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到用餐高峰,河北省唐山市一家板麵店裡,手持號牌等座的食客就已經排起長隊。在那裡,太和板面如同麥當勞、肯德基一樣,已經打出了自己的品牌,擁有一批忠實的粉絲。日均銷售1000碗左右,營收上萬元。
總店的主人叫丁好財,太和縣舊縣鎮宋溝村人。30年前,他還是一名打工仔,如今在唐山以及周邊省市發展連鎖店100多家,成了名副其實的「板面大王」。
童年願望:每晚吃頓飽飯
丁好財今年56歲,從小父親去世,母親獨自拉扯著4個孩子討生活。
小學三年級時,老師突然把他叫到辦公室。原來,他的學費一直沒有交。丁好財感覺很沒面子,準備質問母親一番。
但看到母親彎著腰、赤著腳在田裡忙碌。丁好財大哭了一場,扔掉了書包,背起了柳條筐,割草、撿拾牛糞掙工分,替母親分擔重擔。那一年,丁好財12歲。
一天晚上,丁好財找小夥伴玩,對方喊道:「吃了晚飯就去,你吃了沒?」丁好財摸摸肚子,大聲回答:「吃了,飽飽的。」其實,家中口糧不夠,他們全家都沒有吃過晚飯。
那一刻,丁好財有了人生的第一個願望:「每晚能吃頓飽飯。」
改革創新:從一間小店到百家連鎖
改革開放後,丁好財坐不住了,他依靠祖傳的柳編手藝,販賣柳條筐,積累了第一筆資金。
上世紀八十年代,板面在太和風靡,他決定把這種麵食帶到外地,發家致富。
1987年,丁好財在唐山開了第一家板麵館。但因為學藝不精,生意並不好。後來,丁好財開始研製獨家配方。從配料的炒制、油溫、火候,再到面胚,一次次試驗中,他家板面的味道越來越好。「好財板面」年收入從幾萬元增加到10多萬元。
丁好財又有了新的思考:「為什麼提起太和板面,就是一副地攤範兒,加州牛肉麵就是高大上?」於是,他把積蓄全部拿出來裝修店面,引進現代化的系統,讓板麵店煥然一新。
反哺家鄉:投資200多萬建培訓中心
如今,丁好財的傳人已達萬人,遍布全國各地,甚至吸引了俄羅斯客商前來考察。為推廣太和板面,他把用料、加工、銷售、門店裝修等全部環節規範化、標準化,100多家加盟店的湯料,全部由總店統一供應。
在總店裡,記者挑面入口,筋道耐嚼,唇齒溢香,色香味等都比傳統的太和板面大幅提升。
生意做大了,丁好財想到的卻是家鄉父老。為此,他投資200多萬元在太和籌建「太和好財八戒板面扶貧培訓基地」。目前,基建工程已基本完成。正式運行後,大學生和貧困戶來此進行培訓全部免費,還將以扶植開店、解決就業等方式,每年幫助100戶貧困戶脫貧。
他希望自己給家鄉帶來改變的並非只有板面,還有創業夢想、經營理念、市場操作等。
原標題:昔日窮小子,今成「板面王」