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家長或許都知道重視孩子的語言能力,但是語言能力的基礎拼音,只有學好拼音,孩子才能夠在以後上學的時候才能夠跟得上老師的進度,若基礎比較差,則學習起來就比較吃力。那麼,默面對孩子拼音學不會這個問題,首先我們應該了解學習拼音的含義。
一個漢字的發音由聲母和韻母組成,聲母則是在韻母前的輔音。《聲母表》中規定,聲母一共有21個,韻母一共有37個。一個完整的漢字音節由聲母、韻母和音調三部分組成,比起單音節來要複雜許多,所以許多孩子在剛開始接觸時都比較難以適應。事實上,拼音的學習是有技巧的,一旦學會了正確的發音方法和技巧,學習會變得容易許多。
家長在幫助孩子學習的時候也應該注意不要強制性的要求孩子,千萬不能導致孩子失去了學習的興趣。
由於孩子對形象的事物比較敏感,所以藉助實物來記憶是個很不錯的方法。比如學習聲母時,「f」和「t」可以聯繫起來記憶,把他們看做一根彎頭拐杖。當使用這根拐杖時,即可表示「f」;當這根拐杖不使用掛起來時,可以表示為「t」。所以記住拐杖這一個形象,就能幫助孩子記住「f」和「t」這兩個有相似點的字母。
一些拼音字母的發音很有特點,與一些動物的叫聲很像,而兒童正好對小動物比較感興趣,家長在教他們拼音時就可以利用這一特點幫助孩子記憶。比如複韻母「ei」,其發音與綿羊的叫聲的「咩」相似等。不妨讓孩子一邊學拼音一邊模仿動物的動作,讓學習充滿樂趣。
如果孩子對圖畫比較感興趣,家長可以利用這一點,用課本上的插圖還幫助孩子學習記憶。比如,一張插圖裡面有鵝,則可以用「鵝」來記憶「e」;圖裡有阿姨,則可以用「阿」來幫助記憶「a」,以此類推。這樣孩子就能直觀而形象地掌握這些字母了。繪本的圖畫也是比較豐富的,並且符合孩子的心理,能夠更好的幫助孩子記憶和運用。
家長可以把字母與音節寫在小卡片上,並貼在對應的實物。比如在杯子上貼上「bei」,在桌子上貼上「zhuo」等等。這樣可以加深孩子對實物與音節的認知,有利於識記。
小朋友往往對歌曲也很感興趣,不妨在正式學習前學唱一些歌曲,再通過歌詞來系統地學習讀音、拼寫和意思,最後再完整地唱一遍加以鞏固。
下面介紹兩首能幫助孩子學習的兒歌:
右下半圓bbb,左下半圓ddd,
右上半圓ppp,左上半圓qqq,
單門n,雙門m,拐棍f,
傘把t,q下帶鉤ggg。
aaa,張大嘴,放開喉嚨學唱歌。
ooo,圓圓嘴,公雞清晨叫「喔喔」。
eee,咧咧嘴,鵝愛遊泳樂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