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難管教,不需要打罵,想讓他們改正,試試魚缸法則

2020-12-24 夏方育兒

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他們表現的叛逆行為都會不一樣,家長們帶孩子的過程中,無論是哪個年齡段他們都會訴苦。

說孩子很難管教,而且越管他們,他們表現得越叛逆,甚至以極端的方法去教育他們,結果還是適得其反,導致孩子的脾氣越來越暴躁,性格越來越差對他們的成長產生嚴重的危害。

孩子的叛逆除了是孩子本身的天性,還有跟他們成長環境是離不開的,所以我們在分析過孩子的叛逆原因後,就應該摒棄「以暴制暴」的教育方式了。

近年來「魚缸法則」成了流行的一種趨勢,它適用於教育的範圍很廣,用來應對孩子的叛逆也是非常不錯的。希望通過以下幾點家長們能對孩子的叛逆有了新的認識,並且通過得到的啟發來對孩子進行糾正。

了解「魚缸法則」

「魚缸法則」的典故來源於關於美國的一個職場故事,相傳美國紐約的一個公司辦公室門口的魚缸裡養著十幾條熱帶魚,因為這幾條熱帶魚的品種多樣,顏色豐富,因此來往的人對它們越來越關注

但是他們發現隨著兩年的時間過去,十幾條熱帶魚的個頭都沒有發生變化,依然是兩年前的三寸長。直到有一天,被董事長頑皮的孩子把魚缸打破了,使得公司職員把樓下的大噴泉作為了十幾條熱帶魚的容身之所

當兩個月之後,新的魚缸重新買回來時,職員們打算把噴泉裡的十幾條熱帶魚撈回來,驚訝地發現它們竟然從三寸來尺的個頭長到了一尺。短短的兩個月長得如此快,很多人都會覺得是泉裡水質的原因,但更多人認同的是它的環境。

十幾條熱帶魚對比魚缸裡狹窄和噴泉裡的闊大生長空間環境,使它們得到了更多的自由成長空間,個頭就因此長得越來越好了……因此「魚缸法則」就此誕生了。

重新認識孩子叛逆期

很多家長的觀念中,認為孩子出現叛逆期就是青春期的表現,但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他們都會出現很多叛逆行為。

一、幼兒時期

假如我們細心發現,會發現孩子在幼兒時期(0-6歲階段)表現出來的叛逆,就是故意通過叛逆行為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例如他們會通過故意摔東西、丟東西等來表現他們的叛逆行為。

二、學齡兒童時期

6-12歲階段中,孩子產生的叛逆就是「左耳進右耳出」了,無論家長說什麼都聽不進去。這也是讓家長感到特別苦惱,

三、青少年時期

12-18歲階段中,孩子所產生的叛逆就是故意跟家長作對,如果家長對他們進行批評教育的話,他們心裡還會對家長產生恨意。所以很多人都會比較重視處於青春期階段的孩子,如果控制不好,他們的叛逆行為就會越來越強烈,對他們的未來是有嚴重危害的。

針對孩子叛逆行為適用「魚缸法則」

通過分析不同階段孩子產生的叛逆行為,我們要懂得應用「魚缸法則」的規律。

一、幼兒時期的孩子

就像幼兒時期的孩子,畢竟他們年齡還很小,破壞力也不大,我們可以嘗試換一個大的發洩空間,讓孩子盡情地「破壞」,當孩子累了他們就會認識到通過如此的叛逆行為,來吸引父母是沒有效果的。

二、學齡兒童時期的孩子

針對學齡時期的兒童,那麼我們就應該懂得是讓他們接觸外界,多帶他們去外面走走,讓他們知道眼前的一切都是狹小的,父母對他們的語重心長都是為了他們的好。

三、青少年時期的孩子

針對青少年的孩子,因為他們把思想和觀念都逐步成熟,我們要對他們進行引導,不必處處制約他們的行為,應該讓他們有自由發展的空間,學會從他們的角度看待問題,做到引導的作用。

孩子發生叛逆大多數都是他們的情緒和性格的不良表現,所以我們要從小教育他們懂得自我的情緒管理和性格培養,這本《兒童情緒管理早教啟蒙繪本》就很適合他們閱讀,並從中獲得啟發。

此套繪本中都會有不同的故事情節,結合豐富的小動物形象,成功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即使是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他們都會喜歡看。

此書一共有10冊,原價150元,現活動價69.9元,想你家的孩子擁有良好的情緒發展嗎?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總結:

孩子表現得越叛逆,就代表他們的逆反心理更強烈,假如我們用「以暴制暴」的方法去教育他們,反而會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他們的大腦思維都會影響他們的情緒發展,我們在生活當中要做好引導的作用,給孩子指導正確的方向,儘量走進孩子的心裡,幫助他們分析叛逆的原因,從他們的角度去看待問題,這樣才能更好地改變孩子叛逆的行為。

相關焦點

  • 叛逆期的孩子難管教,比起喊破喉嚨式的管教,魚缸法則更有效
    前言:有很多父母都遇到過這種情況,當你叫孩子吃飯時,他剛好在打遊戲,即便你喊破喉嚨,他就當沒聽見,一直在挑戰你的底線。當家裡孩子越來越難管時,家長也很無奈,因為打罵孩子又不捨得,不打罵又不聽管教。處於叛逆期的孩子,真的是越管教,越叛逆。
  • 孩子越管越叛逆怎麼辦?家長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打罵管用!
    我相信非常多的家長在管教孩子的時候遇到過孩子「管不服」的情況。他們讓孩子關電視睡覺,說第一次沒聽見,第二次撅嘴,第三次磨蹭說條件。家長們不得不耗盡耐心責罵他們一頓才管用,但孩子們並不是心甘情願的去這樣做的。他們還在生悶氣,叫他吃個飯,比上天堂還難.孩子「不聽話」,越說越叛逆。
  • 孩子越管越叛逆怎麼辦?「魚缸法則」家長可以試試,比打罵更管用
    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學會了一個新詞叫「不」,這個時候他們就覺得自己有自己選擇或者決定的權利了,所以就會經常用它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其實這個時期的孩子也是有著一些特徵的,比如他們喜歡頂嘴、嫌棄父母、推卸責任以及管教父母等。
  • 孩子越管越叛逆,父母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起打罵教育更管用
    孩子越管越叛逆,父母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起打罵教育更管用其實,孩子的叛逆期從2歲就已經開始了,一共要面臨3個叛逆期。在孩子處於第一個叛逆期時,家長的管教方式就決定了孩子以後是否會加倍叛逆。2歲的孩子已經初步具有自我意識,會經常說「不」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享受自我控制權。而且此時的孩子思維是單向的,不會變通,不管他們是否同意家長的要求都會說「不」。所以家長經常能看到孩子一邊說「我不要穿這件衣服」,一邊把自己遞給他的衣服穿上了。
  • 孩子越管越叛逆,父母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打罵更管用
    孩子越管越叛逆,父母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打罵更管用孩子在長大的過程中需要度過很多重要的時期,尤其是孩子到了叛逆期,大人會覺得很難搞。叛逆期孩子的表現有經常摔東西、亂塗亂畫、故意把房間弄得凌亂不堪。
  • 孩子越大越叛逆,父母學會善用「魚缸法則」比打罵教育都管用
    提起叛逆,相信不少父母腦中立刻浮現了「怎麼打罵,孩子都不聽管教」的場景。想要孩子早點完成作業,拖拖拉拉到睡覺前才寫完,稍微說兩句就跟家長對著幹,越管越叛逆。青春叛逆期是最令家長頭疼的,父母越不希望孩子做的事情,孩子偏偏要嘗試個遍。甚至有的孩子會不學無術,在管教上最讓家長感到無助。
  • 孩子越大越叛逆,父母學會善用「魚缸法則」比打罵教育都管用
    提起叛逆,相信不少父母腦中立刻浮現了「怎麼打罵,孩子都不聽管教」的場景。想要孩子早點完成作業,拖拖拉拉到睡覺前才寫完,稍微說兩句就跟家長對著幹,越管越叛逆。青春叛逆期是最令家長頭疼的,父母越不希望孩子做的事情,孩子偏偏要嘗試個遍。甚至有的孩子會不學無術,在管教上最讓家長感到無助。
  • 孩子變得越來越叛逆,不服管教,父母要利用魚缸法則教育孩子
    這個話題是:孩子變得越來越叛逆,不服管教,我該怎麼辦?這位媽媽表示道:她的兒子小時候明明很聽話,她讓他做什麼就做什麼。這麼乖的孩子,為什麼長大後,卻變得越來越叛逆,不服管教。她不讓兒子做的,兒子偏要去做,每天放學都不願意好好寫作,她催促得多了,兒子就會對她發脾氣。
  • 孩子嚴加管教反而更叛逆?因為方法錯了,不妨試試「魚缸法則」
    大多數家長肯定遇到過這種情況:自己越管教孩子,孩子反而越叛逆。就好比叫孩子不要打遊戲。你說第一次,他可能假裝聽不見;你說第二次,他可能會賭氣噘嘴;你說第三次,他可能要來跟你不打遊戲的條件。直到父母管教的精力耗盡的時候,孩子才不甘不願地將電腦關掉。
  • 魚缸法則:孩子叛逆不服管教?與其強迫孩子聽話,不如以柔克剛
    正文字數:1808字閱讀時間:約6分鐘教育孩子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在這個過程中,往往是成年人比兒童學的多。孩子們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化,因此父母也需要學習更多新的技能。到了青春期,孩子越來越叛逆,完全聽不進去父母的教導,甚至還要和家長反著幹。家長可以試試「魚缸法則」,打破和孩子之間的壁壘。
  • 孩子越管越叛逆,家長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打罵更管用
    6、7歲的時候,就是你不讓他幹什麼,他也會偷偷幹什麼。12歲以後你再想管也很難。所以針對三個叛逆期的孩子,無論哪個年齡段來說,硬碰硬都不是好方法。建議你家長善用「魚缸法則」!魚缸法則簡述其含義就是如何才能讓魚成長的更快呢?就是把魚放在一個更自由的、更廣闊的環境,最好是活水之中。當魚在魚缸裡成長非常緩慢,但是到了噴泉的池子裡,就可能在兩個月的時間瘋狂長到一尺。想要了解魚缸法則的具體來源,可以看下圖的。
  • 孩子越管越叛逆,家長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吼一千句都管用
    孩子越管越叛逆,家長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吼一千句都管用提起叛逆,相信不少父母腦中立刻浮現了「怎麼打罵,孩子都不聽管教」的場景。想要孩子早點完成作業,拖拖拉拉到睡覺前才寫完,稍微說兩句就跟家長對著幹,越管越叛逆。其實,孩子的叛逆期從2歲就已經開始了,一共要面臨3個叛逆期。
  • 孩子叛逆?"魚缸效應"遠比打罵教育強
    孩子叛逆?&34;遠比打罵教育強。我相信每個家庭都會遇到孩子叛逆的情況,在孩子小的時候,他們會有叛逆時期,到了孩子青春期的時候,他們也會存在叛逆現象。但是面對孩子的叛逆,許多家長只會用一種方式去處理,那就是暴力,但效果是微乎其微的。
  • 3歲孩子的叛逆期,父母喊破喉嚨也不管用,不妨試試「魚缸法則」
    因此,這個年齡的孩子就會經常表現出不乖、愛生氣、煩躁不安,看起來一點也不講道理的行為。結果有的孩子因為父母的過分管教和批評,而變得不敢再表達自己的真實情緒和想法。每個孩子的成長都需要一定的空間。 我們父母可以試試利用「魚缸法則」,給孩子更多的自由,來應對2-3歲孩子的叛逆期。
  • 叛逆的孩子怎麼辦?試試魚缸法則把孩子放到"水池"中去
    在孩子2歲時,你有沒有經歷過說什麼都不聽,就想和你反著幹,你不叫他動的東西,他反而越喜歡動,動不動就撒潑打諢。在孩子青春期時,什麼都不願意和家長說,有自己的小秘密,叛逆,頂嘴等等。叛逆的孩子怎麼辦?試試魚缸法則把孩子放到&34;中去有沒有想過孩子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
  • 孩子叛逆期不聽話?家長試試「魚缸法則」,比打罵有用
    教育界流行的一種名叫「魚缸法則」的方法就可以幫到各位爸爸媽媽,有需要的父母可以好好聽聽。「魚缸法則」是什麼?簡單來說呢,就是有一個好看的魚缸裡養著十幾尾三寸長的魚兒,這些魚兒不管吃多少魚食,都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直到後來有一天,這個魚缸被人不小心打破了,人們就把這十幾條魚兒挪到院子裡的池塘裡,結果發現這十幾條魚全部都長到了一尺長。
  • 3個叛逆期,家長善用「魚缸法則」,孩子將來會感激你
    聊起叛逆,相信不少父母腦中立刻浮現了「怎麼打罵,孩子都不聽管教」的場景。想要孩子早點完成作業,拖拖拉拉到睡覺前才寫完,稍微說兩句就跟家長對著幹,越管越叛逆。 其實,孩子的叛逆期從2歲就已經開始了,一共要面臨3個階段叛逆期。在孩子處於第一個階段叛逆期時,家長的管教方式就決定了孩子以後是否會加倍叛逆。
  • 孩子越管越不聽話?魚缸法則:別和孩子硬碰硬,不如試試以柔克剛
    一、什麼是"魚缸法則"?"魚缸法則"是當時教育學家做的一個實驗,把一個裝著十幾隻各色小魚的魚缸放在公司門口,每條魚都有固定的尺寸。員工們進進出出,沒有人發現魚有長大的跡象,時間一長,大家都以為這只是用來觀賞用的魚。但是當工作人員把魚換到更大的池子之後,他們發現每條魚都長大了幾寸。
  • 孩子越管越叛逆,家長何不試試「魚缸法則」,比大吼大叫好得多
    孩子自我意識覺醒,他們了解自己處於這個世界,並且知道自我存在。很多孩子明白了「不」的用法之後,基本上就成了「口頭禪」,喜歡和父母說不:我不要穿這個衣服、我不要吃飯、我不要出門。以此來向父母證明自我,證明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 孩子越管越叛逆,試試用"魚缸法則",比你吼一千句管用
    相信很多家長在管教孩子的時候都遇到過&34;的情況,讓孩子關掉電視去睡覺,說第一遍就像沒聽見、第二遍就撅嘴、第三遍磨磨蹭蹭講條件,非要將家長的耐心耗盡挨頓罵受頓罰,才心不甘情不願的去做,自己還生悶氣,叫他吃個飯,比登天還難……孩子&34;而且越說越叛逆,不管不行,可打罵過後又會後悔、心疼,真是讓作為家還在那個的而我們頭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