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頤和路公館區 原汁原味的民國味道

2020-12-22 江蘇頻道

原標題:頤和路公館區的民國味道

日前,觀築歷史建築文化研究所與頤和公館舉辦了一場「建築與文化——歷史建築的修繕與使用研討會」,來自清華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及其他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對南京民國建築進行了多方位的解讀。曾經參與頤和公館文化策劃的南京著名學者薛冰先生專門為本報撰寫本文,希望頤和公館這一民國建築修繕保護的新模式,能給南京其他歷史建築的修繕利用提供有益的借鑑。

薛嶽故居

頤和路公館區俯瞰

十二片區各公館的主人並不「邊緣」

1989年,江蘇省作協機關遷入頤和路2號,即民國藏書家陳群的澤存書庫舊址,辦公室的窗外,就是頤和路十二片區。此後約20年間,我上下班都要從頤和路公館區經過,午休時也會漫步其間,那風格各異的建築,尺度適當的街道,明麗宜人的花木,清新靜謐的氛圍,讓人仿佛能漸漸走進民國的歲月,甚至可以去想像當年主人生活的某種情景。然而,一堵堵堅硬的圍牆,一扇扇緊閉的大門,以及不時閃現的警衛人員身影,又使圍牆內的一切瀰漫出神秘的色彩。

頤和路十二片區的綜合整治,肇始於2003年。所謂十二片區,源於頤和路公館區內部道路的劃分。這一公館區內的道路,都以中國著名風景名勝命名,頤和路為中軸,琅琊路和牯嶺路與其十字相交,另有赤壁路、珞珈路、靈隱路、天竺路、普陀路、莫幹路、寧海路等環繞四周,將其分割成大小不等、形狀不同的12個片區。

十二片區位於寧海路與江蘇路相交的三角地帶,也是公館區最東面的地塊。當時,鼓樓區政府為了展示民國公館建築群的獨特魅力,讓世人能夠更直觀地了解民國南京都市風貌,按照「保護與利用」、「分段實施」的原則,對於破損狀況相對嚴重的十二片區,先行啟動了整治工作。至2009年,共修繕原有建築23幢,並加建仿民國建築8幢,整體風貌、空間尺度基本保持了民國年間的格局。

十二片區雖然位於頤和路公館區的東緣,但是各公館的主人並不「邊緣」。江蘇路23號公館主人,是在北伐戰爭中被稱為「老虎崽」、抗日戰爭中榮膺「天爐戰神」美譽的薛嶽,他指揮4次長沙會戰,消滅日寇10萬多人,成為民國十大抗日名將之一。江蘇路15號公館,曾為蔣介石的「文膽」陳布雷所租住,也是其殞命之處。寧海路15號主人黃仁霖,曾是國民政府的「特勤總管」,就是他將自助餐和集體婚禮等新生活方式引入中國;這幢建築又曾被瑞士租用作為駐華公使館。

辛亥革命元老張篤倫,抗戰將領袁守謙、李子敬和劉嘉樹,原三青團中央幹事吳兆棠,原北平市長熊斌,民國學者楊公達,歷史學家光仁洪,鐵路工程師楊莘臣,「民國救濟總署」工程師翁存齋等,都曾在這裡置業安家。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足以使其成為展示南京民國建築、民國文化的窗口。而利用十二片區中26幢建築打造的頤和公館,就是合理使用這些歷史建築的一種新嘗試。

相關焦點

  • 南京鼓樓區|頤和路民國公館區—梧桐樹下的民國時光
    一條頤和路,半部民國史來到南京,多多少少都想著能找到點民國的記憶。曾經民國首都的點滴總歸是有的。但那些民國遺留的細節需要細心地尋覓。令人意外的是,在南京各個角落中,最有民國味道的卻是稍遠離市中心的西北面。
  • 加強保護利用 南京頤和路民國公館區將開放部分院落
    2018-01-17 07:58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一條頤和路,半部民國史。」為進一步加強南京民國建築,特別是頤和路民國建築群的保護和利用,頤和路將開放部分已經修繕好的院落。 頤和路民國公館區將開放部分院落南報網訊 (記者  江瑜)  「一條頤和路,半部民國史。」
  • 南京民國公館區老建築群向社會敞開「神秘大門」
    南京民國公館區老建築群向社會敞開「神秘大門」 2014-12-23 18:13:2412月23日電 (記者 申冉)從民國時期的社會名流、政要、各國大使的花園洋房到擁擠了300多戶人家的居民大雜院,再從「神秘」的「高檔酒店」到向社會開放的歷史風貌街區……23日,記者來到南京頤和路的頤和公館歷史文化街區,採訪了酒店負責人和南京著名學者、片區文化顧問薛冰,一探這處剛剛獲得2014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經歷了百年風雨的民國「公館區」。
  • 頤和路是南京最具民國風光的道路,是情侶約會的好地方!
    頤和路是南京最具民國風光的道路。雖然不如南京博物館內民國館的還原度高,但好在在室外,感覺更為自然恬靜。特別適合騎車散步,但是因為景區很小,所以不建議到南京時間比較緊湊的旅行者,適合在南京求學工作的人平時來散散心。裡面很多別墅,老小區還有人住,比較有生活氣息。
  • 南京市資訊|中國現在擁有民國公館最多的地區是在南京嗎?
    南京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中國現在擁有民國公館最多的地區是在南京嗎?當然,也有一些小眾冷門的景點,「頤和路公館區」就是其中之一。頤和路公館區,坐落在南京市鼓樓區,整個公館區以寧海路環島為中心,向四周放射形頤和路、江蘇路、寧海路、莫幹路、北京西路等多條道路,而頤和路是其最核心的幹道,街道兩側分布著數量眾多的民國建築群,其數量多達200多座,皆為當年民國時期政府要員的宅第公館。
  • 南京民國老建築群變身頂級酒店 神秘公館依然高貴
    中新網南京1月24日電 (何為 盧輝)南京頤和路的民國公館區過去是神秘之地,今天還是有些「神秘」。在當前整頓會所之際,南京市民會立即想到著名的頤和公館。記者為此特意來到這裡探訪。  「張篤倫、陳布雷、熊斌、薛嶽故居……」位於鬧市區中心位置、鬧中取靜的南京頤和路十二片區,是民國達官政要、外交官員曾經居住的頂級豪宅區。
  • 南京頤和公館民國時高官名流聚集 現成平價酒店
    南京的梧桐樹下,80多年前達官政要們的私人官邸,依稀保留著歲月深處的記憶。其中在寧海路與江蘇路圍繞著的三角形的頤和路第12片區內,由民國建築改造而成的近現代文化體驗酒店——頤和公館一直顯得非常神秘。 記者黃勇  近日,這家酒店「放低身段」,推出了面對普通市民的98元/位的午市套餐。
  • 揭開頤和公館神秘面紗:花98元去民國公館吃個午餐
    頤和路公館。江南時報記者 秦懷珠 攝南京的梧桐樹下,80多年前達官政要們的私人官邸,依稀保留著歲月深處的記憶。其中在寧海路與江蘇路圍繞著的三角形的頤和路第12片區內,由民國建築改造而成的近現代文化體驗酒店——頤和公館一直顯得非常神秘。近日,這家酒店「放低身段」,推出了面對普通市民的98元/位的午市套餐。除此之外,市民和遊客還可以在這裡喝上便宜的下午茶,參觀名人故居,賞玩民國老物件。江南時報記者 黃勇「一條頤和路,半部民國史」。
  • 一條頤和路,半部民國史,南京最有氣質的高檔酒店一點兒都不貴
    其實每年深秋或者冬天都要來幾趟南京,除了惦記那些漂亮的金燦燦的銀杏葉子,也想住一住南京這些有名的民國風酒店。前幾天拔草了貴氣的芥子園,今天入住的是南京最有氣質的民國酒店---頤和公館。可能大家都對頤和公館這個名字並不陌生,因為頤和路對於遊客和本地人來說都備受青睞,一年四季可以來這裡打卡拍照,享受非常有特色的一些文化館、博物館、咖啡廳、米其林餐廳和民國特色中餐等。
  • 南京頤和路街區復興計劃拉開序幕
    今年6月下旬,《南京頤和路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頤和路歷史文化街區復興計劃》正式公布,並徵詢公眾意見。   今天(7月22日),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布消息:居民搬遷已正式啟動,頤和路歷史文化街區復興計劃拉開序幕。
  • 書人搬遷,南京頤和路將變,最後一波回憶照百感交集……
    街道兩邊的底商還是原來的味道,小吃、便利店、五金店等等,多的是開了幾十年的店鋪。被民國建築團包圍著的琅琊路小學,正逢學生放學歸家,家長在校外等候著。古老的建築群中,掩映著充滿少年氣息的小學,畫面甚是有愛。承載了半部民國史的頤和路,名不虛傳。在民國時期,南京民國別墅曾是當地政府高官、社會名流、外國使節的高檔住宅區。
  • 南京頤和公館獲聯合國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榮譽獎」
    頤和公館。1927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首都建設如火如荼,為了打造「東方的華盛頓」,政府聘請美國規劃師墨菲為南京打造一個「百年城建」計劃——《首都計劃》就此出爐。城中的頤和路,梧桐茂密,小道幽靜,於是被規劃為上層人士住宅區。很快,一棟棟美輪美奐,中西結合造型的小別墅拔地而起,國民政府達官要人紛紛在此定居。近百年的過眼雲煙後,當年的小屋主人都已成古人,但建築仍在,成為南京特有的烙印。「一條頤和路,半部民國史」,此話毫不誇張。保護和改造,也成為如今南京市政府對頤和路的規劃。
  • 南京度假美食行|金陵城中百年公館,品嘗星級米其林治癒舌尖!
    △ 羅萊夏朵·南京頤和公館 △ 南京頤和揚子飯店,@南京廣播電視臺 第一家羅萊夏朵·南京頤和公館
  • 重返民國的3條時光之旅,是全南京的民國記憶,還是網紅地標
    「一條頤和路,半部民國史。」有這樣一句話來形容南京的頤和路,雖是一句誇張的話,但是卻印證了這裡的歷史文化價值和特殊地位,與習慣了在遊客面前「拋頭露面」的總統府不同,頤和路公館區更像「養在深閨」。梧桐斂去喧囂,延伸出布滿民國建築的寂靜街區,恍如隔世。
  • 還在頤和路找那遺失的半部民國史,一鱗半爪的紅薔薇?
    這句話,大多數南京人都知道,包括很多來打卡的外地遊客,也包括我們自己的宣傳口號都如出一轍的兜售著頤和路的民國風情。撕不掉的標籤,既成就了它,也禁錮了人們對頤和路的認識。 一條頤和路,反覆走九遍。 然後才能咂摸出一點滋味。
  • 南京民國時期頤和公館獲聯合國遺產保護獎
    2014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頒獎典禮22日在頤和公館琅琊廳舉行,授於南京頤和公館項目「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該組織2014年度遺產獎評委會對頤和公館項目的評價:「這片1920年代末的高級住宅區是一個中國近代建築,亦可說是民國風格的見證,而此類建築正不斷遭受著發展壓力所帶來的威脅。
  • 南京最具民國風情的街區,藏在鬧市中,200多幢老洋房盡顯奢華
    它就是位於南京鼓樓區的「頤和路」,頤和路為西南東北走向,全長約600米,西南與天竺路、西康路交匯,東北與寧海路、江蘇路、山西路、四衛頭、珞珈路匯聚成圓環,在這條道路周邊則是民國公館區,一棟棟老洋房錯落有致分布與此,為南京最具民國風情的街道,有「一條頤和路,半部民國史」的美譽。
  • 民國建築看南京:中山北路建築設計透出報國理想
    一見南京市旅遊局諸炎佳副處長,她就若有所思地說:「南京旅遊大多與民國歷史文化有關,像中山陵、玄武湖、總統府等著名景點都是民國遺蹟。明清建築看北京,民國建築看南京。」  頤和路:老房子裡聽故事  與南京滿街的梧桐不同,頤和路兩旁都是粗大的槐樹,樹身爬滿了青苔,兩邊長牆圍著一個個幽靜的院落,牆頭上和樹梢間,透出的是風格各異的屋頂。
  • 86歲使館舊址變身文化交流中心,南京頤和路將開放109處院落
    為展示南京市在文物保護修繕工作方面的一些新成就,讓更多人關注、關心城市的文物保護工作,近日,南京市文旅局組織部分媒體對南京一些文物保護單位保護修繕情況進行實地探訪。今天我們分享的是頤和路片區35號建築保護修繕經驗做法。回顧��①一條頤和路,半部民國史。頤和路上,法桐掩映下,各式民國建築,神秘又養眼。
  • 南京頤和公館獲2014年度聯合國文化遺產保護獎
    中國園林網12月24日消息:12月22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頒獎儀式在南京舉行。南京頤和公館獲得2014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這是近十年來江蘇省首次獲得該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