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京市健康白皮書來啦!居民期望壽命達82.2歲

2020-12-20 健康界

隨著社會的發展,居民對健康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 北京市居民整體健康水平如何? 導致北京市居民死亡的主要病因是什麼? 哪些疾病困擾著北京市居民?


2019年12月,《北京市2018年度衛生與人群健康狀況報告》(簡稱「健康白皮書」)已經正式出版發行,這是北京市政府連續第十年面向社會公開發布本市居民健康狀況和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相關數據。健康白皮書從北京市人口基本情況、傳染病發病情況、兒童青少年健康狀況、健康素養、醫療服務、公共衛生服務、菸草控制和體育與健身八個方面,展現出2018年北京市人群的健康狀況數據。

所以,你的健康狀況在全市到底處於什麼水平?來看看這些數據吧!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愛國衛生運動推進處處長湯偉民介紹,2018年北京市居民期望壽命為82.2歲,比2014年增加0.4歲,比2009年增加1.7歲,在國內外大都市中處於前列。


30歲~70歲居民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為10.7%,比五年前下降3.6%,比2010年下降16.4%,該指標已處於高收入國家水平。孕產婦死亡率為10.64/10萬,比五年前上升47.2%,比十年前下降了26.9%;嬰兒死亡率為2.01‰,比五年前下降13.7%,比十年前下降42.4%。

2010-2018年北京市戶籍居民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早死概率(%)


另外,隨著北京傳染病防控力度的不斷加大,北京市甲乙類傳染性疾病發病下降明顯,總體發病率雖有波動仍維持在較低水平。2018年甲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率為131.5/10萬,比2014年下降20.5%,比2009年下降61.3%。居民的健康素養水平也由2015年的16.9%增長到2018年的32.3%,居全國領先水平。



健康白皮書顯示,2018年北京市居民死亡主要原因仍為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前三位死因分別為心臟病、惡性腫瘤腦血管病,共佔全部死亡的70.9%,較2014年下降3.1%,較2009年下降2.5%。


目前,北京市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經達到352.3萬人,佔戶籍人口的25.6%,較五年前增加51.3萬人。專家預測,隨著人口老齡化的比例增加,今後一段時間內,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等慢性病仍將是我市居民的主要健康問題,慢性病造成的健康危害在今後數年還會顯現。


2017—2018 學年度北京市中小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為59.5%,與2013—2014學年度相比下降了2%,比2008—2009學年度上升了0.7%。


2008-2009學年度至2017-2018學年度北京市男女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情況(%)


另外,數據還顯示,北京市中小學生肥胖檢出率為16.9%,比五年前上升8.3%,比十年前下降13.3%。


2008-2009學年度至2017-2018學年度北京市男女學生肥胖檢出率情況(%)

 

湯偉民介紹,目前我市小學一年級視力不良檢出率已達到34%,視力不良低齡化嚴重。隨著手機、掌上電腦等視頻工具在幼兒階段的廣泛、過早使用,以及不良的用眼衛生習慣,均可能對兒童的視力發育產生不良影響。解決兒童青少年視力不良問題需全社會共同努力。


北京市教委文衛體處副處長李麗暉介紹,2018年8月,教育部和國家健康委聯合8個部門,發布了《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北京市教委聯合北京市衛生健康委,針對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也做了很多工作,包括今年聯合十部門出臺的《北京市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十條措施》,從控制學生使用電子產品、減輕學生學業負擔、加強體育課和課外鍛鍊等十個方面對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提出要求。目前北京市各區正開展具體工作的落實,例如今年上半年,東城區與北京同仁醫院合作,對6000名一年級兒童的視力情況進行了篩查。根據監測數據,目前東城區中小學生近視檢出率為15%。


東城區中小學衛生保健所所長高愛鈺建議,對於兒童青少年近視的防控,應從低齡抓起、從幼兒園抓起。家長更應以身作則,少看手機,增加孩子的戶外活動時間,保障每天在2小時以上。對於兒童肥胖的問題,目前東城區通過對體育課的衛生評價工作,對體育課上課時間和效果的監測,也通過市體育局和教委、校醫和體育老師聯手,保障兒童青少年的活動時間。

採/編:火星Lu

相關焦點

  • 北京市居民期望壽命82.15歲 接近發達國家水平
    原標題:北京市居民期望壽命82.15歲 接近發達國家水平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李潔)7月11日,《2017年度北京市衛生與人群健康狀況報告》(簡稱健康白皮書)出版發行,這是北京市政府連續第九年面向社會公開發布本市居民健康狀況和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相關數據
  • 北京去年人均期望壽命達82.31歲
    北京去年人均期望壽命達82.31歲 2020-12-19 03:07:11 參與互動   去年本市人均期望壽命達82.31
  • 《北京市2018年度衛生與人群健康狀況報告》發布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5日訊  據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消息,《北京市2018年度衛生與人群健康狀況報告》(簡稱健康白皮書)於2019年12月出版發行,這是市政府連續第十年面向社會公開發布本市居民健康狀況和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相關數據。
  • 廣東居民人均期望壽命70年從31歲提至77.2歲
    到2018年,廣東人均期望壽命達到77.2歲,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6445萬人。廣東省統計局昨日發布新中國成立70周年廣東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十六指出,新中國成立70年來,廣東醫療衛生資源大幅增長、醫療服務水平顯著提高、公共衛生服務不斷完善、醫保制度全面覆蓋、人民健康水平普遍提高。
  • 人均期望壽命到底怎麼算出來的
    「十三五」衛生計生規劃,提出5年後北京人均期望壽命達到82.4歲。 但是,也有很多人發現身邊有人年紀輕輕就去世了,拉低了平均值,人均期望壽命有那麼高嗎?人均期望壽命到底是怎麼算出來的?為此,本報記者採訪了北京市衛計委公共衛生信息中心副主任謝學勤。人均期望壽命怎麼算人均期望壽命是國際通用的評價居民健康水平的指標之一。
  • 無錫2019年人均期望壽命達83歲,死亡83%因慢性病!
    9月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傳月。今天,無錫市衛健委發布了2019年無錫市人均期望壽命、無錫市戶籍居民的前五位死因、無錫市居民慢性病患病情況、無錫市居民慢性病危險因素流行情況。今天,市疾控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無錫市2019年人均期望壽命已達83.00歲,較2011年增長1.71歲;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逐漸下降,2019年為8.96%。無錫市居民健康期望壽命72.24歲,其中男性和女性健康期望壽命分別為71.30歲和73.61歲。
  • 西安婦女兒童規劃監測報告發布:婦女平均期望壽命82.74歲
    8月1日,陝西省統計局發布《2018年度西安市婦女兒童規劃監測報告》顯示,2015年以來,西安市人口年齡結構呈現0-4歲幼兒人口佔比略升,0-17歲少年人口佔比下降,65歲以上老年人口佔比逐年增加,老齡化程度有所加快態勢。
  • 中國發布丨廣東人均期望壽命78.4歲 居民主要健康指標基本達發達...
    12月3日,國家衛健委就廣東省「十三五」期間衛生健康工作進展成效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廣東省衛健委主任段宇飛介紹相關情況。中國網 楊佳 攝中國網12月3日訊(記者 彭瑤)廣東省衛生健康委主任段宇飛在國家衛健委今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十三五」期間,廣東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公益性公平性可及性、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城鄉居民看病就醫體驗、公共衛生治理水平和居民健康水平明顯提升。
  • 北京人均期望壽命到底是怎麼算出來的?(附:自測表格)
    健康長壽,是每個人的心願。如果有神仙,每個人都想預測一下自己到底能活多少歲——上周,北京發布了「十三五」衛生計生規劃,提出5年後北京人均期望壽命達到82.4歲。 雖說現在人們越來越長壽是一種趨勢,但是也有很多人發現身邊有人年紀輕輕就去世了,拉低了平均值。人均期望壽命有那麼高嗎?人均期望壽命到底是怎麼算出來的?
  • 北京市人口老齡化趨勢明顯 60歲以上老人超兩成
    昨日,市衛計委發布了2014年度《北京市衛生與人群健康狀況報告》,首次公布了全市16區縣戶籍居民期望壽命,其中東城區和西城區居民期望壽命最高,超過84歲。此外,本市人口老齡化趨勢明顯,60歲以上老人已超兩成。
  • 蘇州市2018年人均期望壽命83.54歲
    4月16日,蘇州市疾控中心發布了蘇州市2018年人均期望壽命以及居民惡性腫瘤發病等信息。    據統計,蘇州市2018年人均期望壽命為83.54歲,較去年上升0.5歲,僅低於上海市83.63歲,位居全國第二位。其中男性81.23歲,女性85.87歲,繼續保持世界發達國家或地區的平均水平。
  • 2018年四川健康白皮書發布:慢性病是主要健康問題 肺癌排名惡性...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1月16日,四川省衛健委發布《2018年四川省人群健康狀況及重點疾病報告》(以下簡稱健康白皮書)和《2018年四川省慢性病防治狀況報告》。同時發布的還有2018年四川腫瘤防治狀況、婦幼健康狀況。人均期望壽命77.1歲監測顯示,截止2018年,全省人均期望壽命77.1歲(比2013年增加了1.45歲),其中男性74.34歲,女性80.34歲,提前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值。
  • 2018年居民人均期望壽命提至77歲,出生人口二孩佔50%
    國家衛健委今天發布《2018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公報》顯示,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由2017年的76.7歲提高到2018年的77.0歲,孕產婦死亡率從19.6/10萬下降到18.3/10萬,嬰兒死亡率從6.8‰下降到6.1‰。
  • 浙江:人均期望壽命等居民主要健康指標接近或達到高收入國家水平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12月2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就浙江省「十三五」期間衛生健康工作進展成效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12月2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就浙江省「十三五」期間衛生健康工作進展成效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圖片來源:中國網浙江省衛健委主任張平在發布會上介紹,「十三五」以來,浙江率先實現國家衛生城市(縣城)全覆蓋,持續提升群眾健康水平。
  • 平均壽命80歲,北京上海領先全國,快來看看永安人的平均壽命是多長
    說到健康長壽,那應該是每個人的美好願望。中國人自古就有祝福別人健康長壽的祝福語。比如壽比南山不老松什麼的。那麼咱們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是多少歲呢?福建省的人平均壽命是多少歲?永安人的又是多少呢?
  • 西藏人均期望壽命達70.6歲,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下降到11.37‰
    新華社拉薩12月21日電(記者 王澤昊)來自西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西藏的人均期望壽命由和平解放初期(即1951年)的35.5歲提高到了70.6歲。2012年至2019年,西藏人均期望壽命提高了2.4歲。
  • 中國女性期望壽命接近80歲,那退休後需要多少資金才夠養老呢?
    今日,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中國婦幼健康事業發展報告》(2019年),根據《報告》,2015年,中國女性期望壽命為79.4歲接近80歲,比1990年延長了8.9歲,而且全國孕產婦死亡率大幅度下跌,無疑這是一個好的轉變,同時跟科技與醫療水平等多方面的提高有密切關係。
  • 2018年北京市法人單位從業者平均工資12.7萬元
    原標題:去年法人單位從業者平均工資12.7萬元   昨天下午,北京市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社會民生專場舉行。北京青年報記者在會上獲悉,新中國成立70年來,教育、醫療、就業等民生領域取得巨大進展,養老服務、社會救助等各項工作紮實推進。
  • 首次突破80歲 成都人均期望壽命比全國高出3.84歲!
    2018年,成都人在「長壽」這個標籤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近日,成都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布了2018年成都市人群健康的三大主要指標,其中全市人群平均期望壽命這一指標首次突破80歲,達到了80.54歲,比2018年四川省人均期望壽命77.1歲高出了3.44歲,比2017年全國平均水平76.7歲高出了3.84歲。
  • 2019年中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是多少歲?
    《公報》顯示, 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由2018年的77.0歲提高到2019年的77.3歲,孕產婦死亡率從18.3/10萬下降到17.8/10萬,嬰兒死亡率從6.1‰下降到5.6‰。資料圖:民眾在醫院參加體檢。中新社記者 張暢 攝醫療衛生資源總量逐步增加,衛生人力構成進一步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