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隨形的木頭千姿百態,崖柏根雕卻是雕刻大師最喜歡手工藝品

2020-12-16 收藏無界限

【材質】:陳化崖柏 【品名】:觀音菩薩 【規格】:長57寬32高85重48斤 【特色】:崖柏陳化料,全陳化精品,全品乾淨無暇,實屬難得,油性爆滿,紅油質地,工藝精細複雜,比例完美,油性好,黃金底色,氣味清香,收藏臻品!

《開心彌勒》太行崖柏雙色料, 長62,寬32,高76,重40斤, 大師工藝,天然根包石, 精美紋路,隨型雕刻,動態感一流,層次感強,造型美觀大方 寒來暑往驟風狂,絕壁孤獨隻身抗。 傲視洪荒閱苦難,筋骨精瘦性情強。 傷痕歲月數千載,喻世出澗見芬芳。 安逸安康求安寧,高亢高德說高尚。

【壽比南山】太行崖柏老料 長23,寬16,高95,重23斤 自然隨形,爆滿瘤疤,高油性濃鬱奶香味,栩栩如生! 太行崖柏老料是指崖柏死後,經過千百年的風吹日曬,所形成的,上面幾乎一點白皮也沒有,密度高於水。但也有老料不沉水,估計應與其油性有關係。當然了,什麼東西都沒有那麼絕對,崖柏有的沉水,有的不沉水,每個山溝裡的環境都不一樣,崖柏的密度也有差異。

陳化老料崖柏(一路發) 長26寬21高54重11斤 一立體鏤空設計 工藝精湛 造型栩栩如生,油性十足 香味醇厚 ! 崖柏乾料有全紅的,也有紅白的。風化時間短的,白料比較白,風化時間長的,白料比較發暗,風化時間再長點的,因為白料比較軟,所有漚爛掉了,只剩全紅料了。崖柏好壞,主要是看生長的位置,縫隙越小,營養越少,才能出好料,香味也更加的好。

《招財彌勒》太行崖柏雙色料 長49,寬42,高105,重96斤 根包石,天然造形無拼接,仙作大師工藝,自然隨形,高油性濃鬱奶香味,栩栩如生! 根據太行山脈的採根人描述,山崖邊崖柏的密度低於半山腰的崖柏。崖柏枝料會懸浮於水中或不沉水。崖柏的香味細柔綿長,不刺鼻,味香,有薄荷味,氣味變淡好像無法避免,但也不會淡的那麼快,甚至無味。賣崖柏的地方辨認時,可刮下一點粉末,然後用火烤,香味便會出來。

材質:太行陳化崖柏 品名:(財源滾滾)財神 規格:長30寬21高57重20斤 特色:太行崖柏陳化料,精品雙色坨坨料,完整坨,材料稀有,整體扭曲,陳化紋理,油性爆滿,材質乾淨,黃金底色,氣味清香,寓意好! 崖柏老料表面灰白色,幾乎沒有白皮,裡面全是黃紅料,帶白皮的料,白皮很薄一般兩三毫米左右,開料前香味不大,開料後香味細柔綿長,令人回味無窮。太行崖柏開料後,裡面黃紅色,紋理細膩,百轉千回,非常美觀!

相關焦點

  • 石家莊井陘男子痴迷根雕 欲建崖柏根雕博物館
    出鏡人物    礦區崖柏根雕愛好者高恆    採訪動機    作為井陘礦區的知名人物,53歲的高恆對崖柏根雕已經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面對村民疑惑的表情,蹲在柴火垛旁的高恆微微一笑,伸手將一根長長的「幹樹枝」撿了出來,表示這是一根崖柏木,可以用來雕刻,遠比扔進灶臺裡燒掉有意義。    這是近日記者在跟隨高恆採訪時看到的一幕。作為崖柏根雕愛好者,四處尋找崖柏木原材料,是他平日的主要事情之一。高恆開的車不過才買了兩年,卻已經行駛了十萬公裡,可見他奔波的辛苦。
  • 重慶一位殘疾根雕達人 雕琢殘而不廢的精彩人生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真的很難想像這些精美的根雕作品是出自農村裡一位殘疾人之手。 12月22日,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來到離主城區兩百多公裡外的墊江縣三溪鎮向前村6社,走進了根雕主人家中,看著這些造型優美,形態各異的根雕,很難不被這些活靈活現的工藝品所吸引,忍不住想伸手去觸摸一下。
  • 欣賞家鄉人的根雕藝術,形態各異,惟妙惟肖
    在老家有不少的根藝奇人,他們迷上了奇形怪狀的樹根,利用業餘製作的一件件惟妙惟肖的藝術作品,受到人們讚嘆的時候,他們的付出得到了認可,他們的作品都是根據原來材料特點進行簡單雕刻而成,大多屬於天成。仙鶴擺件這些根雕藝人,大多數對於穿戴不做要求,由於工作環境,有的對根雕藝術進入了痴迷的程度,在這些根雕上面花費了不少的時間和財富,他們親自選材、備材、進行觀察創作。
  • 7年製作數百件根雕作品
    成都一小學保安酷愛根雕 7年製作數百件作品  一把刻刀、一塊木頭,隨著手指靈活的擺動、木屑翻飛之中,一隻金龜子初見雛形。一堆木頭在陳亮的手中,變成了天鵝、黑熊、金魚……而這位能夠「化腐朽為神奇」的陳亮,卻不是專業出身的木雕大師,他的真實身份是成都師範附屬小學華潤分校的一名保安。從小喜歡美術的他,一次偶然的機會,接觸到了根雕藝術,此後便一發不可收的沉迷其中。
  • 一塊木頭幾把刀,現場要雕三天,看看國內頂尖的木雕大師在嵊州怎樣...
    據了解,此次「雕聖杯」大賽,參加對象為全國範圍內擁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工美行業藝術大師、省級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的雕刻藝術家。此前,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發出「雕聖杯」大賽邀約,全國各地的數百名木雕名師踴躍報名參賽。最後經組委會審核,確定25名木雕藝術家參加。
  • 太行崖柏 陳化瘤疤 萬壽無疆擺件
    萬壽無疆 太行崖柏 瘤疤坨坨 底色乾淨 形態飽滿 純手工打造 美輪美奐 收藏佳品!長51寬30高57重58斤壽比南山 太行崖柏 陳化瘤疤料 底色乾淨 形態飽滿 純手工打造 美輪美奐 收藏佳品!長53寬31高62重45斤榮華富貴 御龍財神 一流動態 美妙非凡 太行崖柏 全陳化料質 油性一流 香味沁人心脾 值得收藏!長70寬45高94重93斤福壽雙全 太行崖柏 陳化雙色料 隨型雕刻 動態感一流 層次感強 油性好 紋理細膩 造型獨特 雕工精湛 收藏佳品!
  • 當年花200萬打造15米「雄獅」的廣西大師,拒絕300萬賣出,現狀如何
    導語:相信很多人都喜歡藝術品,尤其是雕刻,因為雕刻的工序繁雜,而且想要達到做工精細,必須要有幾年的火候,也就是因為雕刻的困難,所以往往有大師出品的成品,都會受到很多人的追捧,尤其是收藏家。
  • 崖柏竟然對人體有這十大好處!
    國內、外藝術名家 | 藝術品收藏 | 文學 | 音樂 | 視覺 「 崖柏根雕 yabai 」 中國華北地區太行山脈巖石縫中枯死的崖柏樹根、樹幹由於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下生長.吸天地精氣.並經歷崖風強力吹刮
  • 25位雕刻大師齊露手藝:刻刀下出精品 亦鑿出人間百態
    項菁 攝  當天,第三屆「雕聖杯」中國(嵊州)木雕大師現場創作邀請賽開幕,來自浙江、重慶、四川、河南等國內25名雕刻藝術大師進行現場創作。項菁 攝  「雕刻藝術種類繁多,不同大師擅長技藝也各有不同。」來自「木雕之鄉」東陽的陸挺豐從藝近30年,榮獲中國木雕藝術大師、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等稱號。在陸挺豐的眼裡,此次比賽如同一場「雕刻雅集」,是藝術大師相互交流學習和提升自身技藝的平臺。  陸挺豐說,真正的藝術不用言語表達,通過作品便能展現人間百態、人生哲理。
  • 地藏王擺件欣賞 崖柏陳化瘤疤
    地藏王 太行崖柏 陳化料 陳化瘤疤 油性爆棚 大氣磅礴 推薦收藏!長18寬16高65重10斤滴水觀音 太行崖柏 陳化料 360度爆滿瘤疤 動態飄逸 端莊大方 靈氣逼人 推薦收藏!長40寬23高57重19斤福到 太行崖柏 紋理細密 油性爆滿 做工精細 工藝精湛 動態飽滿 寓意一流 推薦收藏!長43寬27高55重36斤觀音 太行崖柏 天然根抱石 白粉骨料 精雕細琢 工藝精湛 端莊大方 收藏佳品!
  • 海南根雕藝術產業後勁十足(組圖)
    用陰沉木材料雕刻的作品《杜甫》。一件件精美的雕刻作品吸引著觀眾。海南黃花梨雕刻作品《瑞海祥舟》海南黃花梨雕刻作品《月影荷下舞》楠木雕刻作品《心生道法》  7月8日上午,第二屆海南省藝術節追尋中國夢』——
  • 40歲下崗自學成才 澄邁五旬木雕手藝人刀尖上的雕刻時光
    澄邁五旬木雕手藝人刀尖上的雕刻時光  40歲下崗自學成才,普通朽木在他眼中是值錢的寶貝雕刻一次磨刀一天,從沒見過老鷹卻最擅長雕刻老鷹  曾令恩在雕刻。  打鐵匠、修鞋匠、磨刀匠……過去,在大街小巷時常能看到這些老手藝人的身影,他們憑藉自身的一技之長,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服務。
  • 小夥造根雕五百羅漢,富商開價百萬又反悔,如今在倉庫裡長出蘑菇
    根雕藝術很早就在我國開始發展了算得上是源遠流長,早在我國的元朝和明朝時期,人們就開始用樹根做臺桌和木架擺放武器等等。於是就有一些人慢慢的把那些形狀很怪異的樹根收集起來並且雕刻成了非常獨具審美價值的藝術品展現出來。
  • 根雕藝術教學及工具簡易用法,喜歡根雕的朋友值得學習
    木頭有的鬆軟、有的粗硬,一般木頭鬆軟的易雕,粗硬沉重的難雕。木質堅韌、紋理細密、色澤光亮的稱之為硬木,如紅木、黃楊木、花梨木、便桃木、榔木等,具有雕刻的全部優點,是雕刻的上等材料,適合雕刻結構複雜的,造型細密的作品,而且在製作過程中和保存時不易斷裂受損,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只是雕起來比較費工夫,容易損傷刀具,價格也相對昂貴。比較疏鬆的木質適合初學者用,如椴木、銀杏木、樟木、松木等。
  • 獻縣剪紙雞年郵票亮相首博 看河北工藝品大盤雞
    原標題:獻縣剪紙雞年郵票亮相首博 看河北工藝品大盤雞   唐山工藝大師作雞鳴富貴圖迎新春   日前,由唐山工藝美術和陶瓷彩繪雙榮譽大師劉玉慶獨創畫風的百種雞形400件雞年富貴雄雞紀念瓷「福桶」作品創作加工完成。據了解,今年70歲的劉玉慶是骨質瓷釉下彩裝飾的第一發明人,從事陶瓷繪畫創作逾50年,專攻釉下彩骨質瓷花鳥畫的同時尤擅畫雞,獨創出黑白灰與點線面結合、凸顯立體的雄雞畫法。
  • 開化根雕根宮佛國踏青之旅
    之前在內遊玩時就與好友吐槽,未設置小朋友嬉戲玩耍處,要是帶小朋友來,對著威嚴的佛像,難免表現興致缺缺,是應該專門設置一個小朋友喜歡的地方,然後現在就有了一個,看來我的想法與徐大師的想法不謀而合。今日周未恰巧無事,且天氣大好,便帶看小朋友驅車前往。車上,小朋友聽我說是一有意思的去處時,便勾起了她的好奇心,邀我與她一起去探秘。
  • 與新中國同齡的根雕藝術家:建博物館守護松花江浪木創作
    松花江水系衝刷而來的木本植物在水裡長期浸泡,未腐爛的部分和殘留物質保留下來被稱為松花江浪木,這是製作工藝品的優良材料。吳德義創作的體育項目作品 石洪宇 攝吳德義是吉林市浪木藝術創作的代表性人物,他認為浪木比黃金還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