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李志遠 劉慧麗 杜世民
剛經歷高考錘鍊的高中畢業生們,都經歷了高考志願填報的折磨。
講述高中生成長的電視劇《少年派》末尾,林大為帶著林妙妙來到了一家專業填報志願的機構,機構工作人員稱,他們有一個系統,只需要在系統中輸入學生的分數、目標專業,系統就會綜合給出報考建議,SO EASY!
可在關注高考多年的考學君眼裡,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感慨完林妙妙報志願的輕鬆省事兒,你是不是也想擁有這樣一款報志願「神器」?
為了給表弟報志願,考學君根據表弟的高考分數,在搜尋引擎裡搜索高校,都會被高考志願填報App「搶鏡」。
按照廣告語點進去,「報考指南」裡,只需要輸入考生所在省份、高考分數,選擇文科或理科,系統就會直接輸出「衝刺推薦」「穩妥推薦」和「保底推薦」三類院校,每一類都有幾十個甚至幾百個院校推薦。想要更精準的填報建議,就需要人民幣了。
考學君點擊更多推薦,下載了一個叫做「完美志願」的志願填報App,而想要查看更多、更詳細的院校推薦,必須購買會員。
市面上提供高考志願填報服務的一種常見模式就是賣卡,售賣類似於「完美志願」的App或網站連結,考生點擊進去以後,就可以使用網絡大數據,進行數據對比,從而得出以考生分數為基數的志願填報推薦方案。
比如,文科528分,經過卡片上的流程操作,會得出幾所保底院校、幾所衝一衝院校等內容。
「價格一般從100元到500元不等,通過數據對比,能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但是,一位長期從業的業內人士認為,這種App或網站作用不大。
另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報志願App或者網站指導填報志願,都是根據大數據分析得出的錄取概率,但數據只是根據以往的分數線劃定一個院校範圍,有滑檔風險,且針對性不強。
高考志願填報服務的另一種模式是一對一專業指導,一般少則三四千元,多則上萬元,由一位專業老師指導一位考生。
花了大價錢,真能購買到真正專業人士的服務嗎?對此,河南商報考學君展開了調查。
7月10日上午,河南商報考學君在某招聘平臺上向多家志願填報指導機構表達了求職意願,沒過多久,一家名為北京遠大未來教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工作人員聯繫了考學君。
按照約定,河南商報考學君來到了位於鄭州市金水區的大觀國際小區,面試地點在該小區4號樓的一戶居民家中,所謂的公司不過是客廳裡擺放了幾張桌子,放置了幾臺電腦而已。
「志願填報市場很大,目前做這一塊兒的還不多,前期需要去招生,後期也是要做服務。」面試中,趙姓工作人員不斷介紹著這一領域的前景及工作內容。
可是,考學君沒有任何志願填報指導經驗啊。趙姓工作人員介紹,入職後,公司會有一周左右的培訓。
「我們這兒有材料,你看一下。」趙姓工作人員說,培訓過程中,不僅會發放相關的材料、教授話術,而且還有師傅進行一對一的指導。發放的材料包含高考填報志願基礎知識、財經類院校及專業分析、新工科解讀、易混專業、適合男女生學的專業、日常用語及常見問題、前後臺操作及方案解析等內容。
「真正專業的報志願指導老師是非常稀缺的,社會上的一些培訓機構往往都是招聘一些毫無經驗的人員,然後再進行速成培訓。」業內人士透露,培訓的內容,大多是一些與考生溝通的「套路」。
這些「套路」無非是結合考生想去的地方、想學的專業,然後放大化去聊。最後根據以往的數據,推薦一些不是名校,但名字聽起來挺「高大上」的學校。
如果你足夠幸運,遇到了真正有水平的指導老師,就萬事大吉了嗎?
當然也不是,他們根據自己的經驗積累,可能會對某個地區的一兩所學校或者幾個學校非常了解,對某些專業的了解更深入,而其他院校就只能「道聽途說」了。
志願填報指導,目前並沒有相關行業規範。如果考生按照推薦的志願填報,出現滑檔怎麼辦?
以河南商報考學君暗訪的那個機構為例,他們會在與家長籤署的合同中規避風險。
家長花費三千多元購買該公司的一張卡後會獲得帳戶及密碼,按照卡上要求登錄填寫相關信息後,總公司會安排工作人員進行對接。「每個工作人員會分到20多個學生。」趙姓工作人員透露,售卡主要是在會議現場進行。「讓學校組織家長去參加志願填報會,現場賣。」
當考學君問及如何去與學校洽談時,趙姓工作人員笑著說,公司針對學校不同級別的領導有不同的禮品費。
趙姓工作人員表示,一般情況下,考生不會出現滑檔的情況。「為了防止考生出現滑檔的情況,分數出來之後會有一套整體方案和預備方案,考生可以從方案中選擇學校和專業。」公司會與家長籤一份合同,在合同中會註明志願填報存在風險,公司所給的方案僅作為參考。「落榜的可能性是沒有的,而且合同中有規避風險的條款。」
志願填報指導機構看似很好做,但實際上要求有非常高的專業水準,為何社會上還有那麼多機構在做呢?
「這肯定是因為有很大的利潤空間啊。」業內人士分析。
有需求就有市場,市場的巨大利潤催生了很多志願填報指導機構。據了解,這些大小小的志願填報指導機構,光鄭州就有上百家。
有不少家長反映,通過搜尋引擎網站搜索「高考志願」等信息,收費App、網站或諮詢機構排列靠前,存在不規範和安全風險等問題。
針對這一狀況,7月初,教育部會同公安部聯合約談網站相關負責人,要求在網站醒目位置提醒考生認準各地考試院和高校官方網站,並確保官方網站優先推薦,切實維護公平和諧涉考網絡環境。
同時,教育部還將會同中央網信辦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對有關志願填報指導App、網站和機構進行調查,對存在違法行為的,將予以堅決打擊。
教育部提醒廣大考生,目前沒有任何招生考試機構、高校參與商業公司的高考志願填報指導活動。請考生和家長切勿輕信所謂的機構或「專家」指導,按照省級招生考試機構提供的志願填報辦法和相關參考信息,結合本人實際情況合理填報志願,避免信息洩露和上當受騙。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國際教育創新研究室主任蘇紅在接受採訪時說,這個領域專業性很強,對從業者的政策把握能力、視野、專業素養和人際交往技能等要求很高,不是看幾本書、參加幾次培訓就能解決的。相關管理部門應加強引導,建立
並不斷完善服務規範,制定從業標準等。
此外,還有專家指出,每年考生手裡雖然有教育部門發放的報考指南,但是那往往只是數據的簡單披露,而且時間跨度小,整合不夠,參考性不足,滿足不了考生的需求。
建議相關部門做好信息整合工作,並通過更便捷的方式向公眾公布。
業內人士:選志願填報指導機構要看四點:
要看機構的成立時間
成立時間較久的公司各方面功能比較完善,流程會比較清晰。
要看機構團隊老師的水平
機構團隊老師的層次代表著規劃的高度,大學的老師更加熟悉大學的專業設置以
及師資水平、綜合實力等情況,對學生來說更有幫助。
看團隊老師的經驗
志願填報經驗豐富的老師對院校的把控力會更強一些,可以更大程度地做到不浪費考生分數,更精準地為考生選擇分數範圍內最合適的院校以及專業。
合同是雙方權益的保障,家長在選志願填報指導機構時要仔細看看合同上的條款,是否將所有情況都寫進去了。
視覺/河南商報視覺產品部
|「家有考生」聲明|
1、河南商報《家有考生》從未授權任何平臺發布《家有考生》微信公號內容,如有侵權,我們將通過法律手段,追究其責任。
2、禁止其他公眾號及網站轉載,歡迎家長轉發,您的轉發就是對考學君最大的支持,也讓更多家長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