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不列顛百科全書》(又稱《大英百科全書》),拉丁語:Encyclopædia Britannica)是由私人不列顛百科全書出版社所出版的英語百科全書,被認為是當今世界上最具權威的百科全書,是英語世界俗稱的ABC百科全書之一。
不列顛百科全書的條目由大約100名全職編輯及超過4000名專家編寫而成。它被普遍認為是最有學術性的百科全書。
第一版於1768-1771年創始於蘇格蘭愛丁堡。20世紀初該書版權歸美國人所有,現由總部設在美國芝加哥的不列顛百科全書公司出版。
該書第15版於1974年問世,共30卷,分3部分:百科類目、百科簡編及百科詳編。1985年增至32卷,分為4個部分:《索引》2卷;《百科類目》1卷,是全書知識分類目錄;《百科簡編》12卷,有短條目80000餘條。
20世紀80年代起,不列顛百科全書出版社與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合作出版了《不列顛百科全書》的簡體中文版。
1994年正式發行的《大英在線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Britannica Online)除包括實體書內容外,還包括最新修訂和大量實體書中沒有的文章,可檢索詞條達到98,000個,收錄了322幅手繪線條圖、9,811幅照片、193幅國旗、337幅地圖、204段影片、714張表格等豐富內容。
雖然在1901年它的出版地變更為美國,《不列顛百科全書》依然保留了英式英語的拼寫規則。
與其他百科全書一樣,《不列顛百科全書》也面臨著財政窘境。另一方面,某些早期條目被批評不準確、有失偏頗,或者編者的資歷不足。
雖然管理層曾對這些批評作出回應,但部分現今的版本內容的準確性仍然受到質疑。
歷經了244年的漫長歲月,《不列顛百科全書》2012年3月13日宣布,目前市面上庫存的紙本百科全書賣完後,將不再推出印刷版,內容全面數位化。
為紀念印刷版本的「光榮退役」,《不列顛百科全書》網站自3月13日起提供一周的免費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