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縣興國,一縣之地出了54位將軍,還出了道「天下第一菜」

2020-12-19 國史拾遺

江西贛南地區,原中央蘇區所在地,因此這裡湧現了無數烈士,當然,也因此這些地方犧牲很大,發展滯後,建國後對原中央蘇區的發展一直有扶持政策,中央財政甚至自2001年起在一般性轉移支付中單獨設立了革命老區轉移支付。

為了共和國的建立、中華民族的崛起,贛南子弟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原中央紅軍中有相當一大批都是贛南子弟,他們很多人身經百戰,後來都成了「將星」,現在江西贛州市就有這麼一個縣,其一個縣就出了54個將軍,是著名的將軍縣,這就是興國。

興國,這個名稱聽起來還很大氣,它是宋朝起的,北宋太平興國七年(公元982年),宋朝政府從贛縣、廬陵、泰和三縣都析出一塊地方新建立了興國縣(剛剛說的那三個縣的建制還在,不過贛縣前幾年被改成贛州市轄區,名稱有些奇葩,叫「贛縣區」,直接叫「贛區」都好聽些),當時為了大氣,直接以年號「太平興國」取兩個字為縣名,這可是天大的面子。

不過,太平天國之時為了避諱,短暫地將這裡改名為「興郭縣」,太平天國滅亡後這裡當然又改回來了。

興國縣在土地革命期間是中央蘇區重點區域之一,也是反圍剿戰爭中的主戰場之一(第三次、第五次),毛主席,周總理,朱總司令等主要革命領袖都在興國生活,戰鬥過,當時興國全縣人口不過23萬,而參加紅軍的竟多達9.3萬多人,建國後統計,全縣光是姓名可考的烈士就達23179名,毛澤東主席對興國人民為革命作出的貢獻和犧牲相當感懷,曾經親筆書寫「模範興國」的獎旗授予該縣。

興國的客家人民(贛州全市除了市區部分人和信豐部分人外,絕大多數都是客家人)為革命作出了重大貢獻。

後來為了感念興國人民的貢獻,中央對這裡也很照顧,修京九鐵路的時候甚至特意在這裡拐個彎,就是為了支持這裡發展。

當然,也正是因為特殊歷史背景,興國也出了很多將軍和幹部,1955年—1964年間,被授將軍軍銜的興國人竟多達54位,其中著名的有肖華上將、陳奇涵上將等。可以說興國從古到今的風雲人物,這就佔了一大半。

興國不光出了這麼多將軍,還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東西——「天下第一菜」!

這是啥?其實這「天下第一菜」指的是「四星望月」,或者說是「興國粉蒸魚」,這地當地的一家客家地方菜。

一道地方土菜敢叫這麼大牌的名稱?它還真有資格,據說在1929年4月(一說1931年秋),毛主席領導紅四軍從井岡山突圍(井岡山嚴格來說不屬於贛南地區,而是贛西),轉戰贛南和閩西地區,短暫來到了興國縣,當時中共興國縣負責人陳奇涵、胡燦等人自己湊錢,請毛澤東打了打牙祭,當時上的就是這道興國地方菜。

這就是興國粉籠床,這是道什麼菜?

它是先在鍋底鋪上一層芋頭片,粉乾等蒸熟;再將鮮魚切成片,鋪在上面,蓋好蒸透,拌好油鹽料酒,澆上一層生薑、辣椒、芝麻擂成的糊汁,這就好了。

當時在吃的時候,周圍還上了四碟小菜,拌魚絲、清炒雪豆、臘肉炒筍、梅菜扣肉。

毛主席吃完後大加讚賞,便開口問道:「這菜叫個么子名?胡燦說是家常菜,沒啥大名稱,而「機靈」的陳奇涵則請毛委員(當時他還是委員)給菜起個好聽的名稱,毛澤東欣然同意,看著四個小碟子圍著一個大蒸床,就叫其為:四星望月。於是這道土菜有了這麼一個文雅的名稱。

毛主席對這道菜印象很深刻,日後的革命事業中,但凡碰到什麼喜事,平日生活簡樸的他經常點名要吃「四星望月」,建國後,毛主席每次回江西考察的時候,吃飯都要點這道菜,江西省內的領導後來也發現了這個事情。

毛主席甚至將這道菜引進到國宴上去了。

那這菜的地位可就不一般了,解放後,大學者郭沫若品嘗「四星望月」時,也稱讚該菜為「天下第一菜」,於是這菜開始有了這麼一個威名。後來小平同志等到江西的時候,都特意點名吃過這個菜,此菜現在還成了贛菜(其實是客家菜)中的名品。

現在興國縣境內有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9處市級文物保護名錄和25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絕大多數都和紅色歷史有關,比如瀲江書院(土地革命幹部訓練班舊址)、江西省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舊址、中國工農紅軍江西軍區舊址、長岡鄉調查舊址、中央兵工廠舊址群等。

不過除此之外,興國也有著豐富的自然景觀,它是丹霞地貌和喀斯特地貌分布地,這裡現在有均福山森林公園,瀲江國家溼地公園等,還有著朱華塔、「永鎮江南」題額、普惠寺等名勝古蹟。

而且,興國還有一個東西比較有名——風水,興國是風水學中最盛行的流派——贛派風水的發源地,梅窖鎮三僚村被譽為「中國風水地理文化第一村」。歷史上著名的風水師有楊筠松、曾文辿、廖瑀等。

相關焦點

  • 「將軍縣」江西興國興建將軍公園
    2002-11-21 10:44:01 | 來源:新華社 | 作者:李平   聞名全國的「將軍縣
  • 興國建設將軍公園
    本報訊江西省興國縣革命傳統教育新景觀——興國將軍公園建設進展順利,54位興國籍將軍雕像的安放儀式日前在這裡舉行。 興國縣是全國聞名的「將軍縣」,為充分發揮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的作用,教育下一代向先烈學習,該縣決定興建將軍公園。
  • 這個縣誕生了64位將軍,湖南真正的「將軍縣」,特產更是全國聞名
    湖南人在超市小店鋪中最常見的兩樣食品,就是檳榔和辣條,而辣條,據說發源地就是湖南省的平江縣,如今湖南超市內,很多的辣條產地也是嶽陽平江縣,其實平江縣不但是一個休閒食品產地,擁有著美味的特產,還是一個風景秀美,旅遊資源豐富的縣,最主要的是,從這個縣一共走出了64位將軍,這才是平江縣的驕傲
  • 紅色下難掩的撲鼻香氣—江西興國
    江西興國位於江西中南部,是一個具有濃厚紅色文化氣息的縣城。興國縣又名將軍縣,但這將軍縣的名字的來由可不簡單。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僅有二十三萬人的興國縣,就有八萬人參軍作戰,這些參加紅軍的興國兒女們,經過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用鮮血孕育出了許多革命將領,僅解放初期授銜將軍的就有五十四位,將軍數量之多,列江西之首,全國第二,故美名將軍縣。
  • 集結號:將軍省、將軍縣、將軍鎮、將軍村,有你的家鄉嗎?
    將軍縣將軍縣——湖南瀏陽,擁有將軍三十位,代表人物:王震、李志民、楊勇、宋任窮、唐亮等等。將軍縣——安徽六安,擁有將軍三十四位,代表人物:梁從學、王海清、王德貴、呂仁禮、劉善福等等。將軍縣——湖北大悟,擁有將軍三十六位,代表人物:徐大將、周志堅、聶鳳智、程世才、方毅華等等。將軍縣——河南新縣,擁有將軍四十位,代表人物:許世友、吳先恩、張池明、範朝利、鄭維山等等。將軍縣——江西永新,擁有將軍四十一位,代表人物:王恩茂、王道邦、曠伏兆、張國華、馬輝等等。
  • 史上最大粉蒸籠開籠 萬人品嘗天下第一菜四星望月(圖)
    興國美食旅遊節現場人山人海 熱鬧非凡中國江西網贛州訊 記者王盛泉、王世龍報導:11月18日,首屆興國「四星望月」美食旅遊節暨第九屆興國山歌藝術節在該縣將軍公園廣場舉行。正值中國名菜「四星望月」命名88年之際,當天下午5時許,興國縣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座巨型籠床正式開籠,美味處處飄香,近萬名遊客、群眾在歡快的興國山歌中一同品嘗這道「天下第一菜四星望月」。88年前毛主席親自為這道菜起名為「四星望月」「四星望月」是興國縣當地的一道特色傳統菜餚,屬贛菜系贛南客家菜一支,俗稱「興國粉籠床」。
  • 安徽六安的一個小縣,人口68萬,被譽為「中國第二大將軍縣」
    金寨縣,率屬於安徽六安,位於皖西邊陲、大別山腹地,地處三省七縣二區結合部。西、南兩面與河南省、湖北省毗鄰,總面積3814平方公裡,轄23個鄉鎮、1個現代產業園區,219個行政村,10個社區,總人口68萬,是安徽省面積最大、山庫區人口最多的縣。
  • 跟著昌贛高鐵去旅行:在最紅「將軍縣」興國縣拐了一個彎
    興國始建於三國,至今已有近1800年的歷史,是中國蘇區模範縣、紅軍縣、烈士縣和著名的將軍縣,也是紅軍第三次、第五次反「圍剿」的主戰場。毛澤東、朱德、周恩來、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曾在該縣工作和戰鬥過。
  • 四星望月、紅曲肉、酸菜炒肥腸……這些江西興國的家鄉菜,你pick哪...
    準備回江西興國老家過年的遊子們,從南昌坐上了這趟高鐵,在列車上,他們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興奮地唱起了老家的興國山歌。江西興國是客家人聚居地之一,著名的山歌之鄉,也是全國著名的將軍縣,開國將軍就有56位。而此次乘車回鄉過年的人中,就有將軍後代和全國各地工作的興國人。
  • 兩條鐵路為江西興國「繞道」,這個贛南小縣為何如此受照顧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頭條哥發現,這兩條京九大動脈竟然都為贛南的一個小縣——興國縣「繞道」,網上甚至還誕生了一個新名詞——「興國灣」。那麼問題來了!國家為何這麼「照顧」興國?這個小縣憑什麼這麼牛?關於昌贛客專「繞道」萬安、興國,8月21日的《江西日報》在頭版《一線穿南北 千裡鑄通途》一文中是這樣表述的:為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昌贛客專還專門選擇「繞道」,通過施工難度更大、地形地貌更加複雜的萬安、興國等地,充分體現了對老區人民的關懷和厚愛。贛南地區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至今還是全國較大的集中連片特困地區。
  • 中國十大「將軍縣」的將帥傳奇:崇文尚武的湖南平江
    其中湖北紅安、安徽金寨、江西興國、湖南平江、江西吉安、江西永新、湖北大悟、河南新縣、安徽六安、湖南瀏陽等十個縣因將軍數量眾多而被民間喻為「將軍縣」。這些誕生共和國第一代將軍的紅色土地,還是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軍隊的重要發源地,寫滿了歷史與榮譽。
  • 我國以「國」字命名的城市,超過50名將軍出身於此,網友:太牛掰
    這裡是我國最大的中藥材集散地,也是中亞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有著「藥都」和「天下第一藥市」的美譽。安國這個名字有著長達兩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和「安國寧邦」的深刻寓意。公元1913年這裡曾改名為祁縣,一年後又改回安國縣,最終於1991年在這裡設了安國市。第二個是寧國市,位於安徽省東南部,皖南山區的東北側。
  • 中國十大「將軍縣」的將帥傳奇:江西蘇區「模範興國」
    興國,位於江西省中南部,贛州市北部,是全國著名的蘇區模範縣、紅軍縣、烈士縣和譽滿中華的將軍縣。蘇區時期,全縣23萬人口,參軍參戰的就達9.3萬餘人,為國捐軀的達5萬多人,全縣姓名可考的烈士達23179名,長徵路上幾乎每一公裡就有一名興國籍將士倒下。在血與火的考驗中,孕育了肖華、陳奇涵等56位共和國開國將軍。
  • 昌贛高鐵助力江西興國老區經濟快發展、生活奔小康
    興國縣位於江西省中南部,贛州市北部,是全國著名的蘇區模範縣、紅軍縣、烈士縣和譽滿中華的將軍縣。 劉佔昆 攝中新網贛州8月19日電 題:昌贛高鐵助力江西興國老區經濟快發展、生活奔小康作者 劉佔昆 劉力鑫「以前廈門到興國只有普快列車,我每次回來探親都要花上六七個小時。現在高鐵開通後只要三個多小時就可以直達,方便多了。」18日下午,在興國西高鐵站候車大廳,乘客陳武對開通快8個月的昌贛高鐵讚不絕口。圖為8月18日,航拍的江西興國西高鐵站。
  • 【風景獨好】踏尋紅色足跡 領略舌尖興國
    火炬旗幟在革命年代它們為戰士指引方向帶來信心和希望現在它是我們年輕一代的信仰近日本網記者走進興國縣將軍園踏尋紅色足跡瞻仰將軍風採在將軍館內記者跟隨館內講解員品賞一幅幅照片觀看一樣樣實物閱讀一篇篇介紹聆聽他們的傳奇故事⇩⇩⇩踏尋紅色足跡 追憶將軍風採興國縣將軍園由將軍館、蘇區幹部好作風陳列館、將軍廣場、大型群雕
  • 諸暨縣:民國時出了150多名將軍,還有四名上將,如今還是百強縣
    01實際上諸暨是民國時期有名的將軍縣。在那個戰火紛爭不斷的年代,諸暨出了150多位國民黨將軍,在黃埔軍校招收的浙江籍學生中,諸暨人就佔了將近1/3,可以說諸暨是民國的第一將軍縣,其中諸暨人蔣鼎文還是國軍的「五虎上將」之一,在抗日戰爭中發揮了無比重要的作用,為抗擊日本侵略者貢獻了力量。
  • 第一將軍村、第一將軍鄉、第一將軍縣、第一將軍省,指哪裡?是你家鄉嗎?
    革命戰爭年代,一些軍事統帥因功勳卓越,在1955年至1965年十年期間的授銜中,獲得將軍軍銜,他們被統稱為開國將軍。這些將軍來自全國各地,一些地方因將軍多而全國聞名。江西吉安市的渼陂村是千年古村,也是近代的紅色革命聖地,因而被稱為「紅色古村」。
  • 一哥「俗人讀史」之——115師騎兵營三位將軍的傳奇故事
    然而這三位將軍卻有著一些鮮為人知的奇事,今介紹一二。這個望都縣,不僅望著首都北京,還處在京、津、石的正三角地帶,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可直到2017年10月才退出貧困縣。可就是這樣一位傳奇將軍,在1964年擔任北京衛戍區副司令員時卻幹了一件奇葩事,竟然動手打了前來接受批判的彭總,而且還邊打邊說,「今天就讓你認識認識我」,對彭總的怒斥不聞不問,在戰友的強拉下仍不罷休,非要報1958年軍隊批評教條主義時將其降職離京一事。
  • 中國第二大將軍縣 大別山紅色旅遊主要區域 被譽為「將軍的故鄉」
    境內的天堂寨,以「奇峰怪石、霧濤雲海、飛瀑流泉、峽谷龍潭」蜚聲中外,有「華東最後一片原始森林」之美譽。與天堂寨毗鄰的燕子河大峽谷,以「四奇五趣」共同構成了「奇趣相生第一谷」。這裡還有淠史杭灌區5大水庫之中的梅山水庫和響洪甸水庫,青山碧水、相映成趣。這些可以說都是金寨縣讓人流連忘返、心馳神往的旅遊亮點!不過金寨還有一個最最響亮的名號,那就是「紅色金寨」。
  • 企業家穿越長徵路主題系列活動明年3月走進「蘇區模範縣」興國縣[圖]
    興國縣委報導組負責人黃志勇,縣委黨校常務副校長劉毅,縣委黨史辦副主任丁志操,縣發改局副科級幹部林傳汶,縣商務局副局長廖香海,縣文廣新旅局副局長張寧,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劉世俊,縣衛健委工會主席雷力等參加調度會,與龐波一行進行交流,大家形成了共識,取得了豐碩的調研成果,為主題系列活動明年3月走進興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劉毅、丁志操陪同實地考察調研選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