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為教育的發展帶來了哪些新機遇?產學研深度融合如何助推人工智慧發展?如何提升新工科人才培養能力?8月23日下午,湖南省科技活動周重大示範活動——2020人工智慧與創新教育思享匯暨第二屆湖南省機器人與人工智慧後備人才培養論壇在長沙舉辦。現場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和創業精英從產業發展、產學研融合、創新教育等角度出發,圍繞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科技創新後備人才的培養,共謀「AI+教育」的未來藍圖。
第八屆湖南省政協副主席、中國智能控制奠基人、中國人工智慧教育第一人蔡自興,湖南省科技廳黨組成員、省科技事務中心主任、黨委書記謝春,湖南省科技活動周組委會辦公室主任、省科技廳政策法規與創新體系建設處處長王先民,湖南省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黨委書記、所長周斌等出席開幕式。
謝春指出,湖南已初步形成具有國內重要影響力的人工智慧創新引領區、人工智慧產業集聚區和人工智慧應用示範區。機器人與人工智慧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產業發展和人才培養要融合賦能,相互作用。讓人工智慧為教育賦能,啟動「人工智慧+教育」戰略,建設智慧校園,推進智慧教育;讓教育為產業賦能,引導人工智慧與創新教育融合發展,推動人工智慧多層次教育體系的建立,培養各層次人才,固本強基;讓產業為創新型湖南建設賦能,把握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趨勢,發揮在多個領域的特色優勢,打造人工智慧基礎研究和開放創新平臺,推動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實現人工智慧產業總體水平位居全國前列,以人工智慧產業迅猛發展加快推動湖南創新型省份的建設。以「建功必定有我,功成不必在我」的擔當和情懷,優化企業、科研機構、教育機構的發展環境,加強產教融合,為機器人與人工智慧創新人才的培養匯聚磅礴力量,注入青春活力,構建開放共享高效協調的智能教育融合體系,推動人工智慧產業的蓬勃發展。
蔡自興指出,人工智慧逐漸成為世界各國掌握國際科技競爭主導權的核心競爭力,我國也不斷出臺新政策與發展規劃支持,積極布局人工智慧。藉助人工智慧,教育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作為教育工作者,要多模式、多渠道全面布局培養高素質人工智慧人才,做到「高層少而精,中層實而強,底層多而壯,一個都不能少」。
開幕式後,機器人與人工智慧後備人才培養論壇精彩上演,圍繞「基於新工科的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科技創新後備人才培養」的主題,專家、學者以及創業精英開展論壇。接著舉行了圓桌論壇,共同探討「人工智慧+教育」的發展。
此外,本次活動還同時在湖南省智慧教育裝備展示體驗中心舉辦了全能AI機器人云端挑戰賽現場決賽以及智慧教育裝備展示體驗及機器人科技創新創意成果展。其中,智慧教育裝備展示體驗及機器人科技創新創意成果展延續到29日,市民可免費前往參觀。
2020人工智慧與創新教育思享匯暨第二屆湖南省機器人與人工智慧後備人才培養論壇是湖南省科技活動周重大示範活動,由湖南科技活動周組委會主辦,湖南科技活動周組委會辦公室、湖南省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湖南省機器人科技教育學會、長沙智慧機器人研究院共同承辦,《發明與創新》雜誌社策劃執行。
瀟湘晨報記者李瓊皓 通訊員雷蕾 任彬彬
【來源:瀟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