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7000隻私募基金淨值創新低 有一類產品卻表現亮眼)
來源:券商中國
資本市場近期的大幅波動令廣大股民頭疼不已。事實上,諸多專業的投資人也正承受著相當的虧損。
數據顯示,截至6月8日,有7099隻私募基金在今年創下淨值歷史新低,業內人士表示,可見今年上半年市場賺錢效應極差,是不少私募基金的冬天。
從全市場來看,今年創新低的產品佔比高達35.72%;從所屬策略來看,事件驅動策略達50.77%的產品創新低,其次是股票策略,達39.48%的產品創新低。
不過,在市場的一片哀嚎中,相對價值策略這類產品表現出一如既往的穩定,也因此獲得市場人士的關注。
後市不容樂觀
6月15日上午,上證綜指盤中創下近20個月新低,向下考驗3000點整數關口;深證成指跌破萬點大關;創業板指再創年內新低。
由於A股主要股指均創下階段新低,弱勢格局明顯,對於後市,市場觀察人士亦不算樂觀,普遍觀點是,短期來看,受美聯儲加息、我國5月投資消費增長速度放緩、二季度末流動性面臨季節性壓力等多重因素影響,場內投資者風險偏好受到壓制,但從我國中長期經濟依然向好、A股市場整體估值水平顯著回落等角度來看,市場離底部區域並不遠,繼續向下空間有限,未來市場或仍以反覆震蕩、繼續探底為主。
至於具體操作策略,專業人士建議在市場情緒得到顯著修復,出現明顯的企穩回升信號之前,建議投資者仍需保持謹慎、多看少動。
7099隻私募產品創淨值新低
在動蕩不寧的市場環境中,素以靈活見長的私募基金也沒有過上好日子。
數據顯示,截至6月8日,有7099隻私募基金在今年創了淨值歷史新低。2016年、2017年分別有7478隻、7458隻產品創新低。
查詢歷史數據可以知曉,私募產品大批量創新低曾在近年出現數次。
此番創出新低的7099隻產品佔據目前國內私募產品體量怎樣的比重?
同樣來自私募排排網此前公布的數據,從全市場來看,全市場中今年高達35.72%的私募基金淨值創歷史新低;從所屬策略來看,事件驅動策略中有高達50.77%的產品今年創新低,其次是股票策略,達39.48%的產品在2018年創新低。表現相對穩定的是,固定收益和相對價值這兩類私募產品,創新低比重分別為17.84%和20.29%。
相對價值策略型產品逆勢穩定
數據顯示,在這7000多隻創出新低的產品中,股票策略型私募產品佔據大頭,比重高達63.81%;其次是複合策略,佔比為13.31%;固定收益策略佔比為6.59%。
由於相對價值策略產品表現一如既往的穩,穩定的平均收益,而且有著非常低的風險,最近兩年的平均最大回撤只有6.58%,僅比固定收益策略略高,但是收益卻高了好幾倍。在當下疲弱的市場中,實在是難得的亮點。
所謂相對價值策略,是一種相對謹慎的對衝基金策略。通俗來講,相對價值策略就是從資產價格的相對高低中獲取收益,即利用相關資產之間的定價誤差搭建多空頭寸,最終獲取定價恢復正常後的價差收益。由於某種特定原因,市場對兩個高度相關的資產或不同市場中的同一資產產生定價扭曲,即一種資產價值被高估,另一種資產價值被低估,投資者可以通過買入低估資產,賣出高估資產,獲取兩者價差實現收益。
業內人士介紹稱,相對價值策略基本屬於無風險或低風險套利,國內常見的相對價值策略主要有統計套利和市場中性策略。其中統計套利策略綜合了各種套利策略,包括期現套利、跨期套利、ETF套利、跨市場套利等;市場中性策略常用的統計套利手法為阿爾法套利。相對價值策略屬於較為謹慎的對衝基金策略,它與市場低關聯的特性也決定了其風險的可控性和低收益性,但其表現穩定的特性也決定在任何市場環境中都能獲得收益,因此一直以來也依然活躍於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