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院院長:法治是新時期社會管理最根本手段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當前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期、利益調整期、矛盾凸顯期,社會管理面臨新情況、新挑戰。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需要著力發揮法治的基礎和主導作用,積極探索構建法治主導型的社會管理模式。

  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需要建立法治主導型的社會管理模式

  建立法治主導型的社會管理模式,首先是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根本要求。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國理政的基本方略。社會管理是治國理政的重要內容,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必須將法治作為黨和國家實施社會管理的根本理念、基本途徑和主要手段,將法治的方法運用到管理的全過程,實現社會管理的法治化。

  其次是歷史的選擇、人類的共識。人類社會的管理,歷經了原始社會的自我管理、奴隸社會的強力控制管理、封建社會的人治管理,直至走向現代社會的法治管理,足見法治主導的社會管理模式順應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

  第三是轉型期社會管理的時代要求。當前我國社會主體成分複雜,自主意識強烈,價值取向多元,利益訴求多樣,需要在社會管理手段上體現平等性、注重公平性、具有權威性,而這正是法治區別於行政、市場、道德等其他管理手段的優勢所在。法治是新時期社會管理方式中最基礎、最根本的手段,理應發揮其應有的主導作用。

  實現社會管理根本目的、完成社會管理基本任務,根本路徑在於民主和法治

  胡錦濤總書記指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根本目的是維護社會秩序、促進社會和諧、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營造良好社會環境。社會管理的基本任務包括協調社會關係、規範社會行為、解決社會問題、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公正、應對社會風險、保持社會穩定等方面。實現上述目的和任務,根本路徑是民主和法治。

  要發揮法治在協調社會關係、規範社會行為中的基礎作用,實現社會管理的「有序之治」。規則之治是社會安定有序的基石,也是社會管理的基礎任務。法治強調法律在實現社會治理中的權威性,要定「良法」促「善治」,通過預置規則體系,有效協調公權與私權、個體權益與公共利益、經濟發展與社會和諧的關係,使社會主體對自身的行為後果形成穩定的預期,並通過制度化的強力支持,保障規則的有效實施,確保整個社會處在規範化、制度化的有序軌道內。

  要發揮法治在解決社會問題、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公正中的核心作用,實現社會管理的「和諧之治」。社會公正不僅是社會管理的價值追求,也是社會和諧的基本要素。要將公正貫穿於解決社會問題、化解社會矛盾的始終,從源頭上預防、減少和消除社會衝突;要在繼續發揮市場「看不見的手」的作用的同時,通過政府管理「看得見的手」和法治「看得見的規則」,調整好社會利益的分配,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要發揮好司法作為社會關係調節器終端的權利救濟和教化引導作用。通過懲惡揚善、定分止爭,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恢復社會運行秩序,彰顯法治的功能和作用。

  要發揮法治在應對社會風險、保持社會穩定中的保障作用,實現社會管理的「民主之治」。民主是實現社會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動力和源泉,也是社會管理的重要路徑。人民群眾不僅是社會管理的參與者,更是社會管理的主體。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要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作用,為人民群眾參與社會管理提供制度化保證,實現各類利益訴求的有序和理性表達,實現法治的民主化和民主的法治化,增強對社會風險的預見力、掌控力、化解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諧穩定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不穩定因素。

  堅持法治主導型的社會管理模式需要實現五個統一

  建立法治主導型的社會管理模式,要在堅持法治主導的理念、原則、體制、規則下,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推進多元化的積極協同,實現法治化的社會管理和社會管理的法治化。

  要著力實現黨領導的政治優勢與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有機統一。必須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從路線、方針、政策高度確保社會管理的總體方向不偏離。在發揮黨的領導的政治優勢的同時,還要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發揮法治主導的制度優勢,使社會各界參與社會管理的行為依法而為,黨對社會管理的領導依法而為,確保社會管理的制度不偏差,管理不偏位。

  要著力實現轉變政府職能與推進基層民主自治的有機統一。既要強化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使政府職能實現從微觀經濟管理向社會綜合服務轉變,管理手段從行政強制向綜合運用經濟、法律等方式轉變,又要針對社會管理的主體流動在社會、生活在基層等特徵,提高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的自治能力,實現政府行政管理與基層群眾自治的良性互動。

  要著力實現依法治理與多方參與的有機統一。既要堅持依法治理的主導方向,讓法律問題通過法治途徑解決,又要強化「社會管理社會管」的理念,加大多方參與力度,努力讓社會問題通過社會解決,積極推進社會協同和公眾參與,積極發揮社會組織在社會管理中的橋梁紐帶作用、協同共治作用。

  要著力實現綜合施策與法治主導的有機統一。社會管理範圍廣泛、內容繁雜、成因複雜,既要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道德等手段,合力化解矛盾,又要堅持法治主導,通過法治的強制和權威,保證綜合施策的最優效果。

  要著力實現社會矛盾多元化解、利益多元調節與樹立法治權威的有機統一。化解社會矛盾、調節社會利益,既需要全社會多主體參與、全方位多渠道化解,又必須以樹立和維護法治的權威為前提,以推動在體制內化解矛盾糾紛為重點。不能以削弱和損害法治的權威為代價,因暫時的利益滿足激髮長期的矛盾糾紛,因個體局部的法外施恩引發全面的公信危機。(應勇 作者系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

相關焦點

  • 官方資料:31名高院院長中7人無任何法學學歷
    上海高院法官嫖娼事件發生後,崔亞東在一次針對上海法院系統的「集中教育專項整頓」大會上說,「雖然只是少數法院幹部嚴重腐化墮落,但卻引發了社會各界對上海良好法治形象和法治環境的質疑,也給境內外敵對勢力藉機攻擊黨和政府、攻擊社會主義司法制度提供了可乘之機。」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網友根據公開資料,對崔亞東的學歷提出疑問,稱其只擁有「中央黨校在職大學學歷」。
  • 浙江12位法院院長登臺「打擂」 省高院院長現場點評短長
    浙江高院李佔國院長現場隨機「點名」發言,並即時點評。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宗旨,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強調:「全面依法治國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是人民,必須堅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
  • 上海高院院長:對法官管理不能拿行政級別來套
    昨天,上海市高級法院院長崔亞東表示,從改革面臨的共性問題來看,上海法院已經進行了先期的探索和實踐,一些制度規定能為全國司法體制改革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借鑑。  談司改試點  試點經驗具有複製性和推廣性  京華時報:上海作為全國首家司法改革的城市,前期一定做了不少工作。
  • 貴州高院原院長孫潮受聘上海交大凱原法學院講席教授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嶽懷讓據上海交通大學官網消息:9月1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聘任儀式在徐匯校區廖凱原法學樓舉行,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原黨組書記、院長孫潮受聘凱原法學院講席教授。校長、黨委副書記、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忠欽出席聘任儀式,為孫潮頒發講席教授聘書並佩戴校徽,校黨委副書記周承,人力資源處處長趙震,文科建設處處長吳建南,教務處副處長林彥,凱原法學院院長孔祥俊、黨委書記汪後繼,凱原法學院全體班子成員和教職工代表參加了會議。聘任儀式由周承主持。
  • 上海高院裡這個神奇的地方,帶你穿越70載
    「以砂石為底篆刻各種『法』字,巖石為屏投射法徽,體現的是『執法如山』的法治精神,而水滴形的水池則寓意『法平如水』的執法理念和公正透明的司法形象……」走進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高院)院史館,「法」字文化牆和水滴形水池首先映入眼帘。
  • 全國31位高院院長,畢業於這些院校!
    高院院長是各個省(直轄市)高院的「一把手」,過硬的專業能力、豐富的實踐經驗等讓他們成為法院系統的領導者。小編整理了內地31個省(直轄市)高院院長的簡歷,並從簡歷中總結了他們的畢業院校等信息。這些高院院長們都來自於哪些院校呢?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上海高院出臺中英文版《意見》
    來源:消費日報網訊(文/陳鳳 圖/錢成) 今天(11月23日)上午,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高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上海法院服務保障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主要內容並發布六起典型案例。
  • 15所高校法學院系齊聚黑龍江高院!法學大咖們說了啥?
    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副院長張恩學對黑龍江高院工作取得的成就感到震撼,彰顯了司法自信和開放心態,對推進司法領域制度革新和理論實踐創新,有著示範和推動意義。建議院校共建培訓專家庫,探索學術研究合作機制,共建實踐教育基地,提升法律教育培訓實效。
  • 上海楊浦法院原院長任湧飛案二審駁回上訴,獲刑七年六個月|反腐
    上海高院經審理查明:2003年至2019年間,被告人任湧飛利用其職務上的便利,或者利用其職權、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收受請託人給予的財物,折合人民幣共計250萬餘元。被告人任湧飛還在擔任上海楊浦法院院長期間,從楊浦區召開的有關專題會議上得知,以上海瀟戈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趙富強為首的有關單位和個人,多次實施以暴力脅迫的手段非法侵吞巨額房屋租金,故意欺騙並侵佔國有資產等具有黑社會性質的違法犯罪行為。2018年下半年,任湧飛經時任楊浦區委政法委書記盧焱介紹,接受趙富強的請託,在終結上海瀟戈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破產程序等方面提供幫助,使該公司得以存續。
  • 【重磅】上海高院在線發布2019年中英文版智慧財產權審判白皮書和...
    在第20個世界智慧財產權日來臨之際,今天(4月23日)上午,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高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各界發布中英文版《2019年上海法院智慧財產權審判白皮書》、《上海法院專利審判白皮書》,公布「2019年上海法院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十大案件」、「2019年上海法院加大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力度典型案件
  • 上海高院法官集體買春醜聞事件3人被撤職 1人被免職
    上海高院法官集體買春醜聞事件處理結果:3人被撤職 1人被免職  新華網上海8月8日電 (記者仇逸黃安琪)上海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8日舉行第六次會議,經無記名投票表決,決定撤銷陳雪明的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民事審判第一庭庭長、審判員職務;撤銷趙明華的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副庭長、審判員職務;撤銷倪政文的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審判員職務
  • 運用法治手段處置殭屍企業
    我認為,要用法治化手段,通過兼併重組、改制轉讓、清算註銷、依法破產、盤活脫困5種方式進行處置。」3月7日,在政協委員駐地,全國政協委員、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史小紅對記者說。 「企業破產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除司法問題外,還涉及許多衍生社會問題,需要政府與法院通力配合。內外部要同時推進,一方面在法院內部聚力挖潛提升效率,另一方面與政府協調聯動解決難題。」史小紅介紹,河南法院通過繁簡分流、簡案快辦,案件審理周期大幅縮短,並逐案建立臺帳,施行項目化管理,建立了通報、督導、約談三個層次的督促指導機制,對結案情況和各地工作舉措一周一通報。
  • 平等保護國內外當事人 上海高院發布中英文版白皮書及十大案件
    一審商標權糾紛、專利權糾紛分別同比上升60.29%和31.61%,表明隨著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尤其是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不斷推進,傳統的商標類案件和專利技術類案件呈現全面增加的趨勢。在上海法院審理的一大批大標的額、有較大社會影響和新類型疑難複雜的智慧財產權案件中,1起入選「2018年中國法院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十大案件」,6起入選「2018年中國法院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50件典型案件」,3起入選《最高人民法院公報》。
  • 內蒙古高院舉行建院70周年紀念活動 賀小榮出席活動並致辭
    12月24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法院建院70周年紀念活動在內蒙古高院舉行。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賀小榮,內蒙古高院黨組書記、院長楊宗仁出席並講話。賀小榮代表最高人民法院黨組和周強院長向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法院70周年表示熱烈祝賀。賀小榮在講話中指出,內蒙古法院的70年,是承載使命、光榮輝煌的70年。
  • 上海高院發布智慧財產權審批中英文版白皮書
    白皮書顯示,2017年上海法院受理和審結民事、行政和刑事各類智慧財產權案件總量增幅明顯,共受理15,809件、審結15,715件,同比分別增長40.76%和38.47%。其中,著作權糾紛、不正當競爭糾紛、特許經營合同糾紛、技術合同糾紛、知產行政案件數量均大幅增加,商標權糾紛、專利權糾紛、知產刑事案件數量有所下降,大標的額、新類型、有較大社會影響的案件數量多。
  • 海南省高院院長反思「張家慧」案:痛定思痛認真查找原因
    海南高法副院長張家慧落馬:百億院長夫婦斂財「法術」初探最富女法官張家慧被指製造大量冤假錯案 曾公開叫板最高法作為一名在司法系統深耕了29年的法官,張家慧曾經在學術和業務上都頂著光環。她是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博士,在中國社科院從事過博士後研究,也是最高人民法院評選的150名全國審判業務專家之一。
  • 築牢興水法治牆 推進水利強監管|貴州探索新時期水利高質量發展...
    水利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支撐,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要素。近年來,貴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十六字」治水思路,積極踐行「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治水總基調,著眼破解工程性缺水困局,加大水利脫貧攻堅力度,水利工程加快上馬,水利改革縱深推進,民生水利普惠群眾,依法治水成效明顯,水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全面提升。
  • 上海首例!市級機關「一把手」出庭應訴,近百領導幹部現場聽「法治課」
    擔任該案審判長的是靜安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孫培江。來自全市人社系統近百名領導幹部旁聽了庭審全過程,上了一堂生動的法治教育課。據悉,這也是上海市市級機關首次由「一把手」出庭應訴的行政訴訟庭審、旁聽、講評「三合一」活動。
  • 福建高院違背最高法公報作裁判 當事人致信周強院長
    為此,鍾先生致信最高法周強院長,期待周院長能夠對此進行督辦,依法糾正錯誤。鍾先生認為,福建高院的裁定,不僅剝奪了他的訴訟權利,而且還違背最高法最具權威的《公報》和指導判例,是對法治赤裸裸的踐踏和破壞。根據最高法的《公報》和指導判例,福建高院裁定駁回鍾先生的起訴、剝奪其訴訟權利是嚴重錯誤的。因此,鍾先生向最高法周強院長寫信,請求周院長對此案進行督辦,以維護法律的嚴肅性和統一性,讓每一個訴訟當事人感受司法的公平正義。
  • 157名法官助理升任法官 上海法院落實法官遴選制度
    上海市人大內司委、上海市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上海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特邀監督員、特邀諮詢員、律師代表、媒體代表,以及上海高院部分黨組成員、局級幹部,全市各中基層法院院長、政治部負責人等近兩百人觀摩了宣誓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