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辦公軟體測試
相信作為玩家的我們,日常生活中一定也不會少用自己的PC來處理工作上的事務吧,而目前主流的文字、圖片、視頻處理軟體的運行速度和CPU的生產力有著直接的關係。
在此我們將用Lightroom、Premiere這兩款軟體再次重點測試兩款CPU的生產力。
通過搭載銳龍9 3900XT和酷睿 i9 10900K兩個平臺,對相同大小的4K視頻進行渲染。從測試結果來看,兩款CPU導出時間上有著相當大的區別。搭載3900XT的平臺比搭載i9-10900K的測試平臺快將近一分鐘。
接著對總大小為6.2G的300張CR2格式的圖片進行導入時間,以及品質100的JPEG格式導出時間對比測試。從測試結果來看,導入圖片結果相差不大,導出則搭載酷睿i9-10900K的平臺竟比搭載銳龍9 3900XT的測試平臺耗時高出了近兩分鐘。
生產力測試總結:3900XT更大的緩存帶來了CPU內部讀取數據效率大幅度提升,更多的核心線程數帶來了更強的性能,從而提高了各種軟體的運行速度。
五、總結:打了雞血的3900XT表現確實不俗
通過一系列的測試,我們可以看出3900XT確實表現不俗,而首發3899元的售價也要比I9-10900K高達4299的價格要便宜一些。
性能的提升並不是這款處理器最大的好處,超頻能力才是讓人驚訝的地方,當然,想要好超到更高的頻率,還得需要強大的散熱設備以及良好的機箱風道才行。
若是你追求更好的遊戲體驗,那麼10核心20線程i9-10900K和12核心24線程的3900XT不分伯仲;若你追求更好的工作體驗,那3900XT絕對對得起它的價格,值得擁有;若要提起性價比,那麼想必各位讀者心裡有了自己的判斷。
如果你打算用自己的電腦做更多的事情,而不僅是玩遊戲,比如還要編輯視頻、創建3D模型或做任何可以充分利用12核處理器性能的任務,那麼銳龍9 3900XT絕對是更好的選擇。對於一般的生產力任務,銳龍9 3900XT要比我們評測的酷睿i9-10900K快得多。
這裡給大家一個攢機配置單。相同性能的CPU,自然是AMD的便宜些,這樣我們可以省下預算,加購一塊更好一些的顯卡。
自從AMD進入Zen架構時代,其在OEM及系統集成商市場的表現就越來越好,廠商的評價也越來越高。這個英特爾原本佔據優勢的傳統市場,AMD正在贏得優勢,甚至已經達到了供不應求的程度。AMD近年來的人氣有目共睹,「AMD yes」的口號也並非調侃,我們也期待著AMD銳龍4000系列處理器甚至是ZEN 3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