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節「興猶未盡」的課的感悟
慶豐中學 張昌都
在期末複習反比例函數知識時,講了下列一道例題:
如圖:A、C兩點在反比例函數(x>0)上,OC平分∠AOX,AB∥x軸,BC∥y軸,將△ABC沿AC摺疊,點B剛好落在OA上的點H處,求SAOCB的值.
教師解答:先回憶一下在八年級經常做的一道題.
如圖,已知∠B=∠D=90°,點C在BD上,且CA平分∠OAB,OC平分∠AOD,求證:C為BD的中點.
介紹一種方法:過點C作CH⊥OA於E,由角平分線的性質可知CB=CH,CH=CD,故點C為BD的中點.
再看例題的解答:
設點C(2a,b),點A(x,2b)
∴2ab=x•2b ∴x=a
∴A為BE的中點 又∵ S矩形BCFE=S矩形CDOF=2
∴S△ABC=S矩形BCFE= ∴SAOCB=2
題講解完畢以後,我習慣性的追問了一句:還有其它的方法嗎?如果沒有的話,就準備講下一個例題的,哪知道這時學生們紛紛舉手!還有!還有!.我想,還有這多的方法吧?索性就放放手,我說,那好,就一個一個上來展示吧!
(以下是學生的精彩講解)
(慶豐中學2021屆九2班易重民)
如圖:由k的幾何意義及A為BE中點知:S矩形EODB=4
又∵S△AOE=S△COD=1 SAOCD=4-1-1=2
(一目了然!簡潔明了!漂亮!掌聲響起!)
(慶豐中學2021屆九2班苗友毅)
如圖:可求S1=S2
∴SAOCB=S矩形BCFE=2
(巧妙轉移!掌聲雷動!)
(慶豐中學2021屆九2班龍淼,本班坐標大王)
如圖:設C(x,y),令AB=a 則A(x-a,2y)
∴(x-a)•2y=2 ∴xy-ay=1
∴ay=1 ∴S△ABC=ay=
∴S△AOC=+1= ∴SAOCB=2
(通過建系,避開了求A為BE的中點!)
(慶豐中學2021屆九2班楊晨)
根據老師所講,OD=2AB設AB=x
BC=CD=y ∴C(2x,y) ∴2xy=2→xy=1
∴SAODB=(x+2x)•2y=3xy=3
∴SAOCB=3-1=2
(整體代換,求出梯形的面積,另闢蹊徑!)
(慶豐中學2021屆九2班解家和)
如圖:S△ABO=SODBE=×4=1
S△BOC=S△COD=1
∴SAOCB=S△AOB+S△COB=1+1=2
(利用等高求面積,好!)
不得不佩服!孩子們的解答真是精彩紛呈,讓人眼界大開!下課了,孩子們還捨不得出教室,還沉浸在興奮之中!感覺興猶未盡!
自己好久也沒有這麼興奮了,沒有想到孩子們有這麼多的精彩解答,在以後好長時間這節課都還始終在我心中回味,揮之不去!經常反思,感悟:
1.高效的課堂還是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提供機會,提供思考、交流、展示的機會,不要讓教師的「強勢」「主導作用」讓學生失去探究及表現的機會。
2.課堂上要相信學生,要善於發現學生的優點,傾聽學生,鼓勵學生,讚美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努力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做好「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從互動中相互學習,共同提高。這節課對於老師、學生來說,相互都有收穫,都有提高,每一個巧妙的解法都深深地叩擊著我們的頭腦!原來還可以這樣想.
3.課堂上要將時間、空間、話語權交給學生,老師做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點撥者、合作者、欣賞者,欣賞學生的智慧,並把學生的想法提升到一個新的境界,讓學生充滿發現感、自我存在感、讓學生感受成功、充滿自信!
(一次精彩的課堂生成,一場激烈的思維碰撞,這樣的課上的有深度、有寬度,上的過癮。充分體現了教師開放的胸懷和深厚的功底。黃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