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縣」江西興國興建將軍公園

2020-12-22 中國法院網

2002-11-21 10:44:01 | 來源:新華社 | 作者:李平

  聞名全國的「將軍縣」江西興國投資3600萬興建的將軍公園,日前已全部完成主體工程。

  興國是全國著名的蘇區模範縣、烈士縣,也是蜚聲海內外的將軍縣。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當年只有23萬人口的興國縣,就有8萬多熱血兒女參軍參戰。在血與火的考驗中,孕育出54位功勳卓著的興國籍解放軍將軍。

  為了充分發揮「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的作用,緬懷將軍們的豐功偉跡,開發利用好興國紅色旅遊資源,推動縣域經濟的發展。興國縣決定興建將軍公園,通過雕像、圖片、文字等形式把「將軍」的偉岸形象和英勇事跡陳列園內,供世人瞻仰學習。

  新建的將軍公園佔地262畝,為目前贛州市最大的敞開式公園。由將軍廣場、將軍事跡陳列館、大型群雕、休閒廣場、將軍湖島等組成。將軍事跡館建築面積2400平方米,屋頂是八角帽造型,展廳和大廳由鐮刀斧頭形狀構成,突出興國紅軍縣的特色。大型群雕設在將軍館的正前方,群雕由「中國工農紅軍興國模範師」、「中國工農紅軍少共國際師」、「中國工農紅軍中央警衛師」3面軍旗及69人的群雕構成。群雕長23.179米,象徵著在革命戰爭中為國捐軀的有名有姓的23179名興國烈士;群雕高8.5米,象徵著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中興國有8.5萬多人參軍參戰。

相關焦點

  • 興國建設將軍公園
    本報訊江西省興國縣革命傳統教育新景觀——興國將軍公園建設進展順利,54位興國籍將軍雕像的安放儀式日前在這裡舉行。 興國縣是全國聞名的「將軍縣」,為充分發揮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的作用,教育下一代向先烈學習,該縣決定興建將軍公園。
  • 將軍縣興國,一縣之地出了54位將軍,還出了道「天下第一菜」
    為了共和國的建立、中華民族的崛起,贛南子弟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原中央紅軍中有相當一大批都是贛南子弟,他們很多人身經百戰,後來都成了「將星」,現在江西贛州市就有這麼一個縣,其一個縣就出了54個將軍,是著名的將軍縣,這就是興國。
  • 集結號:將軍省、將軍縣、將軍鎮、將軍村,有你的家鄉嗎?
    將軍省——湖南,擁有將軍二百零二位,主要來自湖南與江西交界的地區,代表人物:三位元帥、六位大將等等。將軍省——湖北,擁有將軍二百三十二位,主要來自湖北、河南、安徽交界地區,代表人物:一位元帥、兩位大將、陳錫聯、王平等等。將軍省——江西,擁有將軍三百二十七位,主要來自江西西南方地區,代表人物:肖華、陳奇涵、賴傳珠、梁興初、吳克華等等。
  • 紅色下難掩的撲鼻香氣—江西興國
    江西興國位於江西中南部,是一個具有濃厚紅色文化氣息的縣城。興國縣又名將軍縣,但這將軍縣的名字的來由可不簡單。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僅有二十三萬人的興國縣,就有八萬人參軍作戰,這些參加紅軍的興國兒女們,經過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用鮮血孕育出了許多革命將領,僅解放初期授銜將軍的就有五十四位,將軍數量之多,列江西之首,全國第二,故美名將軍縣。
  • 中國十大「將軍縣」的將帥傳奇:江西蘇區「模範興國」
    興國,位於江西省中南部,贛州市北部,是全國著名的蘇區模範縣、紅軍縣、烈士縣和譽滿中華的將軍縣。蘇區時期,全縣23萬人口,參軍參戰的就達9.3萬餘人,為國捐軀的達5萬多人,全縣姓名可考的烈士達23179名,長徵路上幾乎每一公裡就有一名興國籍將士倒下。在血與火的考驗中,孕育了肖華、陳奇涵等56位共和國開國將軍。
  • 安徽六安的一個小縣,人口68萬,被譽為「中國第二大將軍縣」
    將軍縣由來金寨是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軍隊的重要發源地,地處大別山腹地,鄂豫皖三省結合部。境內先後爆發了立夏節起義和六霍起義,組建了12支主力紅軍隊伍,是紅四方面軍的主要發源地、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核心區、安徽省抗戰指揮中心和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前線指揮部。
  • 昌贛高鐵助力江西興國老區經濟快發展、生活奔小康
    興國縣位於江西省中南部,贛州市北部,是全國著名的蘇區模範縣、紅軍縣、烈士縣和譽滿中華的將軍縣。 劉佔昆 攝中新網贛州8月19日電 題:昌贛高鐵助力江西興國老區經濟快發展、生活奔小康作者 劉佔昆 劉力鑫「以前廈門到興國只有普快列車,我每次回來探親都要花上六七個小時。現在高鐵開通後只要三個多小時就可以直達,方便多了。」18日下午,在興國西高鐵站候車大廳,乘客陳武對開通快8個月的昌贛高鐵讚不絕口。圖為8月18日,航拍的江西興國西高鐵站。
  • 跟著昌贛高鐵去旅行:在最紅「將軍縣」興國縣拐了一個彎
    興國始建於三國,至今已有近1800年的歷史,是中國蘇區模範縣、紅軍縣、烈士縣和著名的將軍縣,也是紅軍第三次、第五次反「圍剿」的主戰場。毛澤東、朱德、周恩來、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曾在該縣工作和戰鬥過。
  • 中國十大「將軍縣」的將帥傳奇:崇文尚武的湖南平江
    其中湖北紅安、安徽金寨、江西興國、湖南平江、江西吉安、江西永新、湖北大悟、河南新縣、安徽六安、湖南瀏陽等十個縣因將軍數量眾多而被民間喻為「將軍縣」。這些誕生共和國第一代將軍的紅色土地,還是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軍隊的重要發源地,寫滿了歷史與榮譽。
  • 兩條鐵路為江西興國「繞道」,這個贛南小縣為何如此受照顧
    本文圖片均來自微信公號「江西日報時政頭條」京九鐵路在興國拐了個彎1996年9月1日,京九鐵路正式通車。當贛南紅土地上響起火車笛聲時,革命老區歡騰了。火車站前人山人海,街坊鄰居奔走相告。俯拍京九鐵路。京九鐵路猶如一條帶動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傳動鏈條,既促進了本地農民工外出務工,又促進了外地企業家來興國投資,大大提升了興國知名度。這還是一條「扶貧路」!京九鐵路為江西經濟發展鋪就致富路,還打破了制約贛南老區發展的交通「瓶頸」,極大地改善了贛南的對外交通條件,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強有力的支撐。
  • 江西興國第二屆「四星望月」美食旅遊節開幕
    江西興國第二屆「四星望月」美食旅遊節開幕(央廣網發 張聲 攝) 央廣網興國10月11日消息(記者範存寶 見習記者趙小羽)10月10日17時30分,江西興國縣第二屆「四星望月」美食旅遊節在該縣將軍廣場開幕。
  • 四星望月、紅曲肉、酸菜炒肥腸……這些江西興國的家鄉菜,你pick哪...
    2019年12月26日,京港高速鐵路昌贛段開通,結束了江西境內沒有高鐵的歷史。準備回江西興國老家過年的遊子們,從南昌坐上了這趟高鐵,在列車上,他們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興奮地唱起了老家的興國山歌。江西興國是客家人聚居地之一,著名的山歌之鄉,也是全國著名的將軍縣,開國將軍就有56位。
  • 江西贛州是一個什麼樣的城市
    擁有多個美稱,不愧是江西第二大城市 贛州,江西省省轄市,簡稱「虔」,別稱「虔城」,也稱「贛南」,位於江西省南部,是江西省的南大門,是江西省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級市。贛州總面積39379.64平方千米,佔江西省總面積的23.6%,下轄3個市轄區、14個縣、1個縣級市。
  • 江西永新興建三灣國家級森林公園
    江西永新興建三灣國家級森林公園 今年,該縣多方籌資600多萬元,建成「三灣改編」紀念館之後,3月份,又正式啟動三灣國家級森林公園建設項目。  三灣國家級森林公園位於井岡山麓的永新縣三灣鄉境內,是聞名遐邇的「三灣改編」所在地。該縣深入挖掘紅色資源,大力興建「三灣改編」紀念館,精心修繕毛澤東故居、士兵委員會舊址、紅雙井等「三灣改編」舊址群,充分發揮「三灣改編」舊址群作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優勢,促進紅色旅遊。
  • 第一將軍村、第一將軍鄉、第一將軍縣、第一將軍省,指哪裡?是你家鄉嗎?
    革命戰爭年代,一些軍事統帥因功勳卓越,在1955年至1965年十年期間的授銜中,獲得將軍軍銜,他們被統稱為開國將軍。這些將軍來自全國各地,一些地方因將軍多而全國聞名。江西吉安市的渼陂村是千年古村,也是近代的紅色革命聖地,因而被稱為「紅色古村」。
  • 廣西玉林容縣——將軍縣
    (圖:容縣將軍故鄉) 容縣將軍縣: 五省主席十六軍,二十廳長十四師。 百卅縣長八十團,四十名將天下知。(圖:容縣愛國將軍) 容縣將軍縣: 五省主席十六軍,二十廳長十四師。 百卅縣長八十團,四十名將天下知。
  • 【風景獨好】踏尋紅色足跡 領略舌尖興國
    火炬旗幟在革命年代它們為戰士指引方向帶來信心和希望現在它是我們年輕一代的信仰近日本網記者走進興國縣將軍園踏尋紅色足跡瞻仰將軍風採在將軍館內記者跟隨館內講解員品賞一幅幅照片觀看一樣樣實物閱讀一篇篇介紹聆聽他們的傳奇故事⇩⇩⇩踏尋紅色足跡 追憶將軍風採興國縣將軍園由將軍館、蘇區幹部好作風陳列館、將軍廣場、大型群雕
  • 納米高科技助力精準扶貧 全國納米科技示範基地在革命老區江西興國...
    20日,江西贛州市興國縣經濟開發區的納米產業園正式投入使用。該產業園由英鴻納米科技有限公司投資並引進全球領先的納米纖維量產設備,一期年產1000噸以上納米纖維,項目年產值超億元,產品可對接興國縣和贛州地區需求,並輻射華南、東南等區域市場。該產業園的投產將對革命老區發展當地經濟,擺脫貧困,提高新科技、振興贛南經濟、提升區域產業競爭力,助推老區經濟幡然改觀。
  • 南昌興建儺文化世界面具公園
    南昌興建儺文化世界面具公園   一座耗資4500萬元人民幣、以儺文化為主的世界面具公園,正在江西南昌市紅谷灘紅角洲臥龍山興建。
  • 興國:以紅色文化引領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
    參加培訓的教師一同前往將軍園體驗紅色文化培訓課程。紅色德育培訓課是興國縣教師進修學校於2017年為教育行業從業者打造的培訓課程。該課程將《弘揚本土文化,打造學校教育工作特色》《紅色校園文化建設工作》《堅定黨性,鑄造師魂》等一系列「紅色教育」教師培訓課程納入培訓內容中,打造了一張具有興國特色的教育培訓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