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蝗災沒有古代發生得那麼頻繁,可能是蝗蟲被中國人吃光了

2020-12-19 騰訊網

最近沙特這個富裕的國家又攤上大事了。雖然這一次和戰爭搭不上關係,但這件事那情景比戰爭情景還要恐怖,因為沙特鬧了蝗災。那滿天飛舞的蝗蟲遮天蔽日的,樹上輕輕那麼一扒拉都能掉下一層厚厚的蝗蟲,看著頭皮發麻,比去年的俄羅斯蝗災還要嚴重千百倍。對此很多中國網友就不淡定了,說為何就沒發生在我們中國呢?畢竟去年山東也鬧過一次,結果去捉蝗蟲的人比蝗蟲還多。

有網友笑話說中國的蝗蟲現在都不敢三隻一起出現,何況成群了。那麼,我們中國之所以沒有蝗災真的就是吃貨們的功勞們?要知道,我們中國作為長時期的農業大國,水災,旱災,蝗災一直是一件令封建王朝和農民們十分頭痛的問題。因為只要一遇到蝗災,那就意味著來年就是無米下鍋、挨餓受凍的下場。有時候甚至嚴重到賣兒賣女,流民遍地,農民起義軍風起雲湧的恐怖境地,這點在朝代遊戲一品官老爺或者麻雀飛青天裡面都有深刻的還原。

據統計,從公元前707年(魯桓公十三年)至公元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止的2614年中,共發生蝗災508次。唐宋以後,紙張及印刷條件改善,蝗災的記載便較詳細,下面略舉數例,以見一斑:

(唐)公元785年,夏蝗,東自海,西盡河隴,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及畜毛靡有孑遺,餓殍枕道.秋,關輔大蝗,田稼食盡,百姓飢,捕蝗為食;

(宋)公元992年,六月甲申,飛蝗自東北來,蔽天,經西南而去.是夕大雨,蝗盡死.秋七月,許、汝、袞、單、滄、蔡、齊、貝八州蝗,有蝗起東北,趨至西南,蔽空如雲翳日……" 。

(元)公元1353年,五月,山東、河東、河南、關中等處,蝗飛蔽天,人馬不能行,所落溝塹盡平.""(蝗)食禾稼草木俱盡.所至蔽日,礙人馬不能行.填坑塹皆盈.饑民捕蝗以為食,或曝幹而積之……" 之後在明成化二十一年,清鹹豐七年也都發生過重大的蝗災。而且有記錄顯示,當時的飢餓的災民也有捕食蝗蟲的記錄。但並沒有能節制住蝗災。所以說光靠吃是搞不定蝗災的,而且蝗災的問題基本都是出現在次年,當年吃蝗蟲可以頂住,但來年只能等死。

可就這麼一種困擾了中國農民千年的噩夢,現在基本消失了。當然,這裡可不是僅僅就靠吃就消滅不了蝗蟲的,現在蝗災之所以越來越少,壓根就是我們從根本上解決了蝗災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是乾旱。嚴重的蝗災往往是伴隨著嚴重的旱災而出現的,古代書籍上對此也有深刻的見識,記載有"旱極而蝗"。到了現代社會後,生活變好了,科技也發達了,吃貨固然是消滅了一部分蝗蟲,但我們中國之所以能搞定蝗災那是因為我們消滅了大面積的乾旱問題後才達成的,沒了乾旱蝗災自然也就少之又少甚至消失不見了。

相關焦點

  • 蝗蟲都被中國吃貨吃光了?為什麼近幾年國內沒有發生過大規模蝗災
    大家在提起蝗蟲、螞蚱的時候,腦海裡想到的第一個詞是什麼,燒烤還是油炸?為什麼近幾年國內沒有蝗災,難道是因為我們的種族天賦,螞蚱被吃光了?其實不然,我們現在吃的烤蝗蟲、油炸蝗蟲大部分都是人工飼養的,野生的蝗蟲一隻一隻的抓太費勁了,而成群蝗蟲體內的多巴胺會分泌過剩,食慾大增,得上暴食症一天24小時不間斷進食,吃完一個地方的所有植物只需要幾個小時,將莊稼啃光了就立馬飛走了,不會等人捕捉送上餐桌。不僅如此,它們還會釋放一種叫苯乙腈的化合物,然後轉化成氫氰酸。
  • 古代蝗災發生以後,寸草不生,古人為何不去抓蝗蟲果腹
    所以古代的農民最擔心的就是碰上各種災害,像是蝗災乾旱,到那個時候老百姓什麼東西都沒得吃,只能跑到路邊去扣樹皮挖土。因此有人提出了一個疑問,如果碰到蝗災的話,有那麼多的蟲子,就算暫時沒糧食吃,為什麼不能把這些蟲子全部都抓起來吃掉?
  • 炭烤蝗蟲不香嗎?古代蝗蟲成災,為何災民不去抓蝗蟲吃呢?
    當時,人類沒有任何手段來抵禦自然災害。如果天氣好,那麼農民自然會大豐收。但如果每年自然災害多,別說老百姓吃不飽肚子,就連國家都可能滅亡。作為最重要的產業,無論古今,只要人們還需要吃飯,農業的重要性就無可替代。至於農業,蝗災的破壞是不可估量的。歷史上發生過多次蝗災,導致農民絕收的情況屢見不鮮。
  • 古代蝗災頻發,為何我國現在卻很難見了?蝗蟲被吃成珍稀物種了?
    前段時間出了一則熱搜,標題為「浙江10萬隻鴨子出徵巴基斯坦滅蝗」,網友們了解過後紛紛表示「衝鴨,滅了可惡的蝗蟲」「想不到鴨子們那麼厲害!」其實早在2005年,我國就曾出動30000隻「鴨兵」前往新疆北部滅蝗,根據統計,1隻鴨子1頓能吃100多隻蝗蟲,著實厲害。
  • 蝗災時的蝗蟲不能吃嗎?有人吃蝗蟲和蝗災靠人吃完全是兩碼事!
    雞鴨防蝗是通過人工預測在蝗蟲5、6周齡即若蟲時期(此時蝗蟲剛出土,尚不具備飛行能力未形成外骨骼,更沒有因為群居而產生毒性)此時對雞鴨進行放牧,雞鴨是從小就訓練好的,定時借用哨子一類的轉場,將蝗蟲數量控制在每樣方15隻以下,預防蝗災發生,若是已經形成蝗蟲群雞鴨根本吃不了。
  • 中國歷史上蝗災頻發,古人是如何消滅蝗蟲和預防蝗災的?
    多個國家因為蝗蟲的入侵而宣布進入緊急狀態。蝗災不但是現如今令人頭疼的問題,在我國古代,蝗災就位列農業社會三大災害之一(水災、旱災、蝗災)。」受蝗災困擾的地區多集中於河北、河南、山東三省,江蘇、安徽、湖北等省也有分布,災情嚴重時可能遍及整個黃土高原。小小的蝗蟲給古代人類社會帶來了多大的影響?公元1016年,北宋大中祥符九年,這一年年初,北宋各地就時不時傳來發生蝗災的消息,最後連京畿重地開封府周圍也沒能倖免。
  • 中國現在為什麼沒有大蝗災了?
    對付一般的、早期的蝗災還可以,真要把它們放到漫天飛蝗那種環境,完全是杯水車薪。那人吃呢?很多人不明白古代蝗災為什麼會餓死人,吃蟲不就行了?那你是不知道鬧蝗蟲的景象是什麼樣的。我爸前兩天跟我聊了聊他小時候北京對外經貿大學一帶的蝗災,那會兒那一帶都是玉米地。遠處飛來一片蝗蟲,落在一片地裡,咔哧咔哧響,過一會兒一起升空,飛向遠方。
  • 敘詭筆記|1644年蝗災:蝗蟲竟然「環抱人而蠶食之」
    前一段時間,4000億隻蝗蟲到達巴基斯坦和印度的消息牽動了很多國人的心,擔心這些蝗蟲會進入中國,給我國糧食生產帶來巨大危害……雖然後來的一切證明,「蝗蟲軍團」雖然猖獗,但不大可能越過我國邊境,但在網上,各種關於蝗災的科普文章和視頻,以及相關的檢索量還是暴增。
  • 中國蝗災簡史:一隻小小的蝗蟲,藏著帝國興衰之道
    1在連續多年蝗災之後,西晉永嘉四年(310)五月,北方地區的「幽(州)、並(州)、司(州)、冀(州)、秦(州)、雍(州)」等廣大地區再次「大蝗」,蝗蟲不僅將沿途所過草木啃噬一空,而且就連牛和馬的毛髮都全部吃光。
  • 在古代我國蝗災頻發,當時人們宣稱大雨可以滅蝗蟲,真的是這樣嗎
    淳化二年(991年),北宋出現了全國性的旱災和蝗災,災情遍及河南、河北、山東、山西、陝西、安徽等省。趙光義急壞了,因為傳說蝗蟲怕雨,他就帶頭向蒼天祈禱下雨,蒼天卻沒有任何反應。怎麼辦呢?趙光義便親手書寫了一道聖旨,交給宰相呂蒙正等大臣:「朕將自焚,以答天譴。」
  • 把雞、鴨送到巴鐵去吃蝗蟲真的有作用嗎?
    在溫帶地區,蝗蟲一般一年生兩代,亞熱帶和熱帶地區可以繁殖3~4代。當年生的蝗蟲多數都可以繁殖,所以一隻蝗蟲當年產的卵,發育成成蟲之後仍然可以繁殖1~3代。按照百分之一的蟲卵成活率,一隻蝗蟲也能繁殖1✖️200✖️200➗100,也就是400隻。世界糧農組織預計,如果不加以幹預,從現在到六月,蝗蟲數量可能是現在的500倍。
  • 非洲蝗災肆虐,中國是如何治理蝗災的
    非洲蝗災/圖片來源於網絡蝗災這個好像與中國隔絕很久的詞語,再次成為熱點。因為在中國古代曾多次發生蝗災。對於蝗災,中國人有一種天然的恐懼症。不過據國家農業農村部監測調度分析顯示,沙漠蝗對我國的危害概率很小,國內大規模暴發蝗災風險很低。蝗災的致災物種主要為蝗蟲,大量的蝗蟲會吞食禾田,使農產品完全遭到破壞,引發嚴重的經濟損失以致因糧食短缺而發生饑荒。
  • 關於2020蝗災背後發生的原因以及蝗蟲三個不會進入中國的三個理由
    說道這裡大家可能會覺得這和自己的認知有點衝突,因為區別於中國,蝗災一般發生在旱季。這次東非蝗災發生再雨季,背後的原因主要是品種不一樣,自然環境也不同。而沙漠蝗災在沙漠深處,完全沒有人煙的地方聚集,只要一顆矮樹叢,就可以爬滿幾千隻蝗蟲,並且沙漠中人煙稀少沒有人會關注沙漠裡發生了什麼,這些蝗蟲一旦集結成群就會對我們農作物造成加大破壞,一隻成年的蝗蟲每天消耗和它體重相當的食物,也就是2克左右,1平方公裡大小的蝗蟲大概有4000萬隻,按一個人平均每天吃2.3公斤的食物來計算的話。
  • 「起鍋燒油」對抗蝗災?小心了,這樣的蝗蟲有毒!
    東非的蝗災已經蔓延到了南亞地區,印度和巴基斯坦也開始收到大群蝗蟲的肆虐。蝗蟲能否進入中國也成為了人們關注的問題,而腦洞大開的網友們已經想出了對策——說吧,想被吃成幾級保護動物?一般情況下,蝗蟲確實能吃,據歷史記載,我國早在唐代就開始吃蝗蟲,當時一遇到蝗災後,百姓就把蝗蟲抓來充飢。現在的人們則把蝗蟲當作美食來享用,蝗蟲也有一定的營養,對人體有不錯的保健作用。但是真的能靠吃來解決蝗災嗎?——不能!蝗蟲並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吃的。
  • 看知否說歷史:聽聞蝗災,韓大相公為什麼還能那麼淡定?
    皇帝問他江浙一帶蝗災的事情,結果韓大相公搶過話題,說蝗災他見多了,只要在蝗蟲的幼蟲期,多養些鴨子、鸕鷀之類的把那些幼蟲吃掉就行了。 那麼,韓大相公說的是真的嗎?宋朝又是怎麼消滅蝗蟲的呢?
  • 先人們在沒有農藥的情況下,是如何消滅蝗蟲的?古人智慧真的厲害
    最近非洲爆發了一場據說是最近70年情況最嚴重的的蝗災,現在非洲一些國家都在想辦法儘快滅蝗。哪怕是在科技這麼發達的現代社會,面對蝗蟲的侵擾大家也依然要耗費大量的心力,那麼在幾千年以前的古代農田裡如果有大量的蝗蟲,這片土地上的糧食怕是都要作廢了吧。
  • 啥都敢吃的中國人,為什麼這次不敢吃蝗蟲
    這次蝗災已經造成東非地區近2360萬人陷入了食物饑荒,並且就在昨天,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官網稱,目前已成立草原蝗災防治指揮部,組織專家就沙漠蝗災可能對中國草原帶來的影響進行科學研判。據介紹,專家研判如果氣候條件適宜,已發生的沙漠蝗存在從巴基斯坦和印度直接侵入西藏,或者經緬甸侵入雲南,或者經哈薩克斯坦侵入新疆的風險。
  • 我國古代經常遭受蝗蟲災害,為何現在沒有了?還得感謝此人的貢獻
    圖片來源於網絡:蝗蟲繁殖迅速群居的蝗蟲還有一個優勢,它們的體內有一種合成物能保護它們不受攻擊,就連鳥兒都不喜歡吃它們。當蝗蟲到訪印度的時候,印度同樣拿不出有效的應對方案。那麼,非洲的蝗蟲在接下來有沒有可能到達中國呢?
  • 5年一遇,這場席捲20多國的蝗災,絕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本該慶幸,但印度政府作出了預警:今年6月可能出現更嚴重的蝗災。言下之意,不寒而慄。因為比起未及的災厄,此前的蝗災,已經折磨了東非大半年。這是舊時中國飽受蝗災迫害的寫照。在今天,很多人卻不以為然。可能今天的我們沒經歷過蝗災,便會以為中國沒有這一災厄。
  • 中國發生過800多次蝗災 這是宋朝滅蝗最狠一招!
    蝗蟲分布範圍廣泛,全世界超過10000種,我國有1000多種。  蝗災在古代中國並不罕見,從夏商時代開始,中國就有蝗災的記載。在近代以前中國的2000多年裡,大規模蝗災甚至平均3年發生一次。  面對如此頻繁的蝗災,宋朝是怎麼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