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國結算)近日發布的通知顯示,滬深市場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登記結算制度改革相關業務將於12月28日上線。其中,QFII、RQFII參與融資融券業務的,可於業務上線後申請開立信用證券帳戶,並自帳戶開立的次一交易日起參與融資融券類證券交易;QFII、RQFII參與股票期權、債券回購業務相關開戶、登記、結算安排,於證券交易所開通相應業務時生效。
業內人士表示,登記結算制度改革對提高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水平,滿足市場需求,促進不同開放渠道協調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據介紹,日前中國證監會、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了《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管理辦法》。同時,中國證監會發布了配套規則《關於實施〈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管理辦法〉有關問題的規定》。二者主要涉及降低準入門檻、有序擴大投資範圍、加強持續監管等方面內容。
隨後,證券交易所和結算部門也陸續公布了相關交易細則。其中,上交所發布了《上海證券交易所證券交易規則適用指引第1號——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的通知;深交所發布了《深圳證券交易所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證券交易實施細則(2020年修訂)》的通知;中國結算發布了《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登記結算業務實施細則》。
業內人士表示,滬深證券交易所和中國結算的相關規則,進一步細化了擴大後的合格境外投資者投資範圍。首先,除原有品種外,合格境外投資者可投資於存託憑證、股票期權、政府支持債券等。其次,允許合格境外投資者參與融資融券交易、轉融通證券出借交易以及債券回購交易。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為,隨著明晟(MSCI)、富時羅素、標普道瓊以及彭博巴克萊等國際主流指數相繼將我國股票和債券納入其指數體系,並穩步提高納入權重,境外投資者對我國金融市場的投資需求相應增加。擴大合格境外投資者的投資範圍、取消合格境外投資者投資額度限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是我國深化金融市場改革開放的重大舉措,也是進一步滿足境外投資者對我國金融市場投資需求而主動推出的有效舉措。未來,隨著QFII等更多境外機構投資者參與,我國資本市場投資者結構將繼續優化,投資風格將更加穩健。(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周 琳)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