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他們表現的叛逆行為都會不一樣,家長們帶孩子的過程中,無論是哪個年齡段他們都會訴苦。
說孩子很難管教,而且越管他們,他們表現得越叛逆,甚至以極端的方法去教育他們,結果還是適得其反,導致孩子的脾氣越來越暴躁,性格越來越差對他們的成長產生嚴重的危害。
孩子的叛逆除了是孩子本身的天性,還有跟他們成長環境是離不開的,所以我們在分析過孩子的叛逆原因後,就應該摒棄「以暴制暴」的教育方式了。
近年來「魚缸法則」成了流行的一種趨勢,它適用於教育的範圍很廣,用來應對孩子的叛逆也是非常不錯的。希望通過以下幾點家長們能對孩子的叛逆有了新的認識,並且通過得到的啟發來對孩子進行糾正。
了解「魚缸法則」
「魚缸法則」的典故來源於關於美國的一個職場故事,相傳美國紐約的一個公司辦公室門口的魚缸裡養著十幾條熱帶魚,因為這幾條熱帶魚的品種多樣,顏色豐富,因此來往的人對它們越來越關注。
但是他們發現隨著兩年的時間過去,十幾條熱帶魚的個頭都沒有發生變化,依然是兩年前的三寸長。直到有一天,被董事長頑皮的孩子把魚缸打破了,使得公司職員把樓下的大噴泉作為了十幾條熱帶魚的容身之所。
當兩個月之後,新的魚缸重新買回來時,職員們打算把噴泉裡的十幾條熱帶魚撈回來,驚訝地發現它們竟然從三寸來尺的個頭長到了一尺。短短的兩個月長得如此快,很多人都會覺得是泉裡水質的原因,但更多人認同的是它的環境。
十幾條熱帶魚對比魚缸裡狹窄和噴泉裡的闊大生長空間環境,使它們得到了更多的自由成長空間,個頭就因此長得越來越好了……因此「魚缸法則」就此誕生了。
重新認識孩子叛逆期
很多家長的觀念中,認為孩子出現叛逆期就是青春期的表現,但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他們都會出現很多叛逆行為。
一、幼兒時期
假如我們細心發現,會發現孩子在幼兒時期(0-6歲階段)表現出來的叛逆,就是故意通過叛逆行為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例如他們會通過故意摔東西、丟東西等來表現他們的叛逆行為。
二、學齡兒童時期
6-12歲階段中,孩子產生的叛逆就是「左耳進右耳出」了,無論家長說什麼都聽不進去。這也是讓家長感到特別苦惱,
三、青少年時期
12-18歲階段中,孩子所產生的叛逆就是故意跟家長作對,如果家長對他們進行批評教育的話,他們心裡還會對家長產生恨意。所以很多人都會比較重視處於青春期階段的孩子,如果控制不好,他們的叛逆行為就會越來越強烈,對他們的未來是有嚴重危害的。
針對孩子叛逆行為適用「魚缸法則」
通過分析不同階段孩子產生的叛逆行為,我們要懂得應用「魚缸法則」的規律。
一、幼兒時期的孩子
就像幼兒時期的孩子,畢竟他們年齡還很小,破壞力也不大,我們可以嘗試換一個大的發洩空間,讓孩子盡情地「破壞」,當孩子累了他們就會認識到通過如此的叛逆行為,來吸引父母是沒有效果的。
二、學齡兒童時期的孩子
針對學齡時期的兒童,那麼我們就應該懂得是讓他們接觸外界,多帶他們去外面走走,讓他們知道眼前的一切都是狹小的,父母對他們的語重心長都是為了他們的好。
三、青少年時期的孩子
針對青少年的孩子,因為他們把思想和觀念都逐步成熟,我們要對他們進行引導,不必處處制約他們的行為,應該讓他們有自由發展的空間,學會從他們的角度看待問題,做到引導的作用。
孩子發生叛逆大多數都是他們的情緒和性格的不良表現,所以我們要從小教育他們懂得自我的情緒管理和性格培養,這本《兒童情緒管理早教啟蒙繪本》就很適合他們閱讀,並從中獲得啟發。
此套繪本中都會有不同的故事情節,結合豐富的小動物形象,成功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即使是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他們都會喜歡看。
此書一共有10冊,原價150元,現活動價69.9元,想你家的孩子擁有良好的情緒發展嗎?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總結:
孩子表現得越叛逆,就代表他們的逆反心理更強烈,假如我們用「以暴制暴」的方法去教育他們,反而會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他們的大腦思維都會影響他們的情緒發展,我們在生活當中要做好引導的作用,給孩子指導正確的方向,儘量走進孩子的心裡,幫助他們分析叛逆的原因,從他們的角度去看待問題,這樣才能更好地改變孩子叛逆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