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法治手段處置殭屍企業

2020-12-16 人民網河南頻道

「處置『殭屍企業』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之舉,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殭屍企業』處置,強調要緊緊抓住處置『殭屍企業』這個牛鼻子,更多運用市場機制實現優勝劣汰。我認為,要用法治化手段,通過兼併重組、改制轉讓、清算註銷、依法破產、盤活脫困5種方式進行處置。」3月7日,在政協委員駐地,全國政協委員、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史小紅對記者說。

史小紅舉例說,河南各級法院充分發揮破產審判職能,依法受理並審結了一大批「殭屍企業」破產案件,經過一年的努力,如期、高效、平穩地完成了1124戶「殭屍企業」處置,實現了降低成本、盤活資產、化解風險、推動轉型的預期效果。

「法院要自覺把司法審判工作放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謀劃推進。」史小紅指著手頭的一摞資料告訴記者,河南各級法院在「殭屍企業」處置工作中主要明確兩項重點任務:一是配合企業主管單位,對各「殭屍企業」是否符合破產條件提前甄別,對提交破產申請的依法審查並決定是否受理;二是對經審查進入破產程序的案件進行審理,在規定時限內審結,使這些破產「殭屍企業」關門走人。

「企業破產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除司法問題外,還涉及許多衍生社會問題,需要政府與法院通力配合。內外部要同時推進,一方面在法院內部聚力挖潛提升效率,另一方面與政府協調聯動解決難題。」史小紅介紹,河南法院通過繁簡分流、簡案快辦,案件審理周期大幅縮短,並逐案建立臺帳,施行項目化管理,建立了通報、督導、約談三個層次的督促指導機制,對結案情況和各地工作舉措一周一通報。對任務較重或進度不理想的法院現場督促指導,對進度仍不理想的地區,省高院院長直接約談中院院長。

史小紅認為,處置「殭屍企業」不分國企民企,不因所有制搞三六九等。法院一方面要加快推進已受理的國有「殭屍企業」破產案件審理進展,並特別注意做好職工權益保護、社會穩定、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等工作,另一方面要從經濟發展大局出發,把民營「殭屍企業」破產處置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同步謀劃同步推進,健全市場退出機制,釋放沉澱資源,優化營商環境,為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責編:於思遠、楊曉娜)

相關焦點

  • 梁 軍:我對處置「殭屍企業」的一點保留意見——國企改革再評論之三十五
    本篇金句:讓我們保佑現存的國有企業好好經營吧!以免在未來的某個時刻,在突如其來的集中整治運動中,再次被冠以「殭屍企業」之惡名而橫遭屠戮。2016年3月,我在《國資報告》上發表了一篇評論文章,題目是:《如何準確定義和處置「殭屍企業」》。在關於國企改革的理論交鋒中,你經常不得不耐著性子,和對方討論學理邏輯,甚至基本常識。
  • 殭屍企業是什麼意思 國有企業清退殭屍企業力度加大
    仿佛就在一夜之間,國企改革的步伐加快了,那邊混改重組動作頻頻,這邊處置「殭屍企業」的戰役也打得正酣。  「殭屍企業」指的是那些喪失盈利能力、資不抵債、主要靠政府補貼和銀行不斷續貸維持經營的企業。持續虧損3年以上、不符合結構調整方向被外界普遍視為「殭屍企業」的認定標準。  處置「殭屍企業」被認為是中央企業去槓桿的重要抓手。
  • 處置「殭屍企業」、推進混改、「多合一」改革……國企改革攻堅的
    作為濟南市屬國有投融資平臺,濟南產業發展投資集團(以下簡稱「濟南產發集團」)2020年開局就通過優化調整組織架構,高效推行扁平化管控等方式,深化改革,全面聚焦主責主業,趟出了一條國企改革攻堅的「產發路徑」:殭屍企業全部處置完成;積極推動權屬企業混改,引進戰略投資者;通過「合併同類項」的方式,融合資源形成產業合力……
  • 清理「殭屍企業」應細化分類盤活資源
    針對處置「殭屍企業」中目前存在的障礙及潛在風險,一些受訪專家與業內人士建議,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採取措施,確保清理處置平穩推進。  一是強化資金支持力度,盤活職工資源,減輕處置「殭屍企業」壓力。
  • 淺談如何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
    在法治成為治國理政方式的大背景下,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將是今後一個時期維穩工作的根本指導思想、基本路徑和主要方法,也是領導幹部在維穩工作中必須具備的首要能力,更是實現十八大報告提出的加快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管理體制的基礎保障。
  • 于洪區區長高政威列席于洪區人民法院審委會探討盤活企業閒置資產...
    會上,高政威區長與各位審委會委員就運用法治手段服務保障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整合企業資源、創新破產審判思路進行了深入研討。高政威區長高度評價了於洪法院破產審判工作在提升轄區經濟發展質量、保障企業職工和債權人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作出的重大貢獻,同時強調把「殭屍企業」、「瀕危企業」處置作為盤活閒置資產、推進產業集群健康發展的重要抓手,實現社會資源的重新整合
  • 大戰「殭屍企業」,濱州中院破產審判跑出「加速度」
    目前,濱州納入處置名單的「殭屍企業」,大多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成立的「老國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敗下陣來,喪失自我發展能力和市場活力,停產停業多年,長期以來依靠政府補貼、房屋出租、銀行續貸等方式獲得給養。
  • 每日一詞∣清除「殭屍企業」 eliminate 「zombie companies」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表示,根據2016年底推出的三年工作計劃,我國通過破產關停、合併重組等方式已經清除了國有企業系統95%的「殭屍企業」。(圖片來源:中國日報)【知識點】「殭屍企業」主要是一些長期處於虧損狀態,生產產能較為落後的企業。
  • 每日一詞|清除「殭屍企業」
    eliminate "zombie companies" 中文原文 1.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表示,根據2016年底推出的三年工作計劃,我國通過破產關停、合併重組等方式已經清除了國有企業系統95%的「殭屍企業」。
  • 張鐵英: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社會矛盾
    司法行政機關要準確理解、深刻把握全面推進依法治市對司法行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務,善於運用法治思維謀劃司法行政工作,善於運用法治方式化解社會矛盾糾紛,充分發揮法治的引領和保障作用,為推進依法治市、建設美麗天津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務。
  • 聊城中院貫徹新發展理念營造法治營商環境
    今年以來,山東省聊城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充分發揮商事審判調節經濟關係、化解矛盾糾紛的職能作用,妥善審理涉及各類市場主體的物權、債權、股權、智慧財產權糾紛案件,努力營造公平、開放、透明的法治營商環境
  • 10個不良資產清收處置手段與流程
    四、利弊分析 常規清收作為我行不良資產清收的一種主要手段,具備成本低、操作技術難度不高的優勢,絕大部分從事不良資產清收處置的工作人員均能熟練掌握並運用
  • 人員處置難度增大 多策待發力破去產能制度梗阻
    利益藩籬仍存 債務風險攀升 人員處置難度增大多策待發力破去產能制度梗阻年底前出臺殭屍企業處置等政策今年去產能從「量」上而言,完成目標任務問題不大,但在地方和企業層面還存在利益藩籬和制度梗阻下一步去產能的重點在於打破制度梗阻,加快殭屍企業出清。目前地方和企業已有所行動,而8月下旬國務院也將開展相關督查。在年底前將研究出臺有效處置「殭屍企業」、市場化債轉股、兼併重組等政策。2018年是鋼鐵去產能的收官之年。
  • 嘉興中院和市稅務局聯合出臺企業破產處置涉稅問題處理意見
    ,為困境企業重整創造條件,降低市場主體退出成本,確保稅收債權依法清收,9月18日,嘉興市中級人民法院與國家稅務總局嘉興市稅務局召開業務協作機制會議,聯合籤署《關於企業破產處置涉稅問題處理的實施意見》。在企業破產程序中因履行合同、處置企業財產或者繼續營業確需使用發票的,管理人可以以納稅人的名義按規定申領、開具發票,或向稅務機關申請代開發票,並按規定繳納稅款,作為破產費用從企業的財產中清償。
  • 上海高院院長:法治是新時期社會管理最根本手段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需要著力發揮法治的基礎和主導作用,積極探索構建法治主導型的社會管理模式。  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需要建立法治主導型的社會管理模式  建立法治主導型的社會管理模式,首先是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根本要求。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國理政的基本方略。
  • 在上海「殭屍企業」可憑法院文書註銷
    因重要文件滅失,或者企業人員下落不明,開不了清稅證明,無法完成正常清算程序的「殭屍企業」,以後可憑法院文書註銷。7月17日上午,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就《關於企業註銷若干問題的會商紀要》(以下簡稱《紀要》),聯合召開共同推進解決企業註銷若干問題的政策發布會。
  • 蓬萊區人民法院:高效司法 助力破產企業「涅槃重生」
    大多數破產案件屬於重大、複雜、敏感案件,不僅涉及破產企業和債權人的權益問題,還涉及到企業職工的切身利益,一旦處置不慎就可能造成資產流失,損害到廣大職工的合法權益,影響社會穩定。今年以來,蓬萊區人民法院全面貫徹中央和最高院清理「殭屍企業」的決策部署,落實國家產能政策、環保政策、創新驅動發展政策,按照國家發改委《關於進一步做好「殭屍企業」及去產能企業債務處置工作的通知》的規定,在破產案件審理工作中積極打主動仗,出組合拳,為積極服務保障新舊動能轉換,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入,為服務保障優化全區營商環境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李克強:要用法治的辦法處置非法集資
    12月24日,中國政府網消息,李克強總理12月2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草案)》。「這部條例出臺非常必要。這是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將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進一步納入法治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