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我國蝗災頻發,當時人們宣稱大雨可以滅蝗蟲,真的是這樣嗎

2020-12-20 淘歷史

中國自古是個蝗災頻發的國家,受災範圍、程度堪稱世界之最。千百年來,人們只知道蝗蟲的天敵是蛙類、鳥類。如果有人煞有介事地宣稱,蝗蟲最怕大雨,大雨一下,蝗蟲就會被徹底消滅,這能相信嗎?

宋太宗時期就有過這樣的先例。淳化二年(991年),北宋出現了全國性的旱災和蝗災,災情遍及河南、河北、山東、山西、陝西、安徽等省。趙光義急壞了,因為傳說蝗蟲怕雨,他就帶頭向蒼天祈禱下雨,蒼天卻沒有任何反應。怎麼辦呢?趙光義便親手書寫了一道聖旨,交給宰相呂蒙正等大臣:「朕將自焚,以答天譴。」

奇蹟出現了:第二天,大雨傾盆,不但旱情立即紓解,還「蝗盡死」—連蝗蟲都死光了!

趙光義手書聖旨的這一天,是淳化二年三月己巳,公曆為991年4月22日。這條記載應該是比較可信的,因為趙光義不是光嘴上說說,而是親筆書寫,並將這道聖旨交給了「宰相呂蒙正等」,一個「等」字,說明了不是呂蒙正一個人,還有別的大臣。令人震驚的不僅是蝗蟲都死光了,更有趙光義的自焚決定。按照古代邏輯,旱災、蝗災盛行,求雨也無效果,這不是蒼天對這個「受命於天」的皇帝的嚴厲譴責嗎?所以皇帝只有以自焚來回應這一譴責了。其實第二天即使不下雨,皇帝要自焚也未必能成功—文武大臣們自然會苦苦勸阻、請求皇上打消此念,皇上也很可能就坡下驢,「俯允所請」。儘管趙光義的歷史形象並不太好,有害死哥哥趙匡胤的重大嫌疑,又把唯一的弟弟趙廷美一貶再貶,致使其憂悸而死,還逼得趙匡胤的兒子趙德昭自刎身亡……可是不管怎麼說,在既無外敵入侵,又無內亂相逼,皇位並未受到直接的嚴重威脅時,這位皇帝竟然表示要以自焚向悠悠蒼天及芸芸黎庶謝罪,怎不令人感動!

在這一「感動」面前,人們也不禁要問:一場大雨果然能使蝗蟲「盡死」嗎?考諸史籍,還真有一些相似的記載:

淳化三年六月甲申,遮天蔽日的蝗蟲從東北方向飛來,經過都城汴京,往西南方向而去。結果,這天夜裡下了一場大雨,蝗蟲又都死光光了。《宋史·趙方傳》中也有「一夕大雨,蝗盡死」的記載。

除了《宋史》外,據《金史》記載,正大元年(1224年)四月,汴京城裡發生了旱災和蝗災。到了六月,「京東雨雹,蝗死」。當然,這條記載沒有說蝗蟲「盡死」,而且不但下雨,還夾有冰雹,那些蝗蟲應該大多是被冰雹砸死的吧?正大三年,「六月辛卯,京東大雨雹,蝗盡死」。雖說蝗蟲死光了,但可能還是因為大雨夾有大冰雹,不全是「大雨」的功勞。

只有《明史》能夠說明一點問題:永樂年間,有個叫謝子襄的清官,在處州郡(今浙江麗水)擔任知府。這一年發生了旱蝗之災,謝子襄向天神祈禱,結果「大雨二日,蝗盡死」。本來,有了這條載於正史的旁證,似乎更可以說明「蝗蟲怕大雨」了。可惜,這條記載的濃厚的迷信色彩又使其可信度大打折扣:原來,處州郡當時除了旱災、蝗災,還有虎患。而謝子襄的這番祈禱之後,不但下了大雨,死了蝗蟲,「虎亦遁去」—連老虎也為躲避清官而遠遠地逃離,不再為患於人了,真是神奇!如此看來,蝗蟲是不是怕大雨,是不是一場大雨就能使它們死光光,答案非常明顯了。

可笑的是,當初第一個人「發現」了「蝗蟲怕大雨」的「規律」後,便當作政績記錄在青史中,而後來的人也都一一照做,並繼續將求雨滅蝗的「功績」發揚光大,卻不知道並不是所有的後來人都是傻子。

相關焦點

  • 古代蝗災頻發,為何我國現在卻很難見了?蝗蟲被吃成珍稀物種了?
    前段時間出了一則熱搜,標題為「浙江10萬隻鴨子出徵巴基斯坦滅蝗」,網友們了解過後紛紛表示「衝鴨,滅了可惡的蝗蟲」「想不到鴨子們那麼厲害!」其實早在2005年,我國就曾出動30000隻「鴨兵」前往新疆北部滅蝗,根據統計,1隻鴨子1頓能吃100多隻蝗蟲,著實厲害。
  • 中國歷史上蝗災頻發,古人是如何消滅蝗蟲和預防蝗災的?
    多個國家因為蝗蟲的入侵而宣布進入緊急狀態。蝗災不但是現如今令人頭疼的問題,在我國古代,蝗災就位列農業社會三大災害之一(水災、旱災、蝗災)。蝗蟲的幼蟲在還沒有長翅膀之前,為了生存,它們會拼命地咬食植物葉莖活命,在蝗蟲幼蟲密集處放火焚燒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唐朝開元年間,面對席捲而來的大蝗災,姚崇下令用「篝火滅殺法」,短時間內就遏制了蝗災。
  • 「起鍋燒油」對抗蝗災?小心了,這樣的蝗蟲有毒!
    東非的蝗災已經蔓延到了南亞地區,印度和巴基斯坦也開始收到大群蝗蟲的肆虐。蝗蟲能否進入中國也成為了人們關注的問題,而腦洞大開的網友們已經想出了對策——說吧,想被吃成幾級保護動物?一般情況下,蝗蟲確實能吃,據歷史記載,我國早在唐代就開始吃蝗蟲,當時一遇到蝗災後,百姓就把蝗蟲抓來充飢。現在的人們則把蝗蟲當作美食來享用,蝗蟲也有一定的營養,對人體有不錯的保健作用。但是真的能靠吃來解決蝗災嗎?——不能!蝗蟲並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吃的。
  • 蝗災時的蝗蟲不能吃嗎?有人吃蝗蟲和蝗災靠人吃完全是兩碼事!
    有人吃蝗蟲和蝗災靠人吃解決兩碼事,你不會真覺得靠人吃能消滅蝗災吧?太文盲了,一是大規模蝗災蝗蟲有毒,吃多了會死人,其次數量太多,快速吃完一個地方的糧食就飛走,蝗蟲能飛一兩千米高。在沒有現代科技加持的古代,蝗災是無解的。
  • 現在蝗災沒有古代發生得那麼頻繁,可能是蝗蟲被中國人吃光了
    雖然這一次和戰爭搭不上關係,但這件事那情景比戰爭情景還要恐怖,因為沙特鬧了蝗災。那滿天飛舞的蝗蟲遮天蔽日的,樹上輕輕那麼一扒拉都能掉下一層厚厚的蝗蟲,看著頭皮發麻,比去年的俄羅斯蝗災還要嚴重千百倍。對此很多中國網友就不淡定了,說為何就沒發生在我們中國呢?畢竟去年山東也鬧過一次,結果去捉蝗蟲的人比蝗蟲還多。
  • 印度蝗災很快被滅,為何非洲的蝗災卻正變本加厲?滅蝗方法太奇葩
    從2020年1月份以來,幾乎是在我國爆發新冠疫情的同時,非洲東部地區的索馬利亞,衣索比亞,肯亞,坦尚尼亞等國也爆發了蝗災,接著南亞地區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也發生了蝗災,而且比東非地區更嚴重。,印度的蝗蟲就被消滅了,真的是如此嗎?
  • 炭烤蝗蟲不香嗎?古代蝗蟲成災,為何災民不去抓蝗蟲吃呢?
    當時,人類沒有任何手段來抵禦自然災害。如果天氣好,那麼農民自然會大豐收。但如果每年自然災害多,別說老百姓吃不飽肚子,就連國家都可能滅亡。作為最重要的產業,無論古今,只要人們還需要吃飯,農業的重要性就無可替代。至於農業,蝗災的破壞是不可估量的。歷史上發生過多次蝗災,導致農民絕收的情況屢見不鮮。
  • 古代蝗災發生以後,寸草不生,古人為何不去抓蝗蟲果腹
    所以古代的農民最擔心的就是碰上各種災害,像是蝗災乾旱,到那個時候老百姓什麼東西都沒得吃,只能跑到路邊去扣樹皮挖土。因此有人提出了一個疑問,如果碰到蝗災的話,有那麼多的蟲子,就算暫時沒糧食吃,為什麼不能把這些蟲子全部都抓起來吃掉?
  • 敘詭筆記|1644年蝗災:蝗蟲竟然「環抱人而蠶食之」
    前一段時間,4000億隻蝗蟲到達巴基斯坦和印度的消息牽動了很多國人的心,擔心這些蝗蟲會進入中國,給我國糧食生產帶來巨大危害……雖然後來的一切證明,「蝗蟲軍團」雖然猖獗,但不大可能越過我國邊境,但在網上,各種關於蝗災的科普文章和視頻,以及相關的檢索量還是暴增。
  • 先人們在沒有農藥的情況下,是如何消滅蝗蟲的?古人智慧真的厲害
    最近非洲爆發了一場據說是最近70年情況最嚴重的的蝗災,現在非洲一些國家都在想辦法儘快滅蝗。哪怕是在科技這麼發達的現代社會,面對蝗蟲的侵擾大家也依然要耗費大量的心力,那麼在幾千年以前的古代農田裡如果有大量的蝗蟲,這片土地上的糧食怕是都要作廢了吧。
  • 把雞、鴨送到巴鐵去吃蝗蟲真的有作用嗎?
    文章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交流而發,如侵權第一時間刪除。防失聯請加微信maisixiang2020。
  • 中國蝗災簡史:一隻小小的蝗蟲,藏著帝國興衰之道
    董仲舒之後,關於蝗災乃是「天譴」的說法開始在中華帝國的知識界和民間廣為流傳,各個社會階層甚至將蝗蟲敬拜為神蟲或蟲王,認為蝗蟲不是人力可以戰勝的,統治者應該「修德禳災」,到了唐玄宗開元三年至四年(715-716年),唐帝國再次爆發了大規模蝗災,對於當時有人主張應該滅蝗,當時甚至連宰相盧懷慎都認為,蝗是天災,大規模瘞埋會
  • 葉門遭遇蝗災,大量蝗蟲漫天過境,網友親切支招:油炸比燒烤好吃
    這個災害就是蝗災,是少數由生物體引發的災害,大量的蝗蟲過境,會吞食田野中的各種農作物,引發嚴重的經濟損失,同時還會引起糧食短缺從從而引發饑荒,所以每個國家對蝗災都要有一定的防範心理。歷史上,中國的蝗災頻發,幾乎每22年都有一次,這主要與嚴重旱災有關,不過自從中國建設起來後,蝗災的次數也就少了。
  • 中國現在為什麼沒有大蝗災了?
    以前鬧蝗災,也沒有把歡蹦亂跳的人和家畜吃了的,頂多是「牛馬毛皆盡」。這次的沙漠蝗也是這樣,吃素為主,不吃人。03 能放雞鴨或人吃沙漠蝗嗎?這兩天出現一種論調:沙漠蝗進入中國也沒事,我們早就有了絕招:放雞鴨吃蝗蟲,綠色環保,雞鴨肥了還能賣錢。
  • 11月4日,非洲蝗災再次肆虐,大量幼蝗出洞,為何我國少有蝗災?
    從我國古代一直延伸到今天,水災、旱災及蝗災一直是人們要面對的最嚴重的三種自然災害。雖然我國很少出現爆發蝗災的新聞,但是直至今天,完全的消滅蝗災還是無法做到的。我國傳統的治蝗災手段就是捕捉成蟲,不如捕捉幼蝗,而捕捉幼蝗又不如到蝗蟲繁殖地挖卵。
  • 看知否說歷史:聽聞蝗災,韓大相公為什麼還能那麼淡定?
    皇帝問他江浙一帶蝗災的事情,結果韓大相公搶過話題,說蝗災他見多了,只要在蝗蟲的幼蟲期,多養些鴨子、鸕鷀之類的把那些幼蟲吃掉就行了。 那麼,韓大相公說的是真的嗎?宋朝又是怎麼消滅蝗蟲的呢?
  • 2020熱點話題 蝗蟲
    沙漠蝗災從東非到印巴,會波及中國嗎?02生活習性蝗蟲有群居的習性,它們的飛翔能力很強,每天可以飛行150公裡,難於防治。另外它們的卵深藏於地下,難於被破壞。更為重要的是,它們繁殖能力極強。一隻雌性蝗蟲可產300顆蟲卵,成長期僅為2個月,只要雨水充分,蝗蟲一年可以孵育3-5代。
  • 世界最大的蝗蟲長啥樣?這裡可以找到答案
    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報告顯示,西非、東非和南亞20多個國家已經受到蝗災影響,索馬利亞、巴基斯坦等國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以應對蝗蟲災害。東非大約1900萬人已經面臨嚴重的糧食不安全。蝗災使作物生產、糧食安全和數以百萬計人的生命處於危險之中。這次蝗蟲的數量猶如天文數字,4000億沙漠蝗飛過紅海到達伊朗、巴基斯坦、印度等西南亞國家。
  • 蝗災為何頻繁爆發?真的是宇宙在清理地球嗎?
    但年初,蝗災還一直在國外徘徊,當時專家也指出:沙漠蝗蟲基本不會危害中國。 時隔4個多月,蝗蟲竟然換了個品種,以「黃脊竹蝗」的身份,從寮國越境進入雲南,如今正在雲南泛濫成災。 兩種蝗蟲分別長這樣:
  • 蝗災逼近中國,靠吃真的解決不了問題!
    起源於非洲的蝗災已經逼近中國! 據報導,約4000億蝗蟲已經飛過紅海,衝入了巴基斯坦和印度,距離中國可以說僅一步之遙。 一聽說蝗災的消息,有些中國吃貨感到不理解,那麼好吃的東西,怎麼會泛濫成災呢? 靠吃,真的能解決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