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資訊|中國現在擁有民國公館最多的地區是在南京嗎?

2020-12-19 百聞每日精選

南京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

1、中國現在擁有民國公館最多的地區是在南京嗎?

當然,也有一些小眾冷門的景點,「頤和路公館區」就是其中之一。頤和路公館區,坐落在南京市鼓樓區,整個公館區以寧海路環島為中心,向四周放射形頤和路、江蘇路、寧海路、莫幹路、北京西路等多條道路,而頤和路是其最核心的幹道,街道兩側分布著數量眾多的民國建築群,其數量多達200多座,皆為當年民國時期政府要員的宅第公館。頤和路公館區一共劃分有12個片區,其建築面積為69萬平方米,而綠化面積就達到了65%,其建築密度非常低,因此頤和路公館區也有著「近現代建築樣板區」的美譽,是如今住宅最理想化的一種狀態,也是南京最值錢的一片區域。因為南京曾經是民國時期的首都,所以那個時期歷史遺留下來的公館就很多,也被保護的很好,其中最具特色的建築群當屬南「頤和路民國公館區」,在南京,這裡坐落著各式各樣的民國公館建築群。中國現在擁有民國公館最多的地區就是在南京。這個最具特殊的建築群就是頤和路民國公館區,在這裡坐落的數量較多卻風格各異民國公館建築群,其中保存較好的有225幢。

2、你覺得南京市是一座怎樣的城市?

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有4個直轄市,分別是北京、天津與上海以及重慶,並且現在北京與上海都是我國的4大一線城市之一。而我國第一個被撤銷直轄市的,就是今天江蘇的省會南京市。在我國東部地區南京也已經成為了一座重要的中心城市,佔據非常關鍵的地位。到了六朝的時候,那會南京還叫做建康,是全球第一個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由此可見,南京這座城市自古以來就有著很大的魅力。此外,南京還是我國眾多城市中名字最多的一座城市。我國第一個被撤銷的直轄市,曾改名40多次,有望成第5座一線城市。在這幾年,南京的GDP早已超過上萬億元。去年,南京的人均GDP在我國所有省會城市中排到了第一,但要是算上直轄市的話則可以排到第二名,僅僅次於深圳。所以,南京也是有望成為下一個一線城市的候選城市,目前是我國的新一線城市。都可以在評論區分享出來!我覺得南京市是一座非常繁華的城市,這裡不僅經濟發達,而且人也很有趣,這裡的人在給予的同時也會獲得快樂。南京市是一座很有韻味的城市,它不僅具有濃厚的文化底蘊,而且還充滿現代文化氣息。

3、南京強制分類在即,新街口商圈垃圾分類將如何做?

離《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還有10多天,為讓垃圾分類意識深入人心,讓市民懂得分類,南京在很多廣場啟動了宣傳活動。10月18日上午,南京新街口核心商圈垃圾分類宣傳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參與。記者在活動現場看到,場地兩側分別設置了垃圾分類知識展示區和垃圾分類互動遊戲區,商家和市民可在這兩個區域內了解垃圾分類相關知識、體驗分類投遞樂趣。南京新街口金融商務區管理委員會主任黃山介紹,今年以來,新街口商圈的垃圾分類工作效果顯著,成立了商圈垃圾分類自治聯盟,利用核心區20餘塊電子大屏宣傳陣地播放垃圾分類公益宣傳800餘頻次,組織城市治理、垃圾分類志願者300餘人次,發放了指導宣傳冊4500餘份。新街口管委會城管科科長匡國鋒介紹,新街口商圈每天產生10-15噸生活垃圾,其中餐廚垃圾佔比達70%左右,商圈內共有300多家小餐飲,垃圾主要由第三方公司分類收運至秦淮區生活垃圾處理中心等地處理。除了推動商家分類,如何有效引導來逛街的市民做好分類,新街口商圈也在發力。

4、江蘇的這條高鐵線路,將構成南京「一小時都市圈」

說到江蘇省的省份,我相信很多人最先想起的是江南水鄉,確實在這個省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美麗的風景,另外,這裡有非常多的古鎮等待著人們的欣賞和探索,近年來,隨著網絡的普及和良好的開發,越來越多的旅遊勝地廣為人知,許多遊客給當地帶來了非常豐富的經濟效益,許多人到達江蘇省的這個省後,受到了當地交通線路的衝擊。寧淮城際鐵路經過江蘇省六個城市,其中包括南京市、六合區、天長市、金湖縣、洪澤區、淮安市,這些城市一直是江蘇省發展較快的城市,同樣在當地也有非常巨大的發展潛力,特別是,這條高速鐵路路線開通後,通過沿線的這些城市縣區得到了更密切的聯繫,使當地居民的生活更加方便,同時這些城市也迎來了新的機會。根據2018年公布的計劃,到2025年在沿河的兩個大都市圈將出現9條城市間軌道開通線,這次介紹的鐵路就是其中之一,它開通後,將構成南京的一小時都市圈,也就是說,在大家移動出行的時候,可以大幅縮短自己的時間,另外,江蘇省建設了很多高鐵,最終實現他們的目標,也就是說,在省內重要城市之間實現2小時的互通。

5、南京的世界文化遺產,「明清皇家第一陵」是什麼?

南京,古稱金陵、建康,歷史非常深厚,是我國四大古都之一,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更有"天下文樞"、"東南第一學"的美譽。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在南京建立了大明王朝,因此南京也成了明朝早期的都城,後來遷都北京。位於南京市玄武區鐘山風景名勝區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的明孝陵,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處景點。明孝陵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是明太祖朱元璋與其皇后的合葬陵墓,地位非常重要。緊挨著中山陵、梅花山、靈谷寺等景點,佔地面積達170餘萬平方米,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不僅如此,這裡還是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南京目前為止唯一的一處世界文化遺產。明孝陵它的建築形制影響了此後500多年的明清20多位帝王的陵墓,歷史價值深遠,堪稱"明清皇家第一陵"。明孝陵作為南京熱門景點之一,在春秋這兩個季節是最適合遊玩的。是明孝陵,建於明洪武十四年至明永樂三年建成,是明太祖朱元璋和其皇后合葬的陵墓,位於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東麓,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很是壯觀。

相關焦點

  • 南京民國公館區老建築群向社會敞開「神秘大門」
    中新網南京12月23日電 (記者 申冉)從民國時期的社會名流、政要、各國大使的花園洋房到擁擠了300多戶人家的居民大雜院,再從「神秘」的「高檔酒店」到向社會開放的歷史風貌街區……23日,記者來到南京頤和路的頤和公館歷史文化街區,採訪了酒店負責人和南京著名學者、片區文化顧問薛冰,一探這處剛剛獲得2014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經歷了百年風雨的民國「公館區」。
  • 梧桐樹下的民國風情——南京頤和公館
    來到南京鼓樓區的江蘇路,被法國梧桐包裹著的街道幾乎可以用寧靜來形容。20世紀30年代,這裡曾是民國政府按照《首都計劃》打造的上層人士住宅區,有蔣緯國、馬歇爾、汪精衛等名人公館18處,另有加拿大、墨西哥、巴西等使領館8處。
  • 南京鼓樓區|頤和路民國公館區—梧桐樹下的民國時光
    一條頤和路,半部民國史來到南京,多多少少都想著能找到點民國的記憶。曾經民國首都的點滴總歸是有的。但那些民國遺留的細節需要細心地尋覓。令人意外的是,在南京各個角落中,最有民國味道的卻是稍遠離市中心的西北面。
  • 中國「最民國範」的古鎮,至今保留27座公館比南京還多!全國唯一
    這座古鎮至今保留著27座民國公館,數量堪稱全國之最,這裡能逛能吃能拍照,滿滿的民國文藝範兒,旅行度假超合適!這裡是安仁古鎮,安仁古鎮的歷史非常悠久,始建於唐武德三年(620年),距今約1400年前,古鎮現有建築物大部分建於清末民初,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許多中西合璧公館,中華民國首都南京現在只剩下26個公館,小安仁古鎮現在還有27個公館,比南京還多一個,歷史上這裡最多有56個民國公館。
  • 南京民國老建築群變身頂級酒店 神秘公館依然高貴
    中新網南京1月24日電 (何為 盧輝)南京頤和路的民國公館區過去是神秘之地,今天還是有些「神秘」。在當前整頓會所之際,南京市民會立即想到著名的頤和公館。記者為此特意來到這裡探訪。  「張篤倫、陳布雷、熊斌、薛嶽故居……」位於鬧市區中心位置、鬧中取靜的南京頤和路十二片區,是民國達官政要、外交官員曾經居住的頂級豪宅區。
  • 南京頤和路公館區 原汁原味的民國味道
    原標題:頤和路公館區的民國味道日前,觀築歷史建築文化研究所與頤和公館舉辦了一場「建築與文化——歷史建築的修繕與使用研討會」,來自清華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及其他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對南京民國建築進行了多方位的解讀。
  • 南京頤和公館獲聯合國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榮譽獎」
    導讀:2014年,「頤和公館」項目榮獲2014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之「榮譽獎」。這是本年度中國唯一、近十年來江蘇省唯一獲得該獎項的項目。近百年的過眼雲煙後,當年的小屋主人都已成古人,但建築仍在,成為南京特有的烙印。「一條頤和路,半部民國史」,此話毫不誇張。保護和改造,也成為如今南京市政府對頤和路的規劃。2006年,南京全面啟動民國優秀建築保護「一線兩片」重點計劃,頤和路片區被列入重點保護規劃內。
  • 羅萊夏朵南京頤和公館,別樣的民國奢華體驗
    南京,一座充滿歷史的城市。漫步頤和路上,舊唱片裡的呢喃與一棟棟民國舊居交錯,不變的還是那抹優雅,需要一場舊時光的民國韻味之旅來細細品味。而在漫漫梧桐叢中,坐落著中國最具民國範的奢華酒店——羅萊夏朵南京頤和公館,由26棟近80年歷史的名人舊居組合而成,演繹著這幕民國舊夢的精緻篇章。羅萊夏朵作為法國奢牌酒店的代表,注重對於原汁原味的保留,再融入奢侈元素及法式浪漫,將歷史遺風和現代藝術的自然統一,尋找與內心深處的再次共鳴。
  • 南京頤和公館民國時高官名流聚集 現成平價酒店
    南京的梧桐樹下,80多年前達官政要們的私人官邸,依稀保留著歲月深處的記憶。其中在寧海路與江蘇路圍繞著的三角形的頤和路第12片區內,由民國建築改造而成的近現代文化體驗酒店——頤和公館一直顯得非常神秘。 記者黃勇  近日,這家酒店「放低身段」,推出了面對普通市民的98元/位的午市套餐。
  • 中國最民國範的古鎮,至今保留27座公館,比南京還多!全國唯一
    這座古鎮至今保留著27座民國公館,數量堪稱全國之最。這裡能逛能吃能拍照,滿滿的民國文藝範兒,旅行度假超合適!這裡就是安仁古鎮。安仁古鎮的歷史非常悠久,始建於唐武德三年(620),距今大約1400年。古鎮現存的建築,大多建於清末民初,其中最有特色的莫過於眾多中西合璧的公館了。
  • 南京民國時期頤和公館獲聯合國遺產保護獎
    2014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頒獎典禮22日在頤和公館琅琊廳舉行,授於南京頤和公館項目「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該組織2014年度遺產獎評委會對頤和公館項目的評價:「這片1920年代末的高級住宅區是一個中國近代建築,亦可說是民國風格的見證,而此類建築正不斷遭受著發展壓力所帶來的威脅。
  • 民國建築看南京:中山北路建築設計透出報國理想
    頤和路上的老房子  在拆與留的爭吵聲中,南京市政府有條不紊地對民國建築進行整理、修繕和保護。民國建築究竟給南京留下了什麼?一見南京市旅遊局諸炎佳副處長,她就若有所思地說:「南京旅遊大多與民國歷史文化有關,像中山陵、玄武湖、總統府等著名景點都是民國遺蹟。明清建築看北京,民國建築看南京。」  頤和路:老房子裡聽故事  與南京滿街的梧桐不同,頤和路兩旁都是粗大的槐樹,樹身爬滿了青苔,兩邊長牆圍著一個個幽靜的院落,牆頭上和樹梢間,透出的是風格各異的屋頂。
  • 南京市資訊|南京有什麼推薦的小眾必去景點嗎?
    南京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南京有什麼推薦的小眾必去景點嗎?晨光1865創意園位於南京市秦淮區應天大街,距離大報恩寺遺址公園很近。晨光1865創意園原本是十九世紀六十年代李鴻章建立的金陵製造局的前身,如今是南京市規模最大的創意藝術街區。這座小小的園區是南京一百五十多年的歷史見證,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時間符號。在園中,還有近年來新建的建築,咖啡廳、鮮花店、古著店等都值得一逛,坐在店中,有鐵框的窗門、民國的裝修風格、木製的地板等充滿了文藝氣息。
  • 如何在這個超上鏡的城市來一趟「民國穿越之旅」?內藏王炸福利!
    不像其他城市那樣充斥著繁忙的人群與嘈雜的街市,南京擁有更多的是千百年來沉澱下來的文化傳承與歷史印記。春季與秋季是南京最適宜旅行的時間,而夏日雨季,濛濛細雨下的煙雨江南,也不乏有另一種情韻。行·民國之旅鎮館之寶與民國風情街南京博物院是中國三大博物院之一,由歷史館、藝術館、特展館、數字館、民國館和非遺館組成,藏品多達40餘萬件,其中有18件鎮館之寶,包括10件國寶級文物。
  • 南京民國時期最奢華的古堡酒店,你去過嗎?
    揚子飯店始建於1912年,1927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依靠交通優勢,曾作為國民政府外交部招待各國專使的定點飯店,外國政要、使節訪華時多下榻於此。揚子飯店曾為中國近代簡史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無數歷史大事件發生在揚子飯店的某一個房間角落。宋慶齡、張學良等歷史人物曾經下榻於此。
  • 加強保護利用 南京頤和路民國公館區將開放部分院落
    2018-01-17 07:58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一條頤和路,半部民國史。」為進一步加強南京民國建築,特別是頤和路民國建築群的保護和利用,頤和路將開放部分已經修繕好的院落。 頤和路民國公館區將開放部分院落南報網訊 (記者  江瑜)  「一條頤和路,半部民國史。」
  • 南京頤和公館:如沐春風的服務
    坐落於南京頤和路公館區內的頤和公館,在梧桐樹的掩映下,散發著濃鬱的民國氣息。身處26棟名人舊居包圍之中,你會有時光交錯之感。隱遁於城市的喧囂,私人管家會帶著你用一種獨特的方式來體驗早春的閒逸。隱逸其中的,還有米其林二星廚師Mauro Colagreco開的法餐廳,以及能享用民國老菜的中餐廳。
  • 南京最具民國風情的街區,藏在鬧市中,200多幢老洋房盡顯奢華
    它就是位於南京鼓樓區的「頤和路」,頤和路為西南東北走向,全長約600米,西南與天竺路、西康路交匯,東北與寧海路、江蘇路、山西路、四衛頭、珞珈路匯聚成圓環,在這條道路周邊則是民國公館區,一棟棟老洋房錯落有致分布與此,為南京最具民國風情的街道,有「一條頤和路,半部民國史」的美譽。
  • 南京市資訊|金陵影像:南京明故宮飛機場舊址及附屬建築
    南京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金陵影像:南京明故宮飛機場舊址及附屬建築明故宮機場位於南京市秦淮區明故宮遺址,西臨秦淮河支流、北接中山東路、東接御道街明故宮機場始建於1927年,是中國首座軍用機場,南京首個民用機場,南京及周邊地區首開夜航航班的機場。1927年年底,因為小營機場場地有限,起降困難,國民政府航空署在明故宮遺址清理瓦礫,修建一條土跑道和幾間簡易棚屋,建成明故宮機場。同年8月,明故宮機場首次開闢上海-南京航線,運載三千多封郵件的飛機在明故宮機場降落,這是南京歷史上第一條民用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