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寶寶量體溫時注意這3處,體溫計的測量偏差率會降低

2020-12-20 飯糰育兒

夏夏媽媽自從有了孩子,無時無刻不關注孩子的健康,只要看到孩子有一點不舒服,就要給她量體溫。尤其是現在天氣變冷了,孩子一個感冒小咳嗽,一不小心就會發燒,嚴重了還會支氣管炎。夏夏媽可是小心了,每天早上給孩子量一下,晚上給孩子量一下。夏夏媽媽買的進口的額溫槍,買的時候賣家說測量的準,但是實際用的時候,夏夏媽發現還是有偏差的。有次夏夏發燒,額溫槍顯示38.6,後來趕快抱到醫院一檢查,醫生用他們的儀器一測量,孩子已經燒到39.3了。怎麼樣才能避免這些測量偏差呢?

小寶寶容易生病,家裡常備體溫計能夠及時感知孩子的病況。醫院裡病菌比較多,孩子如果是小病,溫度計一測,吃個藥喝個顆粒就能痊癒,不需要去醫院掛號治療了。家裡常備的溫度計主要是耳溫槍、額溫槍、腋溫體溫計這3種,這些溫度計不如醫院的精準,給寶寶量體溫的時候會有偏差,因此家長用這3種溫度計時候要注意這些情況。

1、退熱貼影響額溫槍測量精準

眉毛中間的額頭部位體溫,最接近寶寶身體的體溫,額頭正常溫度在35.8~37.8.額溫槍的使用也很方便,對準寶寶的額頭掃描一下即可。寶寶如果發低燒,就會用到退熱貼,退熱貼是貼在額頭部位,如果貼完退熱貼再給寶寶用額溫槍測體溫,這時候測出來的體溫會不準確。因此應該在寶寶用退熱貼之後30分鐘,額頭溫度恢復正常,再用額溫槍。

2、天氣冷熱影響耳溫槍測量精準

耳膜的溫度能夠最早感知到寶寶是否發燒,因此很多家長也會選擇耳溫槍。但是天氣寒冷或者炎熱的時候,耳膜的體溫容易隨之變化。換個說法就是,天氣一熱或者變冷,人的耳朵就會變得通紅,這是冷或熱的表現。用耳溫槍給寶寶測量的時候,最好選擇恆溫的室內,測量時候最好測3次,確保測量精準。

3、腋下溼潤影響腋溫體溫計測量精準

腋溫體溫計使用最普遍。夾在腋下5~10分鐘左右,溫度就會顯示出來。但是寶寶剛吃完奶;剛洗完澡;或者運動玩耍了一會兒,腋下就會出汗或者有水分,寶寶的腋下體溫就會升高。因此測量的時候要保證寶寶的腋下乾燥。

相關焦點

  • 用體溫計給寶寶測量體溫的注意事項
    那麼用體溫及給寶寶測量體溫有什麼主意事項呢?水銀體溫計使用不用千篇一律,因為水銀體溫計分為測肛門溫度計和口腔溫度計,測量口腔只能用口腔表,測量腋下口腔表、肛表都可以,測量肛門必須使用肛表,千萬不能亂用,以免不注意衛生引起其他疾病。用水銀體溫計測量體溫時,要用手捏住無水銀柱的頂端,水銀頭向下,輕輕用手甩動體溫計,讓水銀柱顯示在30度以下(至少要低於正常人體溫)。
  • 如何測量寶寶體溫——體溫計篇
    若插入時比較淺,或不伸直耳道,則測量時會對著耳道壁,從而不能正確測量。過多耳垢則會干擾測量。此時一定要找醫生處理,不要自行掏耳朵,這可能把耳垢往更深處推,引起發炎、感染。中耳炎或其他中耳異常者量耳溫會有誤差,應該用其他方法量體溫。2.耳溫槍必須定期校正以免失去準確性。3.美國兒科學會學術新聞網站指出,耳溫計不應該給 2 歲以下孩子使用。
  • 用這種體溫計給寶寶量體溫,寶媽氣得破口大罵
    你說這現在都什麼體溫計?怎麼能這麼沒良心,坑害老百姓!真是氣死我了!!」聽完朋友的經歷我也是捏了一把虛汗,幸虧發現的及時,要真是一直被那無良溫度計忽悠,這孩子得燒成什麼樣真是不敢想像!現在市面上常見的體溫計大致分為3種,包括我們以前很常用的水銀溫度計,和現在興起的電子體溫計、紅外線體溫計。簡單介紹一下吧!
  • 電子體溫計和水銀體溫計誰更準?選購注意這三點
    相較於水銀體溫計,電子體溫計的穩定性則稍微差一些,用電子體溫計測量體溫時,結果會受測溫時間、外界空氣、及測量部位的不同而影響,使溫度有所偏差。一般電子體溫計是在37-39這個區間最準確,更高或者更低都會差一些。還有,這類產品也有一個問題,需要經常校準。電子體溫計比較方便於爸媽們為寶寶量體溫。給寶寶用的話,選用電子體溫計也會比較安全,適合愛動的孩子。
  • 量了3個月的體溫,才知道孩子體溫測量這麼多學問!一篇帶你總結
    加上玻璃容易碎,摔了的體溫計水銀會漏出來,水銀屬於重金屬,有毒,所以有一定的安全問題,有寶寶的家庭需要格外注意。為了測量方便,我給孩子買的是電子體溫計。使用過程中需要注意外部環境和操作方式,比如測量對象是不是出汗,頭髮有沒有遮擋,額溫槍檢測時是否距離額頭3~5釐米,耳溫槍測量時是否對準了鼓膜等。用紅外線體溫儀測量,超過27攝氏度就算是發燒,不過由於它受環境影響比較大,所以數值有時候並不準確,需要多次檢測取平均值。
  • 你真的會給寶寶量體溫嗎?
    大家經常會開玩笑說,養大一個寶寶的父母無所不能。那量體溫這樣的事還不是小菜一碟?別急著下結論,給寶寶量體溫你真不一定會~……這些問題你會答嗎?寶寶的正常體溫一般為 36~37℃,但是每個寶寶的自身基礎體溫不盡相同,這跟寶寶自身的代謝相關,有的寶寶自身的體溫高一些,有的寶寶則低一些。因此,媽媽平時要了解自己寶寶的基礎體溫,也就是清晨醒來時的體溫。
  • 體溫計摔碎致母女倆「中毒」,寶寶體溫該怎樣量才好?
    體溫計引發母女雙雙「中毒」前些日子,家住湖北孝感的李女士在給14個月大的女兒量完體溫後,隨手將體溫計放在床頭,不料被女兒把玩時不小心打碎。當天晚上,女兒就突然變得哭鬧不止,一晚上在睡夢中驚醒5次,連續2天喝奶量明顯減少,口中還出現了多處潰瘍。
  • 天天測量體溫,你都了解每種體溫計的優缺點嗎?看看這3種
    那麼,現在就來學習一下體溫計的正確使用姿勢!三大常見體溫計目前比較常見的體溫計有水銀溫度計、電子體溫計以及紅外線耳溫計。每種體溫計都有各自都優缺點:1.水銀體溫計性最為穩定,測量都偏差小,但水銀體溫計顯示的數字較小,並且測量時間較長,老年人以及情緒不穩定的人群使用起來多有不便。
  • 萬萬沒想到平時給寶寶量體溫是錯的,你真的會嗎?
    因為環境、寶寶活動狀況等因素都會影響體溫,以下幾種情況,寶寶的體溫會偏高:  傍晚時,寶寶的體溫往往比清晨時要高一些;  寶寶洗澡、進食、哭鬧、運動後,體溫也會暫時升高;  衣被過厚、室溫過高,寶寶的體溫也會有所升高。  因此,寶寶發燒時,為了測量準確的體溫,應較好避開這幾個時間點,以在寶寶洗澡或運動後半小時測量為準。
  • 水銀溫度計、耳溫槍、電子體溫計,量體溫到底哪個最準?
    而且,因為人的耳道並不是直的,3歲以內的嬰幼兒測量耳溫時,需要把耳廓向後外下方提,3歲以上要向後外上方提,才能將耳溫槍放在正確的位置。6個月以下小寶寶的耳道直徑較小,不適宜用耳溫槍。另外,如果短時間內多次反覆測量,耳溫槍本身會影響耳道的溫度,也會影響測量結果的準確性。
  • 你真的會給寶寶量體溫嗎?學會這幾點,寶寶發燒媽媽不愁
    小於3歲,不推薦水銀溫度計說起體溫計,我們第一反應就是玻璃水銀溫度計,沒錯,這種體溫計價格便宜,通常在5塊錢以下,讀值準確,以前不少家庭會備。但是對於小寶寶的發熱,這款體溫計就不是最適合的了。因為玻璃水銀溫度計測量的時間相對較長(5~8分鐘),寶寶缺乏足夠的耐心配合。再者容易破碎,破碎後的汞汙染嚴重。而且不少人對於水銀體溫計的讀數掌握不好,尤其是老年人,難以讀準確。
  • 為什麼體溫計能測量體溫?
    那為什麼體溫計能測量體溫呢?那是因為裡面有水銀。水銀是體溫計裡的工作物質。玻璃泡裡容積比細管的容積量大。隨著人體溫度的變化,泡裡的水銀會產生微小的變化,在體積膨脹後,管內水銀的長度會發生明顯的變化,溫度計的刻度也是隨著人體溫度的變化制定的。溫度計下面有個狹窄的曲頸,測量體溫時,受熱脹冷縮的影響,水銀會從頸部的位置上升到管內某個位置,當和體溫達到一樣的溫度時,水銀柱會鎖定在那個位置。
  • 電子體溫計?測體溫大有講究 | 再見,水銀體溫計
    使用水銀體溫計的時候,用之前需要甩一下,才能測得比較準確,很多人不小心就會把水銀體溫計甩到地上,裡面的水銀就會露出來,揮發到空氣中;甚至有些小朋友在量口表的時候會把體溫計咬碎。圖片來源於網絡當汞揮發到空氣中,就非常容易通過呼吸道和消化道進入人體內,刺激到黏膜,引起噁心、腹瀉、腹痛等不良反應。若一次性吸入的量過多,嚴重時甚至會導致中毒、窒息,威脅到生命安全。
  • 寶寶肛溫怎麼測量,測量時要注意這些!
    2、讓寶寶俯臥,一隻手扶著他的屁股上方。或者讓寶寶仰臥,把他的雙腿蜷起來。3、打開體溫計,插入肛門半英寸到1英寸(一英寸=2.54釐米),不要插得太深。4、手掌蓋在寶寶的屁股上,兩個手指輕輕夾住體溫計,保持1分鐘左右,聽到「滴」的報警聲後,取出體溫計。注意不要將測量肛溫的體溫計與測量口溫的體溫計混用。
  • 給寶寶測體溫這個部位最準確,要測量正確,媽媽們需知道這三點
    隨著春季的到來,溫度的回升,一些媽媽會放鬆對疾病的警惕,而常常忽冷忽熱的天氣,會導致一些寶寶出現感冒發燒的症狀,讓媽媽們很是苦惱,特別是小寶寶好動,發燒了不配合媽媽量體溫,使媽媽們很是擔憂,特別是有些媽媽仍然不清楚測量哪個部位的體溫最準確,害怕發燒對寶寶造成危害。
  • 給寶寶量體溫,哪種體溫計最好用?別再犯錯了
    又到了換季寶寶容易感冒發燒時,測量體溫成了技術活。不少家長在挑選體溫計的時候就犯了難:市面上這麼多體溫計產品,哪種才最適合寶寶?一、水銀溫度計水銀溫度計最普遍,測量數值也最為準確。缺點是費時間,寶寶不配合的話難以測量。
  • 寶寶一天中什麼時候體溫最高?什麼時候測量體溫最準確?
    作者:寶寶知道 兒科鮑秀蘭寶寶因為神經中樞發育不完善,所以體溫在一天中也是有變化的。那麼寶寶一天中什麼時候體溫最高呢?給寶寶量體溫的正確方式是什麼呢?又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呢?本文統統告訴你。注意:耳溫槍不適合一歲以下的寶寶,因為一歲以下的寶寶耳膜在發育中,需要格外保護,並且一歲以下的寶寶耳朵裡分泌物比較多,會導致測量結果不夠準確。3、測量部位給寶寶量體溫,最準確的是肛溫,肛溫的正常溫度範圍是36.5攝氏度到37.9攝氏度之間。如果肛溫超過這個範圍,就要注意了,需要帶寶寶去醫院檢查是否生病了。
  • 判斷寶寶體溫,到底該查肛溫還是腋溫?
    寶寶發熱甚至高燒,是常事。有時候寶寶也會在睡覺醒來時感覺身體有短暫的體溫升高,尤其是後腦勺等部位,可怎麼知道寶寶到底是因天氣熱緣故還是病理性發熱呢?究竟如何特殊,且聽專家怎麼說:寶寶由於年齡尚小,在測量體溫時往往因為害怕或不舒服而哭鬧或動彈,很難配合,進而影響其體溫的準確性。我們建議給不同大小的寶寶量體溫可選擇不同的方式,不論是測腋溫、肛溫還是口腔溫度,只要保證密閉加緊,測出的溫度都是準確的。
  • 告別水銀體溫計!耳溫槍、電子體溫計……你確定用對了嗎?
    量體溫是再平常不過的一件事,可是一放在孩子身上,再小的事也變成了很大很大事。尤其是新手爸媽,到底用什麼樣的體溫計給寶寶測體溫?
  • 給寶寶量體溫,到底用什麼體溫計好?
    近日,國家藥監局也發布了一則《水俁公約》,其中明確要求,自2026年1月1日起,我國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這標誌著水銀體溫計將徹底退出歷史舞臺。對於寶寶來說,使用水銀體溫計既不安全也不方便,儘管水銀體溫計準確度高,但是出於安全考慮,依然不建議給寶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