

劉海龍隨即讓劉強強下車,看有沒有撞車,劉強強回覆說沒有撞車。劉強強說,當時坐在寶馬車後排的女性朋友也下車了,幫忙把於海明的自行車架起來,放在了馬路邊上。

劉強強:我問那個人有沒有事,他說沒事,沒事我說你走吧。

就在劉強強和女性朋友離開的時候,劉海龍從駕駛室裡衝了出來,對於海明拳打腳踢。

這一幕,於海明的同事小柯(化名)是目擊者。當時,他在離於海明十幾米遠的地方等紅綠燈。小柯全程見證了整個過程,並一直試圖制止整個事件的衝突升級。

△ 於海明同事小柯(化名)

小柯說,從駕駛室裡出來的劉海龍一見於海明就開始打他。

這一簡單的拳腳衝突,隨著劉海龍從駕駛室拿出一把長約50釐米,寬約5釐米的雙面開刃刀具,事件開始升級。

劉強強說,劉海龍衝向於海明,砍的滿身都是血的時候,他是準備過去拉劉海龍走的,但看到此時是於海明拿著刀,他恐懼了。

劉強強:看到他(劉海龍)胳膊上流血了,這裡都流血了。

記者:你看到哪流血了?

劉強強:胳膊上、胸口都流血了,後來那個人指著我、攆著我。劉海龍讓我跑,我一看那個人提著刀攆我,我就跑了。

同在現場的小柯告訴《今日說法》記者,於海明後面追劉海龍的時候,就沒有砍他了。

小柯:追他就沒砍了。

記者:沒砍了被你拉住了是麼?

小柯:他(於海明)當時就往那個小路跑過去了,我就在那個樹底下,他就不追了。然後我就打了電話報警,報警後我只想警察快點來。

由於劉強強在衝突過程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目前,崑山警方對其依法行政拘留。

記者從崑山警方處獲悉,於海明正在辦理相關手續。

於海明:感謝公正的裁判

崑山市公安局副局長張剛昨天接受採訪時表示,立即辦理相關手續,解除對於海明刑事強制措施,立即釋放。

得知這一結果後,昨天於海明哽咽著連說三個「感謝」:「感謝國家!感謝人民政府!感謝人民警察!對我、對這件事做出了公正的裁判!」

社會各界對這起案件給予了極大關注,尤其是廣大網民、專家、學者、律師積極提出意見建議,理性表達觀點訴求,促進了案件的依法辦理,江蘇檢察機關表示衷心感謝。

人身安全是每個公民最基本的要求,面對來自不法行為的嚴重緊急危害,法律應當引導鼓勵公民勇於自我救濟,堅持同不法侵害作鬥爭。司法應當負起倡導風尚、弘揚正氣的責任,檢察機關也將會依法保障人民群眾的正當防衛權利,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綜合「江蘇檢察在線」(ID:jsjczx)、CCTV今日說法(cctvjrsf)、揚子晚報

相關焦點

  • 崑山"反殺"案正當防衛的於海明說:感謝!關鍵證人講述案發全過程
    劉強強說,劉海龍衝向於海明,砍的滿身都是血的時候,他是準備過去拉劉海龍走的,但看到此時是於海明拿著刀,他恐懼了。劉強強:看到他(劉海龍)胳膊上流血了,這裡都流血了。記者:你看到哪流血了?劉強強:胳膊上、胸口都流血了,後來那個人指著我、攆著我。劉海龍讓我跑,我一看那個人提著刀攆我,我就跑了。
  • 警方通報崑山砍人案:於海明的行為屬於正當防衛!江蘇檢方給了4個理由
    三、案件定性及理由根據偵查查明的事實,並聽取檢察機關意見和建議,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條第三款 「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姦、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之規定,於海明的行為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公安機關依法撤銷於海明案件。
  • 為什麼認定於海明的行為屬於正當防衛? 如何判定正當防衛?
    9月1日下午,江蘇省崑山市公安局和江蘇省崑山市檢察院相繼發布通報,認定於海明的行為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案件經歷了什麼,有哪些你所不知的細節,為什麼認定正當防衛?2018年8月27日崑山市震川路於海明致劉海龍死亡案,備受社會輿論關注。公安機關經過縝密偵查,並商請檢察機關提前介入,現就該案件調查處理情況予以通報。
  • 正當防衛的於海明現身:感謝公正的裁判!「反殺案」證人講述案發過程!
    劉強強說,劉海龍衝向於海明,砍的滿身都是血的時候,他是準備過去拉劉海龍走的,但看到此時是於海明拿著刀,他恐懼了。劉強強:看到他(劉海龍)胳膊上流血了,這裡都流血了。記者:你看到哪流血了?劉強強:胳膊上、胸口都流血了,後來那個人指著我、攆著我。
  • 崑山「反殺」事件,到底構不構成「正當防衛」?
    於歡案從判處無期徒刑到最終被認定為防衛過當,從輕判了五年有期徒刑,可以說是「民意與司法的勝利」。許多人在網絡上也呼籲,騎車男不應該受到法律追訴,他不應該坐牢。對於本案,法律界也爭論不休,目前主要有正當防衛、防衛過當、防衛不適時因此構成故意傷害罪三種點。從目前網絡上流傳的案發現場視頻,以及公開渠道檢索到的「花臂男」的犯罪記錄來看,我傾向於認為,該案應認定為正當防衛。
  • 正當防衛!警方通報「崑山砍人案」,白衣騎車男子不負刑事責任
    來源:崑山公安微警務、崑山市人民檢察院9月1日,崑山警方就「崑山砍人案」發布通報,稱騎車男子於海明的行為屬於正當防衛
  • 崑山砍人案,這樣做才叫正當防衛!
    近日,「崑山男子持刀砍人遭反殺」事件持續發酵。這件事從監控錄像來看大概是這樣的:一輛寶馬車的司機在搶道時與一輛電動車的車主發生了糾紛,爭執過程中寶馬車司機從車上拿下一把砍刀對電動車車主進行揮砍,因發力過猛,砍刀不慎掉落,被車主搶先撿起,反將寶馬司機砍傷乃至於最終死亡。
  • 崑山反殺案後,正當防衛仍需謹慎
    於海明正當防衛案,或稱崑山反殺案,是2018年8月27日發生於中國江蘇省崑山市夜晚的一起刑事案件。該事件作為轟動的社會新聞進入公眾視野後,關於法律層面的「正當防衛」的司法實踐,也掀起了全民大討論。其中,事件當事人劉海龍因交通糾紛與行人於海明發生爭執,之後劉海龍用砍刀打擊於海明時脫手,被於海明反擊砍殺。最終於海明反擊劉海龍的行為被當地警方認定為正當防衛,依法撤案。
  • 「關注」什麼是「特殊防衛」?「特殊防衛」與「正當防衛」有何區別...
    江蘇省崑山市公安局、江蘇省崑山市人民檢察院日前就崑山交通糾紛引發砍人致死案發布通報,依據《刑法》第二十條第三款「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姦、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之規定,認定當事人於海明的行為出於防衛目的,符合正當防衛意圖,不負刑事責任,公安機關依法撤銷於海明案件。
  • 「崑山龍哥案」兩年後,正當防衛新規不一樣了!
    進行正當防衛相關的判斷,應當立足防衛人在防衛時所處情境,按照社會公眾的一般認知,依法作出合乎情理的判斷,不能強人所難。文 | 王 煜近年來,「崑山龍哥案」「福州趙宇案」等涉及正當防衛的案件,引起公眾的廣泛關注。
  • 唐雪案:引領、重塑正當防衛理念,體現客觀公正立場
    【唐雪案:引領、重塑正當防衛理念,體現客觀公正立場】「媒體披露『崑山反殺案』後,指導江蘇檢察機關提前介入,提出案件定性意見,支持公安機關撤案,並作為正當防衛典型案例公開發布;指導福州市檢察機關認定趙宇見義勇為致不法侵害人重傷屬正當防衛,依法不負刑事責任,昭示法不能向不法讓步。」
  • 崑山砍人案引法律概念爭議 正當防衛到底咋界定?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31日電(楊雨奇)連日來,發生在江蘇崑山街頭的一起刑事案件成為輿論焦點。當事雙方衝突過程中的「反殺」引發網友、媒體乃至法律界關於「正當防衛」話題的爭議。那麼,到底如何區分防衛的「正當」與「過當」?
  • 「崑山反殺案」於海明屬正當防衛
    來源:北京青年報崑山市公安局依法撤案 江蘇省檢察院解讀認定正當防衛的法律依據8月27日晚,江蘇省崑山市震川路街頭發生一起持刀砍人案件,造成一死一傷。現場視頻顯示,糾紛起因系一輛寶馬車與一輛自行車因搶道發生爭執。
  • 被人提刀追砍反殺對方,不算正當防衛嗎?
    網傳視頻顯示,在爭執中,寶馬車主從車裡拿刀去砍電動車主,後者躲過連續砍殺,砍刀脫手落地,兩人搶刀時電動車主先拿到刀,反擊先動刀的人,並追擊他及其同夥,最終寶馬車主被追砍致死。輿論對於電動車主是不是正當防衛各執一詞。無論是負責緝拿歸案的警方,還是已經提前介入的檢察院方面,從它們對外的文書描述上,似乎都對電動車主不利。
  • 正當防衛條款:從沉睡到甦醒
    2019年2月18日,檢察官宣讀完不予起訴決定書後,河北邢臺正當防衛案當事人董民剛被司法警察送回家中,董與家人相擁而泣。(資料圖片)別人拿刀砍你時,你能砍回去嗎?2020年新年前夕,雲南麗江的90後女孩唐雪終於等來一個結果。
  • 律師談崑山反殺案:成為正當防衛權擴展的標誌性案例
    樸素正義觀與法律一般不應有大的衝突  華商報:崑山反殺案為何引發輿情的高度關注?  劉昌松:崑山反殺案在網絡上發酵,公眾意見一邊倒,認為「騎車男」沒有責任,這體現了樸素的正義觀。多數情況下,公眾樸素的正義觀與法律的態度是一致的,因為法律本身就是絕大多數人意志的理性反映。
  • 期待反殺案成為出臺正當防衛司法解釋的契機
    在輿論的焦急期待中,崑山市公安局對崑山「反殺案」發布通報:死者劉海龍持刀行兇,於海明為使本人人身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暴力侵害,對侵害人劉海龍採取制止暴力侵害的行為,屬於正當防衛,其防衛行為造成劉海龍死亡,不負刑事責任。公安機關對此案作撤案處理。崑山市檢察院的通報中稱:「從正當防衛的制度價值看,應當優先保護防衛者。
  • 正當防衛出新規了,這些情形你可以出手
    雖然後來上級公安局要求將案件重新調查並撤銷刑拘,但還是讓不少普通人看得有點懵,明明看起來是「見義勇為」或者「正當防衛」的行為,為何最後會涉嫌「故意傷害」?社會熱點案件推動司法改革近兩年,崑山反殺案、趙宇正當防衛案、麗江唐雪案等多起涉正當防衛案件引發社會熱議,越來越多的群眾開始樹立起正當防衛意識,這三起案件還被先後寫入了
  • 面對不法侵害,「兩高一部」撐你正當防衛
    檢察日報訊 今年8月28日,距離轟動全國的崑山反殺案發生已經過去兩年了。或許,許多人已經忘記防衛人於海明是誰,但公眾對正當防衛案件所要體現出公平正義這一樸素期盼卻從未停止。對此,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建偉感慨說,正當防衛案件並非罕見,但是司法實踐中認定為正當防衛卻不那麼容易。 張建偉口中的「不那麼容易」,正是指在一些案件中執法司法機關對於防衛標準的過苛把握,使一些正當防衛案件被當作防衛過當處理,令當事人與社會產生疑惑與不解。
  • 面對不法侵害,「兩高一部」撐你正當防衛!
    繼崑山反殺案,2019年3月,檢察機關認定正當防衛而不起訴為淶源反殺案畫上了句號。對此,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建偉感慨說,正當防衛案件並非罕見,但是司法實踐中認定為正當防衛卻不那麼容易。  李燕青告訴記者,崑山反殺案中,劉某在公共場所用刀背擊打於海明的行為是否能認定為刑法第20條第3款規定的「行兇」是當時辦案爭議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