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蘿蔔是我國一年四季常見的餐桌蔬菜,但實際上,胡蘿蔔是春秋種植,夏冬收穫。胡蘿蔔雖然名字帶有蘿蔔,但其實和白蘿蔔、青蘿蔔、紅蘿蔔等蘿蔔都不是一個科屬的蔬菜。當然,胡蘿蔔和蘿蔔的營養價值都是非常高的,各有千秋,也都適合在冬季食用。
胡蘿蔔富含胡蘿蔔素和纖維素,還含有較少量的其它各種維生素、微量元素以及生物活性物質。相比較而言,胡蘿蔔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鈣、鐵等營養物質均低於蘿蔔,但胡蘿蔔所含的胡蘿蔔素及其它維生素均高於蘿蔔。所以說,這兩種蔬菜各有各的優點。
胡蘿蔔的味道比較甘美,且能量較低,很多人覺得生吃胡蘿蔔是最能獲取完整營養素的做法。其實,胡蘿蔔所含的胡蘿蔔素是維生素A的前體物質,也是脂溶性的,所以生吃或水煮時,胡蘿蔔素的吸收率都不高。只有在胡蘿蔔加油烹飪時,胡蘿蔔素大量溶解於脂肪中,吸收率才比較高。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都推薦,將胡蘿蔔用油炒著吃,或者將胡蘿蔔放入排骨、羊肉、雞肉、牛肉等動物性食物中一起煮湯喝,因為這樣動物性食物的油脂較多,可以最大限度地幫助人體吸收胡蘿蔔中所含的胡蘿蔔素。
但如果只關注胡蘿蔔素的吸收率,也會失於偏頗。因為胡蘿蔔中不僅含有胡蘿蔔素,還含有維生素B、C等水溶性維生素。水溶性維生素在水煮時的吸收率較高,但在長時間高溫烹煮、煎炒或油炸時,損失量會比較高。
由此可知,如果想要在吃胡蘿蔔時獲得更加完整的營養素,最好是注意烹飪方式並且控制好烹飪的時間。在這裡推薦一種比較好的做法,就是蒸胡蘿蔔絲或蒸胡蘿蔔片。將胡蘿蔔切成絲或片後裝盤,然後加入適量的植物油攪拌均勻,再搭配自己喜愛的食材,比如雞蛋液、西紅柿塊、蔥花等,上鍋蒸10分鐘即可。
這種做法的最大好處就是控制了烹飪時的溫度,儘量減少了營養素的損失。另外,由於胡蘿蔔的烹製程序比較簡單,也儘量避免了水溶性維生素的損失。再加上合理的油脂搭配,胡蘿蔔素的吸收率也會比較高。
如果個人不太在意胡蘿蔔素的吸收率,那麼生吃胡蘿蔔也不失為一種較好的食用方法,只是一定要注意原材料的衛生,並且自己的腸胃要能夠適應。大部分中國人的腸胃是不適應吃生食的,少量吃一點沒關係,但多吃可能會引發不適,除非是已經形成了習慣。
在寒冷的冬天,吃胡蘿蔔是一種不錯的養生方法。下面也推薦一道冬天的胡蘿蔔養生菜譜,就是胡蘿蔔西紅柿燉牛肉,如果對牛肉過敏或者不方便購買牛肉,也可以將牛肉替換成排骨、雞肉或羊肉。具體的做法如下。
首先將200克牛肉切成塊,過水後瀝乾,然後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和姜蔥,大火煮開後,再用小火慢燉3小時左右。3小時後加入切成大塊的胡蘿蔔和3顆新鮮山楂,繼續小火慢熬20分鐘,再加入切好的西紅柿塊,繼續小火慢熬10分鐘,然後加入適量生抽和食鹽,關火。用餘熱繼續煨一會兒,即可食用。
這道菜的色澤、口感都是比較好的,搭配也比較合理。牛肉的蛋白質含量非常高,很適合冬天補充營養,再加上胡蘿蔔、山楂和西紅柿的配搭,不僅可以降低牛肉脂肪的吸收,還可以促進腸胃的消化,幫助蛋白質的吸收。而胡蘿蔔和西紅柿中的脂溶性維生素吸收率也會隨之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