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一商戶半年只賣2萬件羽絨服 批發商:都是天氣「拖後腿」

2020-12-17 大河客戶端

河南商報·大河客戶端首席記者 李興佳 實習生 朱天然

靠天吃飯的行當裡有鞋業和服裝,這兩個行業在年底會迎來銷售小高潮。

不過各家又有不同感受:賣羽絨服的「老炮」和男裝店老闆都對自家生意不滿意,一家在這個冬天只賣掉了2萬件羽絨服,一家營收只增了50%;有女裝商戶感慨冬裝銷售下滑兩成,不得不提前轉戰春裝;也有鞋老闆受益於天氣,靴子多銷上千雙。

【羽絨服銷售】

半年來只賣了2萬件羽絨服

一年中最紅火的就是年底銷售旺季,商戶再大的事都大不過它,年年如此。深知這個節點重要性的徐金才,在鄭州世貿購物中心一樓做了場特賣會,兩周的銷售額達8萬多元。

徐金才專做羽絨服批零生意,在行業打拼了十多年之久。每年過了國慶就開始上架羽絨服,11月份是測版階段,這個時間他需要內部測試哪款好賣,並通過地市客戶反饋來的數據進行分析和調整。一旦進入12月份,就是一年中的銷售旺季,一直持續至次年元旦。元旦是一個節點,在這之前是批發最紅火的階段,過了元旦基本只剩零售。

這幾天,他六七十平方米的店鋪,每天的零售額在一萬多元。「從去年9月份開始賣到現在,一共賣了2萬多件。」徐金才跟河南商報記者統計。

即便如此,他覺得2017年的銷售情況不如2016年。羽絨服銷售是一個靠天吃飯的行當,季節性強,「2016年天冷得早,而且一直在持續冷,2017年天冷得晚,忽冷忽暖,導致不敢備貨,前段時間下了場雪,才敢大量備貨。」

現在杭州貨在鄭州市場受追捧,「杭州羽絨服更時尚、年輕」。2017年最流行的羽絨服是大毛領長款,顏色以黑色、軍綠色較受歡迎。比較好賣的價位區間在390元~690元。

【春裝上市】

生意下滑兩成

重心轉向春裝

做女裝批零的錦榮商貿城商戶肖麗告訴河南商報記者,2017年受天氣影響,服裝生意並不好做,「去年11月份應該是棉襖銷售旺季,但天沒冷起來;進入12月份該賣大衣、毛呢了,又下起雪,天冷了起來。」

她說,每年10月中旬到12月是冬裝銷售期,但零售端在春節期間會遇到一個高峰,「會出現補不到貨,甚至搶購一空的情況,因為這個時間是工廠工人放假時間。」

「生意下滑是普遍性的,和2016年相比,2017年的銷量下滑有兩成左右。」肖麗說。鑑於銷售不振,肖麗決定把重心轉向春裝,店裡已經上了春裝,「這個月冬裝生意一般,沒啥可賣的,只能提前上春裝,備上春節後的貨,只希望2017年發的春裝,在2018年都能補單,這樣生意會好做點。」

春裝批發生命周期並不長,大概有45天的銷售期,每年五一前零售端會進入銷售高峰期。2018年的春裝會有怎樣的銷量,肖麗也吃不準。「只能是貨發出去後看市場的反應,如果哪幾個款賣得好,會集中精力主做。」

【男裝生意】

男裝營收增長50%

老闆卻稱「表現疲軟」

前段時間,「蜘蛛王」品牌代理商黃磊連開了三家加盟店。不過縣市經銷商反饋來的信息並沒有他預期中的那麼樂觀。「2017年整體表現疲軟。」黃磊告訴河南商報記者,「本來想著2017年的營收會比2016年翻一番,但目前來看,營收只增長了50%。」

他羅列出了一組數據:往年同期,地市的店鋪單店一個月銷售額一般在30萬元,情況好的話會達上百萬元。但2018年1月份前半個月,地市單店銷售額只有6萬元,剩下半個月要完成剩餘的24萬元銷售額,難度可想而知。

「往年一個月銷售額五六十萬元不算稀奇,今年要達到這個目標已經不可能。」黃磊掏出手機,展示了一縣級代理商的單日銷售額,甚至有單日銷售額不足1000元的情況。

黃磊認為,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流量,「流量紅利時代已經過去,客流量在增加,單店效益卻在下降。」這兩年來在冬季男裝顏色方面,黃磊有一個明顯的感覺,「幾乎全是黑色,到哪都是黑色,這樣的顏色給服裝銷售帶來了很多局限。」

黃磊說,冬裝的批發已基本結束,這段時間是零售的旺季。過完春節,正月初十左右春裝到貨,預計正月十五店裡就會有春裝展示。

【鞋子】

2017年棉鞋銷量大增

「比2016年多賣上千雙」

「2017年逢閏月,導致2018年春節推遲,季節拉長,再加上下雪、天氣冷,2017年的棉鞋比2016年多賣上千雙,商戶備貨也很足。」「艾曼珂爾」鞋品牌創始人程義敏告訴河南商報記者。

他預測,縣鄉會在春節期間再迎來一次客流高峰,「各個商場攢足了勁,等待返鄉的務工人員回到老家,這會帶來一次集中消費。」

在冬鞋還未退場的情況下,批發商戶已經著手進貨春鞋。商戶反映,「春鞋已經全線上市,客戶補單也比較積極。廣州鞋喜歡搶季,春鞋已經到貨幾十個款。」

程義敏稱,因為2018年春節比2017年晚半個多月,商戶手裡的靴子在清倉,新款春鞋陸陸續續到貨,「工廠放假早一些,需要趕在工廠放假前拿到春鞋,因為過了正月十五工人才會上班,到時候再上春鞋已經晚了。」

來源:大河客戶端

相關焦點

  • 賣了幾塊錢的糖盒鄭州一批發商被索賠3萬
    鄭州火車站周邊的小商品批發市場,是中部地區小商品的集散地,傳統經營了十幾年的小商品批發商們,面臨著一場由「侵權」帶來的思考。面對侵權官司屢屢敗訴,鄭州小商品批發市場的商戶們未來將何去何從?「一箱糖盒總共也就賣200多塊錢,現在卻要讓我賠償這麼多,我肯定不同意。」建禮告訴河南商報記者,拿到法院的傳票後,他準備了證據並提交給了法庭。與建禮一同被起訴的,還有隔壁鄭州國際小商品城的商戶大海(化名),原因就出在他店裡售賣的一款榮譽證書上。
  • 因為幾塊錢的糖果盒,鄭州一商戶被罰3萬!商戶想避免侵權應該這樣做
    「一箱糖盒總共也就賣200多塊錢,現在卻要讓我賠償這麼多,我肯定不同意。」建禮告訴河南商報記者,拿到法院的傳票後,他準備了證據並提交給了法庭,與建禮一同被起訴的,還有隔壁鄭州國際小商品城的商戶大海(化名)和他店裡售賣的一款榮譽證書。
  • 羽絨服價格上漲 南京批發商謹慎囤貨
    探訪批發商還在觀望不敢囤貨位於大中橋附近的南京杭州環北服裝批發市場(下文簡稱「環北」)是南京主城區唯一的一家服裝批發市場,某寶不少店家也是從這裡拿貨。天氣暖和,又沒有降水,此時的南京是正是金秋時節。紫金山新聞記者在環北看到,這裡以女裝批發為主,大多是秋季款的女裝外套,上架羽絨服的店鋪還很少。店家張女士告訴記者,11月中旬到月底,環北才開始大規模上架羽絨服。當記者詢問羽絨服漲價問題,張女士說:「別說羽絨服漲價了,秋季款式也漲價了,這種女士毛衣上漲了10-15元。」
  • 賣了「七度空間」 鄭州多家商戶被起訴「商標侵權」賠償2萬
    這些商戶表示,自己並未見到相關人員來店裡調查,莫名其妙就收到法院傳票,心生疑慮,不知真的是廠家在打假還是有人在藉機敲詐。於是,河南商報記者進行走訪調查,一探究竟。趙華說,既然能找到送貨人,又有相關的身份信息,為什麼不追究源頭,而只追究中間銷售商?「如果不追究源頭,這樣頂多是我一家不賣了,以後還會有其他商家賣,不能從根本上制止假貨。」上述d在與趙華溝通時稱,如果銷售商覺得自己理虧,可以把送貨人追加上,由被告向法院提出追加,但稱追加了也沒用。
  • 取暖家電、保暖衣褲熱賣,鄭州有商戶一天賣出2萬雙襪子
    河南商報記者 王訪賢/文、圖鄭州的冬天說來就來,寒意愈演愈烈。隨著天氣轉冷,秋衣秋褲、男女式打底褲等保暖衣物走俏,鄭州有保暖褲商家一天最高賣40多萬元,還有商家最高一天賣2萬雙冬襪。萬博針織飾品城保暖衣熱賣【保暖衣物迎銷售高峰】保暖內衣、加絨襯衫、羽絨服……11月25日,河南商報記者在鄭州航海路丹尼斯看到,服裝區的貨架上整齊地擺放著各種款式的冬裝,貨架前圍著諮詢和選購的顧客。銷售人員表示,由於天氣越來越冷,最近前來購買冬裝的市民不斷增多。
  • 鄭州月餅批發商:中秋節賣數百萬元的月餅不稀奇
    與去年相比,今年的散裝月餅價格浮動並不大,批發類市場裡的月餅批發價格,每塊一般維持在2元至7元不等,零售價格最高的也不過十一二元;商超裡商戶自製的月餅,一般在3.5元至13元之間,且有買送活動;而品牌廠家在超市銷售的月餅,也是在5元至十幾元之間。月餅批發商郟縣興堂食品廠的秦珊珊介紹,今年的月餅價格,受白糖價格上漲影響,每塊(100克重)批發價基本上會有一兩毛錢的上漲。
  • 鄭州月餅批發商:一個中秋節能賣幾十萬到數百萬元
    鮮花月餅在鄭州市場也仍然算得上新品。金老大月餅華南城總代理白海衛說,傳統的老式月餅、蛋黃月餅銷售仍然銷量較大,而諸如番茄味、提子味、櫻桃味、哈密瓜味等水果味月餅,銷量也有明顯增長。百榮世貿商城月餅批發商郭惠介紹,過去客戶採購月餅,廣式月餅佔絕大多數比例,但現在京式月餅、蘇式月餅、滇式月餅都能夠提供給顧客做更多選擇。低糖、低油的健康月餅也深入人心。
  • 鄭州一花卉基地商戶年前備的150萬支玫瑰,目前大部分成批扔掉了
    2020年2月14日,鄭州經開區一商超設攤位售賣鮮花商戶:賣花20年,從來沒有一年像今年這麼輕閒趙莉在陳砦花卉國基路市場經營鮮切花20年了,一直都是行色匆匆,忙忙碌碌的。在今年之前的十幾個2月14日,他都是忙得腳不沾地, 要麼是在備貨,要麼是在給客戶發貨,大冬天的,他卻經常忙出一身的汗。今年的情人節,徹底消停了。玫瑰主產地昆明鬥南花卉市場也關閉了,2月10日剛剛復工;鄭州的幾個花卉市場也關門了,商戶們在家隔離。
  • 大量外貿訂單「分食」國內產能 有商戶單月銷量超過去年全年
    10月份以後,羽絨服意外地熱銷起來受訪者供圖河南商報首席記者李興佳「180(尺碼)的,要三百件,還做不做(生產不生產)?」「現在廠裡沒有了,有了第一時間給你說。」這是發生在鄭州羽絨服批發市場的一幕。從10月份起,羽絨服熱賣,廠家爆單,原料價格飆漲,有商戶一個月銷量能超過去年全年,批發商要憑關係和現金才能拿貨。但是,看似火熱的市場行情背後,其實並沒有那麼簡單。一個月銷量趕超去年全年年初疫情讓羽絨服行業遭受重創,那時,尹鈞(化名)愁得徹夜難眠。大量的客戶退貨,未及拆封的成包羽絨服,在倉庫裡堆成山。
  • 羽絨服進價25元 尾貨暴利!
    2元毛衣、5元牛仔褲、25元羽絨服……價格如此之低,尾貨商們依然有大利可圖。記者在對服裝尾貨的商業鏈條進行了一番梳理後發現:做服裝尾貨生意,除了賺差價外,還要找門道。  多渠道尋找尾貨渠道  北海森貿易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許玉國做服裝尾貨批發生意已經很多年了,他周邊有一個「尾貨圈」。
  • 鄭州小商品批發市場風雲 百家商戶活下來十幾家
    原因一城中村改造導致「小散批」消失曾經輝煌的小商品市場,究竟為啥面臨如今的困境?萬博商場的一位資深管理人員告訴河南商報發哥,「這個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鄭州的城中村改造對市場的影響很大。城中村人口量非常大,一個陳寨,一個劉莊,就有近20萬的人口。之前,我們市場很多商戶都在那邊開的有專賣店,後來都沒有了。」
  • 今夏開封西瓜在鄭州「失寵」?批發商:今年河南本地瓜不如外地瓜受...
    8月4日下午,鄭州北三環與文化路交叉口附近一個小區內,來自開封的瓜農老李拿著切開的半個西瓜,丟到了垃圾桶內,「放的時間長了,不好看了。」  老李告訴河南商報記者,8月2日,他從老家拉了一車瓜來鄭州賣,兩天半過去,七八千斤西瓜還剩不少。  「今年的瓜太難賣了。」老李說,往年一車瓜一天就能賣完,今年得三四天。
  • 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羽絨服零售價普漲
    他還告訴記者,近兩年鴨絨價格都是震蕩上揚的,主要是這兩年鴨肉價格不高,養殖場不願意養鴨,造成鴨絨稀缺,「以前市場30萬元/噸的時候,我們可能會讓一兩萬元給要貨量大的老顧客,但是今年不行了,貨太緊缺了。」 此外,不少批發商以及加工商都表示,人工、面料以及其他輔料都在上漲。漲得最多的是毛領價格。一位批發商告訴記者,今年一條狐狸毛領漲到250元左右,同比漲幅高達25%。
  • 羽絨服市場:低溫寒潮察冷暖
    做了3年羽絨服批發生意的吳振國已打算轉型。1月12日清晨5點50分,在緊挨中國男裝中心的常熟童裝中心門口,他把前一晚從附近小廠進的兩大麻袋羽絨服抱下麵包車。「一袋差不多200件,這個月最冷,生意好的話,一天能出手五六成。」 吳振國算了筆帳,覺得沒多少利潤,「我賣的衣服沒品牌,真正的品牌羽絨服哪裡會找我們個體戶批發?」
  • 開封瓜農鄭州街頭排長隊賣瓜:在開封只能賣2毛!來這兒還能賣個6、7毛
    老李告訴河南商報記者,8月2日,他從老家拉了一車瓜來鄭州賣,兩天半過去,還剩不少。老李開的是一輛小貨車,一次能拉七八千斤西瓜。記者8月4日見到他時,車上還有100多個西瓜。「今年的瓜太難賣了。」老李說,往年一車瓜一天就能賣完,今年得三四天。
  • 江蘇羽絨服市場觀察:高端市場凸顯"土洋之爭"
    做了3年羽絨服批發生意的吳振國已打算轉型。1月12日清晨5點50分,在緊挨中國男裝中心的常熟童裝中心門口,他把前一晚從附近小廠進的兩大麻袋羽絨服抱下麵包車。「一袋差不多200件,這個月最冷,生意好的話,一天能出手五六成。」 吳振國算了筆帳,覺得沒多少利潤,「我賣的衣服沒品牌,真正的品牌羽絨服哪裡會找我們個體戶批發?」
  • 第三屆中原批發商大會線下評審會結束,四項大獎8月8日揭曉
    河南商報記者 陳薇 實習生 馮馨戈 邵潔潔/文 記者 王訪賢/圖致敬商貿物流風雲70年——鄭州商貿物流業跨界高層論壇暨第三屆批發商大會線下評審會,7月24日在河南商報社舉辦。30家專業市場、29家物流/快遞企業、94位女性商戶、183家批發店鋪,競逐第三屆中原批發商大會四大獎項評選!
  • 低溫寒潮再引羽絨服話題走熱:品牌大戰,國內羽絨服市場變革的...
    做了3年羽絨服批發生意的吳振國,已開始打算轉型。1月12日凌晨五點五十分,緊挨中國男裝中心的常熟童裝中心門口,老吳把前一晚從附近小廠進的兩大麻袋羽絨服抱下麵包車。 「一袋差不多200件羽絨服。這個月最冷,生意好的話,一天下來也能出手五六成。」 吳振國算了筆帳,這兒的銷量也沒多少利潤可賺,「我賣的衣服沒品牌,真正的品牌羽絨服哪裡又會找上我們個體戶批發?」
  • 追蹤丨鄭州一商戶29.5萬買頭盔「變」安全帽 警方已受理此事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邵可強 郭兵  鄭州一商戶通過朋友圈信息訂購29.5萬元電動車頭盔,貨沒收到錢打了水漂。5月22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對此事進行報導後,鄭州警方已受理此事。同時,記者走訪發現,鄭州市場上近期熱銷的電動車頭盔「不見蹤影」。數據顯示,5月份以來,河南的頭盔成交額同比增長977%,位居全國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