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俞敏洪說過:「成功不是將來才有的,而是從決定去做的那刻起,持續累積而成的。」
更好的奮發,準備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上網課的前一天晚上,我仔仔細細翻閱了班主任發的課程表,把書桌整理乾淨,放上網課需要的書籍,檢查網速,為明天準時準點上課作準備,要知道聽課十分鐘,抵上課後一小時,整理完這些,我帶著一絲期待進入夢鄉。
「一年之季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我亳不猶豫地放棄了一個睡懶覺的機會,六點起床,六點半吃飯,七點預習,七點半開始了我一天的課程。端正坐姿,抬頭挺胸,眼睛睜得大大的,耳朵也豎起來,真怕漏聽了什麼重要知識點。當然,長時間的認真也要得到放鬆。課間眺望遠方,廣播體操和眼保健操也沒落下,它們可以讓眼睛讓大腦得到休息,讓身體更協調,也能讓心情更愉悅,思維更靈活。
上午的課程完美落幕,我吃著午飯,大腦裡迅速回顧上午的內容。中午,我會小睡40分鐘,用以保證下午作業的正確率及課程的注意力不打折扣,我認為,勞逸結合還是很重要的。
午休過後,果然有精神多了。望著眼前的作業,文思泉湧,埋頭苦幹,全部寫完作業時,離上課還有近30分鐘。這個時間,我會檢查自己上午的學習內容有沒有掌握,想像一下老師有可能會出的作業題型,思維跳脫的我,往往忍不住去「舉一反三」,度娘、搜狗上查我感興趣的問題,這個「腦洞大開」的習慣,會讓我認識到更多彩的世界,時不時發出感嘆「哦,還可以這麼解。」 「呀,這個作家還會這個。」 「原來這個詞組的起回是這個啊。」我想,我始終對知識保持一種探究的欲望,就得益於這個「腦洞大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