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中醫院宣傳處製作(2019年9月)
三十餘載的從醫之路,他在無影燈下日夜奮戰,完成了近萬例骨科手術。在同事眼中,他是楷模;在患者眼中,他是希望。他不僅有醫術高超的「妙手」,還有醫德高尚的「仁心」。他就是甘肅省名中醫,甘肅省中醫院脊柱骨一科主任樊成虎。
樊成虎,脊柱骨一科主任,主任醫師,甘肅中醫藥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甘肅省名中醫,甘肅省中醫院「334」人才。先後被評為首屆「甘肅群眾喜愛的中青年名中醫」,甘肅省「優秀骨傷科醫師」,甘肅省中醫院「優秀醫師」等榮譽稱號。
1986年於甘肅中醫學院畢業後分配到甘肅省中醫院,一直從事骨科臨床一線工作。三十餘年臨床理論和實踐經驗的積累,使他在骨科領域醫術更加精湛,對疑難、危重病人的處理得心應手,不僅為廣大患者解除了病痛,也逐漸成為一名省內乃至全國知名的骨科專家。
在骨科臨床工作三十餘年,他勤奮努力,刻苦鑽研,積極學習先進的手術理念和技術。在治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脊柱滑脫症及脊柱腫瘤、脊柱結核、筋傷、骨折等方面具有獨到的見解和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他始終貫穿內外兼治,筋骨並重的博深理念,以傳統手法為基礎,輔以西醫手術為支撐,雙管齊下,逐步形成一整套科學、有效的治療體系。樊成虎主任始終緊跟國內外現代化醫學的最新診治進展,積極開展微創外科新技術。率先在我省開展了局麻下開窗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單臂外固定架治療四肢骨折,前後聯合入路治療上頸椎骨折脫位等。2018年12月,成功開展了甘青寧首例Delta脊柱內鏡下治療頸椎管狹窄症微創手術。2019年3月,成功開展甘肅省首例零切跡ZERO-PVA頸椎前路手術。微創技術的開展使傳統開放性手術又多了一項新技術,降低了患者的費用,減輕了患者的病痛。
自2007年擔任科主任以來,他始終嚴於律己,以身作則,是醫護人員學習的榜樣。他注重科室人才梯隊建設,鼓勵支持年輕醫護人員到國內外各知名醫院進修學習,培養醫護人員快速成長。他注重「傳、幫、帶」,傾囊相授,毫無保留的把自己的臨床經驗傳授給年輕醫生,要求他們在業務上精益求精,在工作上耐心細緻,為醫院未來發展儲備人才。他重視術後康復,根據每一位患者的手術和自身情況,個體化制定術後康復計劃。
他注重學習交流,每周1次大查房,1次業務學習,每月1次主題學習,不定期組織科室及進修人員交流會,大家相互交流討論,取長補短。他嚴把醫療質量關,重視專科會診和術前病例討論,每次術前一天組織科室醫生對第二天的手術進行交流討論,做到心中有數,將手術風險降到最低。科室的病床經常是一床難求,並連續多年在出入院人數、床位使用率、周轉率、門診掛號人數等方面在全院名列前茅。所領導科室現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甘肅省骨傷科臨床醫學重點學科,甘肅中醫藥大學骨傷科臨床碩士研究生培養點,並承擔著全省中醫骨傷的醫療、教學和科研任務。
樊成虎主任目前共帶教碩士研究生12名,作為甘肅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已指導學術繼承人3名。主持完成了省級科研2項、市級科研2項,獲蘭州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1項,甘肅省皇普謐中醫藥科技獎三等獎1項,主編了《實用骨科手冊》《脊柱創傷與疾患》兩部著作,發表國家級、省級論文20餘篇。兼任甘肅省老年醫學會脊柱脊髓損傷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甘肅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骨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甘肅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骨科微創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常務委員,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醫師協會脊柱傷病專家委員會委員等職務。
終日在骨科事業裡忙碌的樊成虎,從來沒有雙休日,也模糊了上下班的概念。每周大查房、病例討論、門診、手術、帶教等工作使得每天都安排的滿滿當當。他閱過無數的片子,查過無數患者的頸腰椎,刷過無數次手,拿過無數次手術刀。無影燈是他最常見的光,吃不上午飯是他最尋常的事。大多時候一天三四臺手術,經常需要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雖然工作很累,但每當看到患者術後康復良好,便覺得這份忙碌和辛苦是值得的。
三十餘載的從醫路,樊成虎把對骨科事業的那一份執著,對患者的那一份責任,對患者家屬的那一份信任,扛在肩上奮力向前,奔跑在救治生命的道路上,一路撒播,一路收穫。
他是標杆,更是榜樣!
【來源:中國甘肅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